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疫情期間,雲業務成為線下實體救贖之路。

雲上課、雲逛街、雲賣房......連小米的發佈會都是“雲”發佈,夜店直播蹦迪,累計在線人數超120萬,打賞收入200多萬。似乎又迎來新的風口。


一、“雲蹦迪”能催生新業態?


所謂的“雲蹦迪”就是觀眾通過各種直播平臺,實時在線觀看DJ直播打碟、MC帶動氣氛,線上聽歌,線下自己在家中“蹦迪”。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為什麼能火呢?

一方面是因為用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現在大部分門店都處在歇業狀態,但是還要支付高昂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直播多少也可以帶來一些收入,畢竟有總比沒有強。

但是一般club的主要收入是酒水,線上打賞只是用戶看熱鬧,多了之後,一旦沒有新鮮的互動玩法,用戶很快就失去了興趣,這種盈利是無法和酒水相比的,所以很多的club只是拿“線上”當做一種引流的方式。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業內人士認為,“雲蹦迪只是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當一切迴歸正常,雲蹦迪的人數會直線下降”。

就像DJ打碟,在直播間不算新鮮事,而且很長的時間裡他們並沒有成為頭部主播,只是火了一時,這就可以說明,在人們的自由不受限後,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能不能持續火真的是個問題。

但是雲蹦迪確實也給一些行業帶來新的機會,比如線上音樂會。

像B站就聯合摩登天空,發起了“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的直播,打造了一場線上音樂節,包括新褲子樂隊、盤尼西林、黑撒、黃旭等70多個樂隊和歌手。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還有快手也準備了線上音樂直播周,滾石唱片也帶著自家藝人在小紅書進行直播。

這就像2014年的“演唱會直播元年”,汪峰和樂視音樂聯手,只要支付30元的預售價,就可以提前2天觀看直播籌備和當日在線看演唱會,該場演唱會累計超過7萬多人次在線購買了直播門票。2016年騰訊直播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218萬人次預定,2017年TFBOYS四週年演唱會預訂人數更是超過410萬人次。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由此可見,“雲蹦迪”背後引發的音樂直播才是重點,給娛樂行業帶去了新的方向。根據騰訊音樂娛樂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到全民K歌、酷狗直播在音樂直播上的賺錢能力,網易雲音樂更是推出專注音樂直播的LOOK直播。

疫情期間,腰部音樂人可以通過直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實現粉絲轉化;另一方面也給新人提供一些機會,而且給追星的粉絲可以省看演唱會門票的錢。未來,短視頻、直播也可以作為音樂公司推新人,做宣傳的渠道之一。


二、雲健身真的能拯救健身房嗎?


除了夜店、酒吧外,健身房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健身房的老闆交著租金,閉店歇業,沒有工作的健身教練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突如其來的“雲業務”似乎帶來了一線生機,大家開始“雲健身”。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雖然很多健身KOL早已經深耕網絡直播,但是並沒有什麼起色。不過在疫情期間,各種線上課程迎來了一波增長。

據瞭解,超級猩猩、樂刻等機構都在線上開啟了免費直播間,並且有不同的分工合作。

超級猩猩創始人跳跳曾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考慮通過線上賺錢,但已經在考慮將直播變成一個長期服務,畢竟確實給用戶交付了價值。”但是這個想法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2月10日,超級猩猩官方公眾號發佈了一套課程產品“超猩家裡蹲-14天培訓營”,2月17日開課,售價399元。據報道,該產品22位教練2月17日-3月1日的一期課程,目前已全部滿員。按照每班上限30人、每人399,共計26萬元以上,可以緩解一部分現金流問題。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但是也有很多問題。

比如“雲健身”在直播過程中,教練對於學員並沒有很強的約束力,在家學員很容易產生惰性,訓練的效果是無法保證的。

從目前來看,線上健身同質化比較嚴重,會導致獲客成本增加,所以會得不到應有的收益。因為現在大多數的用戶還是使用免費的軟件和課程,推出付費服務的機構很少,更多的是在探索,而且線上教學的付費模式怎麼才能被用戶接受也是一大難題。

就目前所遇到的情況來看,儘管線上的潛力很大,但是完全取代線下還是不太可能的。

可以想象疫情結束之後,健身行業或許會迎來一波爆發式的增長,重點還在線下,畢竟那樣的收益不是幾場“雲直播健身”就可以實現的,不過未來線上的形式還是可以考慮的。


三、雲上課能延續嗎?


除了雲蹦迪,B站上很多科普視頻也火了起來,比如UP主“回形針”製作的《新冠肺炎》視頻,24小時播放量破億,先後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大V轉發。隨後,UP主“Ele實驗室”憑藉計算機仿真程序,用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展示疫情傳播與爆發的過程,引發全網熱議。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不光是B站UP主的科普視頻走紅,B站還聯合清華、北大光華學院等機構發起了“B站不停學”活動。除了音樂和學習類內容,室內健身、體感遊戲也受到歡迎。

除了B站,釘釘“在線課程”功能免費向全國大中小學開放。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釘釘的平均日活增幅達到169.11%,新增用戶增幅達到了703.11%。

雖然疫情讓軟件有了爆發點,用戶量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增加,但是用戶紅利背後也有“風波”,比如“釘釘在線求饒”“釘釘一星差評”等相關話題佔據熱搜榜。

小學生因為“雲上課”的壓力,在各大應用市場給釘釘怒刷“一星好評”,逼得釘釘官方發佈鬼畜視頻《釘釘本釘,在線求饒》,在B站播放量超1000萬,彈幕數達到13.2萬。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其實像雲上課這種方式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SARS期間,就有“空中課堂”,所以“雲上課”屬於發展了較長一段時間的“雲經濟”形式,相比其他用戶群的熱度,學生上課的強制性可以讓這種形式的發展處於穩定的狀態,尤其是疫情之下。

但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時,熱度會逐漸降下來,因為學生總會回到學校開始正常的生活,那時候,對於應用軟件來說,留存用戶就是最大的問題,而且企業想要利用“雲經濟”的形式彎道超車,也是很難實現的。

雖然,現在“雲上課”很火熱,但更多的都是因為時勢造就,與他本身發展的成熟度沒有關係,疫情過後,想要熱度和數據再次這麼高,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


四、雲錄製能拯救匱乏的市場嗎?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綜藝和電視劇都宣佈延期播出,但“雲錄製”確實給娛樂行業帶來了新的路徑。

像芒果臺的《快樂大本營》團隊和《天天向上》團隊就開創了國內首檔原創“雲”錄製節目《嘿,你在幹嘛呢?》和《天天雲時間》,一經播出引發熱議,更是獲得全網收視冠軍。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這種錄製方式,除了創新性地在電視大屏上打通嘉賓身處的各地空間,保證節目順利生產,同時也得到了觀眾良好的反饋,但是像一些遊戲競技類綜藝和偶像選秀類綜藝就沒有辦法以雲端錄製解決問題。

比如《歌手》節目之所以能延續8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節目擁有專業舞臺和音效等一流的現場製作水平,但是現如今嘉賓在家中錄製,硬件條件相差較大,沒有了高規格,節目效果自然也不好。

相反“聲臨其境”就成功的進行了一次試水,在線展示雲配音,像這類節目只要有良好的傳輸條件,不論在哪裡都可以發出聲音。而且《聲臨其境》本身就是觀眾和嘉賓“隔離錄製”,在聲音的主人沒有露面之前,觀眾只能聽到聲音,所以“雲錄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但隨著大面積“雲錄製”節目的展開,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雲綜藝並沒有之前豪華的製作現場,觀眾席上也沒有應援海洋,更不會有主持人和觀眾的互動聲音,屏幕上也單調的像“會議”模式。

5小時收入200萬,雲蹦迪能否成為新風口?

而且只要看過雲錄製節目,就會發現,大部分的雲綜藝基本都是不同主題下的“直播+vlog”,而且沒有明顯的特徵能與其他綜藝區分,未來很難長久的形成新品類。

不過“雲綜藝”最大優勢是快,可以針對熱點事件作出迅速反應,比如維嘉媽媽“靈魂拷問”《下一站是幸福》中的男女主宋茜、宋威龍,就借勢熱劇創造了一波討論熱度。這一點在未來可以繼續深挖,配合傳統劇綜走衍生路線。

“雲綜藝”的誕生,一方面看到國內製作團隊的反應速度,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國內綜藝形式內容的缺乏,題材侷限,想要獲得長久發展並不容易。

無論是“雲蹦迪”“雲健身”,還是“雲上課”“雲錄製”,因為疫情采用直播的方式來挽救經濟發展,雖然可以從中看到潛力,但“雲模式”是否能夠持續發展,還要看未來市場的變化,等到市場成熟,不知道又會有什麼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