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桂林是美的,桂林的山水是最美的,在人們傳統的觀念上,“桂林山水”侷限於灕江十里畫廊以及桂陽公路兩側的雁山、會仙、葡萄、白沙喀斯特峰林帶。其實不然,桂林山水的美已經延伸到大桂林的每個角落,其中面積最大、最突出的喀斯特峰林在永福縣境內的百壽鎮(古稱永寧州)、永安鄉、三皇鄉以及與鹿寨縣柳江縣交界的中渡古鎮,這些喀斯特峰林連綿百里,群峰聳立,千奇百怪,它就是民間充滿傳奇的“四十八弄”。弄,應該是“山”字頭下面加一個“弄”字,查字典解釋是壯語,意思是石山間的平地。可惜電腦打不出這個字。·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騎行永安-喇塔-中渡-三皇

為什麼我要突出寫永安鄉呢?主要源於永安鄉在明朝嘉靖年間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與官軍抗衡五十三年的壯族領袖韋銀豹。從下面的地圖和地形圖可以看到永安鄉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難怪韋銀豹在這片峰林裡與官軍周旋53年。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融安縣計生局退休幹部羅家瑚先生今年出版了一本《畫境四十八弄》畫冊,就充分反映了這片喀斯特峰林的旖旎風光。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帶著一顆好奇心,我在端午節前夕,騎著我的小輪車,從桂林出發,甩車到百壽古鎮的江巖村(穿巖古道雖在村落),從村口的岔路開始騎行39.17公里拐進永安鄉--喇塔村,再騎行20公里到達中渡古鎮,住宿中渡古鎮,第二天清晨從古鎮出發,繼續騎行36公里穿越喀斯特峰林,聽響水瀑布,過香橋巖,直達三皇鄉,甩車回桂林過端午節。。。。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這是一條鮮為人知的喀斯特峰林帶。這是一條非常適合自駕遊的經典路線。朋友!請你跟著我的小輪車去欣賞充滿傳奇的,魅力無窮的旖旎風光吧!

溫馨提示:桂林至永安鄉的班車在愛琴潭車站發車,早班從7:00至下午三點正,每隔40分鐘一趟。來回的車十分便利,大約行車三個小時。桂林至壽城、三皇的班車也很便利。其中還有柳州至桂林、鹿寨至桂林、融水、融安至桂林的過路班穿梭於此,來回等車不超過半小時即可坐上任何一輛班車,出行十分的便捷(在機場路沿途可以招手即停)。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騎行四公里後一直下坡到鳳凰圩,這裡也是古戰場之一。小小的谷地散落著幾個村莊,廖家、拉敢、鐵鋪、堡裡、廟山、龍灣、步油等村落,從這裡開始,整個永安鄉峽谷平地中的村落多數是壯族,最有勢力的是韋姓、覃姓、潘姓,其次在圩街散落的雜姓多數是客家人(大部分是清以後來此地做小生意的廣東客家人後裔)。韋、覃兩支大姓均與韋銀豹、覃萬賢兩位農民領袖有關。。。。。。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鳳凰圩 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圩場總面積715平方米,有圩亭6棟,其中磚柱瓦蓋結 構圩亭473平方米, 露天圩場面積242平方米,攤位95個,趕圩約1200人。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可惜今天不是圩日,但是偶遇獵人搞來一頭野豬,正在等待開膛剝皮做下酒菜呢!據說,現在山林裡的野豬越來越多了,常常下山來吃莊稼,村民經常搞倒幾頭來逮,我問:“不拿克桂林賣了?”村民答:“現在一般不拿到桂林賣了,大家的生活富裕了,野味也還吃的起的。。。。”看來, 村裡的生活比城裡好了!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過了鳳凰圩兩公里就是永富村,在村口的岔道上候車亭邊有一塊指路石碑,原來這裡有一條鄉村小路可以穿越峰林山谷進入三皇鄉,爬到樓頂,拍攝幾張遠處的峰林,真的不錯,喜歡戶外的朋友應該去這裡穿越喀斯特峰林,裡面有很多秘密等著人們去揭開,四十八弄的土匪是1953年才肅清的,這裡面有很多溶洞,是藏寶的好地方。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過永富村就開始爬坡,爬完大坡下去就是永安鄉谷地,這是一條相對寬闊的狹長地帶,永安鄉政府的所在地和圩場在谷地中心。永安圩場原來叫古底圩,古底圩 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址在今永安村老圩屯。1962年遷至今址。現有圩亭12棟。圩場總面積4194平方米。 其中磚柱瓦蓋結構2254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370平方米,露天圩場1569平方米。板栗較多。趕圩約5000餘人。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永安鄉附近有很多可遊覽的地方,比如潮水巖、硝巖寨等,可惜我沒時間進去欣賞,只能向大家推介: 潮水巖 又名龍巖, 位於永安鄉楓木村村公所駐地楓木村南面偏西,距離0.7公里,在潮水屯後山上。巖口向東,寬約6平方米,進巖往下7米有水塘,寬約10平方米,游魚可見。該巖從古至今,有不定期的潮水往外湧出。巖在石山上,周圍也是高大石山,有時雖晴空萬里,但巖內卻突然潮水湧出,大則2立方米/秒,直洩山下,好似白龍。潮水時間長則半天,短則幾分鐘。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有時外面山洪暴發,巖內卻無潮水,天晴則倒有水潮,故當地群眾總結有這樣的諺語“早潮晴、晚潮雨;中午潮水必天晴,潮後三天無雨必長晴”。此巖潮水原由,尚未知曉。 硝巖寨 在永安鄉軍屯村公所西北面。巖位於山腰,內寬敞,有硝泥。昔日常有人在巖內居住熬硝,故名硝巖寨。此巖舊時為附近村民避亂之所。1950年土匪暴亂,據巖為巢,危害村民,後被人民解放軍包圍,全部殲滅。永安,清朝時期建制的永安堡,當然有軍人屯墾,軍屯村由此而來。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桂林美麗的永安鄉,你去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