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给我4500元生活费,过分吗?

老哥聊生活


每月你要求父母给你4500元,不过分,你父母每月能进不能进8000元或没收入你不尽过分你还缺家教,家教不够多


晨光144031504


我认为「过分」想起我上学的时候,同学聚会我总是在纠结跟挣扎,因为在我花钱吃喝玩乐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我的父母早出晚归的画面。我母亲年轻时的工作是商场卖货,要从早上9点上到晚上9点,不可以坐着,一站就是一天。给我出去玩的100元,她需要站多久?每次想到这我的内心都有一种说不来的揪心感,自己当了父母这种感觉只会越发的强烈。


鹿言世界观


你是有钱人家的女生,要求多少都不过分。我家公主大一每月生活费只要600元零花只要200元。每逢她妈和我生日她还给个小红包。15年自考出国到现在都是边学边打工,自给自足。从未要求我们给她什么,每每只要求我们注意身体。其实吧,我们要是有钱人多给些儿女花也心甘情愿。


李诺龙


上学每月要父母4500元钱是过分了!我们小时候上中学都是带的自已父母淹制的萝卜干和每周给一元钱,一元钱只是喝汤面条时每次2分钱花的。现在就是生活条件好了一个月有2000块钱都是不少了。我们那时每周还总是回家帮助父母干两天农活,放寒暑假和家里大人一样去地里干活,那时年轻干活都是一股子劲,除草收割拉粪割草都是经常干的。想想现在的好身体和干事毅力都是原来锻炼出来的!


528965983132632156


我认为「过分」

不管你的家庭条件是好还是不好,我认为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4500是不合理。现在普通大学毕业生刚工作一个月净工资都不一定能有4500。作为一个大学生成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大学主要任务是学习储备知识,为自己以后工作打基础。大学假期和没课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兼职一方面可以挣点生活费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很迷茫甚至害怕踏入社会,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该找什么工作。相信有过兼职经历的人这种感觉就不会那么强烈


吃货豆芽哥


你父母是特别过份啊。这么点小钱也不出。

你父母为什么不能三餐盐水就馒头吃?

你父母的衣服为什么不能缝了又补?

你父母干嘛一天不能24个小时赚钱?呢?

你父母病了干嘛耍去医生乱花钱,扛一下不行吗?

你父母干嘛还要养你爷爷奶奶?让你爷爷奶奶饿死也可以省一笔钱啊。

你上大学了,已是成年人啦,你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叫他们出钱。告他们为什么生你却舍不得给钱。

父母万般不是都不欠儿女的。

成熟起来吧,别在你父母心中捅一刀再抹把盐,虽然这些伤你看不到。


贱行贱远


我认为「过分」

问这个问题的如果是当红明星或者是商业大佬的孩子,那么我觉得4500元的生活费确实不算多;但如果是我这种穷教师的孩子,那么不好意思,你要求的4500元每个月,我还真供不起,因为我每月打卡工资3317.4元,我一个月的打卡工资都达不到你4500元的生活费标准。所以,作为一线老师,我觉得这样的要求确实过分了!唉,我的打卡工资何时能达到这孩子“最低生活费”的标准呢?我太难了!

父母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且行且珍惜。

大部分大学生是工薪家庭的孩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寒门学子。对于这部分的大学生而言,一个月你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你这是在拿水泵抽父母的血,而且是心头血!就算是你在小康之家,但是如果动不动每个月就要4500元的生活费,那么一个家也很容易被你败光了。不管是什么款式的家庭,没有哪个父母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为人子女者,且行且珍惜。

现在要生活费4500,不妨想想毕业后的月薪如何。

你现在每个月要4500元的生活费,那么你在大学毕业后的月薪会达到什么程度?会不会一个月远远超过4500元?还是一毕业就失业、一毕业就回家啃老?如果是前者,而且你的收入能够每个月都给父母4500元,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如果是后者,父母凭什么给你一个月4500元的生活费?有多少个家庭,一家人一个月的收入都不可能达到4500元这么一个数字,而你只是家中的一份子居然提这么过分的要求,这种“狮子大开口”我觉得是很不应该的。

为人子女,要懂得感恩知足,别当“巨婴”。

寒门学子,大学一个月1500元左右的生活费,我觉得省一省应该是够用的。如果你是寒门学子,而向父母提出每个月用4500元的生活费,你绝不是过分那么简单,而是丧尽天良!父母把你培养成一个大学生,他们向你提出什么要求了吗?为人子女,千万不要当那种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的“巨婴”,而要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知足,少让父母操点心。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你想拥有充足的生活费,一定不要忘了勤工俭学:自己流下汗水得到的钱,你才会加倍珍惜生活费的来之不易。




樱桃似水


我认为「过分」孩子啊,就从你的问题中就能看出你过分了。

为什么?

首先。你理直气壮的说你是大一女生。好嘛!直接把自己摆到一个自认为弱势的地位上。年龄上,你已经成年人或者即将成年人,性别上,女性,社会地位已经相对高出了不少。所以,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过分了。

其次,我注意到,你在问题中使用的关键词为“要求”。孩子,我就不明白,你凭什么要求,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就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吗?父母真是你的从属?我就不明白了,你还能理直气壮地“要求”?

其三,就说这4500的生活费用,我已经离开学校多年,肯定不能参照我当时的生活标准,而且呢,学校里的生活,我目前不知道什么消费状态。就参照一下目前社会单身人士的生活消费和单位里刚毕业的学生的消费标准吧。

当然,我就按我所处的西安来讲,我认识一个很自立地姑娘,公司文员,单身,租房,某次聊天,据她自己讲,她一个月工资大概6000左右,租房800,吃饭(包括聚餐分摊买零食等等)大概1700+,再买一些衣服化妆品,这些平均一月也就是1000左右,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开销,一月消费大概控制在4000左右。这位可是自立地普通工作人士了。

还有一个单位里正在实习阶段的20年毕业的211本科小姑娘,据她讲,她在学校时候,父母一月给她3000生活费,她根本花不完,因为在学校没什么大开支,就每月3000的生活费,她还用这些钱考了不少相关的证,考了驾照。每学期还能给自己留一两千的私房钱。

如果对比一下我刚说的这两位女性,你觉得你“要求”的一月4500的生活费过分吗?

当然,你大可以用通货膨胀等等理由来反驳,但是,你真的是在学校里过着学生的本分生活?我真心不相信。


渭水武威


大一的学生,差不多的都是花父母的钱,很少一部分是自理的。那花钱的多少就看每个家庭的家庭经济情况。每月要求自己的父母给4500块,这要看你的家庭经济情况。如果家庭经济非常的好,这无可厚非。只要你的家庭能承担得起,就没有过分不过分这一说。

但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每个月花4500块的学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自己嗯,消费方面就容易形成自己的优越感,还有可能形成同学之间的隔阂,这都是自己要注意的地方。因为上大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同学们之间的实践和交往,促进自己人生各种理念的形成。

每一个人都有从众心理,你可以把自己的消费水平和舍友一样。有多余的钱可以存起来,作为创业基金使用。

学习不光是为了增加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以你的学业毕业以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薪水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些你也应该考虑考虑。能否达到你4500块的消费标准。不要把自己养成啃老一族。

每个月要求我们自己的父母给4500块。同大学的学生消费水平来说。确实有点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