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灰塑,是嶺南地區特有的建築裝飾藝術,民間稱之為“灰批”,不僅立體感強,而且色彩豐富、裝飾效果好,表現出了嶺南民間藝人豐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巧。而陳家祠的灰塑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題材之豐富,均為嶺南地區之首。

陳家祠屋脊上的大型灰塑,是民間建築實用性和裝修性有機結合的典範,其主要分佈在屋頂正脊、垂脊、屋簷、山牆、廊門、窗簷等處,總長度為2500多米,平均高度為0.9米,總面積約為2248平方米。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正脊灰塑

陳家祠的正脊脊飾有上下兩層,上層為陶塑脊飾也稱為“花脊”,下層才為灰塑脊飾,也稱為“脊座”。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灰塑脊飾根據屋脊長度分為一幅、三幅、五幅或者更多,但必須是單數。中間的一副為“主畫”,規模最大、塑造最精、最能體現主題。在主畫兩側是幅面較小的灰塑,對稱佈置,稱為“小品”。在主畫和小品之間有圓形或近似矩形的孔洞,稱為“花窗”。陳家祠中進聚堂的正脊灰塑有“太獅少獅”、“花魁獨佔”等主題圖案,小品內用藍底白字書寫唐詩宋詞,增添了書院的儒雅之氣,花窗內裝飾果籃、寶瓶或金蟬吐瑞等,顯得靈巧通透。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垂脊灰塑

陳家祠山牆的垂脊兩端則有博古形裝飾,稱為“博古臂”。它高低錯落,黑底白邊,以紅、綠、黃三色裝飾曲折的夔龍紋(夔龍紋通常以抽象的幾何紋樣來表現),間飾以金錢、瓜果為主,博古上部還有形態各異的圓雕蝙蝠。“夔”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形似龍,有一足,出入則風雨相伴,吼聲如雷。而在首進和中進山牆垂脊的博古臂頂端,還各飾有六對獨角獅,它們頭長獨角,張口翹尾,大眼圓睜,氣勢雄壯,是辟邪消災保平安的象徵。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獨角獅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獨角獅

連廊灰塑

陳家祠連廊屋頂的灰塑兩端為鏤空的博古形裝飾,稱為“博古頭”,主畫和小品為高浮雕人物故事、山水風景、瑞獸花鳥等。花窗內的圓雕人物通常兩人一組,如“和合二仙”、“八仙”等。主畫上部和博古架內填充了大大小小的龍、鳳、鰲魚、蝙蝠、紫微等瑞獸、瓜果和雜寶,顯得熱鬧非凡。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竹林七賢

連廊灰塑因為與人的觀賞距離近,所以對圖案的要求特別細緻。而人物最難刻畫神情,山水最難表現空靈,技藝高超的匠師反而在最易受挑剔的連廊部位,大量塑造瞭如“竹林七賢”、“公孫玩樂”、“夜遊赤壁”、“琶洲砥柱”等人物山水題材,令人們在欣賞陳家祠的裝飾藝術之餘,更不得不對匠師的藝高膽大由衷歎服。

廊門灰塑

在陳家祠南面外牆,除大門外,還設有“德表”、“蔚潁”、“昌媯”、“慶基”4個廊門,每個廊門頂端分別裝飾“獨佔鰲頭”、“桃園結義”、“喜上眉梢”、“金玉滿堂”等題材,反映了陳氏族人希望弟子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以及忠孝節義、家業昌盛的願望。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山牆和牆楣灰塑

陳家祠為硬山頂式建築,牆頭高出屋面,在人字形的山牆頂部有黑底白框的灰塑裝飾帶,飾以卷草圖案,俗稱“草尾”。草尾紋的長短大小根據山牆的體量決定,長度一般為牆寬的10%-20%,寬度為0.5-0.7米。陳氏書院聚賢堂東、西面山牆的草尾紋更是特別,底層為厚度為僅1毫米的玻璃鏡片,灰塑草尾粘貼在玻璃鏡片上,精細程度令人歎為觀止。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山牆頂尖部位貼塑倒置的蝙蝠,蝙蝠口含系花籃的繩子,寓意“福到平安”。在北面外牆是整座建築的背立面,為避免產生大面積牆體的單調和生硬感,在簷下做灰塑裝飾帶,俗稱“花托”,黑底白框,兩端用紅色繪出簡單的夔龍紋,中間彩繪兩隻蝙蝠捧一篆書“壽”字,寓意“福壽雙全”。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陳家祠的屋脊竟有如此講究!路人:真的是大開眼界

題材豐富、造型生動、色彩生動的灰塑裝飾

將陳家祠裝扮得靚麗豪華

陳家祠的灰塑形式多樣,通過淺浮雕、高浮雕和圓雕等,塑造了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園林、詩詞字畫等豐富內容,宣揚了人倫、孝悌、進學的禮制觀念,迎合了民間對福、祿、壽、喜的期盼,歌頌了清逸淡遠、品行高潔的傳統人文精神。


- END -

排版丨阿遊

策劃媒體丨廣州遊行跡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

活動策劃丨廣州遊行跡旅行社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