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种师道、种师中率领的西北军为何在遇到金军时如此不堪一击?

作者烛鸣


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五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经历五十多年,期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不服从中央控制,“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吸取前代教训,重文抑武,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军队兵权由皇帝直接控制,作战方案在殿帅府早就制定好了,将领在战场无法随机应变指挥。战事瞬息万变,不败才怪。

再者,西夏和契丹多是骑兵,机动性强,又不用后勤运送粮草。失去幽云十六州后,北宋就失去了祁连山天然的马场,也就失去了机动性最快,作战能力最强的骑兵。步兵和骑兵交锋,一直处于下风。于是就赔款,拿银子换和平。

北宋建都开封汴梁,四周旷野,无险可守。只有靠招募大量军队才能守住国土。养军队需要大量财力。到宋仁宗时,国库已经十分空虚。为了赋财,于是才有了王安石变法。

为了维持军队,也允许士兵做生意。

这样的军队能发胜仗吗?

也难怪种师道兄弟失败了,所以金兵一直打到了汴梁,打开了都城,活捉了二帝。


滚滚江水mzs


呵呵,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来,啥也别说,先看看这段史料再说,管中窥豹吧,哈哈

【 阵前要赏赐,不给就不打仗的宋兵】

《宋史·卷三三五·列传第九十四》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溃而前军亦奔。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至巳,士捽发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赏继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兵分两路进攻太原和汴梁。

关中的名将种师中奉命率领西军增援太原。西军长途跋涉,在山西与金军的连番大战,在杀熊岭(今山西寿阳西南)时,宋兵已经饥饿难忍,疲惫不堪了。

金兵的之后再次发动猛攻,饥肠辘辘宋军无力再战,大败,西军的右军、前军先后溃散。

种师中率中军孤军死战不退,一直从卯时战到巳时,杀退金兵的几次进攻。当时宋军装备精良,用大杀器神臂弓杀得金兵没脾气。但因为犒赏之物没有及时运来(废话,打仗的时候,后面押送赏赐物品?),宋兵打赢了胜仗没有拿到赏赐,因此感到纷纷不平,十分气愤,于是拒绝再战,四散逃去。

看到这里,我简直看呆了!

就算要赏赐,也不急于一时吧?

虽然说当兵吃饷,天经地义,但阵前要赏赐,也太无耻了吧。

等打到了太原在给赏赐不行吗?打完了仗,种师中难道会亏待宋兵吗?难道不会给宋兵请赏吗?

宋军这种行为简直比雇佣兵还可耻!

这宋兵真是奇葩啊,在大战之时,居然因为没有及时给赏赐而溃散……

就这还是精锐西军!可想而知别的部队了!

种师中率领身边剩下的一百余将士继续死战,最终被金兵所杀,全军覆没。

无语了……

宋兵不仅战斗力孱弱,而且没有什么斗志,更不知自己为何而战。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为了赏赐!

呵呵。

什么样的军队是什么样的将领教育出来的,什么样的将领是什么样的朝廷教育出来的。

陋宋灭亡,活该!


燕赵节度使


西北军实力很强,但是他们从西夏前线千里奔袭,远离自己长期活动的基地,脱离之前成熟的物资运输线,长途到了自己不熟的华北地区,物资供应不畅,面对女真军队的重甲骑兵和野战能力,不打败仗是很难的


帝国历史


北宋西军也就能打得过西夏,面对比西夏党项更彪悍的女真人,面对比铁鹞子更牛逼的铁浮屠、拐子马,西军一败涂地,太正常了。


梅西碾压西罗


种师道跑到终南山隐居,一直到南宋中期才出来,已经一百多岁了


咬铁


辽国铁骑在女真目前也是不堪一击,达步岗2万大破70万

真不能要求北宋的步兵太多


炎子98810081


主战派,主和派,内部一盘散沙,什么时代,将骄兵逸,这些己经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