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哪种蟹的蟹黄最多?

格陵兰的鱼


中华绒螯蟹就是俗称的大闸蟹、河蟹,是弓蟹科绒螯蟹属下四种淡水蟹中唯一适合食用的蟹类,自然状态下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的江河湖泊中,养殖业极其的兴盛。大闸蟹九成的脂肪都富集于肝胰脏中,作为储存能量的主要器官,丰富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大量游离的氨基酸赋予了它鲜香顺滑的滋味。“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能让食客这般如痴如醉的膏脂,想必一定寄托和倾注了它们所有的心力和精华吧。

大青蟹,又叫青蟳[xún],也俗称肉蟹、膏蟹。古人称青蟹为蝤蛑[yóu móu]。青蟹是一种产自沿海泥沼里的蟹类,它属于梭子蟹科的青蟹属,和我们印象中那些蟹壳尖尖的“梭子蟹”关系很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苏东坡的一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青蟹的美食地位,我国食用和养殖青蟹的历史都很久远,最有名的产地要数浙江台州的三门。吃蟹是深秋隆重的大事,蟹肉上席百味淡,一只肥蟹抵得上一桌好菜,蟹黄饱满的青蟹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还真有这么一种蟹,以蟹黄超多见长,它就是“面包蟹”。

普通黄道蟹(Cancer pagurus)又叫食用黄道蟹,属黄道蟹科黄道蟹属,正式英文名Edible crab,俗称面包蟹。分布于大西洋的东北部、北海和地中海海域,主要集中在大不列颠群岛附近海域,是英国、法国、爱尔兰、挪威等国的重要水产,因此也常常被叫做“英国面包蟹”或“爱尔兰黄金蟹”。乍一看还真的很像一只面包呢 。

普通黄道蟹外壳呈红棕色,体型粗壮整体为椭圆形,第一步足演化为一对强壮的大螯,其它步足尖端尖锐且有刚毛覆盖,大螯和其它步足顶端均为黑色。外壳宽度通常为15厘米,最大可达25厘米,幼体外壳呈紫褐色,并拌有白色斑点,雌蟹体型普遍大于雄性。

在欧州,面包蟹是非常重要的螃蟹种类。通常使用陷笼在5-30米深的海域进行诱捕,每四十八小时收网一次,面包蟹本身繁殖能力强,欧洲各国都有严格的捕捞限制,比如英国只允许捕捞体宽大于14厘米的蟹。面包蟹在欧洲的地位,大抵相当于三疣梭子蟹在中国的地位,蓝蟹在美国的地位、珍宝蟹在加拿大的地位。我第一次遇见面包蟹是在斯特拉斯堡的一个小餐馆,法式海鲜拼盘(Plateau de fruits de mer)上静静地趴着只呆萌的螃蟹,用力掰开蟹壳后,被面包蟹海量的蟹黄所震惊了,真是一种吃蟹黄吃到饱的体验。

面包蟹最大的优点就是蟹肉饱满,蟹黄量惊人,真的非常适合英国人呢。不过十八世纪的时候,英国人还只是用面包蟹的肉来诱捕龙虾,直到二十世纪,如此饱肉满黄的面包蟹仍然不受人待见。如今,黄道蟹逐渐成为了他们最为青睐的蟹类品种。我们平时在超市里看到的面包蟹都是煮熟冷冻出售的,虽然产肉率高且价格很亲民,却很难满足我们挑剔的味蕾,因为面包蟹的蟹肉咸味较重,蟹黄的甘甜度欠缺,虽然有着淡淡的坚果香气,但缺少甘氨酸带来的清甜口感,仿佛真的只是在吃一块蟹肉味的面包。

蟹黄最夸张的蟹当属面包蟹,只问量不问美味的话,就是它了。


萨尔茨堡的鱼


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油长得最厚实。所以,过去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


一字拖


蟹黄分季节的,个人认为最好的时候是10月份之后的 蟹子也渐渐长肥。母蟹的消化腺和卵巢长成了蟹黄,以准备过冬和来年繁殖的需要(春天蟹黄就变成小蟹了),这时候蟹壳和蟹坨中有个黄色的,粘粘的东西,那就是蟹黄,煮熟以后,就变成红色的,而且红的很深,说明这只蟹也很壮,而同样的公蟹这个位置是白白的,粘粘的就是蟹膏,煮熟后是半透明状,蟹膏越多说明这公蟹越壮

当然这里还有河湖蟹和海蟹之分,湖蟹以阳澄湖 大闸蟹著名,那个蟹黄真是香甜,还有就是盘锦的河蟹,也是膏肥黄满,让人回味!

海蟹 首先说梭子蟹,蟹子也大,满黄的时候,蟹肉也肥,黄有鸡蛋那么大小,吃着过瘾的!


渔夫老六


这么多回答没有一个正解,多的不说黄油蟹了解下,连脚上都是膏,论克卖的!图2是本人自己抓的舍不得卖给吃了,青蟹爆膏也不少,黄油蟹是青蟹的膏蟹变异的产物,很少!图三青蟹,公的但是特别像黄油蟹,里面肉是黄的这种鞋也很少,和普通膏蟹一个价!反正我是渔民,不以口味做参考,只以价格论好坏!😂😂至今没发现啥蟹比黄油蟹贵的!





三门岛外打鱼郎


我觉得青蟹黄多,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蟹油)长得最厚实。所以,过去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九月里要吃母蟹,农历十月里要吃公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