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而且不停地自轉,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頭朝下的感覺?

仰望永恆


這種思維方式或者就是“思維侷限性”最好的例子,甚至問題本身應該是兒童經常會問的。比如說為了讓你的孩子更加了解世界,你買了一個地球儀,直徑大約20釐米。然後你開始向你的孩子介紹地球上人口的分佈,你的孩子多半會問我們腳下另一面的人為何能站立?為何不會掉下去?為何不會有頭朝下的感覺?

你該怎麼回答呢?好像怎麼回答你的孩子都不太能完全能理解,畢竟在孩子眼裡,想象不出更大的世界,對引力的理解還不是太深刻!

但對於成人來說,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很簡單,突破這種思維侷限性,讓自己站在外太空的高度,這時候你就明白所謂的“上下左右”等方向都沒有實際意義,在浩瀚太空,不存在絕對的上下左右,之存在局部的環境裡。

以地球為例,由於地球巨大引力的作用,引力的方向都指向地球的質心,通常我們認為是地球的的中心,所以對於任何人來說,他們都會感覺到來自地球質心的引力作用,而“向下”就是指的地面到質心的方向,就向一個圓形表面都指向圓心一樣,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感覺,所以從來不會有頭朝下的感覺!

一旦來到浩瀚的太空,比如在宇宙飛船裡,由於是在做慣性運動,等效於沒有了任何引力作用,這時候你仍舊不會有頭朝下的感覺,這時候的你相當於漂浮在太空中!


宇宙探索


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而且不停地自轉,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頭朝下的感覺?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它就像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載著我們在宇宙空間中以每秒鐘29783米的速度飛馳,與此同時,地球本身也在以每小時15度的角速度旋轉,在赤道上其自轉線速度可達到每秒鐘466米。

當我們瞭解到這種情形的時候,不免會產生一點疑問。即地球一直在高速運動,為何我們察覺不到,也從來沒有頭朝下的感覺?

300多年前,偉大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從此我們就知道了蘋果為什麼不往天上飛,人為什麼會穩穩地站在地面上。另外,牛頓還告訴我們,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會產生萬有引力,質量越大,萬有引力就越大。

地球的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相應的也會產生巨大的萬有引力,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磁鐵”一樣,將我們牢牢地固定在地球表面,並與其一起做恆定的運動。

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判斷自己是否在運動是需要參照物的,比如說你坐在勻速運行的汽車裡,看到車外的事物都在倒退,這時你就知道你是在向前運動的,但假如你閉上眼睛,你就感覺不到自己在運動了。

同樣的,我們要感覺到地球的運動,也是需要參照物的,事實上,在地球上我們是找不到合適的參照物的(因為所有的物體都和我們是一樣的運動狀態),我們能找到的參照物只能是頭頂的日月星辰,但由於這些參照物離我們非常遙遠,我們僅憑肉眼幾乎不可能感覺到它們的運動,因此我們也就察覺不到自己在運動了。

人類對外界的感知來自於大腦的判斷,我們的大腦在判斷自身的平衡狀態時,主要是通過兩個系統來完成的,每一個是視覺系統,第二個是前庭系統。

其中視覺系統的信息來自於對周圍物體的觀察,當我們看到自己與周圍大部分的物體上下方向一致時,就會認為自己是“頭朝上”的。前庭系統的信息則來自於對空間力場的感應,通常情況下,前庭系統會認為作用於自身最大的力的方向,就是向下。

我們來看看實際情況,在地球上,不論身處哪個位置,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物體的上下方向都是與自己一致的。通常情況下,在地球上,我們能感受到作用於自身最大的力就是地球引力,而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可以看到,來自兩個系統的信息都明確地告訴了大腦,我們是頭朝上、腳朝下,證據確鑿,沒有任何異議,於是我們的大腦便理所當然地做出了結論:我們是以“頭上腳下”的狀態站在地球上的。

在一些科幻作品中,空間站不停地旋轉,利用離心力代替重力將空間站裡的物體固定住,身處其中的人員就會一直覺得自己的身體是處於頭上腳下的姿態,也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視覺系統和前庭系統,並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意見統一,當兩個系統有衝突的時候,它們就會“爭吵不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就會不知所措,從而導致我們出現頭暈、噁心等很不好的感覺。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首先要搞明白,我們因何可以站在地面上?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那是因為萬有引力的緣故,我們受到地球的重力,重力指向地心,所以我們才可以腳踩地,頭朝上。

即便你去南極還是北極,這兩個地點,你不會覺得有異樣,你不會因為去了南極就會頭朝地了。這是因為無論你在地球哪裡,你所受的地球重力皆是指向地心的。

“地球漂浮在宇宙中”?

漂浮這個詞彙並不恰當,因為就地球的運轉來看,它並沒有受到浮力或是升力,它只受到了太陽對於它的萬有引力,地球不停地公轉避免了自己掉向太陽表面,對於地球而言,太陽的表面就是地球的“下”,而地球的“上”則是掙脫太陽引力的方向。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科學船塢


地球人沒有離開過地球,在地球形成了一個概念,這就是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裡有外。

而且還有重量這個概念。

卻不知道重量是引力作用下的結果。

但是在宇宙中這些就沒有了。

宇宙往上無邊無際。

往下無邊無際。

往左無邊無際。

往右無邊無際。

在宇宙中,有許多新的概念,這些概念地球人很少能夠掌握。

地球人看見地球月球漂浮在空中,很稀奇,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

(這就是地球人的概念)

地球人沒有開竅,他不知道引力是什麼,而無時無刻都生活在引力中。

他不知道,宇宙中的任何移動都在另一個作用力下面被操作,沒有另一個作用力,是不會移動的。

所以地球,月球附近沒有那麼大的星體引力來操作,地球,月球,它們就不會往哪裡掉,而是遵循著自己的原則運行。

地球上的人站在地球上,被地球吸引,腳都是朝著地球中心,無論在中國,在美國,都是朝著地球中心的。

地球中心就是地球人的下,反之就是地球人的上。90度的一邊是左,另一邊就是右了。

地球人如果在單槓上吊著,頭朝著地球中心,血液就會流向頭部,這是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人不能長期這樣。這樣不舒服。

許多的地球人,思想觀念沒有突破大氣層,他們的觀念在大氣層下面,一切的思想都禁錮在地球上。

但是總想到外星去和外星人談天說地。


寶樹白石


所謂的上與下,是什麼依據?

地球引力的方向為下,反之則為上。

宇宙是沒有方向的。即沒有上下之分,你一直處在地球上,所以你一直都是頭朝上,腳朝下的,順著地球引力的方向。



海參兄弟


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人類的先賢們正在探討大地的形狀,有很多智者就提出天圓地方的觀點,因為這是最符合實際觀測情況的,還有的認為我們的大地是被一隻烏龜馱著的,烏龜的下邊還是烏龜,這就是大家常聽說的烏龜塔模型。然而畢達哥拉斯並不認為大地是平的,因為他堅持著宇宙一定是和諧完美的觀點,認為地球應該是一個球型。在一次授課中畢達哥拉斯表達了這個觀點,這個時候有一個學生戰戰兢兢的站起來說:先生如果大地是球型的,那麼我們走著走著是不是會掉下去?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是很可笑的,但是在那個時代這的確是一個不可繞過去的問題。就跟這個問題是一樣的,只是這個問題的提問不再是為什麼在地球另一面的人不會掉落在太空之中,而是變成了“為什麼沒有頭朝下的感覺”。實際上這都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引力的存在。

在地球上我們感覺出的前後左右上下這些方位,到了太空中就都不管用了,但是我們通常的都把指向地心的方向看作是“下”,因為這就是引力的方向。所以說無論在地球的任何位置我們感覺到的都是地心方向是“下”。當然如果你有“上帝視角”去觀看地球,那麼確實有一個半球是一直朝著“下”的,但是他們既不會掉下倆也不會感覺到頭朝下。除非有一天引力消失,那麼人類就拜託了地球的限制,直接漂浮了。

如果對象不同,地球運動的下是哪個方向哪?很簡單就是地球和太陽連線指向太陽的方向,就是地球的下,地球在運動的同時一直都有著向“下”掉的趨勢,只是一直掉不下去而已。而地球除了自轉、繞著太陽公轉之外,還跟著太陽繞銀心運動,速度大約是250公里每秒。


科學黑洞


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而且不停地自轉,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頭朝下的感覺?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因為用萬有引力就能回答這個問題,但要說清楚卻並不容易,值得由淺入深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司空見慣,卻蘊含不少科學道理的問題。

萬有引力定律

曾經亞里士多德很認真的考慮了這個問題,他認為物體分兩種,一種輕物,一種是重物,輕物比如空氣和火是輕性,天然的網上走!重物比如泥土、水等是重性,它們是會往下掉的。這很有道理啊,所以此後數千年時間裡,居然沒有人再去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時間走到了伽利略時代,他提出了驗證這個輕性和重性的方式,一個向上走,一個向下走,綁在一起,上下綜合一下,下落速度少一半嘍,所以亞里士多德的結論就此破產。

當然伽利略並沒有這個問題上繼續深究,這讓他錯過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絕好機會,因為跟他同時代的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定律,而在兩位開路先鋒後面的牛頓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前人的成就,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認為,天體之間的引力與它們的質量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我們站在地球上,那麼就適合距離為“零”的這種條件的設定,假如一個50千克的人站在地球上,那麼他所受到的引力為多少呢?

F=G×地球質量×人體質量/地球半徑的平方=490.261N的引力

這個與G=mg計算所得是一樣的,因為這兩個一個是計算引力,一個簡便計算。因此我們可以將這種不太好理解的問題變成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似乎會更容易理解一些,但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是零哦,因為還存在地球的半徑。

人類的視覺與前庭器官

剛上文我們交代了歷史上對於重力的認知,以及萬有引力的來歷,那麼光有這些夠了嗎?完全不夠,因為人體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比如對於方位的的“傳感器”就至少有兩個:

  • 前庭器官
  • 視覺器官

前者是我們人類位置感知的首要器官,它包括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是人體對自身狀態和頭部空間位置的傳感器,當運動方式改變時,前庭器官會給我們準確的反饋。

後者則為我們提供視野以及經驗驗證,兩者互相協調時我們對自身空間所在位置判斷準確,因此感覺舒適,當兩者不協調時就會感覺不適,比如坐船或者坐車時,很多朋友的前庭器官感覺比較敏感,而視覺器官卻得不到準確的位置信息,因此暈船或者暈車就成了必然。

為什麼很多暈車的朋友自己開合就不暈車了呢?

其實這個很簡單,因為他在駕車時對於操作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而眼睛接收到的信號感知與前庭器官的反饋是一致的,所以大部分暈車的朋友做司機時就不會暈車了。

站在地球的“下面”時候為什麼也不會暈呢?

其實這點很容易理解,我們感覺到的方向從頭開始到地心的,而我們視覺器官接受到的所有的景物也跟感覺一致,所以並不會有不適感。

有什麼能夠模擬引力

以大質量天體來“模擬”引力當然是最好的,但其實此時本來就是引力無需模擬,一般工程上我們會用圓周運動產生的“離心力”來模擬引力,原理很簡單,但卻有一點要注意,以為人體有個套視覺和前庭器官在“監督”這個“離心力”是否模擬的足夠好,比如圓周運動的直徑太小時,前庭器官感受到周圍空間位置迅速變化,會有眩暈感,因此模擬重力的設備直徑與轉速很關鍵。

一般認為1.5-2周/分鐘的速度旋轉模擬的“離心力”會比較舒適,2.5-3周/分是上限,長期在這個轉速下工作人員會比較容易疲勞,眩暈,如果超過3周/分鐘則會極度不適,即使經過訓練的飛行員,短時間沒問題,但長時間會嚴重影響工作。

a為向心加速度,一般一半也差不多了(一半重力下工作還是比較舒適的),取值4.9m/s^2,w為弧度,每分鐘2周,那麼換算成弧度為:

720°/分=12.566371弧度(rad)/分=0.20943弧度/秒

那麼R=111.75M

如果要實現0.5倍的向心力加速度,那麼需要111米半徑的環形工作站以每分鐘2周的速度旋轉,模擬出來的“離心力”是比較舒適的。

但很可惜我們的國際空間站整個結構也之後所需尺寸的一般(國際空間站最大尺寸也就110M左右,模擬需要222米直徑),這也是國際空間站上無法滿足這個模擬重力的原因,不過在未來也許將達到這個水平,我們非常期待。因為長期在失重條件下會影響人體各項機能。

引力和“離心力”的本質區別

用圓周運動產生的向心力來模擬引力可以欺騙前庭器官,但卻騙不了科學,因為這兩者有非常明顯的區別,前者所謂的向心力(“離心力”)用電磁力驅動下的旋轉所模擬的,並不屬於四大基本力之一,而引力則是由質量彎曲時空所產生,它是屬於四大基本力之一。

但引力在四種基本作用力中間是最小的,不過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無限疊加,因此有無數基本呢粒子組成的地球的引力可以強大到留住大氣層,創造出生命誕生的環境,最後讓我們這幫唧唧哇哇研究人類為什麼倒著站著地球“下面”也不會暈的這種話題,更可以繼續長大成為像木星一樣超級行星,或者恆星,甚至最後成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因為引力在這個宇宙中它處在上帝的角色,但它有一個黑暗界的對手:暗能量,在宇宙的頭90億年對決中,引力佔了上風,但最近卻是暗能量佔了絕對優勢,它的作用與引力相反,產生斥力,未來的宇宙將會被它拆的七零八落......再也拼湊不起來!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屬天體之一;

天體各自以質量決定各自的引力大小;

與同性相拒,異性相吸;

電磁埸;

離心力;

等反引力構成天體相互支撐著運轉的架構。

宇宙是無限大空間;

上;

下;

高;

低;

輕;

重;

等:

都是人類主觀感覺而來;

主要是受地心引力所致。


荷村公


因為人小的沒一顆草高,,地球多大,按比例,人能有啥感覺,除非地震,,,,


自然之狂V


①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地球有強大的磁場和吸引力,雖然漂浮在宇宙中它的平穩自轉速度是人感覺不到的,何況人在地球也是非常渺小的,它怎什會頭朝下呢?。

②平衡的運轉使人使終都是站立的,如果在月球上就不一樣了,月球沒有吸引力也沒有磁場,不正規動作可能是人跳上空中,可地球就不一樣了,超強的磁場會把人穏穩吸引在地球上,是人感覺不到它的運轉,所以人使終是平穩站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