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每一个文艺而理性的人

都置顶了周冲的影像声色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找到最适合你的位置

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说的就是,不同的环境,能让一个人呈现全然不同的面貌。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曾看过一个小寓言。

说有一块稀世美玉,掉在了瓦砾堆中。

大家对它议论纷纷:“块头那么小,能有什么用?盖不了房子,也铺不了地。”

“就是。光不溜秋的,踮板凳都踮不了。”

“连砌粪坑,主人都会嫌它闪屁股。”

它在这种鄙夷中,也对自己充满了否定,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

但是,有一天,它被一个懂玉的人捡起,稍加打磨,变成倾城之宝,献入皇宫,佩以金帛,缀以金饰,高阁供奉,被无数人惊叹和鉴赏。

这当然是故事。

但是,依然有无数人生的投影在其中。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你会想到,当年孙悟空在天宫,只能成为弼马温,要么就被视为顽劣至极的泼猴。

但在取经途中,他成为渡人渡己的大圣。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J.k.罗琳做秘书时,工作散漫,没有热情,甚至偷工减料。

她总是做梦,嘴巴里老念叨什么少年巫师,什么哈利·波特。

后来雇主忍无可忍,把她炒了。

当她回到书房,激情勃发,写出史上最成功的系列丛书。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还有无数中国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王小波,年青时曾有一段下乡的经历。

那时,他懒得出奇,对周围的重复性机械劳作没有一丁点兴趣。

但是,当他写作,既勤奋又专注。

成名以后,有记者去他当年插队的当地,问老乡们:“你知道王小波么?”

对方回答:“就是那个很懒的?!”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好在,孙悟空没有一辈子呆在天宫,罗琳没有一辈子呆在办公室,王小波没有一辈子呆在云南,他们到了新地方,找到新位置,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歌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

你是水生植物,那就依水而居。

你是高山松柏,那就与云为邻。

你是奔马,那就寻找到一片无垠的草原,在那里纵情奔跑。

位置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因为,如果你到了错的地方,遇见一堆消耗你的人,你的注意力与时间,都将用在于对抗上,而非创造上。

选对了位置,你的创造力,才会不受阻。

你才能顺畅而澎湃地,发挥出最大的潜力,绽放你的生命激情。

工资越稳定,风险就越大

有朋友说,他们公司有两种薪酬体系。

一种是底薪低,但提成高。也就是薪资浮动大。

一种是底薪高,但提成低。也就是薪资非常稳定。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作为老板,他说,其实,前者才会让人真正成长。

因为,

自由度最大、挑战越大的工作,对一个人的成长要求更高。

它会召唤你的斗志,调遣你的技能,催促你的求知,监督你的执行,去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困难。

几年过去了,你会完全变成一个新的人。

但是,依赖稳定工资的员工,虽然也工作,但相比而言,还是太容易削弱自己潜在的才能。

  • 干好,我5000元一个月。

  • 得过且过,我也是5000元一个月。

那么,我为什么要拼命?!

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这样短视的利益权衡中,你当然就不会那么积极。你会偷懒,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你以为自己赚了便宜。

其实不是。

你用月薪5000元,买断了你的未来。

别人因为努力,和房子一样,身价一路都在涨涨涨。

你却成了贬值品。一无所得,一无所长,一无所爱,还消耗了最宝贵的光阴。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最残酷的是,在职场中,年龄歧视一直存在。

几年后,你去找工作。别人一问,你年龄30岁,想要6000元的工作。对不起,比你更年轻的人只要4000元,我凭什么给你6000元?

届时你才知道,所有的稳定,都是一种职业陷阱。

它会让你在安稳假象中,放弃身上最珍贵的东西——斗志。

没有了斗志,时间在为别人赋值,却让你贬值。

这时,职场还将悄悄向你发出黄牌警告:你即将被淘汰。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2014年,中国新闻网上有一则报道,广州陈女士去找工作,发现自己应聘的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告诉她,超过35岁的不要。

2017年,华为清退34岁以上的员工。

2018年IBM裁掉了2万40岁以上的员工。

风险就在眼前。

相信我们都有所感知。

那怎么办呢?其实应对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适应风险。

即,在行动上、事业上、言论上、思想上都让自己自由,拥抱变化,拥抱未知,挑战自我,才会一点一点地,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自律是一切成就之本

选准了热爱的行业,也找到喜欢的工作,那就要记住一条:自律

任何一项伟业,流程化、日常化地去做,都会面对日复一日的琐碎、庸常与无聊。

但你必须以强大的自律,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村上春树有一本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在这其中,你会看到一个男人从30岁,跑到50岁的身影。

这个身影告诉我们: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天选之人。

你可能丑,我可能胖;你可能愚蠢,我可能贫穷。

我们离那个理想中央的人,都差了一大截距离。

但这一点关系都没有。

只要自律地努力,有规律地生活,找到创造性的快乐,我们就会一步步靠近。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有一项心理学研究,调查何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成绩。

研究人员先将可能有用的品质都列举出来,诸如积极、开朗、幽默、严谨、健谈、冷静、内向、爱阅读……等三十多项。

接着,找了数百学生进行一一测试。

最终发现,这些品质对成绩好坏,没有根本性的影响。

唯一能影响成绩的,就是自律。

甚至,这是比智商,更加重要的指标。

能管住自己,该读书的时候就读书,该听课的时候就听课,该做作业时就做作业,那么,他就一定会获得骄人的成绩。

而在生活中,也是一样。

自律力强的人,比较少患心理疾病,工作更有效率,较多有共情同理心,更受人信任,也更容易成功。

因此,罗伊·鲍迈斯特在《意志力》一开头,就说了这段话:

不管你如何定义成功——家庭美满,拥有知己,腰缠万贯,经济有保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心灵健康,内心富足等等—— 往往都要具备几个品质。

心理学家在寻找这种品质时,一致发现:自律,才是它的重中之重。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

许多人初入职场,会问一个很急的问题:“我干这份工作,多久才能在广州买房?”

“我干几年,才能拿到年薪百万?”

其实这些提问的人,注意力都搞错了方向。

我们更该关注的,是自身的成长,而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因为,人,才是最值钱的资源——

哪怕时代风起云涌,我也依然岿然不动;哪怕通货膨胀再厉害,我的收入与权威,还是会以指数级上升。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因此,当你进入某个行业,不要只盯着薪水,要主动向业内你最钦佩的人学习。

学习他如何在庸常工作中精益求精;学习他如何应对危机;如何他如何与人、事、物、资源打交道,学习他如何一步步地超越自己。

这样一来,你的成长会越来越快。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我们公司曾来过一个应聘者。

她履历特别惊人,能力也极其出众,但是,她期望的薪资,只有月薪3000元。

我问她:“为什么只要3000?”

她说:“因为我想实现的,是让自己几年后能独挡一面。那时候,薪资肯定不会低。所以,低起点没关系,只要能学到东西。”

她是真正的聪明人。

因为她明白,当你成为高精尖的人才,会吸引一堆顶级资源前来。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这些资源既有金钱,也有重要人脉,还有权威、专业度、影响力、追随者,以及自己构建起来的沟通网络等。

马太效应,还会让这些资源无比扩大。

届时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才是一个人享用不尽的、无法被带走的财富。

它会真正为你赋值。

它会为你加冕。

它也会成为你一生的保障。

哪怕你忽然之间一穷二白,也能让你不久就成为中产,甚至富翁。

不要和那个懒惰的人为伍

每一个公司里,都有老油条。

你一定一定不要和他们为伍。

因为,他们会以自己的油腻,将你快速同化。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我有一个朋友,是90后,刚刚毕业时,去了一家公司。

结果很不幸,公司安排给他的分管领导就是一个职场混子。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他想把刚刚完成的方案再修改完美一点,领导说:“差不多就行了。你又不是老板,费那么多心思干什么?”

他想加班,补上那周没完成的工作。

领导说:“哎哟,这么积极,图什么呢?老板表扬你几句?这有什么用?”

他挣扎着说:“表现好可以有奖金呢。”

领导说:“老板给你画大饼你也信?劝你还是别太天真哦,做完就走,生活才重要。”

一周,他还在继续坚持。

但两周、三周、四周……两个月之后,他的激情已经没了。

他被同化成了另一个职场新混子。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老板当然把他开了。

这时他才明白,职场容不得混不吝。

如果你混,也必将被混出局。

他开始学着远离懒惰者,与积极上进的人为伍。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积极的人群,会形成一个正能量的磁场,当你靠近他们,会被带动,被感染,被引领。

然后,变成更具竞争力的年轻人。

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

这说明,和积极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不仅会变得更优秀。

同时,你的人脉也越优质,越具价值,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找到一家好公司,或者一个好邻导,长久跟随

电视剧《猎场》中,惠成功一次次地跳槽,还写了一本书,叫《跳槽跳成首富》。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他春天在甲公司,夏天在乙企业,秋天在丙集团,冬天又辞了职,不知道要去做什么。

他以为,自己拥有多项选择。

但实际上,这种频繁跳槽的人,HR一看简历,就会扔到一边。

因为,企业换人,是需要成本的。

这些成本hr必然要计算。

她会对频繁跳槽者非常警惕:无忠诚,无恒心,无法长期合作。于是干脆放弃。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我们要做的,是谨慎选择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人,长久跟随,一起奋斗。

前不久有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叫《雷军:如果不是出身富贵家庭,忠诚和勤奋是你成就事业的唯一机会》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说:

一个人一生的能量是固定的,你把自己的能量分散到了不同的公司,你就很难在一个公司有大发展。

我觉得很有道理。

跳来跳去的人,无法扎入工作之中,投入100%的精力。

他总是在考虑退出,一遇问题就逃避,这种人,无法胜任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其厉害的方面,和厉害的人。

你要观察、学习、练习,和牛人共处,向最卓越的人求教。

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去吸取。

像一个孩子一样去问。

别害怕提问。《别一个人用餐》里说:

有一个规则,每个人都得记住:

一个越成功的人,他越希望与那些能将他们才华完全发挥出来的人,分享他的学问、智慧和经验。

将力气集中在一点

教皇问米开朗基罗:“请告诉我你才华横溢的秘密,你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一经典雕像的?”

米开朗基罗答道:“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

世间万事,莫不如此。

我们要的是一块石头,而不是所有石头。

那么,找到它,用上时间这款刻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会在某一天,看到你一直渴慕的大卫。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心流:完美体验的心理学》介绍:

一个人在世 70年,按每天清醒状态 16 小时算,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 185G 。

是的,185G。

这就是我们这一生能处理的信息总和。

一个硬盘的容量,可能都比它大。

它少得如此可怜,一定要让它效率最大化。

而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只有一条:让时间与注意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挑出对你最重要的那件事,一直投入,往深里扎,不管不顾。

《丛林法则》中说:强度每一次都会击败广度。

所以,保存我们的力气与能量,集中在最强的一点。

找出丰富的矿藏,然后深入挖掘,比起蜻蜓点水般东挖西掘,收获会更多。

面对失败,要有重头再来的韧性

这个故事,想必你也听过。

松下电器曾公开招聘一批管理人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计划招聘15天,报考的却有几百人。

经过一周的考试和面试之后,选出15位佼佼者。

当松下幸之助将被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没有入选。

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

于是,松下幸之助让人复查考试情况。

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第一,只是因为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导致神田三郎落选。

松下立即让人去给神田三郎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二天,他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为没被录取,跳楼自杀了。

当迟到的通知书到来时,他已经离开人世。

大家都呆怔了半晌,深深为此遗憾。

一位高管说:“多可惜,这么有才,我们就这样失去了他。”

但是,松下幸之助却说:“不,幸亏我们没录取他。一个意志如此脆弱的人,是不可取的。”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失败充斥着我们的人生。

谁能免于苦难?

谁能得到挫折的免死金牌?

谁能拥有百毒不侵之体、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之运?

没有。

你没有。我没有。他们也没有。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在一败涂地之时,将它视为开始,而不是结束。

然后抹干眼泪,在生命的低谷,咬紧牙关,往前再走一步。

一步接一步,一天又一天,或许我们就能迎来柳暗花明,接到好运的通知书。

这8条残酷的潜规则,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