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现在很多城市的高铁站远离市区,遭到不少乘客诟病。搭乘高铁的时间,还没高铁站到市区时间长的现象也是广泛存在。

其实这种事情,不仅当代人有。在民国时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河南省商丘市,作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地,是当之无愧的豫东门户,也是河南省内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交通枢纽。早在铁路时期,当地就对外宣称是京九陇海两大动脉。

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始建于1904年,是当时中国境内唯一一条串联中国西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铁路。

当时的商丘火车站还不叫商丘站,而是叫朱集火车站,距离城区15公里左右。15公里在今天看来或许不算啥,一脚油门的事儿,可对于交通不甚发达的民国时期的人们来说,可真是愁死人了。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民国期刊杂志《礼拜六》1933年第526期《中兴的商丘》一文就指出,作为豫东重镇,淮北咽喉的商丘,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但紧接着话锋一转说,商丘车站距离商丘城尚有十五公里,往返颇感不变。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同样是民国杂志的《三六九画报》1944年第28卷第12期发表过一篇《商丘的客栈》豆腐块。

作者先是吐槽了一番住宿难的问题,一是城市人口过剩,旅馆供不应求,而且很多人都是携家带口一住好多年,对于初来乍到的旅客来说,想要找一间旅馆不容易。二是小点的旅店污秽不堪,住客素质良莠不齐,一晚上要查多次房。

吐槽完了住宿的问题,作者又顺带骂了一下商丘的火车站。这个作者从下了火车到县城,足足走了十八公里。当然,他不可能是步行,而是坐了两个多小时的三轮车。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好在商丘的人力不是很贵,曾经有人花钱坐船在护城河上绕城一周,大约十二公里。由此推断坐三轮车从车站到县城,车费应该不是很贵。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言归正传,作为陇海铁路的要冲,商丘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蒋介石曾经在此驻扎,冯玉祥曾经在商丘朱集车站附近练兵。

1930年夏,阎锡山、冯玉祥和蒋介石领导的“中央军”共计100多万的兵力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拼杀,一时间,中国大地震动不止,生灵涂炭。

民国时期商丘火车站,离城区太远,常被人吐槽

​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蒋介石将自己的指挥部转移到河南商丘,指挥着自己的部队沿陇海线向西快速开进。但是,在西进的过程中却遭到了吉鸿昌、孙良诚等部队的顽强阻击,使得中央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可想而知商丘的老百姓会遭殃成什么样。

而商丘车站之所以离城区那么远,连接的马路那么宽阔,或许正是为了军事的需要,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安营扎寨,厉兵秣马。(张溥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