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提起二戰英國最有名的戰列艦,大家多半會提到“英王喬治五世”號、“威爾士親王”號,或者Big 7裡的“羅德尼”號、“納爾遜”號,前三者都和“俾斯麥”號交過手,威名遠揚。但是要論資歷、戰功和傳奇性,它們都要排在後面。皇家海軍歷史上最富盛名、獲得戰鬥榮譽最多的艦艇非“厭戰”號莫屬,甚至超過了風帆時代永垂不朽的“勝利”號。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30年代駛入馬耳他港的“厭戰”號

對於“厭戰”號很多人似乎不太熟悉,這也難怪,二戰時期英國所擁有的21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中,“厭戰”號是倒數第二老舊的,它於一戰前下水,一戰中入役,參加過日德蘭大海戰,到二戰爆發時已是24歲高齡。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超級無畏艦時代

現代戰列艦的鼻祖是英國於1906年下水服役的HMS Dreadnought“無畏”號戰列艦 ,它在海軍列強中率先採用了單一口徑“全重炮(All-Big-Gun)”配置,也就是取消高射速的小口徑主炮(6-10英寸),僅裝備12英寸主炮;用大功率蒸汽輪機取代古舊的三漲式蒸汽機,達到21節的高航速。這兩項革命性的設計令當時英國在役和在建的62艘老式戰列艦相形見絀。雖然“無畏”號僅建造了一艘,卻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戰列艦類別 - “無畏艦”,之前的眾多戰列艦則被歸為“前無畏艦”。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樸次茅斯軍港內剛完工狀態的“無畏”號戰列艦,左舷靠幫的是一艘明輪的拖船,艦艉露出的帆船桅杆可能就是納爾遜的“勝利”號

這一時期正是英國國力鼎盛之時,皇家海軍自1885年起一直奉行“兩強標準”:英國海軍實力不低於其它任意兩個海軍強國之和,也就是1要大於2+3。在“無畏”號之後,英國以每個財政年度開工一級新艦的速度相繼建造了3艘1907型“柏勒羅豐”級(Bellerophon)、3艘1908型“聖文森特”級(St. Vincent)、1909年的HMS Neptune“涅普頓”號和2艘改進型“巨人”級(Colossus)。

為了應對德國海軍咄咄逼人的造艦競賽,1909年底開工的4艘“俄裡翁”級(Orion)完全擺脫了造價和尺寸的約束,安裝了新研製的MK V型13.5英寸(343毫米)主炮,5座主炮塔全部沿中軸線佈置,可同時向一側射擊。1912年,同級的“雷神”號首次安裝了中央火力控制系統,在主炮齊射時可以集中觀測校正彈著點、統一解算射擊諸元,遠距離命中率成倍提高。於是“俄裡翁”級之後的戰列艦又被稱為“超級無畏艦”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1915年停泊於錨地的“俄裡翁”級“君主”號

需要特別提一下,這一時期英國人熱衷於用古希臘、羅馬神話人物來命名主力艦,比如Bellerophon就是捕獲了天馬Pegasus的科林斯王子。因此作為戰列艦名,Orion是指海王波塞冬之子 - 獵戶巨人,而不是獵戶座,音譯為“俄裡翁”更合適;同理,Neptune是指羅馬海神“涅普頓”而不是海王星。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在“俄裡翁”級之後,英國又建造了4艘1911型“英王喬治五世”級(King George V)和4艘1912型“鐵公爵”級(Iron Duke),均為上一型的小幅改進型,主炮相同,動力裝置略有加強。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鐵公爵”號戰列艦,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大艦隊(The Grand Fleet )司令約翰·傑利科海軍上將的旗艦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伊麗莎白女王”級

當英國開始設計“鐵公爵”級的後繼型時,獲悉滿載排水量達35300噸的德國新一代“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將裝備13.8英寸(350毫米)主炮。為保持火力優勢,海軍部決定為新一代戰列艦配備15英寸(381毫米)主炮。

按過去的經驗,都是先研製火炮再建造與之匹配的主力艦。而時任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為了能趕上新戰列艦的進度,極力推進火炮和戰列艦的並行開發,將這個過程縮短了一到兩年:火炮跳過了冗長的原型試製流程,下了繪圖板就直接進入製造階段;軍艦的整體設計也為尚在研製中的新型大口徑主炮進行了優化,並立即開工建造。

這級新型戰列艦就是“伊麗莎白女王”級(下文簡稱QE級),它以“伊麗莎白一世”命名,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要在14年後才出生;如今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繼承的也是“一世”之名。本級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因為馬來亞自治領提供了造艦預算,於是增建一艘,分別是“伊麗莎白女王”號、“厭戰”號、“巴勒姆”號、“勇士”號和“馬來亞號”。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1916年5月31日爆發的日德蘭大海戰中,除了“伊麗莎白女王”號在本土維修外,QE級其餘四艦均編入第5戰列艦中隊參戰

【 武備 】

這門新式火炮就是著名的MK I型42倍徑15英寸海軍炮。雖然它的開發過程被極度壓縮,但在海軍軍械局總監摩爾少將的卓越領導下,該炮達到了所有設計目標,並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發揮出色。美軍二戰後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其後研發的眾多火炮都有更高的單項指標,但MK I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是二戰所有大口徑主炮中最高的,兩萬碼距離齊射的散佈非常小。有意思的是,出於保密原因,在研製期間英國對外聲稱其口徑為14英寸,和30年後日本人隱瞞“大和”號主炮口徑如出一轍。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正在蘇格蘭約翰·布朗造船廠舾裝中的“巴勒姆”號,起重能力達到160噸的吊車正在為B炮塔吊裝單門重量100噸的MK I主炮

MK I裝備了QE級和R級10艘戰列艦,“聲望”級、“勇敢”級和“胡德”號6艘戰列巡洋艦,以及三型6艘潛水重炮艦,共生產了186門,一直用到1946年竣工的“前衛”號戰列艦。

“前衛”號是戰時應急計劃的產物,其8門MK I主炮的來源是真正的“五花八門”:“光榮”號戰列巡洋艦改造為航空母艦後留下1門,“伊麗莎白女王”號備用炮管2門,R級“拉米利斯”號2門、“君權"號和“決心”號各1門,最後1門來自於淺水重炮艦HMS Erebus“暗界”號。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皇家海軍最後的戰列艦“前衛”號,攢出來的8門艦炮是各國二戰期間建造的戰列艦中最弱的

這186門炮中還包括了7門海岸炮:40年代初在肯特郡的Wanstone農場安裝有兩門,代號“Clem”和“Jane”,提供覆蓋英吉利海峽的封鎖火力;30年代在新加坡配置了5門,柔佛炮臺3門防禦東南面,Buona Vista炮臺2門防禦西南面,均配備裝甲旋轉炮塔,但180度左右的射界打不到西北角的柔佛海峽,日軍登陸時成為擺設。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1941年11月14日,進行試射的柔佛炮臺

QE級的原始設計繼承了“鐵公爵”級的佈局,配備5座雙聯裝炮塔,相應的最高航速也同為21節。但根據“獅”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經驗,英國工程師認識到取消艦體舯部的Q炮塔可以騰出空間和排水量來容納更大型的輪機系統,而更充沛的動力則可以承載更厚的裝甲,增強防禦力。同時海軍部認為,8門15英寸主炮的舷側齊射彈藥投射量足以超過“鐵公爵”級的10門13英寸主炮,因此最終的設計採用了4座雙聯裝主炮,艏艉對稱在艦體中心線上呈揹負式各佈置兩座。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和同時代的超級無畏艦一樣,QE級配備的副炮是6英寸(152毫米)45倍徑的單管MK XII型炮廓炮。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安裝了16門,其中四門位於艉部,比其餘的副炮低一層甲板。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海試中發現這四門炮位置過低,毫無用處。除了射界差、彈藥庫防護薄弱以外,高海況時還非常容易進水,成為防禦系統的一個死穴。於是“伊麗莎白女王”號將這四門炮移除,炮廓封閉焊死。其中兩門炮被安裝到了煙囪兩側的舟艇甲板上,用裝甲炮盾防護。

其餘4艦在建造過程中就廢止了後部的這四門炮廓炮,同樣改為兩門甲板炮。這兩門單炮也沒什麼作用,五艦於1916年撤裝。QE級多出來的10門6英寸火炮在1915年被安裝到5艘M29型淺水重炮艦上。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厭戰”號左舷舟艇甲板上的甲板炮,在日德蘭海戰中受損嚴重

QE級還裝有2門單管76.2毫米高射炮、4門禮炮和4具固定式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兩舷水線以下各安裝2具,備雷20枚。

QE級在建成時就配備了完善的火控系統,是全世界第一型擁有機械式統一射控系統的戰列艦,設有兩部帶15英尺(4.6米)光學測距儀的主炮指揮儀,一部安裝在司令塔(conning tower)頂,另一部在三角主桅頂部的校射平臺(spotting top)上。每座主炮炮塔也配有15英尺測距儀,緊急情況下所有主炮還可以由B炮塔統一控制。副炮則由主桅兩側羅經平臺上的副炮指揮儀分別控制。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 動力系統 】

最初的1912年造艦計劃沿襲了傳統的戰列艦分隊編組模式,採購3艘戰列艦加1艘戰列巡洋艦,利用戰巡的高速度作為前衛,為本隊展開火力偵察、肅清對方驅逐艦、巡洋艦的干擾,佔據有利陣位。這艘戰巡將會是“虎”號的改進型,並可能被命名為“豹”號。

在減少一座炮塔並加強動力系統後,新型戰列艦的最高航速被設定為25節,接近同期“虎”號戰巡的28節。鑑於戰列巡洋艦的昂貴造價(“虎”號包含火炮的造價高達259萬英鎊,“厭戰”號的價格為252萬英鎊)而防禦薄弱,海軍部取消了這一年度訂單中的戰列巡洋艦,直接採購第四艘戰列艦。

海軍設計局(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 - DNC)的評估報告認為要想達到這樣的高速,必須採用全重油鍋爐。而之前所有皇家海軍戰列艦採用的都是煤/油混燒鍋爐 - 以煤為主燃料,在煤炭上噴淋重油充當助燃劑。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舊式英國戰列艦上正在往燃煤鍋爐中剷煤的司爐工,可見工作環境相當惡劣。一艘主力艦往往安裝有多達24臺鍋爐,需佔用大量人力維持鍋爐的運轉。

已退休的前第一海務大臣,“無畏艦之父”費舍爾海軍元帥(Admiral of the Fleet)也極力主張未來的戰艦以燃油取代燃煤,因為石油具有比煤炭大得多的能量密度,熱效率更高,徹底解放了又髒又累的司爐作業,液態石油的儲存和補給也更簡便,燃燒時還不會產生濃煙,暴露戰艦的位置和航向。1912年,他出任“皇家燃油調查委員會”主席,三次向海軍部提交秘密報告,推進全海軍的燃油化。

當時英國已經具備成熟的重油專燒鍋爐技術,唯一的顧慮來自後勤補給。因為20世紀初的英倫三島不產石油,北海油田的大規模開採要到70年後;而英國又擁有非常豐富的煤炭資源。如何維持龐大艦隊的燃料儲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丘吉爾親自介入此事,通過英伊石油公司簽署的《英國-波斯石油合約》確保了戰時皇家海軍的石油供應,由此為採用全重油鍋爐的手續大開綠燈。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海軍兩巨頭:文職的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和第一海務大臣海軍元帥費舍爾男爵

QE級成為皇家海軍首批配備全重油鍋爐動力的戰艦,共安裝了24臺亞羅鍋爐,驅動2檯布朗·寇蒂斯直驅式蒸汽輪機,每臺蒸汽輪機帶動2根驅動軸,輸出功率7.5萬軸馬力。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亞羅公司為智利戰列艦生產的三鼓式鍋爐

QE級採用雙舵四槳,高速回轉性能非常好,以23節航速滿舵轉彎(舵角35度),迴轉180度僅需1分48秒,戰術直徑550米。作為對比,“俾斯麥”號以20.4節航速、舵角25度完成180度轉彎耗時6分30.6秒,戰術直徑近900米。

很多文章都說QE級的最高航速是25節,這其實只是設計時的目標航速。“伊麗莎白女王”號在海試中曾以艦體輕載和動力過載的條件達到26節,但在實戰中QE級都會嚴重超重,吃水加深,各艦隻能開出23-24節的最高航速。

以“厭戰”號為例,其設計航速是5.6萬軸馬力時23節,1915年海試輕載狀態以5.6萬軸馬力跑出24.1節,依靠動力系統超壓過載輸出7.55萬軸馬力曾達到過24.65節的極速,過載2萬馬力僅僅提高了半節的速度。

無論如何,這已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戰列艦了,比標準型戰列艦高出2-3節,因而被看作世界上第一型快速戰列艦。以12節的巡航速度,QE級的續航力為5千海里。

【 防護 】

一戰前的無畏艦時代,13.5英寸以下主炮的最大射程都在21公里以內,實際交戰距離在一萬碼左右,這種距離下炮彈彈道近似於水平,彈著點集中在水線附近。所以當時的戰列艦裝甲最厚的部位就是舷側水線裝甲帶,覆蓋從A炮塔到Y炮塔的長度,受排水量和動力的限制,主裝甲帶的高度都相當低矮。

因為遠程彈大角度下落攻擊水平裝甲的威脅還非常小,連水平裝甲“免疫區”的概念都還沒提出,所以水平裝甲相當薄弱,僅依靠小厚度的穹甲保護彈藥庫和輪機艙等重點部位。

QE級在前型“鐵公爵”級的基礎上加強了重點區域防護:舷側水線裝甲帶採用330毫米克虜伯滲碳表面硬化裝甲 - Krupp cemented armour (KC) ,炮塔KC裝甲厚度為279-330毫米,司令塔厚度330毫米,都比“鐵公爵”級增加了1-2英寸,水平裝甲的厚度則從25-76毫米不等,裝甲總重量超過8千噸。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但是其舷側主裝甲帶總高度只有5米,從中間向上下遞減:頂部2米的厚度為152毫米,底部1米的厚度為203毫米,最厚的330毫米部分僅僅高2米,和142米的全長相比真的就是一條皮帶的寬度。按照設計時的標準排水量,整個主裝甲帶有2/3在水線以上,1/3在水線以下,但糟糕的是QE級自建成之日就超載嚴重,滿載作戰狀態下吃水很深,330毫米主裝甲帶僅僅露出水面6英寸(15釐米)。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30年代第二次改裝後的QE級艦隊,從近到遠分別是“勇士”號、“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巴勒姆”號,可以看到幹舷被壓得非常低,防雷突出部和主裝甲帶幾乎完全沒入水中

總的來說,QE級仍然是一型非常典型的“全面防護”戰列艦,整個艦體都包覆有一層25毫米的薄裝甲,處處設防,但裝甲都不夠厚實,重點區域的防禦能力比起日後採用“重點防護 - All or nothing”概念建造的標準型戰列艦還是要遜色很多。若以當時的標準看,這就是皇家海軍防禦能力最強的戰艦了。

當1914年12月22日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在一戰的戰火中服役時,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艘滿載排水量3.3萬噸的現代化戰列艦,擁有當時最大口徑的15英寸主炮、最先進的全重油鍋爐和蒸汽輪機動力系統、最快的24節航速、最厚的330毫米水線裝甲、以及最先進的火控系統,在同時代的戰列艦裡可謂冠絕群倫。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快速”戰列艦的煩惱

在QE級服役之後,手握5艘英國最強大戰列艦的海軍高層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發現在當時的艦隊戰術體系中,QE級的地位非常尷尬。

【 一戰海戰模式 】

一戰前的歐洲,英德兩強掀起造艦競賽,雙方的海軍建設都是圍繞艦隊決戰進行的。無畏艦出現後的短短8年間,戰列艦的性能得到了飛速提高,但海戰的作戰模式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和“對馬海戰”一樣,大艦隊決戰最主要的戰術就是搶佔T字頭橫位,以便己方戰列線上的戰列艦能夠發揮全部舷側火力,而敵方只能用艏部主炮還擊,火力輸出的差異巨大。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和“對馬海戰”不同的是,一戰前英國、德國的艦隊規模要比日本、俄國大得多得多。每方都擁有幾十艘主力艦,加上輔助艦隻超過百艘,一條戰列線長達十幾海里。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航行在北海上的皇家海軍大艦隊,燃煤鍋爐產生的濃煙遮天蔽日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德國公海艦隊第一、第二戰列艦分隊

當時的通信手段相當落後,主要還是依靠燈光和旗語,在銷煙繚繞、海況複雜的戰場上指揮如此龐大而綿長的編隊非常困難。為了便於通信和機動,主力艦隻被分為多個小縱隊平行前進,只有在發現對方主力艦隊後才在統一指揮下朝一個方向轉彎,迅速展開形成一字長蛇的戰列線。這對整個編隊中的每一人,上到艦隊司令、艦長,下到瞭望哨、司爐工都提出了非常高的戰鬥素養要求。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艦隊指揮官最重要的決斷,就是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展開艦隊,搶佔最有利的陣型。如果能成功搶到T字頭橫位,戰鬥已經贏了一半。而要做出準確的判斷,除了考慮洋流、風向、太陽方位等諸多條件,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散佈在幾百平方公里內敵方艦隊的編成、方位、速度等情報。在沒有艦載機也沒有雷達的年代,最有效的偵察方式就是派出高速前衛分隊進行目視偵察。過去這是輕巡洋艦的任務,進入無畏艦時代後則讓位給了更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1916年5月31日下午4點,貝蒂中將的戰列巡洋艦隊發現德國公海艦隊主力

當然敵人也不會傻傻地呆在T字頭的豎列上等著捱打,雙方縱隊都在不斷運動中搶佔陣位,互軋苗頭,最後往往會進入平行互毆狀態。因為當時的艦載火控設備都相當原始,只有戰艦進入穩定直線航行狀態,才可能進行統一、有效的射擊。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在艦隊規模和艦艇性能接近的情況下,平行對轟很難形成壓倒性優勢,要麼兩敗俱傷,要麼四散逃竄,打不出決戰決勝的殲滅戰。這個時候如果一方在戰列線前端部署有一支航速更高的分隊,將有機會強行超車卡位,側翼包抄,打破戰列線的均勢。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 QE的使命 】

按照海軍部的計劃,設計航速25節的QE級擔負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它們被單獨編成“戰列艦快速分隊 - fast division of battleships”,在決戰中作為快速側翼部隊突出於航速21節的戰列線前端,完成關鍵的側翼包抄任務。

這本應由前衛戰列巡洋艦隊執行,但皇家海軍內的保守派普遍認為戰巡的裝甲薄弱,面對敵方戰列線上的戰列艦生存力很低。而且德國海軍已迅速建立起規模相近的戰巡艦隊,雙方戰巡在前衛戰中的首要任務變成了迎擊對方的戰巡,此外還承擔著強行偵查、擊退實施魚雷攻擊的輕型艦艇等繁重任務,在艦隊決戰時戰巡將很難及時返回己方戰列線前端去包抄敵人。

火力猛、速度快、裝甲厚的QE級並不參與前衛戰,它的任務就是作為戰列線的固定成員實施快速側翼包抄。但實際運用中皇家海軍發現,QE級快速戰列艦因為超重實在是快不起來,2-3節的速度優勢無法保證艦隊展開時它們能夠及時到達包抄位置,極易造成己方陣型大亂。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第5戰列艦中隊的四艘QE級在戰列線上準備開火,拍攝自“巴勒姆”號

速度不夠數量補,在意識到QE級的速度缺陷對艦隊決戰陣型帶來的影響之後,皇家海軍希望能在戰列線兩側各部署一個快速戰列艦分隊,這樣不論艦隊向哪一側展開機動,都能有一個分隊位於戰列線前端。

QE級最初只規劃了4艘,剛好編成一個標準的戰列艦分隊。後來馬來亞自治領捐贈了1艘,於是皇家海軍看到了8艘的希望。海軍部曾希望加拿大也捐資再建造3艘,但隨著1913年5月加拿大海軍援助法案被否決而落空。後來又計劃建造六號艦,以最低限度湊成兩支三艦分隊。新艦被命名為“阿金庫特”號,但該計劃因為無法落實造艦預算而於1914年一戰爆發後取消。“阿金科特”號則搖身變成了擁有14門主炮的多炮塔神教教主 - 原為巴西海軍建造的“里約熱內盧”號戰列艦,後轉賣給奧斯曼帝國,又在土耳其參戰後被英國截留。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兩艘被英國截留的原奧斯曼土耳其戰列艦,前為“愛爾蘭”號,後為“阿金科特”號,7座雙聯裝12英寸主炮採用前2中2後3的佈局。

速度、數量都不夠,也就意味著在戰列線展開的關鍵時刻,空有一身武藝的QE級很可能無法佔據既定陣位去完成它被寄予厚望的側翼包抄任務。這就很尷尬了。

大艦隊司令傑里科海軍元帥曾在備忘錄中抱怨:QE級的航速跟不上28節的戰巡艦隊,無法完成前衛作戰;但如果編入21節的戰列艦隊,她的航速又成了巨大的浪費。

丘吉爾也在給內閣的備忘錄中指出:如果戰列線的平均航速提高到快速分隊的水平,快速分隊自然就會回落成普通戰列艦分隊。創設快速分隊並不是想提高戰列線的平均航速,戰列線內各艦最大航速仍會保持在20到21節。

正因為定位上的不確定性,實際艦隊運作中,第五戰列艦分隊的QE們一會被編入戰巡艦隊,一會被編入戰列艦隊,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醜小鴨。在1916年11月接替傑里科擔任大艦隊總司令後,貝蒂上將選擇“伊麗莎白女王”號作為旗艦,這也宣告皇家海軍徹底放棄了高速戰列艦的概念,只是把QE級當作普通戰列艦使用。

QE級開工一年之後,下一級5艘“復仇”級(R級)開始建造,它沿用了QE級的佈局和武備,但降低了動力要求,航速指標降回低速戰列艦的21節,縮短艦體長度,減少一座煙囪,節省出來的噸位加強防護,成為一級強化戰列線的傳統慢速戰列艦。從這點上看QE級和R級的關係頗像日後的“北卡羅來納”級和“南達科他”級。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復仇”級中最有名的一艘莫過於“皇家橡樹”號,1939年10月15日凌晨被岡瑟·普里恩上尉指揮的U-47艇擊沉在斯卡帕灣,成為二戰中沉沒的第一艘戰列艦

真正繼承QE級衣缽的是其後的4艘“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最終只有“胡德”號建成,在建造過程中不斷改進設計方案,加強裝甲防護,實現了高速(31節)、厚甲(QE級相同水平)和火力(相同的8門MK I主炮)的完美統一,當然滿載排水量也暴漲到4.7萬噸,在條約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大的戰艦。但是皇家海軍對“胡德”號防護上的缺陷心知肚明,所以從來沒把它當作快速戰列艦,而只是作為戰列巡洋艦。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1924年6月25日,在總航程6.1萬公里的“帝國巡遊”環球航行期間駛入溫哥華港的“胡德”號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厭戰”之名

1915年3月8日,QE級2號艦“厭戰”號在德文波特皇家造船廠加入皇家海軍,開始了她長達30年的服役生涯。它首先在第2戰列艦中隊展開一系列海試,丘吉爾親自觀看了381毫米主炮的試射,對其精確度和威力留下了深刻印象。

“厭戰”號可以說是所有戰列艦中最有個性的一艘,縱觀她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一戰前後的青年時代 - 桀驁不羈、事故不斷;兩戰期間的中年時代 - 改裝升級、低調修煉;二戰時的垂暮之年 - 征戰四方、功勳卓著。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厭戰”號官網上的時間線

戰列艦三國志,我原本的設想是每一艘艦講一個最著名的戰例,比如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中) 。但是講到“厭戰”號我發現這招不靈了,她的經歷實在是太豐富,從一戰打到二戰,參加了眾多著名海戰,權衡了很久一個都不捨得放棄,所以我也不再分上中下了,按一二三排下去寫到哪算哪吧。

這一篇已經寫得很長了,精彩的戰鬥故事下篇再說,這篇的結尾只聊一聊“厭戰”這個艦名。HMS Warspite,這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傳統艦名,到目前為止歷經七代,1913年下水的戰列艦是第六代Warspite,第七代是1991年退役的“勇士”級攻擊核潛艇2號艇,第八代將是計劃在2028年後代替“前衛”級的下一代“無畏”級戰略核潛艇3號艇(皇家海軍把戰列艦艦名都加到核潛艇頭上去了)。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首先Warspite這個單詞在英語裡沒有實際意義,也就是說它是個專有名詞,只作為軍艦名使用。

Spite作為名詞在現代英語裡是惡意、怨恨、厭惡的意思,動詞則是刁難、故意傷害(劍橋字典)。於是war+spite被從字面上翻譯為厭惡戰爭的“厭戰”,並約定俗成地使用了很多年。

但是我們要考慮到Warspite是一個已經傳承了423年之久的艦名,第一代Warspite是1596年下水的一艘29門炮大帆船,當時的艦名拼寫作Warspight。那還是明朝萬曆年間,在英國則是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英語正處於從中古英語(Middle English)向近代英語(Early Modern English)演變的過程中,用現在的眼光看很多單詞和語法是相當晦澀難懂的。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根據牛津字典的詞源,中古英語中的spite來自古法語單詞despit,就是“contempt - 蔑視”的意思,動詞是despiter。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所以war+spite不是厭惡戰爭,而是蔑視戰爭。這也是皇家海軍官方一直以來對這個艦名的解釋。第六代Warspite的拉丁文艦銘:“Belli dura despicio”,即“I Despise the Hard Knocks of War - 我蔑視戰爭的艱辛”。原來人家不是討厭打仗,而是不怕打仗。

戰列艦三國志 -“厭戰”號(1)

“厭戰”號的官方艦徽,中間是一門無敵艦隊時期的舊式艦炮

剛開新號,所以還不能標註原創字樣,原創不易請多多指教,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