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糖尿病不想發展成尿毒症,要控好哪三個指標?

宜糖健康


如果你已經患上糖尿病或者有近親得了糖尿病,那麼你就需要留意引起糖尿病發生的三個指標,分別是糖化血紅蛋白,血壓,膽固醇,這三大指標會直接反映糖尿病的病情。

糖化血紅蛋白

在尿液檢查中,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可以直接反映人體最近3個月的血糖水平。如果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高於6.5%,那麼就表明血糖水平稍高了。較高的血糖水平會嚴重危害人體的許多器官,包括肝臟、腎、心臟等。當然,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測定血糖來觀察自身的血糖水平情況,一般空腹狀態下,低於7mmol/L屬於正常的水平。

血壓

血壓也是間接反映血糖水平的指標之一,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濃度較高,會引起血壓偏高。因此,觀察並控制好血壓水平,對於糖尿病患者很有必要。一般情況下,患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膽固醇

大多數人不知道,其實膽固醇在人體中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會阻塞血管,損壞器官;另一種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可以清除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一般來說,對於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00 mg/d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40mg/dl以上。

想看更多心血管內容,就點右上角關注吧~


39小心肝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較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臨床特徵為蛋白尿(表現為尿液中泡沫較多,不易消散),隨著疾病進展會慢慢出現水腫、高尿酸、高血壓等症狀,糖尿病腎病晚期(V期),表現為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臨床一般確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即可判斷為糖尿病腎病III期。不想發展為尿毒症,就要控制糖尿病腎病的發生。

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年齡和病程、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高尿酸、肥胖和吸菸等。

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會自然減退;病程越長,血糖起伏波動,血管病變逐漸積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的風險增高。長期高血糖加速糖尿病患者非酶糖酰化,增加組織缺氧和血管活性物質釋放,腎血流動力學異常,導致腎臟微血管病變,從而增加了糖尿病腎病發生的風險。高血壓會增加尿蛋白排洩,使得腎臟血管壁增厚、小動脈硬化,是糖尿病患者進展為尿毒症的主要病因。高尿酸和高血脂損傷腎小管上皮,使得腎小動脈硬化及腎小球硬化,也是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因素。肥胖與高血糖、高血壓一起加大腎小球負荷,使腎小球高濾過,導致蛋白尿的發生。吸菸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性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進展,有研究表明吸菸的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尿毒症發生風險比不吸菸的患者高。


藥事健康


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形成的疾病,尿毒症一般是由於其他腎病或者是其他疾病演變而來的,其中糖尿病就是會演變成尿毒症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想再讓疾病再進一步惡化成為尿毒症,那麼糖尿病患者就要控制好自己的尿比重、尿蛋白以及血葡萄糖這三個指標。

第一個需要控制的指標,首先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腎病,肯定是需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餐前血糖控制在六左右,餐後兩小時血糖控制在八左右,糖化血紅蛋白控制不超過6.5,控制好血糖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腎衰的發展速度。

第二個需要控制的指標,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正常人的尿蛋白在做檢驗的時候是呈現陰性的,也就是化驗單上會顯示一個減號;但是如果是在化驗單上出現一個加號,這就說明該檢驗者的腎是有問題的,並且加號的數量越多,就意味著該檢驗者的腎病可能越嚴重。

第三個需要控制的指標,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高血壓和高血壓,反過來又會損害到腎臟,所以對於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來說,控制好高血壓也有助於延緩腎衰竭,一般來說,原則上要求患者血壓130/80mmHg以下。

指導專家:周琪,主治醫生,馬鞍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

公立三甲醫院工作十年,擅長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血液淨化。


醫聯媒體


血糖、血壓、尿蛋白,其實,不僅這三個指標,還要控制血脂、血尿酸等


李青大夫


尿毒症指急性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由於代謝物蓄積和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以致內分泌功能失調而引起機體出現的一系列自體中毒症狀。

糖尿病和尿毒症這兩種似乎不太相干的疾病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據最新統計顯示,每三個尿毒症患者中就有一個是由糖尿病腎病發展而來的,糖尿病腎病已成為導致尿毒症的首要因素,也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臨床上以出現持續的蛋白尿為主要標誌。

掌握好這四點控制預防糖尿病

一、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牢牢把握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只要能做到這四句話,糖尿病就可減少50%。

二、高危人群進行嚴密監測

定期檢查血糖、尿糖、糖耐量、體重、血壓、血脂等,一方面指導生活方式的改善,一方面以期早期發現糖尿病。

三、有效控制糖尿病

對已經發病的糖尿病要早發現、早治療,有效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控制的指標如下:

血糖的控制至關重要:空腹:4.4~6.1mmol/L 餐後2小時:4.4~6.1mmol/L

糖化血紅蛋白(HbAc):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0%以內。對於年紀較大的人,糖化血紅蛋白可放寬至9.0%。

血壓:<130/80mmHg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1.1mmol/L

糖尿病不僅要治療,而且要定期檢查,達到治療目標。

四、嚴密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

糖尿病的腎損害可分為五個階段:蛋白尿前期、初期、臨床顯性蛋白尿期、氮質血癥期、終末期(尿毒症期)。發現越早對治療越有利,所以要及早發現蛋白尿前期。


shazhiliang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中20%-30%會發生腎病,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已佔腎透析治療患者的50%以上,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血糖: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既然是高血糖引起的腎臟損害,要想保護腎臟最先的就是控制血糖達標。至於血糖控制目標,不能參考別人的標準,而應該有醫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控糖目標。在降糖藥的選擇上,要考慮腎臟負擔。對於有嚴重腎病的糖友,可根據具體情況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血壓:血壓與腎臟損害是一個噁心循環的過程。血壓越高,腎臟所承擔的負擔就越大;腎臟損害以後,排洩能力下降,血壓就越高。因此防止腎病的進展惡化,糖友也應該加強對血壓的管控。單純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在140/90mmHg以下,而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的話,要求要更加嚴格,血壓要控制在140/80mmHg以下。

血脂: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紊亂很常見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甘油三脂血脂等可促進腎小球硬化,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是糖尿病腎病的病因。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有助於減輕炎症和內皮功能障礙,改善血壓和血脂異常,有益於糖尿病腎病的預後。一般建議每天攝入飽和脂肪酸的量應低於總能量的7%。

除了這些指標,防治糖尿病腎病還應該經常檢查尿微量白蛋白,這是腎臟病變的早期信號。避免使用可能損傷腎臟的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物、抗生素、造影劑及所謂治療“糖尿病”的祖傳秘方、靈丹妙藥等。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臺,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糖人健康網


專家認為,以下這三個指標對糖尿病轉變成糖尿病腎病非常重要:

第一個指標:尿比重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比重,一般來說比較固定在1.010,也可能有稍微上下浮動,但此病到了後期,比重數值就比較固定了,也就是說,腎的濃縮功和跟稀釋功能就沒有了,因此尿始終就在這一個水平上。

專家提示:

尿比重數值固定說明腎有問題。

第二個指標:尿蛋白

一般健康人的尿蛋白是成陰性的(陰性就是減號)。如果出現加減號,說明就有腎病的可疑了;如果出現一個加號,意味著有糖尿病腎病;加號越多,說明病情越嚴重。

第三個指標:尿葡萄糖

一般健康人的尿裡是沒有糖的。如果尿糖的加號越多,說明血糖越高。但尿糖呈陰性,也不等於沒有糖尿病。有一小部分病人,他們血糖很高,但尿裡就是不出現尿糖。所以,現在尿糖陽性不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指標,還應化驗血糖。

專家提示:

在尿檢化驗單當中,尿比重、尿蛋白、尿葡萄糖這三個指標我們一定要格外的注意一下。

糖尿病腎病,又被簡稱為“糖腎”,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由於這種疾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而且尿常規檢查“尿蛋白”一項通常為陰性,所以,具有很大的“欺騙性”。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忽視。所以很多糖尿病腎病患者,一旦發現患病,基本上都是糖腎三期、四期。

而糖尿病腎病的兇險之處在於,一旦進入到這個階段以後,病情的發展速度就會迅速猛增,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平均5-8年的時間,就會發展到腎衰、尿毒症的階段,也就是糖腎的終末期——五期。在我國,透析的腎病病人中,糖尿病人佔20%-30%,平均年齡僅有53歲。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腎病呢?

1、平穩血糖!

作為糖尿病的併發症,首先前提當然是要控制好血糖。血糖濃度高,波動大,會損傷腎臟微小血管和腎小球。臨床要求,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血糖<10.0mmol/L,特別要注意,餐前餐後血糖不要波動太大,差值在最多不能超過3mmol/L。血糖平穩是預防糖尿病腎病的首要前提。

2、降低糖化血紅蛋白!

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顯著上升會直接加重腎臟微小血管損害。要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年齡70歲以上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可放寬至8.0%

3、每半年檢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腎病最敏感、最可靠的指標。也是提早發現腎臟損害最重要的手段。而這一點,幾乎被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所忽視!

腎臟小血管早期受損時,尿液中的蛋白質滲出量並不超標,所以患者在做尿常規檢查時,尿中的總蛋白指數通常是正常的。患者會自以為平安無事。而實際上,因為長期高血糖導致腎小球基膜受損,平時不易滲出的白蛋白此時卻會滲透到尿液裡,隨尿液排出,出現白蛋白濃度上升的情況。幸運的是,這時的糖尿病損傷還處於早期,只要通過科學的方法治療,病情完全可以逆轉。

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腎小球損傷會持續加重,等尿常規中的尿總蛋白指數呈陽性時,糖尿病腎病已經形成,且不可逆轉!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半年檢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是預防、逆轉糖尿病腎病發生的最後關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患者必須重視。


華絡健康


第一要控制好飲食,做好膳食記錄

第二要控制好血糖並堅持定期 監測血糖,定期 體檢並測測糖化血紅蛋白

第三要控制好體重,酌情做做適宜的運動和鍛鍊

第四血脂情況、心肝腎功能等全身情況


曉燕話營養和曉燕的詩


1、清除體內四廢:廢物、廢水、廢氣、廢血;

2、清四廢三要素: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拿掉、缺什麼補什麼;

3、做到以上兩條,人體自我免疫和自我修復功能全面恢復並提升,不光與糖有關的指標自然迴歸健康標準,體內其他指標一樣恢復健康;想不健康都難!

保華堂


朱星明名-德合天地效健人生


問題是如何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