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曹刿论战》当中的曹刿,后来怎么样了呢?

骑蜗牛走高速


说起曹刿,就不得不提到曹刿论战。它作为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必备古文,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典故。

当然,相信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堂堂鲁国国君会甘愿听从曹刿的话?在很多人看来,曹刿只是一个标准的平民,它的背后也没有任何利益集团推动,鲁庄公竟然听了他一番话就让他指挥军队,这实在太不可思议。

但其实呢,曹刿论战这段记载,明显有意模糊和隐藏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真实的曹刿绝不是普通人。因为,不要说在春秋时期这种注重血统和门第出身的年代,就是咱们现如今提倡人人平等的年代,有哪个高级官员,愿意没事坐在一起,倾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发表高论呢?

事实上,当众多高级官员愿意坐在一起,听某个小人物发表所谓的高论时,本身就证明,对方早已经不是什么小人物。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权力者都非常官僚,在激烈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权力者为了拉拢人才,自然都会表现的非常开明。



这种观点,自然没有错;问题是,如果有人认为,众多高级官员会开明到,愿意坐在一起,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讲如何治国安邦,本身就证明他把历史、社会当童话故事看。

举个很简单例子,现在的众多公司,竞争都是非常激烈。但是,我们谁听说过,一个公司的众多高管甚至老板,会没事坐在一起,倾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给他们大讲如何经营公司?

当然,我们谁又听说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因为给某个企业的众多高管发表了一通大道理,于是就成为这个公司的高管?还是那句话,当你有资格让一群高管、甚至是老板坐在一起,愿意倾听你讲大道理的时候,本身就证明你已经非常成功。



回到春秋战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通常一番精彩的说词,就可以让自己身居高位。

表面上看,成功就这样简单。但问题是,不要说别的,只要你能修炼的,有机会跑到众多高级官员面前,让他们愿意倾听你发表一套不管有没有道理的高论时,你就已经非常成功,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人。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当时的曹刿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平民村夫,对此我还特意查过史书,而据史书记载,曹刿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他的先祖是周文王的第六子曹叔振铎,而鲁国国君的先祖是周文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也就是说,曹刿本身就和鲁国国君是亲戚关系,加上他又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自然有资格让鲁国国君和大臣们听他高谈阔论。

事实上,假如曹刿真的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平民,不要说一个国君与众多大臣,就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老板与高管,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给他们讲如何管理、如何经营、如何规划的;更不会因为他讲的好,就直接把公司的管理权交给他。



其实,曹刿论战之所以让大家觉得很神奇和喜欢,只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普通人渴望一步登天的愿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不知名的草根,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突然受到某个大人物的赏识,于是一跃踏上成功的快速通道;这种故事永远受人喜欢。但是很遗憾,类似的故事,永远只是故事。

当然,这是题外话。在曹刿论战之后,史书上有关曹刿的记载,就是在十三年后,也就是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他劝谏鲁庄公不要到齐国观看祭祀社神,但庄公却没有听他的建议。此后,史书上就再没有关于曹刿的记载。

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载过一个叫做曹沫的人,他也是鲁国的将军,也曾指挥鲁军和齐国作战,后来齐桓公和鲁庄工在柯地会盟,曹沫将军趁机靠近齐桓公,用匕首威胁齐桓公退还曾侵占过的鲁国领土,否则就跟齐桓公同归于尽。齐桓公无奈,只好同意了曹沫的请求。

后来,有人说这个曹沫,实际上就是曹刿。因为在先秦时期“刿”和“沬”发音相近,可以通假,而且他们生活的时间也相同。当然,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所以是真是假暂时还无法确定。


我是赵帅锅


曹刿这个人,颇有几分神秘色彩。左转中一种出现过两次,中间还相隔十余年。很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

曹刿的身份问题。

按照《曹刿论战》中的表述,曹刿应该是一个没有官职的没落贵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短短几句话,包含丰富的信息。

“公将战,曹刿请见。”鲁庄公即将和齐国作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而且很顺利的就见到了。说明曹刿的身份不一般,绝对不是普通的平民,而应该是有贵族身份的士。

但曹刿这个贵族,又是没落贵族。从他和乡人的谈话就能看出来,曹刿不是“肉食者”,没有什么职权,对于国家大事本不应参与。

有人考证,曹刿可能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这就扯得比较远了,相隔四百多年的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就像刘备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样,时间太过久远,谁能说清楚?

曹刿论战以后去了哪里?

可能是归隐山林了。

曹刿论战是公元前684年,十三年以后,公元前671年曹刿再次劝谏鲁庄公,劝他不要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这一次鲁庄公没有听他的。

从公元前684年到公元前671年,这中间13年的时间,竟然没有记载关于曹刿的任何事迹。很有可能是因为,长勺之战获胜以后,曹刿淡泊名利、回归田园。

为什么我们推测他会回归田园呢?因为从曹刿论战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曹刿对于“肉食者”的鄙视和憎恶。他之所以出山助战,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一展抱负,而是出于对鲁国的热爱。等到国家读过难关,他不愿意与“肉食者”为伍,还是会回到田园。13年以后,鲁庄公要去齐国观看祭祀社神,曹刿认为这样很不妥当,会损害国家利益,所以再一次站出来进行劝谏。

劝谏失败以后,曹刿心灰意懒,回归田园,从此不问世事。


上将嗳福斯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

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曹刿这个人,只出现在《左传》和《国语》里。《史记》里面没有他的名字。《史记》里面有一个曹沬,而且和曹刿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又同时出现在鲁国。所涉及的事情,也是齐鲁之间的争斗。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个曹沬就是曹刿。但是曹沬是一个将军,又是一个刺客,其行事作风,与曹刿显然是不一样的。认为两个人就是一个人,似乎不太合理。不过,《左传》里面记载的这个曹刿,其前后的行事作风也不统一。

一鼓作气之典,著名的长勺之战的胜利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鲁国胜利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击。”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

公元前662年,庄公死后鲁国大乱,庆父就是作乱者之一。

春秋时,鲁庄公死了。季友和大夫们扶植班做了鲁国的国君。公子庆父秘密联络鲁庄公的夫人哀姜,谋杀了班,另立开为鲁君,即鲁闵王。一年以后,庆父决定自己当国君。他派人暗杀了开。庆父一连杀了两个国君,引起鲁国朝野的混乱,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庆父。这时逃亡在国外的季友讨伐庆父。庆父见事不妙,仓皇逃到莒。齐国大夫仲孙湫从鲁国吊唁回来后,感叹地说:“不除掉庆父,鲁国就不能安宁。季友带着申回国后,请齐桓公来定君位,立了申为鲁国国君,即鲁僖公。鲁僖公按照季友出的主意,派人送礼物到莒国去,请莒国国君代为惩办庆父。庆父走投无路,终于自杀。鲁国的内乱才算平定。 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在鲁庄公三十年,曹刿作乱,被鲁庄公的儿子平叛

长勺之战胜利后,庄公十分佩服他,于是立即拜了曹刿为大夫,并将女儿嫁给他。在庄公二十三年,那时候,鲁庄公准备去齐国“观社”,也就是一种祭祀祖先的仪式。当时曹刿不让鲁庄公去,认为这是不合礼(周礼)的。同时他还讲了一通关于礼的道理。

《左传》中并没有说那时候曹刿任的什么官职,但他既然一直留在鲁庄公身边长达十三年,那么至少是一个卿大夫。在鲁庄公三十年的时候,由于曹刿作乱,被鲁庄公的儿子平叛,于是曹刿被赶到了莒国,不久在莒国生病而死。因为庆父也是被赶到了莒国,所以怀疑曹刿是加入到了庆父的叛乱队伍,结果评定后,被驱赶并病死在了莒国。

莒国

莒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 己兹舆期。公元前481年,莒郊公亡国。在莒国有多少个国王,又分别是谁呢?

己兹舆期(前1046年)是莒国的始祖,三皇五帝中的少昊的后裔。

莒敖公 莒敖公又称莒敖穆公、莒穆公,春秋初期莒国国君。

己期 莒兹丕公(鲁僖公年间),又称莒平公,是莒国第十三任君主。

己庶其 莒纪公,己姓名庶其,是莒国第十四任君主。

己季佗 莒厉公己姓名季佗,他是莒国第十五任君主。

己朱 莒渠丘公己姓名朱,出生于前608年,是莒国第十八位君主,在位一年。

己去疾 莒著丘公己姓名去疾,是莒犁比公的儿子,在位13年。

己狅 莒郊公己姓名狅,是莒国第二十任君主,在位38年。以后八世失考。


天使飞翔11111


曹刿是个没落的贵族,他在齐国出兵进攻鲁国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要向鲁庄公建言献策。

曹刿的同乡问他干什么去,曹刿说,求见国君鲁庄公抵抗齐国的军队。同乡说,这些军国大事有吃肉的人考虑,你操那个闲心干啥?曹刿很理直气壮地说,吃肉的那帮家伙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计议深谋远虑。于是鲁庄公接见了曹刿。

曹刿在会见鲁庄公的时候问了一个十分厉害的问题——何以战?凭什么打一仗呢?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直到今天不论是任何一个国家打仗都要先问问自己何以战?靠的是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是依靠强大的军队,亦或者依靠上下同欲的战斗决心,等等。

这在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话题,战争依靠什么?鲁庄公很轻松地回答,好饭好菜好衣服我不敢一个人享用,一定要分给身边的人共同享受。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是没有用的。

鲁庄公接着回答,祭祀的贡品都是如实的报告给神灵,绝不敢夸大。曹刿说这种小小的诚信的,同样不会得到神灵护佑的。鲁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做到完全调查清楚,但是必定合情合理的裁决。

曹刿说,这是对百姓负责的做法,可以取信于民打这一仗。我请求跟着您一起出征。于是曹刿就和鲁庄公一起出征了。

鲁国军队一鼓作气打败了进攻的齐国军队,于是齐国军队就溃退了。鲁庄公准备下令追击的时候,曹刿连忙制止,然后爬上战车前面的横木上眺望溃退的齐国军队,然后又下车仔细观察齐国军队的车轮印。然后说可以追击了。

鲁国军队追击齐军获得大胜。鲁庄公共回去以后问曹刿为什么不在齐国军队溃退的时候立即追击?曹刿说,齐国是个大国,高深莫测,我担心他们的撤退是诱敌深入的计谋,所以我登高远眺了齐国的军队,又下车查看了齐国军队的车轮印。

我发现齐国军队的大旗已经倒了,车轮印交错杂乱,说明是真的败了,不是阴谋。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的。

这件事情说明曹刿的军事才能十分了得,战前能分析国家的整体形势,找到支撑战争的道义基础——取信于民,而不是取信于神或者取信于亲。

在战争中,曹刿指出战争要一鼓作气,不能拖延,否则锐气尽失难以取胜。初步获得胜利以后,曹刿并不得意忘形,而是审慎的观察敌情,最后才做出追击的决定。

这一切说明曹刿的确是深谋远虑,既能考虑到国家进行战争的道义基础,也能准确掌握战斗获胜的最佳时机,还能考虑到敌军可能的诱敌之计。

但是,曹刿是一个生卒年代没有准确记录的人,关于他的来历,有传言说曹刿是周文王姬昌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虽不确定究竟是不是,但曹刿肯定不是普通的平民。

相信这次战斗之后曹刿会得到鲁庄公国的重用。在诸侯混战的春秋时期,曹刿的杰出军事才能是可以让他大放异彩的。《左传》没有交待曹刿最终的结局,但有记载曹刿在鲁庄公身边长达十三年,结局应该不会差。


小小嬴政


曹刿的名字,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但是,这个人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基本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简直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流星,闪一下,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曹刿论战)

曹刿的来历,有人说是曹叔振铎的后人。曹叔振铎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建国以后,给弟弟曹叔振铎分封的地方是“曹”。也就是说,曹叔振铎是曹国的第一代国君。

当时曹国的封地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一处非常肥沃的地方。不过,这个国家一直没有变大。到了春秋时期,也一直是小国。只能依附在一些大国身上,被欺负来欺负去。曹国的最后一个国君曹伯阳,突然之间想强硬一次,也过一把“称霸”的瘾,断绝了与晋国的关系,还试图进攻宋国。结果被宋国给灭了,曹国也就因此在历史上消失了。

曹刿是不是曹叔振铎,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曹刿肯定不是一个奴隶或者平民。奴隶或者平民,要见到国君,显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是卿大夫及以上阶层的。因为曹刿自己说了,“肉食者鄙”,这里的“肉食者”,显然指卿大夫及以上当官的那些人。这样一算下来,曹刿当时的身份,应该是一个“士”。

也就是说,就算曹刿是曹叔振铎的后人,但是到他那一代的时候,虽然曹国还存在,但曹刿已经是一个“士”了。

这里的“士”,除了代表社会上的一个阶层以外,还代表他是一个“读书人”,读过书,掌握着知识文化的人。

那时候,各国对“士”都是很重视的,因为“士”能帮助各国君王称霸。所以“士”去见君王,君王肯定是会见他的。这种传统,从春秋开始,一直延续到战国末期,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养士之风极为盛行的“战国四君子”。

(长勺之战)

曹刿这个人,只出现在《左传》和《国语》里。《史记》里面没有他的名字。《史记》里面有一个曹沬,而且和曹刿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又同时出现在鲁国。所涉及的事情,也是齐鲁之间的争斗。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个曹沬就是曹刿。

但是曹沬是一个将军,又是一个刺客,其行事作风,与曹刿显然是不一样的。认为两个人就是一个人,似乎不太合适。

不过,就算是《左传》里面记载的这个曹刿,其前后的行事作风,似乎也不是很统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长勺之战”中,曹刿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他的两个思想:一是“为民”,二是“谋略”。

当曹刿见鲁庄公,问鲁庄公依靠什么来打仗的时候。鲁庄公讲了三点:一是敬神,二是关心部下,三是公正决断老百姓的纠纷。曹楷认为,前两点都不至于让老百姓为君王打仗。只有公正为民,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才愿意为君王打仗。不过,曹刿也并没有对鲁庄公的“公正”进行很大的肯定,只是说“可以一战”。说明曹刿认为鲁庄公做得还不够,只是勉强可以用此打仗而已。

(曹刿与鲁庄公剧照)

曹刿在打仗过程中,使用了“谋略”。事实上,“谋略”相当于使诈,相当于不遵守战争中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不遵守周礼。因为那时候的战争,按照周礼,应该是堂堂正正的正面冲突。当敌方擂鼓的时候,自己这一方面也该擂鼓,冲杀过去。不过,曹刿等到对方擂了三次鼓才冲杀,因此打败了对方。

曹刿这样做,一方面是他改变了春秋时期的周礼。同时也是他对鲁庄公待老百姓“不够好”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敌人。如果真刀实枪地打,那么,老百姓可能就没有那么愿意卖命了。

当曹刿在这里出现以后,后来又出现过一次。长勺之战发生在庄公十年,这次事件发生在庄公二十三年,过去了十三年。那时候,鲁庄公准备去齐国“观社”,也就是一种祭祀祖先的仪式。当时曹刿不让鲁庄公去,认为这是不合礼(周礼)的。同时他还讲了一通关于礼的道理。

《左传》中并没有说那时候曹刿任的什么官职,但他既然一直留在鲁庄公身边长达十三年,那么至少是一个卿大夫,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他当了鲁庄公的卿大夫后,不知道是不是观点发生了改变。在长勺之战的时候,曹刿是很重视老百姓的,而且并不很重视打仗的礼仪,反而讲究灵活多变。而现在却为了礼仪的问题,阻止鲁庄公去齐国的外交活动。不能灵活对待外交事务。这不知道是历史记载有错,还是因为曹刿成为“肉食者”以后,也变得“鄙”了。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国语》)


张生全精彩历史


后来死了啊,善终而死。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两年,周庄王十四年),齐鲁两国爆发了长勺之战,曹刿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的,他为鲁庄公出谋划策,打败齐军,并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至理名言。

那么齐鲁之间为何会爆发战争呢?起因源自齐国的那场内乱,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些人物,名字比较乱,我会尽量简单讲述,各位看官慢慢看。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害,并自立为君,齐国内乱,齐襄公的两位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往鲁国和莒国,但不久后,公孙无知被杀,两位公子分别赶回国企图继位,最后公子小白先回到齐国,而鲁庄公也派兵护送公子纠,但与齐国交战后战败而退,于是公子小白便记恨鲁国,小白继位后(即齐桓公)无时无刻不想讨伐鲁国,一是报当年回国之仇,二是击败鲁国完成自己的霸业。



就这样,长勺之战爆发了,长勺之战鲁国战胜,这也是齐桓公争霸道路上少有的战败,但事实上此战丝毫不影响齐桓公的霸业,三年后,齐桓公再次整军进攻鲁国,这时候齐军将士已经看穿了曹刿的这些计谋,在绝对的实力年前,曹刿已经无力抵挡,于是鲁庄公割让城池向齐国求和,两国于柯地会盟。

但在会盟仪式上,鲁国大将曹沫趁机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土地,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里的曹沫其实就是曹刿,假如曹沫就是曹刿的话,那曹刿的为人确实不怎么样,在《管子》一书中,作者就将曹沫曹刿视为同一人,此书记载了齐国国相管仲对曹刿的看法:

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

管仲认为,曹刿为人不怎么样,不值得信赖,更不能与之结盟,但是齐桓公不听,坚决要去,结果就是被曹刿劫持了,而齐桓公呢,心胸开阔,毕竟他的心中装的是整个天下,所以被曹刿这么一闹,也就不再让鲁国割地了。

如果曹沫就是曹刿的话,那曹刿的为人真的很狭隘,为了蝇头小利而背信弃义,为人所不齿,但如果曹沫不是曹刿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不过不管曹沫曹刿是不是同一个人,他都被鲁庄公所信任重用,结局也是善终。


咸鱼闲聊


齐桓公欲称霸,第一步就要压制鲁国,再威服诸侯。

因此,齐鲁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长勺”之战,曹刿也首次出现于史书中,他在战场上帮助鲁庄公打败了齐国的军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

(长勺之战)

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歇”深谙“敌疲我打”的用兵之道,但是却有违春秋时代的战争法则,说明了当时曹刿的名声并不好。

那个时候流行的是“堂堂正正,列阵而战”,两国军队找个宽畅平坦地方,堂堂正正列阵而战,一举定输赢,如果在战斗中抓获了对方的国君,之后也还是要放回去的,这在当时被称为义举。

直到《孙子兵法》的出世之后,孙武在兵书中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才在理论上将战争拔升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但是曹刿的“不按常理出牌”也并不能改变齐强鲁弱的格局,鲁国在之后三次败于齐国。

齐桓公五(前681)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沫(氵未)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於鲁。——《齐太公世家》


(挟持齐桓公)

在《齐太公世家》这一段记录里点出了曹沫三败于齐,直到齐桓公五年,即鲁庄公十三年,鲁庄公割地求和。

史学家认为此曹沫(huì)即曹刿(guì),曹刿大胜齐军,则必有封赏,到了十三年鲁国求和,仅仅三年时间,鲁国并没有发生君臣相忌的记录。

《管子》一书中,“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管仲曾经提醒齐桓公说,曹刿这个人没有信誉,不讲道义,也就此将曹沫和曹刿定为一人,本人认可这一观点。

齐桓公与鲁庄公定于柯地会盟,谈判割地一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提醒,结果在宴会上被曹刿用匕首挟持,不得不归还了曾经侵占了鲁国的土地。

看来,曹刿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按常理出牌啊!

从此之后,曹刿便消失在了史书之中。但他能作为鲁国大夫和鲁庄公去柯地与齐桓公会盟,说明他也是能站到国家的决策层面。

(曹刿与鲁庄公剧照)

而在曹刿没有发迹之前,他本人应该也是“国人”的级别以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庄公十年》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的阶层可划分为国君、士卿、国人、野人、奴隶五个等级。

能够去拜见国君并且有权力提意见的人最起码是“国人”级别以上,因为国人是可以议政的,而野人和奴隶是不可以议政的。

比如,后来的郑国子产在改革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不毁乡校”,乡校就是国人议政的地方。

子产变革之初,便遭到了国人的极力反对,但是子产非常明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

但是周厉王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被国人轰出国都。


(周厉王被轰出国都)

到底在春秋诸侯国中,国人到底具备有怎么样的权力和威力呢?

事实上,国人也是统治阶层之一,他们拥有庄园、土地、家臣、奴隶和私人军队,只是多或少而已!

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爆发出来的力量,可以瞬间改变一时一地的政治格局。

而曹刿能够见到鲁庄公,说明了他肯定是国人级别以上,他去见庄公的时候,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说明了这个没有留下姓名的“乡人”也是同样有议政的权力。


(曹刿见鲁庄公)

由此可见,齐桓公九合诸侯太过耀眼,鲁国从此之后,成了其附庸之国,曹刿再也没有了像“长勺之战”、“挟持桓公”这类改变时局的亮点,所以也没有再出现在史书之中。

个人认为,曹刿对鲁国有功,并且以他“国人”以上并且曾任过“大夫”的身份与地位,其结局应该是得以善终。

资料来自《左传·庄公十年》

《齐太公世家》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成语出自《曹刿论战》,讲的是鲁国谋士曹刿,如何出奇谋战胜齐国的故事。

论实力,鲁国明显弱于齐国的,而且当时齐国国君乃大名鼎鼎的齐桓公,谋臣是千年不遇的大智囊管仲,除了管仲,还有治国小能手鲍叔牙,实力不容小觑。


但是此战,即长勺之战,鲁国侥幸地战胜了齐国,之所以能胜,曹刿功不可没,而曹刿功劳之精髓就在于“忽悠”之术。

说到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忽悠战术,或者说是诡诈之术,是歪门邪道,这在春秋时期,是被正统所不齿的。

春秋交战方式,与现在区别很大,一般是双方互派使臣,约定打仗的时间、地点、人数,待双方各自准备妥当之后,然后击鼓,双方战车开始正面冲锋。

PS:战鼓好比发令枪,枪响之后,运动员才能起跑。


战车越来越近,到了射程之后,弓箭手开始互射,你来我往,这时候比拼的是射术,哪方射箭技术高超哪方获胜几率大,如果侥幸射中了马或者驭手,那么恭喜你,对方的战车报废了。

倘若没有射中,那么就要进行血淋淋的遭遇战了,车上士兵用长矛互刺,这时候比拼的是武力值和运气了。

战车冲击力很强,是春秋时期的重型武器,相当于古代的坦克,但其弱点同样明显,那就是灵活性太差,只能直来直去,不太容易掉头、转弯。

曹刿正是抓住了这一弱点,把齐军整的很惨。


第一次擂鼓,按照惯例,鼓声响起,双方要开战的,这边齐军战车启动了,但鲁军那边纹丝不动。

齐军被耍了一次,于是悻悻地退了回去,这一退阵型乱了不说,还要废九牛二虎之力,把笨重的车移到之前的位置,再次摆好阵势。

接着,鲁军第二次擂鼓,这一次,鲁军故技重施,齐军又上了一回当,齐军军心躁动,疲惫不堪!

这鲁军啥玩意啊,不按规矩出牌啊!

就在齐军军心躁动,阵型不整的时刻,鲁军第三次擂鼓,这次鲁军玩真格得了,显然,这样的齐军不会是鲁军的对手。


此战,鲁军打了大胜仗,但鲁军坏了规矩,玩阴的,破坏了战争礼仪,与其说齐军战败了,不如说是被鲁军套路了!

不过,下次齐军就变聪明了,也不按套路出牌了,后来,齐国就灭了鲁国。所以说,曹刿是个耍小聪明的家伙,因小失大,要玩智谋,玩阴的,他根本不是个,管仲分分钟就能灭了他。

讲了这么多,曹刿后来怎么样了呢?

历史没有记载,《左传》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鲁庄公要去齐国看祭祀社神,曹刿劝谏不让去,说这不合礼数,如果子孙后代看到了,很丢脸。

鲁庄公就回了一个字,滚!


一半秋色


请注意听题,题主的问题是:曹刿后来怎么样了?

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点赞靠前的答案却在做知识普及,开始讲解课文《曹刿论战》。

题主都知道曹刿这个人,难道还不知道曹刿论战吗?!这是在怀疑九年义务教育。

还有毫无依据就说后来的曹沫和曹刿是一个人,你咋不说曹沫是曹刿的儿子呢?

其实,春秋记载非常简练,像他们这样的小角色,能有个露脸的机会就不错了,谁还会跟着他们记。

不过,曹刿后来的结局我还是知道的。

请注意听啊,曹刿后来……

死了。😅😅😅


历史八卦研究所


大家在历史课本中都会学到曹刿论战,曹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一个大人物,当时鲁国比齐国弱小,但是两国之间发生战争。当时齐国的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曹刿最后帮助鲁国国军击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课本中当时提到曹刿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而已,并不是贵族的身份,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与国君去对话的权利。可能当时鲁国的国君被现实逼迫得没办法,所以就发了求贤令,希望能有人帮他解决目前的危机。而曹刿在平民中素有贤明,被国君知晓,因此被招入宫中帮助国君出谋划策,当然曹刿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



曹刿具体的身份是什么不得而知,不过从史书中的推测,曹刿虽然不是贵族,但也不是普通的平民。因为普通的平民是很难见到国君的,事实上他能够和国君以及诸大臣一起论道,就表明了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从史书上推测,曹刿祖上应该是非常的发达,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地位已经不高,但至少还属于士这一阶层,并不是普通的平民。



在齐鲁之战中立下了大功之后,曹刿自然会被鲁国的国君封为大臣。不过在后来的史书中,曹刿很少再见到,再出现的时候是在13年之后了。这个时候,当时鲁庄公要到齐国去观社,也就是祭祀祖先,曹刿劝说鲁庄公不要去,不过鲁庄公没有听他的。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