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創業公司易遭哪些商標糾紛,如何避免?

創業公司易遭哪些商標糾紛,如何避免?

創業的浪潮從未低落,但是創業者在熱火朝天創業時往往會因為知識產權糾紛而被潑一盆冷水,尤其是商標問題。商標真的是創業道路上的“攔路虎”嗎?

創業道路上的商標糾紛

1、產品未上市,商標已被搶注

互聯網時代,幹什麼都講究個效率。“快”是這個時代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但是,快的還沒等產品上市,商標就被搶注。這樣會導致該企業商標面臨著很大風險,容易被競爭者或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搶注商標。

當商標被搶注了,通常企業會有兩個選擇,要麼聯繫申請人協調商標轉讓,要麼放棄該商標給產品更名。前者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後者要忍痛割愛讓以前所有的付出付諸東流。但是,無論哪種方式,這對企業的影響都非常大。

創業公司在設計LOGO或者文字商標之前,很有可能委託他人設計,有的是企業的員工,這時候對該LOGO和文字商標的版權沒有約定,這樣版權就不是歸公司所有,而是歸設計人所有。

因此,創業公司申請商標或者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侵犯他人在先著作權的風險。

3、“買”的logo可能導致無意侵權

這個還是很少發生的,但是logo“出售方”萬一不負責任,隨意在網上盜用圖樣供買家挑選,這樣都很有可能導致版權侵權。

4、商標註冊不及時,產品上市才發現註冊不了商標

這種情況無外乎是企業缺乏商標先行意識,同時對商標註冊缺乏瞭解。商標註冊遵循“在先原則”,而且有相似或相同商標註冊在先,那自己的商標就不能通過國家商標局的審核。

創業公司易遭哪些商標糾紛,如何避免?

創業企業如何避免落入商標糾紛的大坑?

1、增強商標保護意識,做好保密工作

首先要意識到商標是品牌建立的基礎,沒有商標,一切免談,一定要先註冊商標,再投入產品生產或業務開展。

其次,創業公司在推出新的商標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保密措施,應控制商標名稱、設計圖樣的知情人範圍,避免公司內部無關人員或者公司外部人員知曉,並要求核心員工、外部設計師等知情人員遵守保密義務,以防止商標被別有用心者搶注。

2、商標“全副武裝”後再上陣

創業企業在產品上線或業務開展之前,應提前做好商標的全面申請工作。此處的全面申請是指要搞清楚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涉及哪些商標申請類別、哪些是核心的商標類別、是否需要多種元素組合的商標、又需要在哪些國家申請等。

商標申請類別上一定要全面,全面覆蓋公司現在和將來可能從事的業務類別,才能防止自己的品牌建立起名氣之後,卻被人打擦邊球,在一些自己忽略的商標類別搶注商標,為自己的品牌形象、商標權益帶來威脅。

3、因時制宜,不同發展階段採用不同的商標發展戰略

隨著創業公司的發展,公司應由保守的商標申請策略轉為更為激進的全面防禦、四面出擊的申請策略。

首先,從商標申請類別角度考慮,除了主要類別,創業企業應根據企業發展不斷增加商標保護力度,增加輔助類別的申請。對商標搶注進行有效防禦,防止品牌被稀釋。

其次,從商標名稱考慮,創業公司除將商品和服務所使用的具體名稱申請商標外,還應將該等名稱的諧音、變形、各種外文翻譯等進行保護性申請。

最後,創業公司除了在已開拓市場的國內申請商標外,還應在商業規劃中擬進入其市場的其它國家申請商標。

創業公司易遭哪些商標糾紛,如何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