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手上多個穴位點,可緩解高、低血壓的治療


手上多個穴位點,可緩解高、低血壓的治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循環系統:循環系統是分佈於全身各部的連續封閉管道系統,它包括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張壓 持續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與中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液體調節功能 獼亂有關,也與年齡、職業、環境、肥胖、嗜煙等因素有關。中醫理論認為主要由於肝腎陰陽失調所致。

  具體治療方法:治療高血壓要首先按壓陽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個血壓反應區。手法是用力按壓。用一根一束的牙籤強刺,會獲得更高的療效。

  良好的心臟功能,是保證血脈通暢的必要條件。所以要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必須加選 手心的心包區,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體檢或是定期檢查時,如果醫生說你的血壓高,應立即開始做穴位療法,用牙籤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壓就出現下降。每天堅持治療,血壓會持續逐漸下降。

  按摩的穴位:腕骨、血壓反應區、落零五、心包區、合谷、陽谿。

  低血壓

  通常收縮壓在100毫米汞柱以下,便為低血壓,底血壓者往往血管收縮力差,血流不暢。因此,血液不能流到 毛細血管的每個角落,以心臟為主的血液循環系統功能不良,從而出現低血壓特有的症狀:站起來時眼前發黑,手腳冰涼、耳鳴等。

  具體治療方法:在治療低血壓時,需選擇與心臟關係密切的心經、心包經及與心包經關係很密切的三焦經上 的穴位。取手腕掌側 的神門、太陵穴,手背的陽池、中渚穴,這四個穴位都是治療低血壓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還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區和手背的血壓反應區,這兩個區帶也是治療低血壓敏感區。常時間慢按揉、輕捻搓。刺激要領是 柔和而輕鬆。

  按摩的穴位:血壓反應區、中渚、神門、太陵、心包區、陽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