03.14 "刷臉技術"除了手機解鎖外,還能做不少事情,你留意到了嗎?

在這個科技迅速更新換代的年代,不僅手機在逐漸變得先進,就連手機的解鎖方式也不斷地在升級,從曾經的密碼解鎖、到指紋解鎖、再到面部識別解鎖——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刷臉"。因為手機是大部分人每天都要用到的東西,所以只要說到刷臉,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機的刷臉解鎖。其實,刷臉技術除了在手機上的運用,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其他的應用,一起來看看你發現了沒?

"刷臉技術"的發展史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刷臉技術"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其實,面部識別這個概念在很久之前就誕生了,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就開始了對面部識別的研究。在接下來的20年中,因為技術的進步也讓面部識別的發展有了提升。不過,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人們才真正開始了對面部識別的運用。如今,離面部識別的誕生大約有58年了,而面部識別也開始在市場上變得普及起來。

刷臉取件

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有網購的習慣,而通常因為上班或外出等原因,只能要求快遞員把快遞放在快遞櫃裡。在以往,去快遞櫃取件,一般只有輸入取件碼或者掃碼這兩個方式。但根據消息,最近菜鳥驛站推出了"刷臉取件"的新功能,可以說又是一個妥妥的新技術了。目前,國內所有的菜鳥驛站快遞櫃都開通了刷臉取件的功能,讓所用的用戶可以更方便的取件。菜鳥驛站還表示,這個新功能足以保證用戶在取件時的安全性,像是用照片或者視頻去取件都是不會通過審核的。

不過,對於這個新功能,網友們持有褒貶不一的態度。一部分網友認為有了刷臉取件這個功能,就可以不用再手動輸入取件碼、還有可以避免因為網絡不好而刷不到二維碼的情況了;還有一部分比較注重隱私的網友們認為,不願意因為取快遞而被收集自己的面部信息。並且,如果遇到要幫別人拿快遞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刷臉進站

刷臉進站,其實也分為很多種方式。根據瞭解,從2017年開始,國內很多火車站就陸續的開啟了刷臉進站的功能。自從開啟了這個功能,不少網友表示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進站的速度。特別是每當遇到春運、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各大火車站的人流量都會猛增。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坐火車之前有個很重要的流程"檢票",當龐大的人流量遇到檢票,就會造成"堵塞"。但自從開啟了刷臉進站功能後,用刷臉設備代替了人工檢票,就算是在春運和節假日的情況下,"堵塞"的情況也改善了很多。

而另外一種刷臉進站,指的就是通過刷臉進行買票。從今年的1月份開始,廣深城際鐵路就和支付寶開始合作,推出了通過支付寶進行刷臉認證的程序,完成支付寶的認證程序後,在檢票的閘口通過刷碼和刷臉就能成功的進站了。有了這個支付寶刷臉進站功能後,就算忘記帶身份證、忘記提前買票都不怕,甚至還可以來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這個支付寶刷臉功能,可以幫大家節省不少排隊買票或者取票的時間。

刷臉取款

如果說到"刷臉付款",相信小夥伴都有聽過,甚至有很多小夥伴對"刷臉付款"功能運用的已經很熟練了。但是,說到"刷臉取款"這個功能大家有了解過或者使用過嗎?雖然,在這個網絡迅速發展的年代,很多人已經很少去櫃員機取款了,一般都會使用網上銀行或支付軟件來進行支付。不過還是會有需要用到現金的情況,那就需要帶上銀行卡,通過輸入密碼去ATM取款。

然而,早在2015年,就有銀行開啟了在自家ATM進行刷臉取款的業務,據說用戶無需用到銀行卡,只需刷臉和輸入一些信息就能完成取款的整個流程。在往後的日子裡,也有不少銀行開啟了ATM刷臉業務。雖然,刷臉取款這個功能到如今都還未流行,但小編相信這項技術在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最後,小編認為,隨著刷臉技術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出現,說明了刷臉技術在未來或將成為大勢所趨。據瞭解,很多人對"刷臉"還存在著一定的疑慮,或許是因為對安全性的擔心,或許是不想過於暴露自己的隱私。不過,像刷臉技術這麼具有實用性的功能,不少業內專家認為一定會持續地發展下去。對於刷臉技術的運用,小夥伴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