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了得到交配權,兩隻稀有飛禽進行精彩搏擊,究竟鹿死誰手?

趣味探索訊 清晨時分,太陽還沒有升起,氣溫的確有點低,但一片凝結薄霜的枯黃草地卻熱鬧了起來,兩隻顏色無比鮮豔的飛禽早已經開始了一場爭鬥,它們怒目而視,高高豎起尖尖羽冠,張大著嘴,互不相讓。一方揮舞雙翅,用高度優勢來力壓對方,顯得十分霸氣,而另一方也不弱,沉著應戰,不慌不忙,見招拆招。一場精彩搏擊戰就這樣開始了,究竟鹿死誰手?

為了得到交配權,兩隻稀有飛禽進行精彩搏擊,究竟鹿死誰手?

是為了食物,是為了交配權,還是為了領土?沒有人確切知道答案,不過它們雙頰鼓起了黃色氣囊,所以有人猜測,它們可能是為了爭奪交配權,畢竟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情更有意義了,這也是自然界物種生存和延續的一種本能。這兩隻飛禽就是著名的草原松雞,英文名為Tympanuchus cupido,一種只有在美洲大陸少數地區才可以看到的鳥類,所以精彩搏擊場面只出現在美洲。

在眾多鳥類中,草原松雞算得上是中大體型,成年體重可達1公斤,翼展可達70釐米,體長可達50釐米。不怕冷,即便到了嚴酷冬天也活得很自在,能“潛入”雪坑中以保持溫暖。身上大部分羽毛黃色或黑褐色,不過頭頂羽毛為黃橙色。草原松雞與其他鳥最大區別是,頭頂能樹起兩個尖尖羽冠,雙頰掛著兩個黃橙色氣囊。每到交配季節,雄鳥黃色氣囊鼓得高高的,併發出打鼓一樣聲音,而尖尖羽冠也會豎得高高的。

為了得到交配權,兩隻稀有飛禽進行精彩搏擊,究竟鹿死誰手?

雖然草原松雞常棲息在海拔1000至2000米左右的落葉松、紅松等樹林裡,但它更喜歡不受打擾的高原草原,它的膽子特別小,常有人活動的地方極少能看到它的身影。玉米、大豆、農作物、種子、水果、昆蟲、嫩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不過雛鳥在頭幾個星期主要以昆蟲為食。不過讓人奇怪的是,為何草原松雞只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而食物豐富的亞洲和歐洲卻沒有呢?

這是因為草原松雞有著很強的領土意識,可以一直待在一片土地上,一輩子都不遷移,常常為捍衛自己的領土而戰,因為領土也是吸引異性的重要手段。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當繁殖季節到來後,多隻雄性草原松雞會舉辦一場場耐人尋味的比武大賽,鼓起黃色氣囊,豎起尖尖羽冠,拍打著雙翼,一起在雌性松雞面前翩翩起舞,以引起注意,求得交配權。

為了得到交配權,兩隻稀有飛禽進行精彩搏擊,究竟鹿死誰手?

在19世紀,草原松雞曾經遍佈美國整個橡樹大草原和高草草原生態系統,由於狩獵壓力和棲息地喪失,另一種個頭較大草原松雞在1930年代幾乎滅絕,現在只有美國伊利諾伊州、愛荷華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加拿大的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曼尼托巴省和安大略省能看到這種飛禽了。有研究數據顯示,在整個美洲大陸,草原松雞僅剩最後50萬隻,成為受保護稀缺物種。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