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是不是所有導演都有一個“同性戀電影”夢?

meng0130


金枝玉葉

導演:陳可辛

編劇:阮世生/陳可辛/李志毅/陳寶華/許願/許月珍/奚仲文/張國榮

主演:張國榮/袁詠儀/劉嘉玲/陳小春/曾志偉

製片地區:香港

語言:粵語/英語

上映日期:1994-07-23

片長:107分鐘

故事梗概:著名音樂人顧家明(張國榮 飾)精心栽培了最受歡迎女歌星玫瑰(劉嘉玲 飾)。兩人男才女貌,是十分相配的一對。他們的忠實fans林子穎(袁詠儀 飾)誤打誤撞成為了唱片公司的男新人,眾人都沒有發現其實林子穎是女扮男裝的。子穎生活在偶像的圈子中才發現這對金童玉女正面臨感情的考驗。子穎的純真同時吸引住了家明與玫瑰的眼球,分別對子穎產生了愛意。一段複雜的三角關係,引出不少笑料。

玫瑰是一個熱愛美麗的風情女子,早晨在床上偷偷地噴香水,穿著吊帶睡衣誘惑假小子,最後放下身段抱著他哭。但她的脂粉香氣終是敵不過子穎的清透純真,愛情如同生日賀卡里的音樂,終究要耗盡,金童玉女不過是個幌子,她的段數用老用盡,越想抓牢越要失去,終於釋然,同他做了好朋友。

玫瑰第四次拿獎時的鏗鏘和灑脫,背後又有多少落寞無奈,她笑著說明年還會站上領獎臺,卻永遠失去了家明,是愛情將她逼上梁山。

子穎的愛情是一場煙火人間的盛宴,她喚起他的創作靈感,靈感源自對最平凡生活的嚮往,做普通人,過普通日子,單純稚氣的她令他心生憐愛,他需要一個小男孩般單純熱情的愛人,而不是一個時刻同他周旋鬥心的情人。

如果一個女子,令同性、異性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性取向,那麼,她無疑是一個動人的女子,極致動人的女子。

整部劇與以往同性題材不同的是,最終克服性別認同障礙的主角本身其實雙方是異性,但一開始家明並不知子穎的真實性別而囿於苦惱。最終家明突破一切阻撓,忠於自己,選擇子穎的那一刻告訴我們,其實性別在愛情面前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只要愛你,就好了。不知為何,據調查,喜歡《新不了情》的影迷們往往對這部的熱愛程度也非常高。大概是那份愛都這樣的鏡頭筆下,都是如此的真切吧。

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道我喜歡你。

我們生來平等,愛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陸已經全面實施同志婚姻合法化,也希望終有一日,這個疆土能夠包容一切形式的愛。勇敢愛,不歧視。


香港電影


我想是有的吧,做導演的人總想拍出一些不一樣的電影,想要讓人記住,想要獲得國際大獎,想要獲得超級關注的電影。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就得來點不一樣的電影,我想,其中一條道路就是這個就是同性電影啦。

比如,李安就拍過兩部關於同性的電影。一部是《喜宴》,還有一部是《斷背山》,後者知名度更高,獲得的國際大獎也更多,更是被奉為同性戀電影的鼻祖,談起同性電影,首先想到的就是《斷背山》。這兩部電影我都很喜歡,《喜宴》看了三遍吧,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覺得特別有魅力,好想自己也能有那樣開明的父母。

有很多講男女愛情的電影,但是兩個男人談戀愛的電影還是比較少見的,這樣的電影你想要拍好它,也是需要有很多挑戰的,不說別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本身對於同性戀就有很多誤解,有很多固話的錯誤認知,比如同性戀都是娘娘腔啦,或者同性戀是一種病,是不正常的人,需要去醫院治療等等的錯誤看法,所以導演在拍攝的時候要考慮的東西要更多,怎樣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呢?並不是把換湯不換藥,把男女愛情簡單套用在男男愛情身上就可以的了。所以怎麼做去拍好同性戀電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拍的不好,罵聲也會淹死人的。

經常也會聽到一種調侃的說法,‘男女只是為了繁衍後代,男男才是為了真愛’,哈哈,這部分群體常稱為腐女,她們對於男男之間那種純粹的愛情很嚮往,並且一廂情願的覺得男人之間談戀愛好酷哦,想當然的認為所有男同性戀者都是非常帥氣的,哈哈。

你想啊,既然拍的是同性戀電影,而且你還挺成功的,說明你來做導演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嘛,對以後的導演之路還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啦,這只是我簡單的一種小想法,歡迎大家一塊交流。畢竟,我們都向往純粹的愛情!


八墊幽默娛樂匯


2017年被很多電影人稱為“LGBT電影年”,因為這一年,世界各地湧現出了一批質量極高的同性題材影片。

既有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樣情感細膩又不失小清新氣息的作品。

也有《月光男孩》這種深沉又含蓄的影片,更有向經典致敬的《上帝之國》。

這當然是社會包容度越來越開化的體現,但是在此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很多導演都對同志電影表現出了興致,中國導演也不例外。

中國導演拍攝的最著名的四部同志電影應該要屬李安的《斷背山》、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和關金鵬的《藍宇》。這四位名導,雖然風格各異,但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同性”,從某一程度上已經反映了絕大部分絕大多數導演的選擇。

而那些沒有直接把“同性戀”當做影片主題的大導演其實也或多或少涉獵過這個題材。

像姜文在《讓子彈飛》中就有一個片段,當邵兵被懷疑是強姦犯時,情急之下道出了自己的性取向:“如果是我,趴在桌子上的就不是她而是她男人了。”。

同樣的,馮小剛的《非誠勿擾》系列裡,異常妖嬈的馮遠征和廖凡代表的就是同性群體。

(Ko,這是廖凡啊,真是沒看出來呀!)

可見,“每個導演心中都有一個同性戀電影夢”所言不虛。那麼為何這些導演都喜歡拍同性戀影片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這是一種挑戰,因為很多導演本身並不是同性戀,所以對於他們而言,同性戀是一種充滿神秘感的題材,但凡有理想的導演都會對自己不熟悉領域有徵服欲,所以同性戀影片是他們繞不過去的一個主題。

其次,在現有的社會輿論環境下,同性戀之間的感情要比異性戀低調委婉得多,這種環境使得同性之間的戀情往往更富有戲劇性和張力,甚至比異性戀還要來得細膩,是非常棒的電影題材。

這從《斷背山》當年獲得了無數的獎項中可以看出,這類題材的愛情片是容易引起評委共鳴的。

最後,電影是思想的先驅,作為電影人,往往都要有時代前瞻性,所以他們會有想讓大眾瞭解同性、理解同性的想法,而作品無疑是最好的宣傳工具。

綜上,無論從已有的現象還是從拍攝動機來看,確實,每個導演都有一個同性戀電影的夢。


電影爛番茄


我覺得是有的。因為過去的時間裡,對同性戀沒有公開化,但是有的人是支持的。現在這個字眼被提及了,所以看過去就覺得是這種感覺。而且也可以拍成同性美的感覺,因為每個人相處,都是因為愛存在的。


菁寶


同性電影作為文藝界最高深的一個碰觸的禁區,同性電影會有非常多的導演想要嘗試,我們都知道,幾乎每一個大導演都或多或少的嘗試過同志題材的拍攝,這本身來說就是一種挑戰


我們看過那麼多的同志電影,無論是向南與鄉村,春光乍謝,像青蛇,像金枝玉葉霸王別姬,這些都是華人電影圈的大導演所拍攝的同志電影,更別提還有,斷背山,李安導演的一系列的同志電影像喜宴,等這些電影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勇於去直面同志這個比較邊緣的社群。


其實並不是每個導演都有一個同志電影夢,而是同志,電影的題材是比較難以拍攝的,因為相對來說那更加是一個類似於像禁區一樣的角度大家很難去把握,那裡的一個尺寸,如果去拍攝,過於煽情不好,而過於現實也並不好,無法把她拍得更正面,也無法一律去反對他,所以像同志電影這樣的題材一直以來,都是劍走偏鋒的好的,題材,而近些年同志電影在於世界影壇上面大放異彩,有非常多的同志電影,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大眾的關注,從斷背山開始一直到去年,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同志,電影真的是越拍越好了。


我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演員去源於涉及那樣的一個少數群體,的電影,不光是同志,甚至還有一些少數人群的,題材,這樣的話更多的,包容也能夠讓我們能夠更多的去了解,那些邊緣群體,所處的環境和所面對的困難,大家一起去幫助他們,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