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本人今年考上211博士,去讀了一段時間,發現讀不下去了怎麼辦?

幻想中


博士不僅是難畢業,關鍵受外界因素影響太大,比如課題可行性,導師的負責溝通程度,實驗順利與否等等,這些都不是自己能夠完全控制的,感不感興趣其實都是次要了。況且從我身邊實際來看,真正在博士階段還對科研保有興趣和熱情的其實並不多。關鍵看你自己的情況,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是為了取得博士文憑,那在分析可行性之後能堅持則堅持。如若連畢業的希望都看不到的話,放手其實也沒什麼,很正常。


瞎不掩瑜


『高校生涯』觀點:985/211院校是每個學子的嚮往,題主能夠同時考上985和211博士,足以說明題主的學術能力,建議題主繼續讀下去。原因如下:

一、對科研不敢興趣也許只是錯覺。

題主已經碩士畢業,應該對自己的科研興趣有清晰的認識,肯定是認為自己適合科研才選擇讀博這條路,為什麼考博的時候沒有覺得自己對科研不感興趣,去211院校課題組呆了一段時間,反倒發現自己對科研不感興趣呢?個人認為,很可能是因為剛接觸,還沒有入門兒,因為未知而產生恐懼,進而覺得自己不適合科研,如果繼續研究,這種因未知而產生的恐懼就會逐漸消失,據我觀察,能同時考上985/211博士的,科研能力都不會太差,否則博導也不會要你。

二、環境工程博士畢業工作會強於碩士

環境工程這個專業我有一點了解,碩士直接就業,無論是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還是職業發展都不是太理想,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繼續讀博,題主也說是隨著大流考的博士,要相信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大家一致的選擇肯定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多跟畢業的師兄、師姐交流,看看他們的工作狀態,我相信你會選擇繼續讀博,環境工程碩士畢業大多隻能去企業,博士畢業可以直接去大中專院校或是科研院所,工作環境和待遇不是碩士畢業能比的。

三、讀博半途而廢,成本太高

題主同時考了985/211兩所院校的博士,肯定是付出了艱苦的努力,考過博的同學都知道,博士畢業主要考英語和專業課,每所院校校的專業課教材、考察內容都不同,需要同時複習,難度可想而知,如果現在放棄,這些都是沉沒成本。另一方面,博士畢業蘊含著巨大經濟利益,很多地方為引進博士,提供住房、安家費等福利待遇,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解決配偶工作,我相信很多碩士畢業三年也拿不到50萬收入,但博士畢業可以直接拿到,如果放棄讀博,損失巨大。

我是『高校生涯』,與您一起分享大學那些事兒,見證不一樣的大學生涯,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用,歡迎關注、轉發、點贊,感謝您的支持!


高校生涯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第一,興趣,很少有人做的事情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做的工作也不是自己感興趣的,但是就慢慢堅持做著,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時間久了,就產生了興趣,人是因為付出才會有興趣,興趣需要培養,任何事情有一個過程。

第二,不管做什麼事情,選擇了就要擔當,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不要遇到困難就退縮,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攻讀博士的機會不是每個人會有的,學會珍惜和把握機會,堅持下來就會成功。

第三,攻讀博士確實比較辛苦,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章,找創新點、做實驗,發表文章等。可能比較枯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四,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說是隨大流考博士的,碩士畢業應該對自己的專業和未來有一定的規劃,而不是隨大流,充分的瞭解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自己有什麼,可以做什麼,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應該有一個目標和奮鬥的方向。

第五,向自己的博士生導師溝通請教,把自己的困惑嚮導師提出來,導師的人生閱歷比我們豐富,把導師的意見作為一個參考。找到自己堅持不下去的原因,是吃不了讀博士的苦,還是真的沒有興趣了,還是找不到自己研究課題的方向。選擇認為正確並對未來發展有益的事情,攻讀博士是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最終還是要聽從你自己內心真實的呼喚,不管做出什麼選擇,學習再多的知識都不為過。祝你成功,謝謝。


剛剛深圳


讀不下去了,申請退學就是了!退了學拿你的碩士學位去就業嗎!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以後這種人會很多!很多人考博士是把考學當職業、當習慣,只要有考試我就報名!你寫個申請,應該是先要導師同意簽字,就會很快辦理了!

不過建議你,在決定申請退學之前,先找導師溝通一下,看看導師的意見!如果導師能很同情你,願意給你換個簡單的課題,或者允許你休學半年,緩衝一下你的壓力,或許到時候你又想來讀了呢?能湊合畢業,拿到學位,一輩子不會後悔。那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行,你就寫個申請退學,要他簽字,走程序就是了!


京都老客41118


恭喜你“進坑了”,當然這個坑還是比較好的。首先你能考上博士證明你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好學的學生,科研是整個博士學習的重要過程,牽扯你能否發SCI,雖然現在教育部和科技部要求不需要,但是老闆還是要的。博一上好基礎課,順便跟著團隊,學習怎麼做項目,怎麼搞現場,去開會,論述答辯。博二就要開始準備所謂的小論文,三篇及以上,最好是能在大論文中能用到的方向,等到畢業的時候可以充當大論文的一部分內容,甚至是核心內容,博三就該準備大論文。說這麼多其實就想告訴你,博士吃苦的也就是兩年時間,但是博士畢業了就不一樣了,就業的面更大了,可以公務員,可以去企業,無論去哪裡都會高人一等。


朱振


你當時讀博士的時候是為了什麼呢?

如果是想去學校教書,那還是建議讀下去,因為即使高職院校,有的也需要博士學位。但是你不愛做科研的話,畢業後就不要去有科研考核的高校,去以教學為主的高職院校就行。

如果是想做科研才讀的博士,那麼就要思考一下是因為課題方向自己不感興趣才不想讀,還是因為科研做不出來,遇到困難和打擊喪失信心了才不想讀呢?如果是科研方向的問題,那可以和導師溝通換方向。如果是遇到困難了,那就要改變心態,科研遇到困難才是常態,做科研工作就是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多和導師討論,多閱讀文獻,多思考,堅持下去,總能有收穫的。


Amy的快樂生活


博士屬於寬進嚴出,因為博士這個學位就代表了你在某個領域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了,所以你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給予你學位。如果真的讀不下去,強行繼續讀,你的科研路會越來越艱難,尤其是學習的這段時間你身邊的好友會有結婚,工作上風生水起,心裡的落差會更大。最好多和家人溝通溝通,和自己的導師溝通溝通,或者自己的師兄師姐交流一下,確定好自己要走的路,而我們的建議你不要太放在心上,因為給你回覆的人中真正讀博的人不多,我們給的是比較簡單的建議,合不合理還是需要你自行分辨。


BTxfk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目前,985、211院校均已推遲博士申請考核的複試工作,雙非院校直接延遲了統考時間。研三學生無法參加春招,求職將變得困難不少。

2020年碩士生預計將擴招18.9萬,如此大背景下博士生極有增加招生規模。也許,不少人就會通過讀博來緩解就業,或是先進課題、隔年導師有指標後再入學。

但是,讀博不是個簡單的決定,一定要慎重!比如說,類似提問遇到的問題身邊肯定不少。結合前面部分學生選擇讀博,來分享下我的看法。

原本看到這個問題,小西是打算直接晃過去的。但是,看到是環境工程專業,比較有緣。熟悉我的朋友都知曉,我就是該專業的。
隨大流考研的學生不少,不少是想要個碩士學歷,便於找份不錯的工作。可是,這個隨大流去讀博,就真有點坑自己、坑導師、坑想讀而被刷的同學。

在讀研時,我們自己應該會遇到其他博士同門或學生,日常中會看到她們的讀博狀態、工作量,並非是碩士那麼簡單。讀博難,畢業更難,不要簡單將鍋甩給“導師壓迫”,自身原因一樣非常重要。
畢竟,想要拿下國內目前最高學位-博士,本身就不該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個簡單的假設,要是每個博士生入學後都輕鬆畢業,試想誰不去讀博呢?

在小西看來,學生根據離家遠近選擇院校肯定是錯誤的,興趣、學校、專業、導師與課題等才是關鍵因素。提問中提到“去那邊課題組呆一段時間後發現對科研不感興趣”,在我看來原因無非是:
一是研究內容並非是感興趣方向,這個就是擇校的問題。二是本身就不合適讀博,更不想做課題研究,就又回到上面提到的無讀博目標。

此時,發現己在課題組呆不下去,小西建議和導師做個深聊,溝通下你的疑惑和顧慮。不要怕導師給小鞋穿,讀博的每個人都會遇到類似坎,有過退學念頭的高於80%。
課題還沒深入,你這小疑惑距離讀博的坎還老遠,僅僅就是初期質疑下自己為啥讀博。事實上,心態不好就去調整,實驗/課題不會就去學,總之不要輕言放棄。
若是與導師溝通後,實在是缺少讀博動力,那就及時止損-退學吧。不要雞湯,也不要代入其他人。退學並不丟人。入學後混著時間,或是迷茫中煎熬,6-7年後被學校清退才難看,損失更是無法彌補。

因此,小西想對研三學生說一句:讀博需謹慎,沒有必要為了讀而讀,或者是不知道為什麼讀而去讀。類似心態很難在讀博路上堅持下來。選擇之前,多問自己一句為什麼。
⚪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

帥小西De


哎,理解,中國這種教育方式,照本宣科,死搬硬套,從沒考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就是讀死書,死讀書,人都憋死了


玉蘭hc


年輕人的最重要的學習在社會課堂!向社會實踐學習,向身邊強者學習……!現在學校的老師和博導濫竽充數者為多,不學無術者為多,講空話,大話、廢話者為多……,跟這類人學習會廢掉自已!勇敢走向社會,從做小事開始,從做實事開始,持之以恆,會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