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大家总说BAT,却很少提到网易呢?

小导丶


首先得承认,网易和BAT的各方面数据还差很远,即使它一直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排名靠前,但尚不能进入BAT的第一梯队。单看市值,去年11月份网易股价上涨12.65%,总市值482亿美元,创公司历史最高,但与BAT相比还是相形见绌,腾讯市值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阿里紧随其后,即使是掉队许久的百度,市值也长时间徘徊在700-800亿美元之间,而网易差了前两者十倍之高。

其实这些年来网易的各项营收依旧在增长,并不是网易落后了,而是腾讯和阿里增速过快,网易就显得有些慢了。

其次,网易作为互联网老兵,发展到现在也算大而不倒,可它之所以不能和BAT并称,关键在于网易没有像BAT一样能够在某一领域占据绝对垄断优势,即使支撑起营收的游戏业务,前有盛大、后有腾讯,只能算是万年老二,网易考拉、网易云音乐等其它产品也是面临相同的市场局势。但BAT不同,百度搜索、腾讯社交和阿里电商,是其它互联网公司短期内无法超越的壁垒。

再者,相比BAT,网易无疑是最特立独行的,它的产品风格、公司文化和行业布局等等,都自成一脉,完全不像BAT,哪个风口起来了就强势以资本和资源入局,基本上插手了互联网的各行各业。这也是移动互联网以来,腾讯、阿里疯狂增长的原因之一,而网易基本上不搀和进去,投资方向也只是围绕旗下产品进行。

可能也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反而使网易业务更加聚焦,正如丁磊所说,用工匠精神打磨产品,所以网易才精品频出。这恰好也是网易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网易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互联网商业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这或许比依靠风口崛起的小巨头要稳定得多。


歪道道


网易,给我的感觉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也都不太知道。

我知道网易新闻,网易论坛,网易游戏,网易邮箱,但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不是那么紧要的;而BAT则完全不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可能就能够理解这个问题了;

从数据方面来看,BAT三家的营收、利润也比网易大得多,从市值上面来看,也不完全是一个层次的公司,不能因为它是元老,他就能够能别人相提并论,元老多得很,网易还不够格;

从层次上来看,网易好像做的很多,但是好像什么都不是领先的;做游戏没有腾讯好,做新闻,听说过;而BAT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三家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从覆盖人口来看,BAT都是绝对数量的,而网易,还远远不够;

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搜索

交易

交往

而BAT三家在这方面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们都是在这三个领域的王者。

即使是最近有人开始说BATJ,但京东目前还很难撼动阿里巴巴的地位。


以股易金


其实随着中国这几年科技行业的发展,中国的科技公司,注意笔者说的不只是互联网公司,其实最近5年来说,中国科技公司的分量,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在国际上的分量可以说越来越重,可以说是除了美国之外的绝对的第二极,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不可言说的因素,比如说国家政策的庇护,比如说人口红利,但无论如何,毕竟中国科技行业已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了。

那么如果要给中国的科技公司分为几个级别,应该怎么分呢?笔者觉得可以按照几个维度划分。

1、中国四大顶级科技巨头

中国四大顶级科技巨头,是互联网三大巨头加一个通信巨头的模式。当然我相信你已经知道我说的是哪几家了,BAT加华为。当然这里笔者会把蚂蚁金服、菜鸟等纳入阿里的考虑范畴,把腾讯音乐、阅文当成腾讯范畴,把爱奇艺看成是百度范畴。当然虽然腾讯是京东、滴滴、58大股东,但是还是把它们分开看。



bat依然是中国互联网难以撼动的超级巨头,当然很多人可能认为,阿里和腾讯都已经是3000亿美金级别的科技公司,但是百度1000亿美金都不到,差距还很大,但是仔细一看,但是市值不能说明所有问题,百度不论是盈利能力还是技术积淀都是京东这些看着比较接近的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在技术实力上,百度比阿里和腾讯在硅谷的话语权还要高。

华为就不用解释了,华为是除了联想等少数企业以外,国际化做得最好的科技公司,作为通讯巨头,华为在设备领域自然是不遑多让,并且华为终端的手机虽然饱受争议,但是还是在欧洲市场有一席之地。

2、正在重回中心的老牌巨头

笔者这一票投给网易和金山。虽然三石大大中间有几年回去养猪去了,但是不得不说,网易这几年开始了复兴之路,在四大门户腾讯已然成为超级巨头,搜狐和新浪已经被拉下神探以后,网易开始重回互联网的中心,尤其是网易杭州研究院开始壮大后,网易发展可以说越来越顺,同时邮箱、网易新闻、网易云音乐、有道系列、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等一众叫座又叫好的产品出来以后,网易管制度逐渐上升。资本市场表现也还相当出色,市值开始再次蹭蹭蹭往上涨。


在一个就是金山软件,这个由求伯君创立壮大,雷军奉献了最好年华的企业,在错过了互联网时代以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发光,作为“雷军系”的重要企业,衍生出了猎豹移动这样的科技公司,最近两年移动端WPS的打造,帮助金山重新回到复兴的轨道上。

3、未来最有可能成为超级巨头的科技公司

要成为超级科技巨头,最好的最简单的一定是要有自己的模式,而不能单纯的靠模式创新,二十年前十年前模式创新可以,并且诞生了bat这样的巨头企业,但是随着发展,竞争程度越来越大,想要成为超级巨头单靠模式创新难度越来越大,想要出海更是难上加难,看看bat多次尝试国际化几乎都是收到了惨烈的打击就知道了。


一个是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不是最开始做推荐引擎的,这一点YouTube早早走到了前面,但是头条把个性化推荐引擎用到上,无疑是开创了先河。并且张一鸣从创立头条那一刻开始,就把产品和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也是最接近硅谷风格的科技公司。短短5年时间的发展,头条已经展示了巨头基因,一个个性化推荐的月活和时长达到比肩微信和QQ这种社交软件的级别,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所以头条未来希望很大。




另一个是小米,首先谈到小米,请不要把小米仅仅当作一个手机厂商,手机只是小米必争的一个入口,并且,雷军系有小米、金山、猎豹、欢聚、迅雷、世纪互联等等,其实想想小米的未来也挺可怕。

4、百花齐放的科技公司

除此之外,像大疆创新、滴滴、美团、京东、58等等众多发展很好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百花齐放,下一个互联网半场,中国互联网还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毕竟这才是证明中国科技公司实力的最好方法,留在国内市场的温床,享受着政策庇护和人口红利的福利,但终究很难面对真正的竞争。也希望能诞生几个就像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脸谱等企业一样的具有世界顶级影响力的超级巨头。


EmacserVimer


这个跟最初大家开始叫BAT的时候的时代背景有关系

现在大家看到阿里巴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掌握电商的主要流量入口

而腾讯掌握社交的流量入口,百度在pc时代掌握搜索的流量入口

阿里和腾讯都在买百度的广告,在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前这三个 互联网公司是最强大的

而网易(网易现在起来了)由于是门户和搜狐一样逐渐开始没落

BAT的说法应该是源于2011年2月17日,互联网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互联网研究调查报告》,该报告中指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出现寡头垄断现象,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在其各自领域位居中国互联网垄断企业前三名。 各大媒体及好事者据此称之为三巨头。那个时候BAT相对势均力敌

\n

其称号大抵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

\n

1、2011年2月——2012年9月,媒体及网络论坛称之为“中国网络三大巨头”;

\n

2、2012年9月——2013年4月,进化为“中国互联网三巨头”;

\n

3、2013年4月至今,进化为最终形态“BAT”,且日渐频现于网媒及传统媒体;

\n

4、2014年2月,谁将首先退出BAT成为某些网民的话题,目前,百度的呼声较高;

\n

5、第四巨头,这个话题在2013年下半年以来偶尔会有出现,目前,360的呼声较高。美团,滴滴,京东,网易也都有可能


果汁ge


这个应该怎么解释呢?我个人把PC时代互联网公司理解成为两大阵营:

第一阵营:门户阵营,也就是搜狐、新浪、网易这三家为代表的老牌互联网公司,这三家在那个时代所有业务基本相似,只不过搜狐以新闻见长、网易以邮箱见长、新浪博客见长,后依靠微博而崛起。

第二阵营:工具阵营,也应该叫平台阵营,阿里提供了电子商务的平台或淘宝卖家的工具,腾讯提供了社交、即时通讯工具,10年3Q大战后,腾讯一改保守风格实行开放策略,微信出现后更是形成了庞大的社交平台,百度搜素工具,问答社区工具等,成为个人、企业网络传播的平台。

作为用户来说,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可以帮助自己使用互联网的一个工具,网易主要是邮箱,那么邮箱这个工具来说,被QQ在线、离线传送资料与邮箱出现后,逐渐会被取代,没有那样的忠实度。

再加上丁磊的有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大量对自己与企业进行宣广,舆论氛围没有营造起来。


彭元鸿


大家总说BAT,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三家在市值上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有不少优势。虽然市值上百度已经有些掉队,但仍比绝大多数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要高。除此之外,BAT的核心业务在各个领域基本都是绝对主导地位。

在市值方面,阿里巴巴是网易的十倍不止。

除开市值之外,BAT在投资方面更是无可比拟,国内二线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有BAT的注资,有的企业甚至都成了BAT的裙带公司。

在市值和投资之外,BAT每年都可以腾出巨大的资金量投入在技术研发上,这让BAT在对应的业务领域可以稳稳的处于领导地位。

在将来的业务布局上,网易也是远远不能与BAT比拟的,以阿里为例,阿里的业务不仅局限于电商、金融、娱乐,已经开始做到了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可以说是360°无死角。但网易方面只能说以网游为驻脚点,慢慢的涉足电商、文娱、在线教育,但就算是网易最核心的游戏业务,在网游的这条赛道上也是完全被腾讯压制的,在其他领域也大多是做小而美的产品,还都没有成为绝对第一的实力,仅在三大门户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并列第一。

相对于BAT,网易在三大门户时期是较为风光的,随后成了四大门户。如果说网易不惧BAT那是不可能的,网易游戏对标腾讯游戏,网易云音乐对标QQ音乐,网易门户对标腾讯门户。以网易游戏为例,腾讯游戏的“王者荣耀”就让网易游戏的“阴阳师”损失了大量的用户量。

目前来看,网易是没有能力去撼动其中任何一个,特别是其中有大量竞品对标的腾讯。

并且,我们在排行中国互联网公司时,先说BAT,之后是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组成的TMD,网易还要排在后面。


媒体训练营


近期,网易开展了一系列动作,从游戏到电商再到音乐,网易正在不断地完善其的互联网生态圈。虽然部分产品开发时间晚于其他企业,但是网易近期推出的产品都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受众的痛点,以精准的定位博得用户喜爱,获得了“网易出品,必属精品”的良好口碑。那么,网易能否重振当年雄风,跻身加入互联网BAT巨头的行列呢?

首先,回顾一下网易一年来的大动作

·2016年9月,网易游戏“阴阳师”全台公测,SSR刷屏社交媒体,一度成为国民级手游。截止到目前,阴阳师全球下载量已经超过2亿,日活用户超过1000万。

·2016年4月,网易严选正式面世,凭借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冲击电商行业,引领消费再次升级,收获用户无数好评。

·2016年12月,网易考拉海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年终答卷,以21.6%的市场占比位居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销售额第一,领先天猫国际和唯品国际,成为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商。

·2017年3月,网易云音乐推出“乐评专列”,将点赞数最高的5000条优质乐评铺满杭州地铁,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堪称网易红现象级营销事件,引来后续无数品牌的模仿。

·两周前,

网易新闻·哒哒三天内推出了两条1000W+流量的H5作品,“成年人不敢打开的童年”和“解锁你的欢乐颂人设”,接连攻陷朋友圈,成为新媒体业界前所未有的刷屏级神作。

老牌互联网公司迸发新活力

遥想当年,网易、新浪、搜狐是最早的互联网三巨头,而随着门户时代的没落,如今的新浪和搜狐都已沦居二线,只有网易表现出了惊人的反弹力,在近两年里凭借着一个又一个的优质产品,打造出“网易出品,必属精品”的良好口碑,大有重塑互联网山河之势。

5月11日,网易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在游戏业务不断推高网易市值的同时,电商、音乐、养猪等新兴业务又带来了新的想象力。网易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36.41亿元,同比增长72.3%。净利润为39.23亿元,同比增长59.4%,季度净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而距网易成立至今,已经有整整二十年了。回顾网易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如果非要说出些什么网易能够重新崛起的原因,那大概就是“慢”和“准”了吧。

慢:缺席热点的网易

互联网行业,总是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充斥着投机主义和功利心态。“风口论”和“时机论”正行其道,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竞争对手又总是快速复制模式、抢占市场份额……这几年,从电商、社交、O2O,到短视频、直播,再到今天的共享经济,无不都是融资、烧钱、再融资、再烧钱,什么火就做什么。

但网易不是,在过去十年间它错过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绝大多数风口,那些火爆一时的百团大战、视频大战、云盘大战,网易都没有参与。

这是一家缺席热点的慢公司。

网易追求的是产品的长期可持续经营,看重的是产品的极致体验和用户的商业价值。所以,网易才会在《阴阳师》的开发上花费长达两年的时间,单是一个“式神”角色的形象设计周期久就长达两个月。为了更好地还原游戏背景的世界观设定,为了在游戏画面、剧情、场景、玩法等各个方面做细节上的精雕,研发团队甚至还多次前往日本采风,深入考察和研究场景设计……

在网易的发展逻辑里,一味追求扩张的速度,容易忽视产品体验,最终失去用户,而让渡一定的时间窗口,既可以避免风险,又可以通过长期地投入,完善产品和服务,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好的产品,是需要精心打磨的。

准:后发制人的网易

网易总是能够在早已成为一片红海的领域里,杀出重围,确立起自己的独特定位和竞争优势,拥有强势口碑的网易云音乐、异军突起的网易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带来轰动效应的网易味央黑猪肉……就是最好的佐证。

丁磊曾经说过:“我们一定要做正确的事,这个在网易里叫战略。战略一定要正确,看准了再跟上去,这样风险比较小,这样别人犯过的错误就不会再犯,少走很多弯路。”

这是一家后发制人的准公司。

网易是瞄准了市场空缺和用户需求,才打造出这一系列极具辨识度的产品,同时,网易持续提升体验效果、吸引用户关注、增强用户黏性、笼络忠实用户,不断完善自身的优质移动产品矩阵。所以,才有了以“音乐社交”扣人心弦的网易云音乐,才有了追求优质产品、提升品质生活的网易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

品质、精致和态度,似乎是网易独有的产品基因。

网易,从BAT到BANT?

早在今年四月份,英国《金融时报》就编发了一篇题为“中国IT四巨头BANT(百度、阿里、网易、腾讯)挑战美国FANG(Facebook、Amazon 、Netflix、Google)”的文章,这是把网易放在了世界一线互联网公司的位置上。

网易是否真的能成为BAT之外的第四极?腾讯、阿里、百度分别坐稳社交、电商、搜索江山,牢牢掌控流量入口和资源,网易的核心优势究竟在哪里?

有人说,网易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BAT的、具有“网易特色”的道路,我们不能再用旧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这家公司;又有人说,网易有没有所谓的核心优势其实并不重要,它的产品口碑已经摆在那里了,产品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

世说纷纭,尚无定论,且看网易。


蜂鸣派


关键是网易有啥产品能让消费者知道?梦幻西游?163?有道?云音乐?我估计现在也就云音乐有点知名度。360更惨,做企业安全的,消费者只知道以前的安全卫士,还有手机,除此之外就没了。企业如果想让消费者知道你,必须有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并且扮演一个每天都要用的重要角色,疼讯有微信 QQ 邮箱,阿里有支付宝 淘宝,百度有搜索 云盘,滴滴美团头条的产品日常生活你都离不开,但网易没有,就算网易突然消失了,也不会对大多数消费者造成影响,最多是删了云音乐下个QQ音乐罢了。


寒霜ek


各个公司有各个公司的风格吧,这个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有个所以然,企业文化是这样,也或者管理者是这样。也或者说网易作为一个游戏公司不需要自己的公司品牌太过高调,毕竟做游戏的反而容易引起非议,只要自己的游戏知名度打开不就可以了吗,


鹤山夏氏


因为它永远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走。这可能跟企业的创始人有很大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