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在当代书坛曾翔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书法家。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师从刘炳森、沈鹏等名家的他有着诸多的头衔。他被视为“丑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吼书”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他退出中国书法家协会曾轰动一时。


褒奖者感叹曾翔身上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令人惊奇的多样性表现手段。曾翔是新时期民间书风的鼓荡者,是以狂放不羁的个性和不流于俗的面目对传统审美进行挑战的创作者。一个明了世间虚假却从不丢失真诚的人,一个历经沧桑却愈加意气风发的人,一个内心不屈服权威却甘当人梯的人,一个令学生敬、令众人亲、令伪君子怕、令真汉子服的人,他的内心装满了力量和慈悲,他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个性,他的艺术从来没停止过创造,他胖乎乎的手下总挥洒着天才般的才情,他的孤独只有上帝知晓,他的一切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而贬抑者则认为曾翔挑战了传统书法的优雅底线,是个不可理喻的胡闹分子,不值一笑的疯癫者,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狂,视曾翔为当代丑书的代表人物。


搞出各种动静的曾翔,到底是在传承中国文化,还是在变着招数炒作自己?打着“艺术当随时代”幌子的曾翔,究竟是在写书法,还是在玩“杂耍”?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曾翔,充满争议。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洪荒之力


2015年的一天,一个标题为“吼书”的小视频让曾翔成为了“网红”,只见他笔墨挥毫,连吼带叫,一边喊一边写大字,字似乎也面貌全非……如此夸张的“表演式”书法而非大众所理解的正统书法创作,一时间把曾翔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吼书”火了,很多人说他是传统书法的“离经叛道”,是江湖不正之风,给他扣上了“丑书”的帽子。书法圈内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玩的过火”,有的人赞他是真性情,结字造型匠心独运,是对传统书法的突破……


后来网上经常流传这样的视频,曾翔怪叫三两声,大笔一挥,墨汁四溅,围者欣喜赞叹轰然叫好。然后朋友圈、微信群评议如沸,满屏的挖苦、嘲讽,骂曾翔乃跳梁小丑,玷污了书法艺术。有人痛心疾首:“中国书法毁于贼手!”


作为当事人的曾翔很淡定,既没有回击骂声,也没有感谢支持。这条当天写大字而被朋友拍摄下来的视频,实际上就是曾翔平时的创作状态。


面对各种流言蜚语,曾翔并没有停止,继续我行我素。2016年5月27日晚上,“墨池直播汇”张俊东给大众来了一场正式的曾翔“吼书”直播。


在现场,地上铺就了3米见方的宣纸,两个年轻人正锯掉一只旧式拖把的长手柄,将其改制成“笔”,一只水桶盛满浓墨。曾翔从学生手中接过蘸满墨汁的“大笔”,伴随着“啊呀”的吼叫声奋力向宣纸来了重重一击,左冲右突,一会站立、一会蹲坐,曾翔双手握笔,在纸面上推拉、绞转,写到“岳”字的最后一笔时直接趴跪在地,大笔顿首,最后那声吼直击人心。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日常三大件


早年,曾翔当过兵,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当年当兵走的时候,父母问需要带什么,曾翔环顾了一圈,就带了毛笔。


“我们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一村几十户人家都不识字。亲戚夸我父亲识字时,他会自嘲说‘南瓜大的字认识一箩筐’。在农村,会写字就有饭吃。我们哥仨春节出去跟乡亲们写春联,人家会留你吃饭,有被尊重的感觉。我带毛笔,就是想着到部队能派上用场。”当年当兵走的时候,父母问需要带什么,曾翔环顾了一圈,就带了毛笔。


后来,他开过餐馆,南来北往的书坛画友大多曾在他的小店里进进出出;他“玩”过“流行书风”,后来却又从一个在野的自由散漫分子,走进了体制内,成为文化部下属的艺术研究院里的一名能够带学生的硕士生导师……但,这一切,对于曾翔来说,似乎都无所谓,都自然而然,门里门外,都是一样的状态:

吃酒,打牌,挥毫,他的日常三大件,一个也不能少。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与“狂”有缘


他喜欢调侃别人,也不忘捎带自己。每逢曾翔的出现,总会让场子热起来,大喊大叫,说说笑笑,想哭就哭,想唠就唠,正好应了曾翔的一句口头禅“高兴万岁”。


有时曾翔创作完一幅作品,兴奋不已,常常高呼:“出事啦,出大事啦”。其实“啥事没有”,就是用这几声叨念,吐出心中所感,也成为他在书写时一种借力的手段,营造出一种属于曾翔的“场”。


他曾为“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摇旗呐喊,在经典书法与民间书法中反复游走,各有取舍。面对“吼书”“丑书”带来的流言蜚语,曾翔一笑,何必管他?我,自有我在。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福”


“书坛济公”


曾翔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方式。


他的出场,会让一场本来平常的见面变得活跃起来,让有点活跃的聚会变得兴奋异常。他就是一个能够搅动人心、搅动气氛的活跃分子;他能够让本来有些散漫的大家一起嗨皮,让大家一起舞蹈,让大家一起兴高采烈。所以,你无法不热切地喜欢他,——即使你并不知道他的下一步会是表演出,或者导演出怎样一种格式,怎样一种程序,但你肯定会期待他手中的指挥棒挥舞的抛物线,有如期待一次汇演的最精彩的曲目,有如期待一部影片里最经典的桥段……


由此,曾翔被誉为“书坛济公”。


由此,曾翔曾宣言:高兴万岁!


曾翔曾有一段话,或可看作对这类问题的应答:一个书法家,首先要是一个汉字的设计家。过去老把汉字的书写局限在书法范围内,如果把学习书法扩展为“学习汉字艺术”,把着眼点放在汉字本身的艺术性上,放在汉字造型的美上,可能会更有价值,思路会更开阔,前卫、传统、古典的界限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曾翔心中的书法,在于汉字的造型,在于造型的艺术属性,在于对其艺术属性的“美”的塑造。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艺术就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胡抗美(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


曾翔的书法思维比较奇特,总想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他有自己的造型观,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对他的争议集中在传统与非传统的理解上,而曾翔的态度是鲜明的,不仅要继承,还要尊重传统。所以,曾翔是“他本楚狂人”。曾翔与“狂”有缘,他是二王中人,更在二王传统中“兴狂”。


陈忠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翔是一位可爱可敬的老大哥,我们最早做过同事,相交甚久。我对他的性情和他艺术的创造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他的艺术越走越宽泛、越活泼。从某一方面来说,他现在的艺术状态是一种升华,他的艺术形象使我经常能够想象到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周伯通。周伯通是一个老顽童,性情天真浪漫、返璞归真。他的这种状态是真实的,不是哗众取宠的,平时我们在一起玩耍,他就是这样的一种个性,符合他自己的一种个性,那就是有艺术价值的。


宁可狂狷,而拒绝俗套;宁被非议,却不以为然。曾翔依然快活地写着自己的字,他笑着说:“已经走上这条路的人都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方式。”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号一夫、曲堂、木木堂。1958年出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湖北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曾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书法群星奖,连续五届入选 “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中国当代书法二十家提名展”、《共和国书法大系》、《当代美术史—书法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南海、今日美术馆、荣宝斋画院等国际友仁及私人收藏机构收藏。


曾翔书法作品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作品《选抄佛经文》作品规格:33cm*53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180cm*98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64cm*37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180cm*24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70cm*34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68cm*34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70cm*35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138cm*35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138cm*35cm


曾翔,师从刘炳森、沈鹏,被誉为“书坛济公”?专家:玩“杂耍”

曾翔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规格:138cm*35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