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夺门之变,掌握大权的于谦为何选择“按兵不动”

于谦完全有能力阻止,不过为大局着想,为了江山社稷能安稳,所以在“夺门之变”当晚,听闻政变的发生而选择按兵不动,或许他预料到自己会是什么结局,但是他宁可牺牲自己身家性命。

石亨、徐有贞这些带头策划发动政变的人本就是于谦的政敌,嫉妒畏惧于谦的威望。趁着代宗皇帝重病不起,难以视事,加上太子朱见济早夭,朝廷无储君内外人心不稳,勾结宦官曹吉祥等人,秘密联络英宗生母孙太后,要知道英宗和代宗是异母兄弟。孙太后当然希望亲儿子上位,当即点头同意。

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

当初英宗被俘,国家危难时刻,瓦剌兵临城下,是由孙太后亲自下诏授予明代宗朱祁钰皇位。这个皇位可不是直接传自于父亲宣宗朱瞻基,意味着孙太后也同意可以否定其皇位合法性。

夺门之变,掌握大权的于谦为何选择“按兵不动”

换言之,这场得到孙太后背书的夺门之变,按封建君臣法统而论,居然是“合法”的。

于谦在朝廷的威望如日中天,掌握军政大权,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登高一呼,轻而易举搞定石亨一伙,但是他得到儿子于冕的急报后没有任何行动。

明·屠隆: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代宗皇帝在深宫气奄一息,被隔绝在宫门之外的于谦,并不能真正师出有名,去制止皇太后和太上皇的行动。

皇权斗争从来落子无悔。孙太后不论从前如何支持于谦,政变后也并不想置于谦于死地,但她及其家族已经选边站了明英宗和石亨这一方,于谦如果要阻止政变,那只有和孙太后走向对立面,囚禁罢黜孙太后,接下来就会面对另一个直接问题,继位者当选谁?

政变造反,大逆不道,如果于谦强行罢黜太后和上皇,并宣布他们是谋逆作乱,则朱祁镇这个谋逆罪人或应赐死,或废为庶人;包括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在内的所有朱祁镇子孙,都同样将作为罪人之子。

而明宣宗朱瞻基只生了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个儿子。朱祁钰现在病危难治,太子早夭,这就意味着明宣宗朱瞻基一脉将永远失去皇位继承权。如此情况下,分封各地的诸王必定想入非非,国家又将陷入动荡不安,很大概率有藩王学习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入京。

夺门之变,掌握大权的于谦为何选择“按兵不动”

就算换一种温和的处理方式,于谦不公开宣布孙太后和朱祁镇母子是谋逆,只是将他们禁锢起来,剥夺一切权力,推举英宗长子朱见深继位。

那么从明代宗、孙太后、朱见深、甚至大明朱氏皇族任何人的立场角度去看,这样的于谦不是曹操也是曹操,不是董卓也是董卓了。君臣势难两安。

一个罢黜囚禁其祖母、生父的大臣,不管哪个皇侄即位,会不把他当成曹操董卓?天下人又有多少会不把他当成曹操董卓?皇权赫赫天威,岂是人臣可以轻易掌握的?

明代宗朱祁钰对于谦可不是完全“信之用之”,也“防之惧之”。身为帝王当然清楚权力平衡的必要性,于谦功高震主,威望如日中天,自然有所提防。所以重用和于谦不和的石亨等人,以牵制于谦的权势,终于酿成祸变。

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这点是最重要且最基础的。病危在床的朱祁钰,听闻政变发生,第一反应竟然是“于谦耶”,而不是“快传于卿”之类话语。于谦在朱祁钰心中地位可不是相父诸葛孔明,而是一直所提防的司马懿王莽人物,生怕祖宗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大明江山被权臣轻易和平过渡,这也是朱元璋在祖训中所提的重中之重。

得知是朱祁镇政变复位,代宗朱祁钰方长舒一口气「哥哥做,好!好!」,宁可自己身死位废,也不愿从此成为大明王朝末代皇帝、老朱家的罪人。

明代宗能从藩王到皇帝,于谦可谓第一功臣,无论是稳定局势,安定人心,努力劝进,还是坚守北京,收拾河山。但是实际上代宗内心深处对于谦却是如此忌惮,何况是朱氏皇族任何其他人来做这个新皇帝?

朱元璋所创造的“皇明祖训”从法理上给了各地藩王充足的发兵理由,大家就会纷纷四方起兵讨伐于谦这个新时代董卓了。于谦为人刚正不阿,从不结党,在师出无名的情况下,他很难迅速击平四方,稳定天下乱局。

然后呢,八王之乱,天下分崩离析,蒙古伺机入侵,百姓受苦,苍生涂炭,也不见得就是危言耸听。彼时天下人又将会怎么看这样的于谦?后世史学家又会如何评价这样的于谦?

于谦面临的难题就在这里,如此局面,已经不是明朝体制内合法的政治手段能解决的。但是,于谦毕竟不是政治野心家,而是大公无私,为国忘身的国家忠臣。

夺门之变发生的太快太突然,留给于谦决断的时间不足一晚,皇城中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只剩下了前太子、英宗之子朱见深,生父政变再立其子,那样牵涉进去又有何意义?

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谈迁《国榷》

所以于谦才会呵斥儿子于冕不要去管,这是国家大事,天命自有所归。

景皇帝大渐,石亨等谋拥南内,府尹公(于冕)知其谋,奔扣告变,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那一晚,于谦在府邸深深叹息,他想到的是当年宣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想到的是大明江山的社稷安危,虽然清楚自己很可能活不了,但是顾念大局为重,“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夺门之变,掌握大权的于谦为何选择“按兵不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