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的小城市人一個月34千,笑的開開心心的,而大城市的我們努力拼搏累個半死,工資12萬但並不開心?

玩的就心機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次高中同學聚會,我跟闊別好多年的同桌李強聊的火熱。

李強和我一樣,都畢業於一般的本科院校。畢業那年,他選擇回到家鄉的縣城,而我選擇了一座外省的二線城市發展。

兩瓶啤酒下肚,我們嘮起了工資待遇。同樣是在企業單位上班,坐著科室拿著死工資,他一個月4000多點工資,而我一個月12000,他羨慕我的高工資,我羨慕他的小安逸。


事實呢?

他,一個月4000多點工資,房價5000多;我一個月12000,房價20000多。

他一個月朋友應酬消費幾百塊,我一個月好幾千。

他孩子入學遇到點困難,給初高中同學或二大爺三大媽打個電話就擺平,我孩子入學,這裡一張卡那裡一束花還無門。

他小縣城開個車,油耗5.0,停車場可以開飛機,我二線城市跑個車,油耗10.5,一本駕照不夠扣。

他休閒時間可以打打麻將摸摸牌,我休閒時間?錯了,加班加到泡麵碗裡來。

他想媽了可以隨時回個家,我想媽了打個電話還得看情況。

他想吃新鮮菜了地裡隨時去開拔,我想吃新鮮菜了超市裡工作人員還在把水灑。

其實話說回來。小城市還是大城市,到底哪個好?這並不是一道打對錯的判斷題。

小城市不代表著安逸舒適沒有上進心,大城市也不意味著闖蕩江湖大作為。

大家只是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此而已。

不說了,我想家了。


帶你去海邊


開不開心不能完全用收入來衡量,低收入不代表低存款,基礎很重要。

小城市很多都是本地人,本地人佔多大優勢這個不用多說。一個住房問題不需要解決,另一個人脈關係。這兩天就讓他們過得比一般人舒服。

這裡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表弟家在一個四線小城市,早期城市開發,舅舅就買了一塊地基,蓋了一棟三層的房子,底層是門面。表弟結婚較早,家裡就這一個兒子,舅舅舅媽就把他們就在身邊,自家門面給他們做生意,也不用交房租,弟媳打理店子,表弟在本地找了一份工資,一個月大概也就3000-4000。但是家裡沒有什麼負擔,日子過得舒服的很,孩子有父母幫忙帶,家裡一日三餐也是父母做好,週末沒事帶孩子附近旅遊釣魚,羨煞我們這些在一二線城市或者苦逼生活的人。

其實大城市一樣有這類人,他們父母有給他們解決房子,幫買帶孩子,還有父母有退休工資的,連小孩子上學的費用都給出了。我一次帶女兒學美術,和一個小朋友的奶奶聊天,他們家兒子兒媳什麼都不用管,自己上班的錢自己花,兩老都是石油系統退休,退休工資足矣養活一大家人。

我想你說的在大城市累死累活,一年十幾萬都不開心的人,很多都是新一代的城市人,靠自己打拼,努力想在城市立足,努力正首付,買房,還貸,還有小孩教育,即使給你一年二十萬也不一定過得開心。

既然選擇了大城市就要努力去適應大城市,努力在大城市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有什麼不開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靠自己努力的生活都是值得好好享受的。


山陽


我老家是湖北潛江,一所五線城市,在這個城市工作的同學,親戚朋友們一個月3到4000的樣子,潛江現在房價大約每平米5000,早幾年4千左右,付完首付,一個月房貸才一千多,放假回到父母親家去蹭飯吃,一家老小其樂融融,說實話也很羨慕這種慢節奏的生活

工作在深圳鹽田,一個月15000到20000,鹽田並不是深圳的市中心,房價相比於南山和福田便宜好多,但這個收入也付不起首付,鹽田房價5萬每平米,租個單間也要2000/月,交通,話費,生活開支加起來一個月一萬左右,以這個收入算算根本買不起房。有了孩子,就不得不考慮買房,解決學位問題,所以生活在一線城市壓力大。

當然並不是說一線城市不好,一線城市機會多,人才多,交通方便,更多創業機會


Mary0608


看你個人追求吧!我本人以前在廣東,一天工作十幾小時,月工資也就五六千,累成狗一樣,下班到宿舍洗澡己經十二點,每天早上七點又得上班,日日如此,那來開心。後來為了孩子選擇回家,作一份二千工資工作,一日三餐同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心情好比什麼都重要。有錢多不一定開心,沒錢也不可以,知足就好。不用攀比。自己開心,家人開心是最理想。


玉林木姐


我以前也是選擇了在廣州呆了10幾年,工資當然比小城市高。而我選擇已回到了家一個小城市工作幾年,工資少了一些,可每天過的開開心心,感覺踏實。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感覺吧!以前總感覺自己是個在外漂泊的人,沒有安全感。


小豬妹子


大城市100萬買不了一套房,一萬的工資還要去租房,每月租房幾千塊,工作地方繁華,只能在郊區租房子,奔波,交通費貴!很多工作不包吃,伙食費也貴,在一線城市怎麼也要穿點像樣的衣服,不然會被瞧不起!

小城市有些30萬就可以買一套房,消費地方少,品牌店啥的,都沒多少家,什麼輕奢都找不到,小城市都是在家吃飯,父母都在附近,也不用天天下館子,2塊錢的公交轉遍一個縣!

總之大城市壓力大,很多已經習慣了大城市的消費,我也是一樣,如果在小城市我都覺得不用化妝品,不用買啥包,買兩件衣服就夠了,一個電動車到處跑!


底兒vlog


當今社會,越大的城市壓力越大節奏越快!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城市與小城市唯一明顯的區別就是,多了那些高樓大廈而已,除此之外,其餘的東西都是可有可無的。因為網絡已經把“世界”的距離縮小了。

舉一個在大城市工作的人的日常生活為例子,每天上午7點多起床後,擠公交或者地鐵到公司,早飯不吃或者隨便買一點湊活,午飯不是外賣就是到周邊找家快餐,然後到下午五六點下班,再公交地鐵回到家已經七八點,然後晚飯還是外賣或者自己隨便做一點吃的,最後就是玩會手機、電腦,洗漱睡覺,因為每天24小時有一半的時間12小時左右用在了工作及工作的路上,扣去睡覺的6-8小時,還能有多少休閒娛樂的時間?能有多少時間去看一看大城市的高樓大廈或者那片繁華!

而且,大城市物價高,生活成本也高,想要過得不是很差,每月房租加水電費要1500-2000,伙食和交通費要1500左右,平常買些生活用品或者其他的,省一些就按500算好了,然後就是週末或者節假日出去玩的消費,按1000算好了,如果沒有朋友從不出去玩,那通常都會在家玩遊戲花錢,那麼花得一般不比出去玩花的少。這樣算下來,每月的生活成本就得四五千,想要存錢買車買房的話,月薪起碼得一萬以上,每月頂多存個四五千,而且一萬生活得也會比較摳摳縮縮的的。

而在小城市呢?每月生活成本有2000就頂天了,像我有個表妹嫁到了內陸的一個省會城市,買房每月只要交3000多就夠了,每月兩口子的生活支出加起來不到1500,而他們兩個人薪水加起來有1萬5,這是多大的差距!

所以說大城市年薪12W 你覺得是很多錢麼!城市大小與消費高低也是成正比的。


天天視頻9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因為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所在乎的東西也就不同,小城市的消費沒有大城市的高,那麼他們的壓力也就不一樣,每天所面對的問題也不會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有得就有失。



不萌不美的妞


因為每個人對生活和自己的要求標準不一樣,那麼結果就不一樣。比如說,有的人,他覺得三四千的工資除了生活開支還有結餘,自己有工作,也沒有其他方面的壓力,自己的追求也不高,生活上也過的去,那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人的慾望不一樣,追求不一樣,自然心態也不一樣!有的人覺得生活就應該開開心心,有的人覺得人就的不斷的拼搏努力。所以有的人為了生活去努力,有的人為了錢而拼搏。所以說小城市有的人三四千都能開心,那是因為他知道生活的樂趣。能知足常樂!大城市十幾萬都開心不起來,那是因為他們成了錢的奴隸!賺再多的錢都覺得不夠。活反了!錢是為人服務的,反而活成為錢拼命了,不要為了錢讓自己太累!


嶺哥生活事


我覺得這是要看個人,有些人在小城市雖然拿著3,4千塊錢,但它們天天上班開心,下班看著家人幸福,所以覺得拿3,4塊錢工資很滿足。一些在大城市的人,雖然拿著高高的工資,但大城市的壓力讓它們喘不過氣來,回到住的地方,也是孤單的一個人,生活兩點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