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廣寧湘下村大變身,看看他們有何妙招拔“窮根”

近日,記者走進廣寧縣古水鎮湘下村看到,中山扶貧工作隊隊長黃小春與同行的3名扶貧幹部正在村中召開民主評議黨員會議。黃小春既是扶貧隊的隊長,又是湘下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對村中事務他了然於心。


“我們還得加把勁,現在村裡還有一戶貧困戶沒有實現脫貧,爭取明年鼓勵這家人的主心骨出去就業。”黃小春在會上說道。

湘下村於2016年被認定為省定貧困村,村中有貧困戶73戶213人。該村農業產業相對空白,如何精準扶貧成為嚴峻的考驗。“要想拔掉‘窮根’,必須讓他們動起來,依靠自己的勤勞雙手才能真正脫貧致富。”黃小春給出了答案。


黃小春告訴記者,剛來湘下村時,看到村道、路邊、空地都堆滿了雜物,廢舊房屋較多,沒有清潔工清掃村中垃圾。針對這一現狀,在鎮政府統一部署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下,扶貧工作隊與鎮、村幹部共同商討,提出了聘請清潔工負責村中垃圾清掃,並清理掉村中堆放的雜物和清拆廢棄房屋。


廣寧湘下村大變身,看看他們有何妙招拔“窮根”

經過改造,湘下村的村容村貌得到較大提升。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娟 攝

如今,記者走進該村時發現,村中主幹道沒有雜物堆放,道路被拓寬了,還在兩旁種上了桂花等花卉。漂亮的村道,使得臨路商鋪多了起來,在規範管理下,儼然形成了一條村中的“商業街”。村中巷道因有清潔工負責清掃,也變得整潔乾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村裡的“商業街”上,已脫貧致富的羅瑞賢和妻子正在做切粉,做到一定數量,他就拉上這些貨到附近幾個村子售賣。他告訴記者,此前他因病致貧,沒辦法外出打工,生活十分艱難。扶貧工作隊瞭解到他家情況後,鼓勵他開切粉店,並幫他申請到3萬元的小額貸款,購買了機器設備和租了商鋪。

“多虧有扶貧工作隊的幫助,我才看到生活的希望。”羅瑞賢高興地對記者說道,現在每個月夫妻倆有將近7000元的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廣寧湘下村大變身,看看他們有何妙招拔“窮根”

湘下村的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娟 攝

黃小春告訴記者,他們對貧困戶摸底後,因戶施策,有勞動能力的鼓勵創業、就業,沒有勞動能力的有分紅和政策兜底。為鼓勵貧困戶創業,扶貧工作隊為貧困戶申請貸款創業,並提供創業指導;為鼓勵貧困戶就業,扶貧工作隊一方面與村、鎮竹加工廠合作,優先安排貧困戶就近就業,另一方面則通過就業獎補方式,如年底工資總收入的10%進行獎勵。經過三年的努力,該村73戶213人基本實現脫貧。


“為了防止貧困戶因病返貧,我們給每一戶貧困戶每人都購買了一份保險。”中國人壽中山分公司理賠員、扶貧工作隊隊員張武欽說,從2017年8月至今,已經累計賠付6萬餘元,惠及8個貧困人員。


產業興,則農民富。為讓湘下村走向生活富裕之路,扶貧工作隊還籌資40萬元修通了湘下村到黃垌村的村道,激活了山地的“竹林經濟”。村民進山砍竹的積極性提高了,也帶動了竹加工廠更好地發展,從而反哺當地村民。同時,該村還以黨建為引領,發展山地西瓜種植項目,鏈接中山銷售資源,推廣“古水西瓜”品牌。


黃小春說,明年工作隊將加強與竹製品公司的合作,把藤編廠作為“扶貧車間”搬到湘下村,可實現20人以上就業。此外,他還計劃利用湘下村的河流和竹林優勢,建設河堤旅遊開發,助力鄉村振興。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娟】

【特約記者 凌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