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唐太宗: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高句麗,崛起於中國西漢元帝時期的遼東半島民族政權,當時也不過歸屬於大漢王朝東北玄菟郡一個小小的高句麗縣。

《後漢書·東夷傳》:“武帝滅朝鮮,以高句麗為縣,使屬玄菟”

身為小國當然為西漢帝國馬首是瞻,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王莽不光大搞社會改革搞崩國內,還把外交工作搞的一團糟,主動挑起爭端,掀起戰火。

唐太宗: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王莽就看不慣這些區區小國還想當王?匈奴單于成了“降奴服於”,高句麗成了“下句麗”,以示卑賤。稱號都是關乎民族尊嚴的事,換誰誰也受不了。

自與王莽新朝邊境衝突後,高句麗開始和中原王朝翻臉,在東漢到唐朝的數百年裡,打打停停,時而襲擾邊境,時而遣使求和,入朝納貢。

高句麗也不斷擴張發展,到了隋朝,高句麗已是一個龐大的國家,擁有橫跨遼東和朝鮮半島的廣袤領土和成熟完備的行政體系。為了避免被中原王朝直接打擊,公元427年,高句麗遷都平壤。

隋朝與高句麗

隋朝統一天下前的南北朝期間,高句麗主要採取南進策略,打擊朝鮮半島南部的兩個小弟——百濟和新羅。

無論是北魏,北齊,北周,還是南朝諸政權,高句麗都接受冊封,入朝納貢。

公元589年,隋朝滅陳,完成大一統。高句麗驚慌失措,就怕下一個輪到自己,積極練兵攢糧,在遼東依山修建堡壘要塞,甚至在數年後玩“先發制人”,以上萬靺鞨騎兵圖謀隋朝遼西地區,為營州總管韋衝所敗。

《隋書•列傳第四十六》:開皇初,頻有使入朝。及平陳之後,湯大懼,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唐太宗: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此舉激怒隋文帝,揮師三十萬水陸並進征伐高句麗,結果死者十之八九,敗在運氣不好。

陸路渡過遼水後軍中疾病流行,沒看到敵人就倒下一大片,正逢雨季,糧道運輸困難,糧草供應不上。水路那是更慘,遭遇強颱風,沒看到陸地船就沉沒一大半。

《資治通鑑•隋紀》:漢王諒軍出臨渝關,值水潦,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周羅睺自東萊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風,船多飄沒。

秋,九月,己丑,師還,死者什八九。高麗王元亦惶懼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上於是罷兵,待之如初。

高句麗很清楚自己國力當然耗不過隋朝這樣的龐然大物,文帝因為慘敗,加上高句麗實相認慫,暫時擱置高句麗問題。終隋文帝楊堅之世,他始終將北方的突厥汗國視為頭號強敵,隋軍將士連年出塞,深入漠南,打服突厥人,突厥可汗稱臣求和,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天災戰敗那沒辦法,到了煬帝手上那是徹徹底底地瞎指揮導致敗的慘不忍睹。

高句麗王不肯親自入朝,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北部那是紂王的叔父箕子所封之地,漢武帝時設置“漢四郡”,即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遼東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是高句麗趁著我們中國動盪時期不斷蠶食取得。

作為大一統的帝王,隋煬帝覺得自己有義務消滅高句麗收回遼東,後來的唐太宗亦是。

隋煬帝前後三次征伐高句麗,葬送軍隊百萬,天下百姓疲於勞役,死者甚眾,社會動盪不安,輜重糧草損失那更是無數,激發了全國各處農民起義加速隋朝滅亡。

《資治通鑑•隋紀》:自雲“家在某郡,隋末從軍,沒於高麗……”因問親戚存沒,大德紿之曰:“皆無恙。”鹹涕泣相告。數日後,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資治通鑑•隋紀》: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資治通鑑•隋紀》:初,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失亡蕩盡。

唐朝決意用兵

唐朝建立初期,高祖李淵心念當初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時被俘虜的中國軍民,寫信給高麗王高建武要求遣反,並且集合在大唐的高句麗俘虜送還他們回國,高建武也奉詔歸還數萬華人。這算是雙方善意的友好接觸,兩國關係走向修好階段。

在唐朝基本統一的武德七年,高麗正式入朝朝貢,進獻方物(土特產),高祖遣使冊封高建武為遼東郡王、高麗王。

然而這其中出了個令人大跌眼鏡的小插曲,高祖竟然很客氣地認為不必讓高句麗稱臣。“何必令其稱臣以自尊大”?

宰相溫彥博勸諫高祖高句麗為中國故土,而且

對於這些夷狄而言我們大唐就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就如同太陽和星星,名正言順。

《舊唐書·溫彥博傳》:時高麗遣使貢方物,高祖謂群臣曰:"名實之間,理須相副。高麗稱臣於隋,終拒煬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於萬物,不欲驕貴,但據土宇,務共安人,何必令其稱臣以自尊大?可即為詔,述朕此懷也。"

彥博進曰:"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若與高麗抗禮,則四夷何以瞻仰?且中國之於夷狄,猶太陽之比列星,理無降尊,俯同夷貊。"高祖乃止。

太宗貞觀年間大唐國力強盛,陸續攻滅東突厥汗國、高昌,打殘吐谷渾,重創薛延陀,擊敗吐蕃,唐軍鐵騎所向披靡。

隋朝征伐高句麗死難的人被高句麗堆成小山丘,即京觀,用以炫耀武力,實乃中國之恥。太宗派人毀掉京觀,“祭而葬之”。高句麗王高建武聞訊安全感全無,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長城,自夫餘城至海,長千餘里。

修長城的同時,高句麗還是不斷入朝上貢,甚至派太子親至長安,釋放善意,太宗加以優待慰勞。終高建武在位期間,兩國關係那是和平穩定發展,高句麗識相服軟,唐朝也找不到揍高句麗的理由。直到高建武被權臣泉蓋蘇文所殺,此賊改變對外政策,才給高句麗帶來滅頂之災。

戰爭的導火索是高句麗聯合百濟進攻同是唐朝藩屬國的新羅,圖謀斷絕其通往唐朝的通路,唐朝先禮後兵,派遣使者警告高句麗,泉蓋蘇文那是囂張萬分,我行我素,拒絕唐朝擺佈。

唐朝不得不對高句麗用兵,唐太宗覺得大唐和高句麗之間必有一戰,晚打不如早打,早滅高句麗,省得後世皇帝為征伐高句麗大動干戈,導致隋煬帝時期那樣天下騷動。“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另外也是復我中國故土,為隋朝百萬死難者報仇。替高句麗報國王被殺之仇,這當然是對外打的旗號。

《新唐書•東夷傳》:十九年二月,帝自洛陽次定州,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資治通鑑•唐紀》:上謂侍臣曰:“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餘力以取之。

《舊唐書·東夷傳》太宗遣相里玄獎齎璽書賜高麗曰:"新羅委命國家,不闕朝獻。爾與百濟,宜即戢兵。若更攻之,明年當出師擊爾國矣!"

唐太宗: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滅高句麗必當水陸並進,如果僅僅走陸路,高句麗以舉國之力守遼東,這仗就很難打了,所以水路出師必不可少。太宗吸取隋朝教訓,軍隊調動、戰船建造、徵役民夫等等戰爭準備是非常嚴格謹慎。

唐朝僅發兵十萬,算是對百姓影響最小,加上新募軍隊三千人,奚、契丹數千騎兵助陣,新羅也發兵五萬南面攻之接應唐軍。隋煬帝那時是動用百萬,其實沒必要那麼多,徒增勞役。

《資治通鑑•唐紀》:命太子詹事、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總管,出柳城,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副之。

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為平壤道行軍總管,以舟師出萊州,左領軍常何、瀘州都督左難當副之。

貞觀十九年夏季四月,太宗親率大軍自幽州出發,李勣、李道宗作為前軍先行出發,連克蓋牟城,遼東城。張亮率四萬水軍渡海襲佔卑沙城。唐軍圍攻高麗重鎮安市城兩個月不克,期間以少勝多大破高麗將領高延壽、高惠真十五萬精兵,

戰爭拖到秋季,唐軍士馬難以久留,加上糧草運輸困難,被迫班師。

太宗此次出征,對高句麗以重創。攻佔遼東等十餘城,奪高句麗七萬餘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而唐軍損失只有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戰馬方面其實是賺的,光安市城打援戰就繳獲五萬匹戰馬。

《資治通鑑•唐紀》: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

這場戰爭是太宗生平的最後一戰,太宗沒有達到消滅高句麗的戰略意圖而懊惱。高句麗在遼東依山修建眾多堡壘,難以攻克,唐朝之後採取以偏師不斷騷擾襲擊高句麗,燒殺搶掠,使民眾疲於奔命躲入堡壘,荒於農耕,長久下來必將因糧荒自我崩潰。

《資治通鑑•唐紀》:貞觀二十一年:以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候將軍李海岸副之,發兵萬餘人,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入。又以太子詹事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等副之,將兵三千人,因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兩軍皆選習水善戰者配之。

貞觀二十二年:丙午,詔以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副之,將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自萊州泛海以擊高麗。

高宗延續這一計策,連年派兵進攻高句麗,公元660年,名將蘇定方攻滅高句麗的盟國百濟,唐朝以其地設五個都督府,使高句麗陷入孤立境地。

八年後的高宗乾封二年,唐高宗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 ,終於在次年九月李勣攻破平壤,立國七百年的高句麗滅亡,唐朝設立安東都護府。

《舊唐書•高宗本紀》:蘇定方等討平百濟,面縛其王扶余義慈。國分為五部,郡三十七,城二百,戶七十六萬,以其地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

司空、英國公勣破高麗,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歸。境內盡降,其城一百七十,戶六十九萬七千,以其地為安東都護府,分置四十二州。

唐太宗: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