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提到德国,啤酒、烤猪肘子、汽车、足球、厨具、相机、箱子、工具……这些词会蹦出来。德国的这些东西有名,“德味儿”重。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摄影爱好者口中,“德味儿”这个词被提得更多一些,评价德国相机出的片子厚实稳重,那种高光偏暖、暗光偏冷、黄色偏金、红色和蓝色高饱和度却不溢出的油润感觉,赏心悦目。资深器材发烧友对百佳、康泰时、林好夫、蔡司伊康、福伦达这些德国相机如数家珍,很多普通摄影爱好者也对莱卡和哈苏不陌生。

汽车的“德味儿”,是车迷对德国汽车普遍具备的精准转向、细腻路感和硬朗底盘的慷慨赞誉。尤其早期的宝马和大众车,是“德味儿”较重的代表。与之对比日系车,以往的印记里,除了故障少、油耗低这些优势之外,转向轻盈、路感模糊和悬挂松软的特征,就像刻意站在德系车的对立面。

当然,俱往矣。如今的很多德系车都不再有浓重的“德味儿”。以新出的大众CC为例,加速倒还生猛,但是转向、油门和悬挂都已专职卖萌。一些日系车也照常跟德系车反着来,在保持惯有的经济又省心的基础上,也开始表现出“德味儿”。像第十代雅阁就开始玩儿起运动风。这不仅仅表现在样子看起来运动,试驾感受也有。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八月份在呼和浩特深度试驾了混动版十代雅阁。刚开出去几百米,转了几个弯,那种四代大众高尔夫上熟悉的驾驶感就隐约出现,我脱口而出“这车竟然有股德味儿”。

过了几个星期才动笔写它,说实话很多细节感受已记不清,唯那股“德味儿”记忆尤深,像是看到一款日系车的“变身”。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即便是停车状态,方向盘的大小和握感都能让我联想到老款宝马3系那副经常被4S店摘下来挂在墙上膜拜的方向盘。开动雅阁的过程中,圈数较少、毫无虚位和沉重线性的转向性格都在印证这款车典型的运动取向。

碾轧破损路面,悬挂不会像日产天籁那样柔性得让你忘记它在工作。你能数清每一下稍大幅度的弹跳,但震动和颠簸被隔绝在扎实的底盘之下,从容和舒适被安置在厚实的沙发之上。

在封闭场地试过用粗鲁的方式对它。它不是前驱车吗?但因为高密度动力电池在后轴上的配重,令整车重心分布更加合理,以至于弯中全油时车尾能主动跟随方向盘的意图,表现出接近后驱车的路边观感。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在发动机和电机同时运行的“HYBRID混合动力驱动模式”下深踩油门,315牛米的双电机和175牛米的2.0L阿特金森发动机同时发力,中低速段得心应手、收放自如,是通勤工况很充沛的动力源。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当然,人随着那种高速转向的节奏兴奋起来时,车会在后段加速中提醒你这是一部环保节能的混动轿车。低头看仪表,全新进化的第三代SPORT HYBRID(锐·混动)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在市内混合路况行驶12.4公里录到5.8L平均油耗。再加上后来的粗暴驾驶以及高速巡航,34.9公里时车显油耗仅有8L左右。

我不看重刻意以省油方式开出来的4点几升油耗对选车的参考价值,所以我对一款中型轿车5—8升的百公里油耗已经非常满意,这也是在德味儿之外,雅阁保有日系车一贯的经济、省油作派。

关于十代雅阁混动版,还有两个亮点推荐:

一是后备箱空间和汽油版一致。原因是电池不在后备箱,而是在后排座椅下方,这实在是给混合动力车的实用性加分太多。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二是前后排乘坐舒适性都有显著升级。前排座椅侧边高度提升125mm,提供更好的肩部支撑和包裹性。后排座椅扶手伸长140mm,座椅侧边高度提升50mm,提供更好的肘部和肩部支撑。配有带三个麦克风的主动噪音控制系统,以及消声夹层挡风玻璃和前门玻璃,让静音也成为亮点。这些都给了这部家用车更多购买理由。


十代雅阁混动版:日系范混入“德味儿”



至于十代雅阁混动版在不足20万元的起价下,对应了哪些产品卖点,网上各种车评到处都是,不在这里浪费篇幅。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价格在当下的B级车混动市场里绝无仅有,在行车品质、配置水准与燃油车相持平的情况下,混动车卖出平民价,对于越来越多追求绿色出行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划算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