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洛阳话:白汤

 

白汤:是洛阳话吗?是的,绝对的洛阳土语,这是一种汤的名称,但不是白色的羊肉汤,也不是火锅的白汤;更不是白色的汤药。说清楚了,就是咱洛阳人特喜欢吃的捞面条剩下白面汤。

少年记事儿开始,我就发现咱洛阳老城人特珍惜煮“手擀面”剩下的这锅面汤,主要还是因为生活艰辛,舍不得倒掉?为了保留,奶奶总是在煮熟面条后,先使用勺子舀出来几碗,逼我们喝汤,然后再下韭菜或菠菜。更严重的是:干脆不煮菜,留下这锅所谓的面汤,晚上再勾点面,全家食用。

年少不懂事的我就纳闷:煮面条的汤,有啥主贵的,为啥奶奶总是舍不得扔掉?成年后慢慢才明白:生活困难,过日子“仔细”这是仅仅是一方面,“原汤化原食”这是民间科学,尤其是夏天,这碗面条汤的祛内热效果高于茶水与其它饮料,废物再利用不单单是会过日子,还有保健的作用和道理。

老城人都知道:吃蒸的“卤面”我们都要喝一碗:鸡蛋韭菜面汤,粗纤维的韭菜对男人来讲就是:神草。无人知晓:白面汤与鸡蛋的融合那可是“药”。老洛阳人认为:“蒸卤面”太暴易伤胃,喝点韭菜面汤可保胃消化。其实大家都不忽略或失传了这个汤的祛病功效,那就是清热、祛火,保护嗓子。

咱洛阳的“老宝贝”、国宝级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今年95岁啦吧,前几天还看到她老人家参加“市文联会”,她喝了几十年“鸡蛋面汤”,就是师傅们传承的养生方法,保护嗓子的良药,好像是《本草纲目》上有这个说道。我们采访过马老师,她也仅知道鸡蛋面汤护嗓子,实际是:鸡蛋黄与白面的混合乃良药。

“白汤”这个煮面条剩下的东西,如今人们早就不稀罕啦,写出来告诉年轻人不仅是节约、珍惜粮食的传承,更希望大家懂得:生活中有很多科学知识,洛阳人喜欢喝汤,每一碗“汤”里都有它的历史文化传承、它的保健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