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考教师编制最好的复习方法是什么?

用户5246186907682


我两次都考上了,第一次是毕业一年的时候,第二次是工作四年以后。

第一次是很辛苦的,因为害怕考不上,所以整整一个月早上7点—晚上10点,除了吃饭午休上厕所外全在看书。我在网上买了几套试卷,教宗和专业课各两本,每天就是背题目,然后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就开始做笔记归类,比如谁说了哪些教育理论,谁写了哪一本著作,发表于哪一年等等。再后来就是把人物,代表作,理论等等串联起来背。确保自己不会弄错。

然后就是积累各种案例题,看答案,分析答题技巧。如何把理论运用到案例中,本案例涉及到的是谁的著名教育理论,怎样答题更清晰等。

专业课也是靠背,我考语文,所以主要是背各种古文古诗,这个还好,都是学过的,多读读就会背了,重点来了,一定要学会写教案,当时没上过课,教育两眼一抹黑,所以就把答案中的教育归纳分析,总结出教学步骤,学会一些设计思路。

第二次考编的经历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买了两本教宗试卷,连一本都没看完,因为当时带毕业班真的很累。所以就每天抽一个小时看看题目,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太累或犯懒会几天都不看[捂脸]然后临考前三天下了一个app刷刷题,专业课一点没看就去考了。幸运的是我有教学经历,很多理论记不住的时候,我就答实际经验,也写得头头是道。比如班主任策略之类的,我就写我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的技巧。然后专业课呢虽然没准备,但是这四年都是在教书,所以知识储备也还行,又一次顺利考上了。

总之呢,我两次考的都是县城,竞争相对来说要小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阳阳Sunny806


如果你打算考老师的话,第1个你就要坚持目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10个人报考9个人可能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其实考老师并不是很难。方法很重要,下面我就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首先你要保持好心态,考有编制的老师,可能第1年考不取,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岗位竞争也蛮大的。我有一个同学,他报考市里面的老师,我这里的市里面老师一般只招一个两个,所以说竞争非常大,我当时跟他说你不想竞争那么大,可以报考县里面的老师,他当时认定的目标说一定要报考市里面的。他考了三年才终于考上,所以这个心态和毅力也很重要,当然努力也分不开。

第二,我觉得还是要找培训机构。我不是给他们打广告,我觉得花了一定的费用去培训,比自己在家里看书效果要好很多,因为专业的培训机构,他有他的一套方法。他最起码在某些方面给你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当然现在的培训机构也五花八门,最好是要走比较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里面有那种包过班,我觉得这个是没必要的,他的收费比较高,我觉得最后考得取还是考不取,跟他的包不包过没有关系,关键还是要靠你个人的努力。

第3考老师,其实他的书不多,他只考两部分的内容,第1个是理论知识,第2个是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个教育学和心理学没什么好讲的。他就是死记硬背多做题的。还有就是要找到另一年的题型,这个对你的帮助应该是非常大的,看一看往年的题型是考什么样的题目?分值结构等等。这个在网上的资料里面以及培训机构里面都会讲到。

最后我觉得还是关键看个人的努力吧,静下心来,好好记好好背专业知识部分,就是要多做题,多做资料。我就说说我那位同学,他是下定了决心非市里不考,所以他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心态。所以坚持还是有回报的,当然努力努力努力,这还是最重要要说的。其实你说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我觉得,你只要参加了培训机构,培训机构里面,都有一套方法会告诉你,当然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去记去背去练,不要想着有什么捷径。


糊老师


毕业两年刚考上编的来答一波~

附上个人考编的故事。本人毕业第一年,还没想好去哪个城市,也没想好要不要进体制内工作,所以没报名参加考试。在学校当了一年临聘,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多么愚蠢!在编老师福利待遇真的很好,我为什么要跟钱过不去呢?于是我就开始着手准备,搜集资料,了解考情,了解题型等。

因为在职还是班主任,平时工作很忙,基本上就是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复习,我是利用暑假先过一轮书本,上班之后抽时间刷题。因为现在机构的班太贵,也觉得没必要,自学的话时间比较自主,所以就没报班。经过断断续续三四个月的复习,最终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然后面试也拿了第一,成功上岸!




以下是我一些经验:

1.越早准备越好!

如果你现在还是应届毕业生,那么恭喜你,你胜算很大。因为很多地区教师招聘会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有应届毕业生专场,甚至有的不需要笔试,直接面试就可以过。如果需要笔试,应届生还在校,时间充裕,好好复习,一定可以考上!如果现在已经是毕业工作了,也没关系,找准目标,赶紧准备。

2.了解考试题型,提高复习效率

每个地区每个市考试的题型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深圳考编只考教育综合知识,不考学科;东莞是既考教综又考学科;中山广州也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先了解当地的考试题型,有目标地去复习,会事半功倍哦!

3.准备教材,刷题提分

去网上搜目标地区的考编书籍,就会有很多的。因为每个地方侧重点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地区有所选择。比如,在广东考编,大家都喜欢买山香教育的那本教育大综合,内容很齐全。此外,刷题是提分的关键,所以一定要买一本试题每天抽时间刷一下,效果显著!

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如有考编问题,欢迎探讨呀!)


归零羔羔


三年前,我时隔七年又一次考编了,想换个地方,从乡下到市里。很幸运,我自学了一个多月,最终合成分比第二名多10分,考上了。那一个月,我竭尽全力!

说说我的情况吧,或许对你有帮助。

学校是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因此有很多人考,乡村的录用比例大概五分之一,城市里的大概二十分之一,特别是一个岗位只招一个的,还要看运气。

当时,我也算是没有后路了,因为买书花了两三百元,再加上考试费用。故而,我下定决心,绝不浪费这么多钱😂一定要考上。

我深知,运气不可控制,唯有比别人更努力,当自己疲惫时,要坚持!

我对自己特别狠,一个月内把1200页相关书上的知识过一遍,同时每天在考编app练题,每个知识点,必须90分以上!与书本同步。另外每科加两套试卷,因为知识点不熟,就抄答案,理解答案,进而搞清楚回答大题时应该怎么答怎么编。

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先估算出一共多少页,自己有多少时间,除到每天要完成多少量。我当时是一天读书60页,做试卷两张选择题外加刷app。

我之前当了几年老师有一定优势,虽然每天学习的知识多,但是可以结合上自己的经验理解,这样知识记得更牢固。

知识量太大,一定要有意记忆!

特别是要结合案例分析,因为考试必考。

我时间上的规划很简单,只要脑子清醒就赶紧学,完成每天的任务,完成是第一要务,其次是质量。脑子有些晕的时候,赶紧睡十分钟,十分钟后满血复活!继续战斗。

这就是我当时的学习状态。知识储备量准确且大,考试如考神附体啊,充满自信。

笔试分数有优势,面试时更自信。

面试是先写教案,再无生讲课(要自信,多看优质课),答辩一两个问题就结束了。

嗯,最终买书报名这个钱咱们不会白花的!

加油!


高中生物冯老师


师范学院毕业还没考住的我来分享一下反面教材!!!

考了三年的我觉得没有最好的复习方法。考试嘛,怎么能考好?回答肯定是多看书,多学习,多记录!只要自己用心了就有考住的机会。这样说肯定有人认为是在敷衍。但是每年的教师招聘考试,特岗,三支一扶。这些都有固定的题型吗,考试的知识范围倒是有,但归纳下来,课本上的知识点基本都包括了。所以说没有什么捷径!

每年都有考住的朋友、同学,当我问他们怎么才能考住,你今年都复习什么了,怎么考住的?他们回答我的都是我也不知道,每年考住的都说自己可能是今年的运气好吧。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你问他他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这都是平时学习的一个积累,这几个考住的都是平时不把学习拉下的。

上面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没有捷径跟什么好的办法。下面说说我从失败中总结的经验吧。

1.备考 在备考额时候一定要专一,每年的招聘考试都在678月份,有的人只要是有考试自己就上,不管自己复习的如何,还有很多裸考的,就怕自己错过机会。关注的多了,反而学习的时间却少了。

如果没有很好自我约束力,建议这类朋友还是想好的再走这条路。想考住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信念,像我这样不想耽误自己的事业,还又想考住,难如登天。

2.学习方面, 首先还是自己的有毅力,另一个就是学习的环境跟与他人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去自习室之类的地方。先把要考的知识点分类,知识点复习完后就开始刷题,记内容。不要嫌记得东西多记不住,只要用心,好多东西你会发现不用刻意的去背你就记住了。

其实说道理大家都能说,主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加正确的学习方法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相信只要是做题的时候认真做,看书的时候用心看,这就是最好的学习复习方法!


远寂轩朗


一、 心态要成熟

时光匆匆,一眨眼可能就面临毕业,别给自己后路。当时我就在想,考不上没关系,我可以明年再考。现在回头去想,简直想扇自己几巴掌!想想毕业季的时候,身边的战友们都如愿以偿地找到工作,如果因为自己的任性让自己落单了,真的会否定自己,失去自信,而且第二年再考,不还是要过这几关,到时是孤军奋战而不是大家携手并进了,想想都觉得可怕。即使你可以接受这些,有没有考虑过如果还想走教师这条路,如果应届没上,得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准备的时间就更少,压力也更大,就和高考复读一样,再考的成绩一定比第一次考好吗?答案大家心知肚明。更需要你们认清现实的是,教师岗位越来越少,再不争取,只会越来越少。错过,可就只能遗憾错过了,别让一次错过成为你人生的过错!

二、 惜时,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从这个暑假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了,个人认为学习还是劳逸结合的效果比较好,但是你要想劳逸结合就得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规划。如果你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看看学姐的悲惨遭遇,还是好好努力这一年,考上了就爱怎么潇洒就怎么潇洒!越迟开始准备,越临近笔试时间,我只想说你已经失去劳逸结合的资格了,你只能努力,因为身边的同学,看不见的对手早就跑在你看不到的前方了,所以,现在就马上开始!

准备教招,首先选择好自己觉得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因为考试没有规定用书,所以这个选择非常重要。市面上的教材我基本都买了,当时就是怕不全,结果最后我是以闽试的书为主,自己整理归纳补充。我选择闽试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大家可以自行比较。某某达的书知识点肯定不够,实在太少了;某图的条理性并不清晰;某香的知识点太多,非常偏的知识点会有,但对我不适用,因为我根本没有时间。而且最后考试绝对不会考的太偏,最多一道小题,但是你如果能把闽试的书吃得透透的,你肯定会是高分,要有综合最优的大局意识。

其次,除了教材,还需要准备一些题库做,建议和所用教材配套,不然后续会出现很多麻烦的问题。看完知识点,理解透,就开始做相应范围的题目,可以帮助巩固和加深理解。一轮一轮,反复咀嚼,等你快吐的时候就是你越来越接近成功的时候。前期准备的话,可以集中精力准备教综,后面三个月开始结合看专业,但是不要忽略了教综,还是要时时跟进。因为到后面完全来不及,我基本上没怎么看专业就进去考试了。

三、教师考录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常搜集

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定会涉猎到和很多的书籍和相关的理论,无论我们是自己看书还是上网、看报。对于考试的信息以及具体知识点的分析我们都要善于搜集总结,以备自己在复习时有多方面的参考。另外除了要多搜集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各家之言外(当然要有自己的鉴别),还要多搜集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搜集理论界对这种种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尝试用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解析,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2.多总结

对各科内容进行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整理和总结,最好能做笔记,把各种观点融合到一起,这样既可以扩展知识面,又可以边写边记,相对只看不写而言,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还要根据大纲,在笔记上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分清主次,减轻记忆的负担。整理过后,当然要及时复习巩固,翻来覆去的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可以随时增添新鲜血液,争取与发展同步。

3.善思考

记住不等于会用,要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分析,多多理解。复习时要吃透课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解的要充分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熟记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才算把知识学活了,才能坦然面对各种考题,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4.勤交流

交流才会碰撞出火花,交流才能真正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些人喜欢闭门造车,自己复习自己的,甚至害怕交流,以为交流之后自己就会少点什么,会吃亏,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交流不仅可以锻炼思维,扩展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使自己对该理论该问题产生非常深刻的记忆,从而不易忘记。



TKD田老师


看了那么多回答,实在是感慨原来考老师在他们眼里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免为每年的万千学子感到尴尬,那么多落选的人好像拖了全国人民智商的后腿了。

确实有那种一考就能考上的人存在,但是这种情况不是普遍情况!!!看到那些回答真是捉急。

在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考教师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起码你从心理上一定要这么认为,而且是坚定不移的这么认为,这样你才能做好十全的准备去学习,去考试。

我下面结合亲身经历来谈一下本人的一些粗知拙见好了。

必须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学习时间表并誓死执行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按照时间表学习的人和拿到什么学什么的人最后得到的效果绝对是有天壤之别的。

1、因为时间表这个东西的本质是用来“约束”自己的,防止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开小差就回不来。

2、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可以让自己每天的学习变得更有可持续性,比如不同的学科分成不同的时间段,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一科学到吐(本人就吃过这个亏)

3、时间表可以头天晚上制定,因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和效率,那么就可以通过时间表来让自己保持这个水准甚至是挑战自己的极限

树立“考试没有死角,什么都可能考”的思想

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这个知识点这么偏我估计够呛能考的……”(结果说不定成了拉分题)

“这个题是个人就会,肯定不会出的……”(考试的时候抠字眼挖陷阱)

“往年这个题一直没考,今天肯定会考,我得多背背……”(浪费了本应该放在其他题目上的精力)

……

不论是什么考试,特别是对自己人生有着转折意义的考试,一定要事无巨细,学别人不能学,看别人不能看,背别人不能背

但是即便做到这样也不能保证就能稳定上岸,因为你觉得你努力了,其实比你努力的人大有人在!

那么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时间来对自己进行强化,人体是没有极限的,同样人的意志力也是没有极限的,尝试突破自己或许大有一番收获。

考试的时候心理状态也非常重要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考试的时候压力太大也不行,太小也不行。

不过练习这种压力的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平时要经常给自己设定固定的时间来昨晚一份真题或者模拟题。

只有当你对做题的时间能自由把握的时候,你的心理才会随着你的能力而变得强大。


大鱼老师的世界


准备教师编制考试的话,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复习,个人给大家提出一点复习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善于整理笔记并及时翻看

很多同学复习时喜欢直接在书本上做标记,对知识点难点进行划、描和补充。但是这样下来,很多同学都会把课本画的乱七八糟,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各位同学还是尽量将那些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按照章节整理,每章可以留出一些空白方便之后补充。此外,自己做题时遇到的问题或许出现的错题,也可以整理下来,便于翻看和重新记忆。

2.结构清晰构建思维导图

如何记忆那些知识点,又不会让你需要记忆的知识混乱,这就需要你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对于思维导图的架构大家要在心里有个组织架构。思维导图的几种使用方法:1、关键词,2、逻辑分析;使用思维导图会让你在复习的时候有个集中的焦点,有层次,有节点你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图像来代替你想要表达知识的重要性和拓展性。【教师招聘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各位小伙去思考,可以更形象的展示你要表达和记忆的内容。


小白教育观察室


以过来人身份说一下,考教师编制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一路披荆斩棘。

1,买书篇

买当地的教师编制考试需要的书籍,买之前打听好,是哪一种版本?可以去问一下学姐,或者已经考上编制的朋友。这是第1步,买对考试教材也很重要。考试资料不需要太多,就是考试教材,没有必要去网上查找各种重点知识,习题等来做!资料太多会让你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2,记忆篇

买到了书籍之后,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如果是有充足的时间,没有工作,那整天就用至少10小时来对你买的考试教材进行勾画批注记忆。

这里我也有小妙招:里面的知识大都是一条一条的重点知识,比如说班主任怎样管理班级?你需要把每一条其中一个关键字取出来,然后将这些关键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编成一句顺口溜,这样既能够快速地记住这些不太关联的条款,而且记得很扎实。

把教材要记三遍,因为第1遍记了之后头脑是混乱的,很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第2遍之后你就会觉得比较清楚,第3遍记下来你完全可以胸有成竹。切记要把考试教材记三遍!

3,软件篇

有一个软件儿叫事考帮,非常好,上面的题跟考试教材配套,你每一次背了一个单元之后,就在事考帮上做那一个单元的习题,它会自动把你的错题收集起来。也有模拟考试,还有往年真题,可以让你提前熟悉考试。切记要先把那一个单元的知识先记住 再去做事考帮的题。否则做题时没有信心,漏洞百出。要记住考试没有捷径可走。

总之,考教师编制是一个累并快乐着的过程,可以说是荆棘丛生,大概要花一个月时间,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对考试教材进行记忆做题。但是,考试成功的喜悦让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过来人的经验,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切记,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小学数学任我行


选最适合自己的!

一、 心态要成熟

想想毕业季的时候,身边的战友们都如愿以偿地找到工作,如果因为自己的任性让自己落单了,真的会否定自己,失去自信,而且第二年再考,不还是要过这几关,到时是孤军奋战而不是大家携手并进了,想想都觉得可怕。即使你可以接受这些,有没有考虑过如果还想走教师这条路,如果应届没上,得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准备的时间就更少,压力也更大,就和高考复读一样,再考的成绩一定比第一次考好吗?答案大家心知肚明。更需要你们认清现实的是,教师岗位越来越少,再不争取,只会越来越少。错过,可就只能遗憾错过了,别让一次错过成为你人生的过错!

二、 惜时,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如果你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越迟开始准备,越临近笔试时间你只能努力,因为身边的同学,看不见的对手早就跑在你看不到的前方了,所以,现在就马上开始!

准备教招,首先选择好自己觉得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因为考试没有规定用书,所以这个选择非常重要。市面上的教材我基本都买了,当时就是怕不全,结果最后我是以闽试的书为主,自己整理归纳补充。我选择闽试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大家可以自行比较。某某达的书知识点肯定不够,实在太少了;某图的条理性并不清晰;某香的知识点太多,非常偏的知识点会有,但对我不适用,因为我根本没有时间。而且最后考试绝对不会考的太偏,最多一道小题,但是你如果能把闽试的书吃得透透的,你肯定会是高分,要有综合最优的大局意识。闽试的书,我比较过,教育学的提法基本上就是其他机构的综合最优版本,心理学的话,第四章有几个地方的提法存在一些出入,可以进行归纳整理,但这本书无疑非常适合应试。因为我是大四下开学后才开始准备,所以我当时就想好,到后面我肯定没有时间再一本一本地回顾,所以当时就是奔着最后冲刺用书去的。因为一开始我是很迷茫的,材料很多,但不知如何看起。去听了闽试的传奇精讲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其他机构,我没有去听过课,没法给予评价和比较,我只能说闽试真的挺适合我的,上了四天的课,基本上就梳理了一遍,教育学,心理学的体系就非常清楚了,而且价格非常公道,不去上那真是太可惜了。

其次,除了教材,还需要准备一些题库做,建议和所用教材配套,不然后续会出现很多麻烦的问题。看完知识点,理解透,就开始做相应范围的题目,可以帮助巩固和加深理解。一轮一轮,反复咀嚼,等你快吐的时候就是你越来越接近成功的时候。前期准备的话,可以集中精力准备教综,后面三个月开始结合看专业,但是不要忽略了教综,还是要时时跟进。因为到后面完全来不及,我基本上没怎么看专业就进去考试了。所以希望大家能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比如后期早上专攻学科,下午看教综。这些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而定,我是比较喜欢一整块的学习时间专门花在一个学科上,如果有人习惯交替着看,当然也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考录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常搜集

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定会涉猎到和很多的书籍和相关的理论,无论我们是自己看书还是上网、看报。对于考试的信息以及具体知识点的分析我们都要善于搜集总结,以备自己在复习时有多方面的参考。另外除了要多搜集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各家之言外(当然要有自己的鉴别),还要多搜集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搜集理论界对这种种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尝试用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解析,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2.多总结

对各科内容进行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整理和总结,最好能做笔记,把各种观点融合到一起,这样既可以扩展知识面,又可以边写边记,相对只看不写而言,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还要根据大纲,在笔记上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分清主次,减轻记忆的负担。整理过后,当然要及时复习巩固,翻来覆去的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可以随时增添新鲜血液,争取与发展同步。

3.善思考

记住不等于会用,要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分析,多多理解。复习时要吃透课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解的要充分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熟记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才算把知识学活了,才能坦然面对各种考题,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4.勤交流

交流才会碰撞出火花,交流才能真正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些人喜欢闭门造车,自己复习自己的,甚至害怕交流,以为交流之后自己就会少点什么,会吃亏,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交流不仅可以锻炼思维,扩展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使自己对该理论该问题产生非常深刻的记忆,从而不易忘记。可以说,交流或者辩论是学习的最好方法。

每一项考试都是一个艰苦、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其顺利完成不仅要有学习方法技巧的掌握,还要有体能精力的支撑,以及良好心态的调整等。在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外的困难,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虽然说坚持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但如果放弃肯定会百分百失败。所以困难面前要及时调整心态,劳逸结合,或者寻求帮助,力求尽快解决。希望大家在备考教师招录的考试中,能够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