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夷陵之戰未開打孫權為何就趕緊求和退還土地?劉備為何還不答應?

宋曉培



答:夷陵之戰開打之前,孫權有向劉備求和了嗎?

查《三國志•吳志•吳主傳》,並沒有提到。

《三國志•蜀書•先帝傳》裡面倒是有講了,說,劉備惱怒孫權偷襲關羽,準備興師東征,於章武元年秋七月,親自統兵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也有提到,可作為印證。說諸葛瑾跟隨呂蒙征討關羽建功,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的職位代替呂蒙領南郡太守,鎮守在公安。“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吳王孫權的求和信就是由諸葛瑾執筆寫的,信中大意是說:關羽與先帝(漢獻帝)相比,您覺得誰更重要?荊州與天下相比,您覺得哪個更重要?當務之急是先替先帝報仇呢還是先替關羽報仇?當務之要是放眼於天下呢還是著眼於荊州?分清其中的輕重緩急,事情就好辦了。信寫得大義凜然、不卑不亢。

劉備對諸葛瑾這封信置若罔聞,根本不聽。

不管如何,戰前孫權向劉備求和之事是有的,但壓根兒沒提到退還土地!

所謂“孫權退還土地求和”之說是從哪兒來的呢?

在《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的記載中,諸葛瑾只是奉孫權之命給劉備寫了封求和信,沒有親見劉備。

《三國演義》為使情節富於戲劇化,寫諸葛瑾專程出使蜀漢,拜見了劉備,和顏悅色,口中頌稱:“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劉備斷然拒絕,惡聲惡氣說:“殺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罷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斬汝首!”

不難看出,《三國演義》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誇大了孫權為求和而讓出的利益,目的是襯托劉備與關羽桃園結義的手足之情。

但這不是事實。

我覺得,孫權如果真肯交還荊州,劉備很可能是會接受求和的。

但想想看,孫權處心積慮,終於佔有荊州,絕對是百分之一千一萬是不肯再吐出來給劉備的——真心不想和您劉備打仗,但您堅持要打,也可以奉陪。

所以,查《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壓根就沒有孫權在戰前向劉備求和的記載,我們看到的只有他安排陸遜部將軍宋謙等先攻蜀五屯,然後隨輕重以兵應拒,再接著是“大破之”,臨陣所斬殺及俘獲的蜀兵有數萬人,劉備倉皇奔走,僅以身免。

有意思的是戰後。

《三國志•蜀書•先帝傳》裡記:孫權聽說劉備狼狽不堪地逃到了白帝城,“甚懼,遣使請和”,這次,劉備答應了,“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這次也有記載相與呼應:“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但比較一下二傳的異同:《三國志•蜀書•先帝傳》是說孫權對駐軍在白帝城的劉備非常害怕,主動遣使求和,顯得卑躬屈膝;《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只是說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為使者去白帝城拜見劉備,恢復雙方之間的來往,不卑不亢。但在這兒,裴松之注引西晉人虞溥所著的《江表傳》作了補充: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為使者,到白帝城中面見劉備,當時孫權稱,近日得到了劉備的書信,信中劉備檢討了自己的錯誤,因此東吳與蜀漢就此重歸於好。即孫權肯派出使者和劉備通好,是因為劉備先寫了檢討書認錯。

那麼,問題來了。

夷陵之戰後,到底是孫權先提出的講,還是劉備先提出的講和?

我覺得是後者比較合理。

實際上,裴松之注引晉人張勃所撰《吳錄》也有提到:劉備夷陵戰敗後,聽聞曹魏大舉興兵,就修書恐嚇陸遜,說魏軍已到江陵,自己將再次興兵伐吳。陸遜的回答簡潔有力:只怕你劉備有命來攻,沒命逃回。另外,鄭泉出使蜀漢時,劉備曾小心翼翼地詢問鄭泉,問孫權為何不給自己回信?是否是認為自己得名不正?鄭泉沒有好聲氣地答,你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應該發兵攻打篡漢自立的曹魏,而不是討伐東吳。面對鄭泉拋出來的軟釘子,劉備沒有半點脾氣,還是和和氣氣地同意了兩家修復聯盟關係。

可見,戰前“孫權退和土地求和”之舉是不存在的;戰後求和,也是劉備低下身子先提出來的,別太過相信《三國演義》裡寫的東西。


覃仕勇說史


戰爭是外交的延續,劉備也不想開戰,但滿足不了要求,就只有開戰。

01

劉備吃了大虧,豈能善罷甘休。

襄樊之戰,關羽戰死,荊州丟失。且不管劉備替關羽報仇是真是假,但奪回荊州是必然的訴求。

不去說赤壁之戰後,蜀漢與孫吳那些恩恩怨怨,就說湘水劃界之後,孫權趁劉備漢中之戰打得精疲力盡,無力馳援關羽之際,偷襲荊州,的確不很地道。無論劉備多麼不仗義,但這件事的確是孫權做的太過。劉備發洩一下,討回公道,也在情理之中。

孫權清楚自己理虧,但好處是孫權從不得了便宜再賣乖,不像劉備想吞占人家的地盤,還說人家不仁道,美其名曰討伐無道。

無論咋說,都是為了利益,就看誰比誰更高明。

孫權得到荊州,就怕劉備報復,不是害怕打不過劉備,就怕曹魏在背後偷襲。

220年,曹丕稱帝,孫權立馬向曹丕稱臣,討好曹魏。其用意就是穩住曹丕,準備跟劉備開戰。

孫權儘管清楚開戰已經不可避免,但還是做最後的努力,向劉備請和,儘量避免戰爭。

但沒有史料說明孫權求和的條件,肯定的是,僅憑一張嘴是不行,但想讓孫權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也是絕對不可能。

也就是說,想讓孫權把荊州還給劉備是不可能的事。但不管你孫權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不把荊州還回來,劉備也決不答應。

題主所說孫權求和退還土地,那是絕不可能。孫權忙活半天圖的是些啥?不就是為了荊州那點土地嗎?

劉備不答應,正好說明了孫權並不想把土地還回來。否則,劉備也不傻,不費一兵一卒就把荊州要回來,還開戰幹嘛呢?

說不到一起,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開戰,憑拳頭解決問題。

02

劉備不知天高地厚

劉備這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值得稱讚,但劉備真的是沒有數的人。

陶謙佔據徐州,曹操拿他都沒辦法。曹操不服,結果是被陳宮、張邈、呂布等人弄得傾家蕩產,當褲子的心思都有了,幾乎要去投靠袁紹。

陶謙把好端端一個徐州交給劉備,劉備把他折騰的不像樣子不說,老婆孩子被呂布俘獲兩次,被曹操俘獲一次。

長坂坡之戰,又幾乎把老婆孩子全丟了,只帶領數十騎逃走。豹眼也奇怪,呂布好色之徒,曹操好人妻,咋就不惦記劉備那些夫人呢?

赤壁之戰,劉備多少也算出了點力,就佔據了荊州大部分地盤,還認為是自己應得的。

益州牧劉璋瞎了眼,引狼入室,讓劉備鳩佔鵲巢,劉備就志得意滿。

漢中之戰,曹操主動撤軍,劉備得了漢中,就得意忘形,忘記自家也姓劉,自稱漢中王。劉焉、劉虞、劉表那個敢稱王哦。

襄樊之戰,關羽失掉荊州,劉備就覺得吃了大虧,不能容忍,咽不下這口氣。他不想想荊州到底應該歸誰?

劉備更不去想想,他憑什麼與曹魏、孫吳對抗?就憑耳朵比他們大,手比他們長嗎?

孫權主動求和,劉備趁機借坡下驢,討價還價一下,差不多見好就收。

恐怕是劉備獅子大開口,要求太多,孫權不幹。

孫權認為,給你個面子就是看得起你了,你還真不拿豆包當乾糧哦。

總而言之一句話,孫權絕不會拿土地作為求和的條件,至少是可以歸還一點但遠遠不會滿足劉備的要求。

劉備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如何會答應呢?

戰爭是外交的延續,大差不差才可以談下去,差得太遠還談個球?

打一架就服氣了,不服也不行。


豹眼看歷史


當聽到劉備親自帶兵來進攻的消息,孫權確實想要跟劉備講和,不過並沒有割地。而說到孫權為什麼要講和,一方面是出於維護孫劉聯盟的考慮,另一方面按《三國志·先主傳》的說法,是孫權感到畏懼。劉備於公元221年四月稱帝,七月就伐吳。誰知道他是不是想吞併吳國呢?

也可能是由於己方先違背了孫劉聯盟,襲取了荊州,殺掉了關羽。己方不佔理。要知道魯肅在時,孫權是很認同魯肅的聯劉抗曹的戰略的,荊州也是由於魯肅的主張孫權才借給劉備的。當曹操聽到這個消息時吃飯的筷子都掉到地上了!雖然後來由於呂蒙堅決要襲取荊州,並說服了孫權,不過孫權並不是一下就同意,是儀、全琮都曾勸說過孫權荊州是可以襲取的。孫權才下定襲取荊州的決心。

再來說說劉備為什麼不許孫權的請和。《三國志·先主傳》說是因為憤怒,憤怒孫權襲取了荊州,殺掉了關羽,並且張飛也被部下殺死並割掉首級送給了孫權。所以劉備這次出兵是有為兩位兄弟報仇的原因的。

不過主要的還是為了進一步的奪取更多地盤。劉備當時是不是想滅亡吳國,現在不得而知。不過奪回荊州劉備心裡應該是有這個想法的。

劉備稱帝才三個月就啟動這麼一場戰爭,應該是有一些膨脹的心理的,結果就遭到了慘敗。


淳于如風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關羽北伐,因呂蒙偷襲荊州,腹背受敵,被東吳殺害。張飛急於為兄長報仇,又被叛將範疆張達殺害,二人攜帶張飛首級,連夜投奔東吳。可憐桃園三結義,關張兩兄弟都之死都與東吳有牽連,劉備悲痛欲絕,誓與東吳不共戴天。彰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率領舉國之兵討伐東吳,水陸並進,聲勢浩大。孫權因懼怕劉備滔天之勢,派遣諸葛瑾前去向劉備講和。


諸葛瑾說明來意,聲稱東吳願意送還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歸還,願意與蜀漢永結盟好,共同對付曹魏。然而劉備勃然大怒,聲稱東吳殺害我兄弟,今又為何前來花言巧語?諸葛瑾向劉備稱述:興兵伐吳,反而不去討伐魏國,這是避重就輕,畢竟是曹魏竊取了大漢江山。劉備大怒,只是不肯聽從,聲稱若不看諸葛亮之面,定將諸葛瑾斬首。劉備伐吳,為何如此堅決,孫權願意割地還人都不行?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劉備伐吳為兄弟報仇,即關乎到仇恨,也關乎到顏面名聲。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相隨,南征北戰,無論劉備集團有多麼困難,關張都沒有離開,這是何等的忠義。況且關張跟隨劉備幾十年,戰功卓著,想想虎牢關、當陽橋,再想想葭萌關、荊州,還有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關羽送還劉備的夫人。這份情義可謂天高地厚,甚至沒有關張,劉備集團很難有這樣的成績,劉備又如何不心疼關張?後來關張又都因為東吳而死,這份仇恨,不是劉備本人都無法理解,討伐東吳剛開始,又豈能因為東吳的求和而善罷甘休。


再者說,關張是劉備的兄弟,劉備在三國更是名聲在外,又以仁義忠信為本。字跡的兄弟關張被東吳所謀害,這不僅僅牽扯到仇恨,更有蜀國的顏面,劉備的顏面,劉備口口聲聲說桃園結義之情,不為兄弟報仇又何以信譽立身,又如何面對各路諸侯,蜀國也會被人輕視。因此劉備為兄弟報仇,更關乎蜀國的顏面,不會輕易放棄。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先主怒曰:“汝東吳害了朕弟,今日敢以巧言來說乎?”


其次劉備除了仇恨,更有其戰略目的。劉備討伐東吳,即使因為仇恨,也也有著其戰略佈局,那就是踏平東吳。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今且放汝回去,說與孫權,洗頸就戮!諸葛瑾見先主不聽,只得自回江南。

顯而易見,劉備伐吳,除了報仇雪恨。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斬殺孫權吞併東吳。一者是因為仇恨,一者是因為呂蒙偷襲荊州。荊州本是劉備集團的大本營,孫權背信棄義,率軍偷襲,這是沒有道理的。劉備丟失了根本,讓天下貽笑大方,致使在益州的荊州軍無家可歸,這是何等的悲痛,可以說東吳不但讓劉備損失了兄弟,更損失了城池。孫權雖然也曾說要歸還荊州,但眾所周知,哪有侵佔了別人的土地又換回去的道理,侵佔就是侵佔,覆水難收。


因此劉備為了蜀漢集團,為了穩定軍心,想要回去的不僅僅是荊州,而是整個東吳,這樣放解他心頭之恨。劉備有吞併東吳的想法,一者是因為被仇恨衝昏,二者是當時劉備集團確實勢力大增。再者說吞併了東吳,就離恢復漢室更近一步了,但這畢竟是劉備自己的想法,他怎麼也不會預料到,自己回會被火燒連營七百里,敗在陸遜的手下。


再次劉備為兄弟報仇,討伐東吳,也是可以增加蜀軍的凝聚力,收服人心。關張作為劉備的結義兄弟,一路斬將過關,追隨劉備,可以說比親兄弟還要親。二人卻死於東吳人之手,蜀漢的官兵自然也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他們也很憤怒,而最為憤怒的莫過於張苞關興了。劉備如果不伐吳,估計關羽張飛的後人都不會答應,同關羽張飛走的親近的人也不會答應。這樣蜀漢就會人心渙散,軍心不團結。況且劉備兄弟被殺,劉備都不敢去報仇,也會被天下英雄們恥笑。


如果劉備不伐吳,蜀漢的官兵也不會再為劉備死心效力,他們會害怕成為之後的關張,劉備死後劉備默默忍受,又有誰會為他們復仇。因此劉備伐吳勢在必行,這是穩定軍心和軍隊團結的需要。

你是如何看待劉備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夷陵之戰前孫權只求和不退地——到嘴的肥肉不會吐出的 孫權還想攻蜀呢

《資治通鑑 卷69》:

“秋,七月,漢主自率諸軍擊孫權,權遣使求和於漢。南郡太守諸葛瑾遺漢主箋曰:"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矣。"漢主不聽。”

諸葛瑾的話,和趙雲的話其實是一樣的:

“翊軍將軍趙雲曰:"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群臣諫者甚眾,漢主皆不聽。”

公元215年的湘水為界確定了蜀漢和東吳的國界

劉備打夷陵之戰錯了嗎?

答案是沒錯。劉備若不打夷陵之戰,不出5年東吳必然進攻蜀。

在劉備奪下蜀後,孫權的一系列行為表明: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孫權必然連年進攻蜀漢,到時蜀漢將面臨東有孫權進攻蜀地,北有曹魏進攻漢中的局面,這才是蜀漢政權的大危機。

赤壁之戰後,孫權提出和劉備一起攻打蜀地,劉備答應了,之後就單獨奪取了蜀,這讓孫權很是不滿。於是孫權就在劉備奪下蜀地後,要求劉備歸還孫權借給劉備的江陵、江夏等部分荊州土地;在劉備提出奪取了涼州後再歸還,孫權派遣呂蒙奪取了屬於劉備的桂陽、長沙、零陵;在劉備率軍進攻時,因為曹操進攻漢中的張魯進而威脅劉備的蜀,劉備不得不同意以湘江為界,將桂陽、長沙、零陵三郡的湘江以東割讓給孫權,當作是歸還孫權借給劉備的江陵等荊州地。

也就是說,在劉備割讓湘江移動的荊州土地之後,劉備不再欠孫權的荊州土地,並不存在劉備借荊州不換的說法。

孫權趁關羽北上攻打襄樊而奪取荊州,在性質上是孫權入侵——和借荊州無關。

孫權奪取關羽荊州原因有:

1、控制長江水系,保障江東的需要。這是魯肅塌上計的要求,也是呂蒙積極推動的。

2、曹操為了讓關羽退兵而利誘孫權。孫權內部本來就想奪取荊州,加上曹操派人一忽悠,於是就幹上了。當孫權答應的書信到達曹操手裡時,曹操派人告知了關羽,想讓關羽趕緊退軍回去守荊州,但關羽不肯,導致北被徐晃擊敗、南荊州被呂蒙所奪。

夷陵一帶地形圖

劉備堅持攻打東吳的原因

1、如上所說,蜀漢和東吳的國界在公元215年湘水為界協議中已經明確劃定,孫權奪取荊州是對蜀漢的侵略,必須反擊。

如果按照趙雲的說法,一味堅持攻打曹操卻縱容東吳不斷的挖自己的牆腳,蜀漢還有地方立腳嗎?

自己的地盤都守不住,談何擊敗曹魏,一統天下?

2、打擊東吳西進攻蜀的野心。不要以為孫權奪取了荊州就會滿足,繼續西進攻蜀在奪取荊州時已經表露:

“孫權殺關羽,取荊州,以璋為益州牧,駐秭歸。”——《三國志 劉璋傳》

任命劉璋為益州牧,這不是表明了要奪取蜀地?

3、固守自己的形象,為關羽報仇。這是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原因,但重要性不如以上兩個。上面兩個原因是蜀漢政權的根本利益,為關羽報仇是厲害關係。


劉備進攻東吳策略是對的,但在戰術上錯了。劉備應當採取黃權的建議:

“吳人悍戰,而水軍沿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即劉備在奪取了東吳的秭歸之後,就應當鎮守秭歸,派遣先鋒軍慢慢攻打夷陵即可。不管先鋒軍勝敗,都可以慢慢和夷陵的陸遜耗——反正劉備的糧餉是順江而下,陸遜的糧餉是逆流而上,東吳軍餉成本高於劉備。

在荊州被襄陽還在曹魏手裡的情況下,東吳也不能長期重兵駐守夷陵。劉備只需要靜觀曹魏和東吳的形勢變化,怎麼說都可以奪回江陵、南郡等部分荊州土地。


總之

夷陵之戰不打,東吳就不會放棄西進攻蜀,蜀漢就不可能安心北伐,這是夷陵之戰的最大戰果。只是劉備夷陵之戰的戰術錯誤了。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三國正式鼎立,是從夷陵之戰開始的。在夷陵之戰前,魏蜀吳三方都在積極佈勢,其中精彩之處,自是三國魅力所在。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北走,令曹仁據守南郡、襄陽。周瑜統大軍圍攻南郡經年,損失無算。劉備乘機攻取南四郡,並佔有了江夏郡的公安和油江口。然後北上攻打南郡,與周瑜平分南郡。

這樣一來,荊州7郡,劉備獨得南四郡和江夏郡、南郡各一部,而周瑜辛辛苦苦打了兩年,只得了江夏郡、南郡各一部。戰後盤點,東吳群情鼎沸,與蜀漢開戰之議不絕於耳。幸虧魯肅從中斡旋,孫劉兩家暫時承認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劉備讓出了半個江夏郡,孫權也讓出了半個南郡,自此兩家相安。

(赤壁之戰)

曹操在許昌本指望孫劉兩家因為分贓不均大打出手,從而漁翁得利,聽聞孫劉兩家妥善處理了內部分歧後,認為江南有人,短期不可遽圖。因此曹操轉而屯兵河東、關中,進軍漢中、涼州,兵鋒直指馬超、張魯,要徹底奠定北方基礎後,再尋機南征。

曹操猥瑣發育,劉備自然也不敢疏忽怠慢。按照《隆中對》的既定方針,自得南郡第二年,即公元211年兵發益州,讓關羽鎮守荊州。

劉備在四川作戰三年,平定川中勢力,與荊州關羽部首尾相連,遙相呼應。孫權以劉備連佔兩州,勢力頗為強大,心不自安,算起了3年前的舊賬,派兵襲擊關羽。劉備從四川發兵援助關羽,與孫權對峙。

然而此時曹操勢大,張魯以漢中之地降曹,曹操得隴望蜀,劉備面臨兩線壓力,因此與孫權在公元215年湘水劃界,平分荊州。 隨後劉備仍命關羽鎮守荊州三郡,劉備回軍整軍經武,與曹操在葭萌關對峙,並於公元217年主動發起了漢中之戰。這是劉備第一次主動向曹操這個北方霸主發起的挑戰,傾舉國之力,以致於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最終陣斬夏侯淵,奪佔漢中之地,時在公元219年。

(漢中之戰:劉備化繭成蝶)

此時劉備權勢熏天,達到鼎盛,為漢末第一諸侯,進位漢中王。 同年8月,關羽率領荊州本部兵馬兩萬餘人北伐曹魏,攻打襄陽、樊城。襄、樊守將曹仁無力擊退關羽軍,只得堅守待援。隨後曹操派遣于禁帶兵3萬往援,卻被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此時劉備集團發展至鼎盛:內有天府之國,糧草無憂;外有荊州,水陸交便;上有漢中,緩衝魏壓;國主劉備老當益壯,丞相諸葛,年富力強;關羽張飛,百戰成精。

如果關羽再北伐成功,那麼東吳將何以自處? 在關羽的輝煌戰績面前,東吳意識到劉備不再是當年四處求人的流浪漢,如今比當年的曹操還生猛。

東吳和魏國有長江為界,蜀漢與東吳卻是陸上接壤。在對曹魏取得全面壓制之後,蜀漢集團下一步謄出手來打東吳怎麼辦?如果東吳依靠水軍還能跟曹魏一較長短,那麼佔據水陸要衝,舟楫之便的蜀漢,從上游順流而下,東吳將勢若累卵。東吳要想自保,只有全面據有荊州,藉助於三峽的複雜地勢,壓制蜀漢的力量發展。

所以在東吳孫權的眼中,之前的盟友正在成長為危險的敵人,孫權背盟幾乎箭在弦上了。關羽是蜀漢陣營中的靈魂人物,關羽如果北伐成功,荊州南北連成一片,荊州將永遠不可能再奪回來了:必須要有所動作了。

(呂蒙白衣渡江)

關羽傾巢而出,荊州南郡後方空虛。孫權秘密和曹操書信來往,想要乘機攻打荊州後方,為曹操解圍。曹操希望關羽回軍與孫權廝殺,自己好從中漁利,就讓部將徐晃將孫權書信射往關羽軍中。關羽得信後心裡猶豫不決,進退不定。結果孫權派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偷襲荊州南郡,劉備小舅子糜芳因不滿關羽傲慢竟然甘願投降東吳。

關羽根據已失,軍心潰散,最終兵敗身亡,荊州也被孫權奪佔。

劉備一方荊州失陷,關羽被殺,強勁發展的勢頭頓挫。荊州太重要了,從關羽北伐幾乎成功,就足以證明以荊州作為跳板進取中原的戰略正確性。

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還是蜀漢軍魂,如今竟然被盟友東吳設計害死,不管是劉備以“仁義”之名,還是照應軍中的慷慨之情,伐吳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荊州之地的歸屬,事關蜀漢、東吳兩國的國運,雙方都志在必得。

劉備因為剛剛經歷過漢中大戰,還在恢復經濟和消化新佔領的地盤,因此按捺住復仇的衝動,一直到公元221年7月,劉備登基後3個月,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由此揭開了夷陵之戰的序幕。

(劉備登基後第一件事伐吳)

小說《三國演義》從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到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用了將近四回的篇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這一重大戰役。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其中有一些是史實,還有很多是小說家言。

“(先主)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傅彤、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

劉備的安排是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三國志》中沒有明確提到這一點,但是,諸葛亮與當時的太子劉禪都沒有隨軍出征,而且從後來劉備病重白帝城時,他們才從川中趕來,也能夠看出這一點。

劉備為什麼會選擇御駕親征呢?這與劉備集團的內部組成勢力有關。劉備集團裡有幾波人,分別是以關、張為代表的老班底、荊州士族、益州本地士族。這樣一看幾乎是一目瞭然,必須劉備親征。

因為益州勢力親劉的一向不多,劉備為了打下成都曾放縱士兵們大肆搶劫過這些士族,他們因此大多親曹,而荊州勢力和東吳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帶他們去打荊州,劉備擔心會變生肘腋。所以,劉備只好帶自己多年心腹們,在鬚髮斑白時再走上戰場。

諸葛亮必須坐鎮成都,節制益州勢力,鞏固消化新得的漢中地區。為策萬全,劉備還派馬良去湘西以漢帝名義,用絲帛財物誘使少數民族出兵助戰。如此得兵5萬多人,氣勢洶洶,殺奔東向。

據《三國演義》,在孫權得知劉備大舉出兵進犯的消息之後,大會群臣,商議對策,而此時,諸葛瑾主動請求為使,去說先主罷兵。諸葛瑾親往白帝城,向劉備卑辭厚禮。

“孫夫人一向思歸。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不僅說要送還孫夫人,還要把荊州一併交還,並將鬥爭矛頭指向了曹魏。 可是《三國志.吳書.諸葛瑾傳》卻不是這麼說的。諸葛瑾沒有親自前往白帝城,只是“與備箋”,寫了一封信。信中沒有任何歸還荊州的話語,其原文如下:

“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群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諸葛瑾的意思是,劉備既自認正統,放著國仇家恨不報,就只在意區區一個荊州,氣量未免太小了。這哪兒是求和?簡直是下戰書。

荊州於孫權之利害甚大,失去荊州,長江上游無險可守,孫權費盡心機,不顧孫劉聯盟破裂,不顧世人非議才奪取的荊州怎可能如此輕易交回?

(孫權把都城遷到前線以守國門)

雖然劉備勢大,但是此時的孫吳勢力也頗為強盛,據有了交州、揚州、荊州之地,比起蜀漢的益州之地要大的多。孫權自襲殺了關羽後,早已料到劉備會來尋仇,早早地做好了預備工作。首先是大軍盡皆西調,調集重兵鎮守荊州。同時,孫權在鄂州修築了城池,並在221年果斷遷都鄂州,改為武昌。把首都放在一線,有利於政治和軍事的雙重部署。事實也證明了孫權的戰略眼光。劉備果然大規模發兵伐吳,荊州再次成為主戰場。

為防止腹背受敵,轉而派遣趙諮向曹魏求和。羅貫中詳細記錄了趙諮使魏及孫權接受曹丕冊封為吳王的過程,與《三國志》的記載相差不大。《三國演義》第八十二回,

“丕覽表畢,遂問諮曰:‘吳侯乃何如主也?’諮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獎毋乃太甚?’諮曰:‘臣非過譽也。吳侯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論之,豈不為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孫權雄略如此,而且此時也到了40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東吳的大都督都已經換了三個了,孫權還在穩穩地執掌著江東。到了221年的11月,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此時,距離赤壁之戰已經13年,三國鼎立的三方,都在馬不停蹄地跑馬圈地,整軍經武,終於來到了三國鼎立的關鍵節點:夷陵之戰。

“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陸遜傳》)

所以,如果說劉備剛一興兵,孫權就派人求和是真,但是要把荊州還回去,那是絕無可能的,孫權為此緊鑼密鼓地籌備了2年。孫權與陸遜的策對,他們都認為荊州不可能還給劉備,利用荊州遏制蜀漢以後的發展。陸遜在獲得孫權的任命之前,肯定是與孫權達成了一致:積極防禦,適當時間主動出擊,最終爭取獨霸荊州。

劉備伐吳時,蜀漢與東吳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 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陸遜則為避漢軍鋒芒,一退300公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

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

曹魏的細作早就把戰場的情況發到了洛陽。曹丕正在上朝,接報後,對群臣說:

“備不曉兵機,豈有七百里營可以距敵乎?包原隰阻險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法所忌。孫權上事今至矣!”

過了7天,孫權擊破劉備的戰報就送到了。



(吃瓜群眾曹丕)

曹丕所說的“包原隰阻險”是什麼意思呢?

包、原、隰、險、阻是指五種地勢,這五種地勢不適合大軍安營紮寨,這是軍事常識。

包,通“苞”,草木茂盛的地方。這裡紮營視野很不開闊,並且容易遭到火攻;

原,廣闊平坦的地方。這裡紮營目標明顯,容易被人發現。並且無險可守,無依無託,敵軍可能從各個方面攻來,增加防守壓力。

隰,窪地沼澤,很潮溼的地方。這裡紮營行進不變,不利於機動。並且潮溼地勢易於細菌繁殖,瘟疫容易在軍中傳播。

阻,行動受阻礙的地方。狡兔三窟,在限制行動的地方,大軍不容易展開,容易被困。

險,險要之地。

(夷陵之戰後蜀漢已瀕於亡國邊緣)

劉備屯兵結營700裡,明顯犯了兵家之大忌,最終夷陵之戰大敗虧輸,蜀漢在失去荊州之後又一次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勢力最為弱小的一方。孫權的如意算盤達到了,然而也只是延緩了東吳衰亡的時間。東吳的世家大族滿足於保境安民,荊州在東吳的手中,完全沒有發揮出《隆中對》的“大軍出宛、洛而圖中原”的戰略作用,蜀漢只能在漢中一帶與曹魏艱難對峙。

假如沒有孫權背盟,劉備是否能成就高祖一樣的偉業,再次中興漢朝?劉備功虧一簣,其諡號昭烈帝,猶言其英雄氣短,大志難伸。士人都以孫權背盟而不齒,然而三國亂世,人人皆有爭心,孫權為何不能為孫氏一族的安危榮辱奮力一搏?孫權以寒門起家而崛起江東,亦不失為一世豪傑。

隨著時間的流逝,曹魏勢力越發強大,最終三家歸晉,天下重歸一統。此時,距離夷陵之戰,又過一甲子矣!當年的風流人物,俱已老去。可能是三國輩出的群英耗盡了中原的靈氣,隨後的兩晉南朝闇弱,中原罹難,只是可嘆中原士民,百不存一。


而知而行的歷史


孫權求和倒是有,退還土地是絕對沒有,否則剛剛奪了荊州,轉眼又還回去,孫權瘋了嗎?還是嫌不夠折騰?

劉備為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因為孫權殺了關羽,搶了荊州。孫權是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不會因為一時衝動就偷襲荊州,顯然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孫權要幹什麼?



殺關羽、奪荊州顯然是早已計劃好的,從孫權開始偷襲荊州的那一刻起,就沒準備給關羽留活路,關羽是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殺關羽意味著什麼?劉備不會不知道。意味必然會引來劉備的報復,這還是其次,孫權奪了劉備的荊州,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孫權的目的就是奪取荊州。荊州是江東集團的命門所有,也是孫權唯一可以發展的地方,從借南郡開始,孫權集團就與劉備集團埋下了日後矛盾的導火索,魯肅在時,孫權的戰略是聯合劉備抵抗曹操,魯肅不在,孫權已經改變了戰略,奪取荊州,而襄樊之戰恰恰給了孫權一個絕佳的機會而已。



孫權明知道殺關羽,奪荊州,會引來劉備強烈的報復?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因為孫權早已想好了退路了。聯合曹操打擊劉備,在孫權偷襲荊州前後,孫權與曹操集團早已暗中來往,孫權向曹操稱臣,並與曹操協議共同對付關羽,在關羽背後捅刀子,殺了關羽後,又將關羽的首級交給曹操,這不是嫁禍曹操,而是向曹操示意:孫權與劉備決裂,這是向曹操示好的投名狀,換取曹操對孫權的支持,孫權的意思很明白,看,我殺了關羽,現在與劉備徹底決裂,現在我向曹操稱臣。

孫權的稱臣,換取了曹操表面的支持,因為孫權自已也沒有把握:如果劉備真的來報復,曹操會如何面對?會不會乘機攻打自已。孫權的運氣太好,曹操在220年3月就因病去世了,曹丕繼位,曹丕可沒有曹操的才能,但孫權仍然防著曹丕,同時做好兩手準備,一邊防備劉備,一邊防備曹丕,事實孫權一直是這麼幹的。



在確定劉備會發動戰爭攻打江東時,孫權派遣使者向劉備求和,這並不是真的求和,而只是緩兵之計,能拖一天是一天,對東吳來說,拖一天就是劉備的打擊,因為劉備是大軍壓境,糧草、補給都是壓力,多拖一天劉備都是負擔。同時孫權在拖延的時候,東吳會作好相應的戰爭佈置,包括同時面對劉備及曹丕時的應對方案。

但退還荊州土地,是絕對沒有的事,孫權才搶到了夢寐以求的荊州,怎麼可能因為劉備的發兵就還回去,這也太兒戲了吧,這是政治和戰爭,不是想當然,所以退還土地是絕對沒有的事。

劉備為什麼不答應?

因為劉備發動對孫權的戰爭,有幾個原因:

1、為了荊州。荊州是被孫權偷襲奪去,劉備失了地盤又失了面子,不可能忍得下這口氣,劉備沒有荊州,一生的夢想都會破滅,如何無論要把荊州奪回來,這是劉備發動戰爭的最主要原因。



2、為了內部穩定。劉備集團內部多是荊襄士人,丟了家鄉,連祖墳、宗廟都回不去,古人可是相當重視這個的,內部人員的施壓,包括諸葛亮,也是贊同劉備伐吳的,劉備為了內部的穩定,也肯定是要發動戰爭奪回荊州的。

2、為了關羽。關羽是劉備一生的戰友兼兄弟,是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這麼重要的人,被敵人殺了,作為主帥和皇帝,劉備如何面對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部下?蜀漢王國是建立在劉備的個人名望之上的割據政權,沒有了名望,劉備拿什麼服眾?

3、壯士暮年。劉備稱帝時已經62歲了,時日無多,如果不在有生之年解決荊州問題,劉備怕是自已的兒子再也無法解決,劉備想趁生命的最後時光,奮力一搏,奪回荊州,留給後代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純粹地被仇恨衝昏了頭腦而已。

劉備有兩個仇恨,驅使他一定要對東吳孫權用兵。

一、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打敗曹操,劉備認為,按功勞他應該得到荊州的南四郡,結果孫權不但奪走南三郡和江夏郡,還在關羽北伐襄樊的時候,偷襲了荊州南郡,從此蜀漢東進的道路被堵死,劉備咽不下這口氣。

赤壁之戰之前,荊州原是劉表的地盤,劉備那時候也投靠著劉表,結果劉表死後二子不合,劉表幼子劉琮在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奪權成功,最後劉琮將荊州獻給了曹操。

劉表的長子劉琦害怕被蔡瑁殺害,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跑到江夏,劉備由於支持劉琦,也跑到了江夏,江夏於是成為劉備新的根據地。

然後劉備以江夏為根基,發兵佔領了荊州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劉琦去世後,這些地盤都成了劉備的了。

由於劉備又佔領著西邊的荊州南郡,包括江陵和公安等城池,實際上劉備幾乎擁有整個荊州,劉表在時,荊州號稱雄兵十萬,因此,劉備才有實力跟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

但是呢,東吳的孫權當時實力遠遠強於劉備,他有足夠的能力去奪取荊州,特別是南邊的荊州四郡,因此之故,劉備擔心孫權真的來奪取他的地盤,於是他跑去跟孫權說,暫時把荊州借給他,組成聯盟,一起抵抗曹操,如果沒有他這個同盟,孫權未必抵得過曹操,因此孫權在屬下魯肅的建議下,同意了。

《吳書·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誰知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原來在赤壁之戰打敗孫權之後,劉備自以為有功勞,又覺得荊州本來就是他的地盤,是他從劉琦那裡繼承來的,所以不把“借”當作借了,而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

孫權可不這麼認為,當初說好的借,你現在出爾反爾,孫權也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一直耿耿於懷,要奪取荊州的地盤。

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劉備藉著荊州的勢力,往西打下了益州,擴大了地盤,孫權覺得,你以前無處安身,沒有自己的地盤,我把荊州借給你,現在你有了益州,可以把荊州還了吧。劉備說,偏不!

於是孫權就派魯肅去爭奪,孫權覺得,當年是你建議我把荊州借給劉備的,現在倒好,他不還了,你去給我要回來。劉備也派了關羽在荊州,魯肅就跟關羽對峙,這段時間還發生了有名的“單刀赴會”,魯肅邀請關羽,討荊州三郡。結果關羽給拒絕了。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正在這個時候,曹操也沒閒著,他帶領大軍佔領了益州北邊的漢中,威脅到了劉備,劉備一看,不能兩面用兵,於是就先跟孫權和解了,把荊州一分為二,江夏、長沙、桂陽屬吳;南郡零陵、武陵屬蜀,以湘水為界,雙方罷兵。

如果劉備不這麼做,孫權發大軍攻打荊州,劉備將腹背受敵,連他的大本營益州都危險了,劉備這個決定還是很明智的。

等到劉備打敗曹操,奪取漢中,此時荊州發生了一件事,鎮守荊州的關羽開始北伐襄樊,也就是襄陽和樊城,這兩個城池在曹操的手裡,鎮守的大將是曹仁。

關羽圍了襄陽,又去圍困樊城,然而,曹仁退守樊城,關羽一時拿不下來,這時候曹操派了于禁和龐德帶領七軍前來救援曹仁和樊城,駐紮在樊城北邊,正趕上天降大雨,漢水發洪水,把樊城淹了,關羽乘勢打敗了曹操的援軍,囚于禁,殺龐德,但是仍然沒拿下樊城。接著,曹操又派徐晃率領大軍來救。

這時候,曹操派人告訴孫權,讓孫權派兵去攻打關羽的後路,結果關羽趕緊回援,可是已經遲了,呂蒙已經拿下了荊州南郡的江陵和公安,關羽一看自己的老窩被佔領了,於是退到麥城,最後兵敗麥城被殺。

這樣,孫權徹底奪取了荊州,而且把長江上重要的城市全都佔領了,史稱“全據長江”。

而劉備呢,丟失了一大塊地盤,損失了一員大將,無數兵馬不說,蜀漢東出的路線也全被孫權給堵死了。

所以,大耳兒對碧眼兒充滿了仇恨,一直咽不下這口氣,而且,荊州還是他東出的門戶,戰略要地,劉備一定要重新奪回。

劉備第二個仇恨就是關羽的死和張飛的死。

關羽的死,前面大體已經涉及到了,關羽兵敗麥城以後,突出重圍,沒想到又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住,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關羽被孫權殺害以後,孫權沒有把關羽的屍首送給劉備,反而把關羽頭顱送給了曹操,劉備豈能忍得下這口氣。

正史上,關羽雖然不像《三國演義》裡跟劉備結拜為兄弟,可是他跟劉備張飛志趣相投,情頭手足,而且關羽還是劉備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將,損失了關羽,等於損失了左膀右臂,劉備能不痛恨孫權和東吳嗎?

可惜的是,禍不單行。

在劉備稱帝以後,他興兵討伐東吳,給張飛送消息,讓張飛一起出兵,結果張飛又被兩個小兵給殺害了,這兩個小兵殺害張飛以後,逃到了東吳,這又加深了一層劉備對東吳的仇恨。

所以,即便“夷陵之戰”開始前,東吳孫權就派人求和,可是由於劉備心中鬱積的這兩大仇恨,他咽不下這口氣,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沒有同意議和,一定要去打東吳。

蜀漢大部分人,包括諸葛亮趙雲都不主張劉備攻打東吳,劉備一意孤行。

曹丕廢漢獻帝稱帝以後,劉備在諸葛亮等人擁戴下,也稱帝了。

當時,劉備聽說漢獻帝被廢,又聽說漢獻帝被曹丕給害了,於是帶領蜀國群臣披麻戴孝,大哭三天,哭完,劉備就要去攻打東吳。

這時候,首先站出來反對的是趙雲。

趙雲認為,現在更應該討伐的是謀簒漢朝的曹魏,而不是東吳,如果趁著舉國悲痛的心情,去攻打曹魏,則名正言順,天下人也會響應。如果蜀國打敗曹魏,則吳國自會臣服。

可是劉備不聽。

諸葛亮也反對攻打東吳,因為這跟他“聯吳抗曹”的方針不符合,只是諸葛亮剛剛被劉備封為蜀漢的丞相,他不好帶頭直接牴觸劉備。

既然諸葛亮不敢硬頂,其他人都限制不了劉備,所以劉備一意孤行,眾人也是無奈。

當時有個廣漢處士秦宓,犯顏敢諫,反對劉備,劉備差點把他殺了,此後,再也沒人敢反對劉備了。

因此,即便孫權提出議和,劉備一意孤行,直接給拒絕了。

事後諸葛亮還感嘆:

使法孝直(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孫權提出議和時,諸葛瑾駐守在荊州公安,他也給劉備寫信,勸劉備不要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因小失大,關羽張飛的仇雖然重要,可是沒有吳蜀兩國的同盟重要。吳蜀兩國交戰,只會使曹魏漁翁得利。

諸葛瑾勸劉備分清輕重。劉備一概不聽。

可見,劉備確乎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西堤君


劉備已經六十有餘,餘生不多,一統天下的時間不多了,孫劉雖聯盟,但是孫吳一直處於中立想坐收漁利,劉備攻魏實力不夠,如若僥勝東吳也必偷襲,得不償失。故而還不能攻魏,時機來了,三國此刻最弱的東吳把二弟關羽給殺害了,於是劉備名正言順高舉報仇旗號去滅東吳,只有這樣可以加快他一統天下的夢,除去東吳這個後顧之慮,可以全心伐魏。此刻曹魏以稱帝,劉備也稱帝,此刻曹魏攻蜀漢是兩國的戰爭,是侵犯,便是出師無名,天下必會響應,而劉備伐吳是報仇是平定諸侯,出師有名。此刻劉備這樣盤算著,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反對,執意伐吳。劉備要的是錦繡江南之地而非區區荊州。再者劉備以仁義信立世,桃園結義天下人皆知,關羽張飛皆不在,桃園之約啟可違背,不然何以取信於天下人。於公於私伐吳勢在必行,也是劉備唯一任意妄為的一次。





福之富也


孫權想息事寧人,劉備想乘機吞併,曹丕想黃雀在後。

三國時代中期,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為穩固的時候,孫吳政權的大都督呂蒙偷襲了蜀國大將關羽鎮守的荊州,不但奪取了劉備起家的地盤,還把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給殺了。

事情鬧得有點大,主要是荊州這個地方太過重要,一直以來就是三國時期的戰略重地,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河流眾多,土地肥沃,向北可攻曹魏,向東可伐孫吳,向西可徵西蜀。荊州這塊肥肉誰都想得到

三國初期,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遠征孫權,其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奔著劉表的荊州而來的,曹操佔領荊州太過輕鬆,於是才想著順帶把孫權也滅了,沒有想到的是,赤壁之戰,孫、劉第一次聯盟共抗曹操,曹操不但沒有滅了孫權,反而把到嘴的肥肉給吐出來了,荊州被劉備給佔了

劉備佔了荊州之地,才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的地盤,才算得上一個真正的諸侯了,劉備以荊州為基地,西進奪取了益州,佔領了西川之地,天府之國,建立了穩定的蜀國政權,此時三國鼎立的局面才算正式成立。

吳、蜀兩國的政治聯盟共抗曹操其實是有效的,曹魏對誰都不好下手,三家都這麼耗著,真正的轉折點就出現在孫吳偷襲了關羽鎮守的荊州

呂蒙偷襲荊州在戰術上來說是完美的,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戰果,但是卻缺乏政治遠見,它打破了當時的三國鼎立的政治平衡,孫權集團的短視給吳、蜀雙方都帶來了危機,其真正的獲利方其實是曹魏集團。

關羽丟了荊州後,劉備已經在成都稱帝,對於孫吳的這種背信棄義極度惱火,但劉備也看到了危機中爆發出來的機會——趁勢討伐孫吳

關羽的死對劉備來說其實已經是次要的了,此時的蜀國實力已經超過了孫吳政權,而曹操也已經死了,曹魏正處於曹丕繼位,逼漢獻帝禪位,篡漢立魏的不穩定時期,劉備集團如果此時借為關羽復仇,重新奪回荊州,並順勢滅掉孫吳,那麼天下的政治格局就會變為魏、蜀兩國分立,這將大大的增強劉備匡扶漢室成功的幾率,劉備佔據了西蜀和江南一帶,就有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劉備的算盤打得很響亮,立刻率領70萬大軍順江而下,直奔荊州而來,而比他先到戰場的卻是孫權的使者——為求和而來。

孫權此時醒悟過來,偷襲荊州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不但單方面破壞了吳、蜀的政治聯盟,引來了劉備的討伐大軍,更重要的是剛剛登基稱帝的曹丕也派了三路大軍南下攻吳。孫吳政權無論如何是承受不住魏、蜀兩國的攻擊的。

孫吳給遠道而來的劉備送達了求和的信息,不但歸還部分荊州郡縣,而且還很有誠意的送還了殺害張飛的兇手,目的只有一個——重新建立吳、蜀聯盟,共抗曹魏。

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劉備不在是赤壁之戰那個連落腳點都沒有了破落皇叔了,劉備認為憑藉自己的70萬大軍的絕對優勢,加上孫吳又面臨北面曹魏的大軍壓境,可以在這場已經打破平衡的局勢中撈上一把,至少可以把荊州完整的奪來,甚至有可能在曹魏大軍的幫助下伺機滅了孫吳。

劉備決定賭上一把,他自信能賭贏,因為此時孫權得知劉備拒絕求和後派出的兵力只有區區的五萬人,領兵大將軍是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後來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就算是慘敗後,孫權依然求和於劉備,只是條件變了而已。

綜上來看,夷陵之戰以前孫權的求和是因為認清了當時的局勢於孫吳非常不利,而劉備在戰前拒絕孫權的求和,想得更多的是在此次出征中得到更大的利益,只是結局往往事與願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