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6歲幼兒應怎樣識字?

調調su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3-6歲的孩子識字,作為父母完全沒有必要那麼心急,即便幼兒園不教孩子識字,等上了小學,老師會對孩子進行系統的識字教學。

如果父母想要對孩子進行識字方面的訓練,也不用太過於刻板,把它當成一項教學任務,不妨放鬆心態,將識字當做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互動,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教孩子識字。

1、和孩子一起看繪本

雖然現在的幼兒繪本大多是圖片形式,但是也有圖文結合的,遇到這種,就可以把繪本當做教材教孩子識字了,可以反覆的讓孩子看繪本上的文字,並告訴他怎麼讀,孩子就會有一個印象了。

2、教孩子寫字

3-6歲的孩子很喜歡寫寫畫畫,可以讓孩子自己畫著玩,也可以讓媽媽陪著孩子一起畫畫寫字,先從孩子的名字開始,讓孩子記得自己的名字,並會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將家人的名字慢慢的教會孩子,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3、給家裡的東西貼標籤

家裡有很多東西,方方面面都具備,可以讓孩子將這些東西寫下來然後貼上標籤,這樣每次孩子看到什麼東西,都會有個標籤顯示,就會讓孩子知道這個怎麼讀了。

父母不用太過錙銖必較的瞭解孩子今天認識了幾個字,識字是慢慢積累的,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福林媽咪


我女兒現在3歲9,目前正在進行識字訓練,我把我的方法分享給您:

一、利用識字app

我給孩子試用過洪恩識字和麥田認字,兩個app各有特點,但我認為洪恩的課程設計更適合低幼寶寶。現在主要用洪恩,麥田作為輔助。

我是這樣規劃的:一共1200個漢字,分兩年半學完。第一個半年計劃300個,分配到每個月就是50個字,每週12個字,也就是說,每週學三組(15個字)足夠了。

分解好目標,定下每週學三次,每次一組5個字,每次學10分鐘,先用app學,然後打印字卡複習上週內容。

這樣一來孩子學得輕鬆,效果也比較滿意。

二、四五快讀

聽說《四五快讀》這套叢書,是一套比較好的學前識字教材,我正在考慮購買一套搭配使用。

專業的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會由易到難,適當重複,比起從繪本閱讀中學識字,要更科學高效一點。

三、繪本閱讀

單純靠讀繪本來識字其實很難,因為繪本里面的文字更復雜,不應該作為識字的主要途徑。

跟孩子讀繪本的主要目的是讓她感受語言美,以及培養閱讀的興趣。

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挑一些經典的、文字相對簡單的繪本,跟她一起讀。例如《小熊寶寶系列》、《鼠小弟系列》《我爸爸》等。

每當她看到書中有她認識的“字”,她都會開心地指出來,我會加以鼓勵。

四、古詩朗讀

孩子現在看繪本不肯老老實實指讀,但是朗讀古詩可以做到。

我會利用早上的時間,帶著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古詩。

古詩一般一句只有5~7個字,4行。而且字體大,指讀很方便。

韻律感強,孩子很喜歡跟著讀。

既能學古詩詞,又能識字,一舉兩得啊。

綜上,我認為教3~6歲孩子識字要使用專業的教材、分解目標,配合繪本或古詩等材料,不要太刻意,讓孩子喜歡認字,輕鬆識字。


青絲媽媽


3到6歲的孩子認字的最好方法,是閱讀。

我是從兒子兩歲多開始親子閱讀的。小孩喜歡重複,就是反覆去讀一本書。我們讀的最多的一本書是《我想去看海》。


不知道這本書我們共讀了多少遍,讀到後來,我兒子基本上全書都會背了。後來再讀,我就用手指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讀。

後來再換別的書,還是用手指指著字去讀。遇到字數少的頁面,就鼓勵他自己讀。他不會的,及時給出答案。

我們買了很多書,還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每本書都是拿手指指著去讀,字數少的讓他自己讀。後來,他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了,我就開始偷懶,要求一人讀一段,或者一人讀一頁。這樣,認字更快了。認字的時候,我是不贊成抄在生字本里的。孩子初見一個字,肯定是不認識的,在書中見得次數多了,家長教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認識了。


當時有一個鄰居,她用字卡教孩子認字,她能清楚的知道孩子認識了多少個字。我從來不知道孩子認字的個數,也不認為知道這個,除了炫耀,還有什麼意義。

我認為,不應該孤立的去認字。認字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認識某個字,而是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常用的漢字就那麼多,閱讀過程中的反覆應用,更能加強孩子對某個字的認知和理解。

閱讀認字的效果,要遠遠好於單個的認字。


小寧大遠養成記


我家大寶快六週歲了,已經認識很多字了,當然主要功勞還是學校老師教的。從去年中班開始,就教認字,還教寫字。都寫了一本書了,我數了一下有四十六個漢字。認識的字差不多快一百個了。老師覺得大寶學習不錯就推薦上學前班,這學期就開始上學前班,一開始是複習上學期的內容,包括拼音、漢字和十以內的加減法。幼兒園老師教的不少,我倒沒想讓孩子學那麼多,所以平時就沒怎麼特意再教孩子認新的字。但是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學習認字和“溫故而知新”的機會。


比如上小班時候,我 帶著孩子在外面玩,經常教他認車牌上的字母和數字,孩子很感興趣,不久認10個數字就沒問題了,後來再有老師教拼音字母也就沒問題了。

到上中班時候,幼兒園開始教認漢字了,我也開始有意識的教教孩子。出門玩的時候看見各種廣告牌上的大字,以及商店超市飯店等等招牌字,都是很好的認字機會。後來孩子也習慣了,會很自然的問我,媽媽那個字念什麼呀?那個字是“國”嗎?上學還有發認字卡片,有空就和孩子玩認字遊戲。家裡還買了識字的掛圖,方便隨時認認。

在平時看到有漢字的地方,就教孩子認認,孩子也很喜歡這種看似無意的學習方式,覺得很有成就感。還有看繪本的時候也會讓孩子認一認學過的漢字。我從來不給孩子學習壓力,孩子畢竟小,男孩還是多玩玩比較利於以後學習和成長。


天使寶貝成長記


我家娃5週歲,認字是從今年寒假開始的,其實我們沒有很刻意地教他認字,只是爸爸是中文老師,出於職業病的關係,寒假兩個人在家沒事情幹,爸爸就以他自己的所長和兒子玩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了很多字。

我們認字是先從散步招牌上開始的。家門口一遛的各種店鋪,超市、水果店、麵包店、餐飲店,理髮店,小朋友每天都能接觸到的字一路走一路認,而且每天都能鞏固上。回家爸爸還自己做了識字小卡片,可以馬上覆習起來。

對於小朋友來說,字是一個符號,一個圖像,所以爸爸的專業知識又用上了,爸爸通過象形字的拆解方法,都小朋友認識,什麼手上拿著個什麼,頭上帶著個什麼,反正我是想不出來,但聽他們說好像真還是這麼回事。

我們沒有從簡單或者單個字認,而是從日常能碰到的。比方說家門口的招牌,還有兒子愛看的動畫片,《熊出沒》裡頭認識了熊、大、光、頭、強、李、老、板……這些他每天看每天就能想到的字,然後學了這些字,做了這些卡片以後,我們就用玩遊戲的方法來不斷重複。組字遊戲是我們最愛玩的。狗吃飯、貓吃魚……不但字認識了,還學會了組詞,娃他爸今年暑假又開始研究組字遊戲,做了個棋盤,玩得可嗨。

總之,我們是把這件事當做一件好玩的事情,而不是學習任務,孩子一邊玩一邊學,興趣大得很。


新手叮噹麻麻成長記


看了一下前面爸爸媽媽們的回答都方法挺多的,我們家娃目前剛過三歲,是差不多也到了識字的階段了,說說我的想法和計劃吧

一,繪本閱讀識字

從1歲開始我就給我家娃養成了閱讀繪本的習慣,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要讀一下繪本才睡覺,每天晚上1本到三本,我講他看,他一邊聽我一邊用手指著他看,他主要是看畫面我主要是指字,這就是需要一個堅持的過程,長期下來日積月累,自然而然的識字量就上升了,閱讀繪本識字還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

二,藉助工具

我們家給定了巧虎家庭輕早教禮包,每個月都會有幾個漢子,顯示簡單的家庭成員,在就是日月水火土,再就是自己的身體各個部分,家庭輕早教也是需要父母配合指導的,不過我們家目前貌似對巧虎識漢子這一塊不怎麼感興趣,可能是我平時引導的太少了,後期我加強引導再給大家分享方法。

三,識字APP

互聯網的力量是強大的,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識字APP,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識字,下班之餘空閒之餘可以下一些APP,APP一般設計都會考慮到兒童的可使用想性,父母控制注意控制時間保護寶寶的眼睛。


雨媽說育兒


我是六週歲女寶的媽媽,女兒現在幼兒園大班了,作為家長的我們開始替孩子在哪裡讀小學焦慮了。按學區分的學校考上好中學的比例太小,私立小學雖然離家遠,但是教學質量好的沒得說,升學率更是很高,可是入學要求也是我們望塵莫及的!據說要奧數,識字和拼音都要考,所以我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就逐漸教她識字,以下是我在不斷摸索中的一些心得。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的興趣與家長有直接關係。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要創造學習的氛圍和孩子一起學習。我是一名小學教育培訓工作者,對孩子啟蒙教育的涉及也是從女兒出生後才開始的,也許是我的工作性質也許是我斷斷續續的胎教的原因,女兒從小就特別愛看書愛學習,所以在培養興趣這點上我是比較成功的。

2.按孩子年齡階段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在上幼兒園前,應以繪本故事為主,家長講給孩子聽,可以要求孩子複述,此時的複述幾乎與繪本內容一字不差,那麼在孩子自己反覆看繪本時,會無意識的認識並記住一些字,這為以後的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製作識字卡。上小班後老師會推薦一些書,如 幫我早讀書,裡面配有識字卡。我會把識字卡一個一個撕下來,然後和女兒以遊戲和解說的方式識字,如看見 哭 字,我會說你看上面兩個正方形好像寶貝的兩顆大眼睛,右邊一個點,像雨滴,下面還有一個大字,連起來說就是寶寶的眼睛裡下了很大的雨,然後配合地做一下動作,寶寶自然就會記住這個字讀哭。慢慢地寶寶又積累了一些字。

4.訓練寶貝自己讀繪本。到了中班,利用之前積累的字,寶貝可以讀大部分適合中班讀的繪本了,而且聰明的他們還會猜字了,只是他們依然需要家長的陪伴,這樣可以及時糾正寶貝讀錯的字,也可以讓寶貝更願意自己讀繪本,因為他們最喜歡聽到爸爸媽媽的稱讚了!

5.嘗試讓寶貝寫字。到了大班,孩子的小手發育基本完善,所以可以讓好奇的他們嘗試拿起鉛筆寫字了。注意,此時家長更要陪伴在孩子身邊,一刻都不能缺席,因為愛耍小聰明的他們會以自己的愛好倒下筆,家長必須及時幫助孩子改正,否則提前學寫字弊大於利,一旦成型很難改正。還有孩子的坐姿,抓筆的手勢等,都需要家長的指導和糾正。

以上是我在輔導女兒的過程中總結的心得。開學二十天,我的女兒學會寫83個字,繪本中絕大部分字都可以自己讀。我可以做到,你們也一樣可以的,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TT育兒叮噹媽


又到了幼升小答案揭曉的日子。

我的同事楊哥這幾天分外高興,他的兒子華兒考取了滬上一所非常有名的民辦小學。其實呀,他家娃有如此優秀的成績,一點也不讓人驚訝。因為,別的孩子小學二年級才基本上能夠達到2000字的識字量,華兒中班就已經達到了,而且華兒如今完全實現了獨立閱讀。有如此好的語文基礎,幼升小考取民辦小學自然如虎添翼。

我向楊哥討教秘訣,楊哥告訴我了四個秘訣:

第1個秘訣:指讀式學習法

現在,不少父母都非常重視親子共讀。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將注意力從繪本的圖片轉移到文字上。這個時候,父母們不妨採用“指讀式學習法”,手指從每個文字上面移動過去,並根據每個字發音。如此一來,孩子漸漸就會對某些常用字有一定的印象。父母們在帶孩子去乘車或者是去超市時,也可以有意識的指著公交站牌或商品包裝上的文字告訴孩子們發音。

第2個秘訣:部件認字法。

我國臺灣地區著名兒童教育家周育茹指出:

香港地區的孩子比臺灣地區的孩子認字早,一般達到1500字認字量的時間平均要早大約一年。究其原因,是因為香港地區的孩子更多通過部件來認字,而臺灣地區推崇先行使用和學習拼音。由此,她主張可以通過部件閱讀法認字。

什麼是部件認字法呢?

我們知道,很多漢字都是由不同的偏旁部首和基礎的漢字組成的。比如,一個部件是青,它可以組成清、晴、睛。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水清亮亮的,所以加了三點水後的清形容的是水的狀態,發音也和“青”一樣。有太陽天氣晴朗,所以親加了日形容的是某種天氣的狀態,發音和部件一樣。眼睛的睛是形容眼睛,所以增加了目字偏旁,但是發音也有所變化。孩子們通過部件日認字法,可以很好的拓展自己的認字量,記住不同字的發音和含義。

第3個秘訣:字典認字法

孩子的學認字通常是拼音和認字同步進行。到了一定的階段,就可以用字典來助力孩子的閱讀。父母可以引導孩子使用查閱字典這個有效的工具。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在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求助於工具書,對於非常見字的學習和了解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楊哥就說,他在孩子認字的過程中會假裝示弱。孩子說:“爸爸,這個字讀什麼呀,我不認識。”他會說:“爸爸也不認識呀,讓我們一起來查字典吧。”這樣示弱兩三次後,孩子果然養成了查閱字典的習慣。

第4個秘訣:app和電視節目認字法



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華兒喜歡看電視節目和iPad。

楊哥就給華兒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不少有意思的節目。兩個人一邊看節目,還一邊引導躍躍欲試的華兒“假裝”選手來參與。華兒被調動起了興趣,認字的耐心果然大增。

當然,市面上還有一些很不錯的識字app,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比如,漢字王國、洪恩識字等等。父母們也可以適當的使用。當然孩子的視力很重要,採用這一學習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時間不宜太久,也要防止孩子從學習漢字到純粹玩遊戲的注意力遷移問題的發生。

這四個小秘訣你學到了嗎?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二孃說育兒


今天在醫院陪母親理療,母親在理療的時候我就拿了一本書邊看邊等。

在我前面比較寬闊的地方,有兩個男孩一直在玩耍打鬧,原本我並沒有在意,過了一會,大一些的孩子悄悄地坐在了我旁邊。看到我注意到他,就毫無保留地表現出對書的興趣。這幾天在醫院很少碰到對書感興趣的孩子,於是我就把書遞給他。

孩子接過書,翻了幾頁,我說:“你上幾年級了?”他說:“三年級。我認識很多字了。”沒等我說什麼,就直接拿起書開始讀給我聽。但是由於我的書是關於心理學的比較枯燥,可能孩子覺得沒意思,所以讀了一頁就不讀了。

另外一個小男孩,開始只是遠遠地站著,後來慢慢也開始靠過來。大孩子放下書後,他就坐在我旁邊,我示意他可以看書,他拿起來翻了翻。

我看他還小,就問他:“你幾歲了?”他說:“五歲。”然後迫不及待地跟我說:“我也認字的。”說著就指著書上的一個“大”字讀著“大”,接連讀了好幾個字,筆畫複雜程度差不多也到了三年級的程度,我很震驚。

我震驚的表現使得孩子識字的熱情越來越高,即使讀錯了也一點不退縮,甚至還主動向我請教。他趴在我的腿上一個一個地認字,一頁一頁地翻書。直到他爺爺把他叫走,持續了四十分鐘左右。

這個孩子之所以熱衷於識字,是因為他正處在識字的敏感期。敏感期的主要意義就是讓孩子輕鬆地學會應該發展的能力。到了識字的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識字對他來說不是任務而是遊戲。

孩子從2歲左右就已經開始進入識字的敏感期,只是表現並不明顯,家長此時就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書,讓他提前接觸,便於後期培養讀書的習慣。到了4/5歲左右,就可以著重培養孩子識字了。

幫助孩子識字時不宜規規矩矩地坐在那,按部就班地學,建議從生活入手,主要方法如下:

方法一:養育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見到帶字的如廣告、招牌、站牌等,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孩子聽,每次見到都讀,時間久了,孩子的識字量自然就上去了。

方法二:養育人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建議拿著故事書讀給孩子聽。讀的過程也是要手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有些孩子可能會出現同一本書讀很多次的情況,家長也要支持孩子的行為,一本書多讀幾次,同樣的字出現的次數多,也有利於孩子識字量的積累。

讀故事書時,建議家長先不要直接讀給孩子聽,要先探討一下書中圖畫描述了什麼內容,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等等,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和詞彙量。

注意:雖然孩子是處在識字的敏感期,識字很容易,但是家長不要過於功力,急於求成,反而因為壓力過大造成孩子厭學,早早結束了識字敏感期。同時,家長還要注意,這一時期培養的識字量,而不是寫字量,所以家長只教孩子認字就行,不要過多進行書寫練習。當然,5週歲左右的孩子,也可是適當少量書寫,提前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凌凌柒悟空


我家昊昊目前識字多少我也不知道如何,因為從我內心來說識多識少並不是學習的目標。\r

\r

對於學習,我一直堅持要有趣有料,當然也包括魏叨叨所說的要有意義。對於識字,我的做法是:\r

\r

1.隨時隨地學習\r

\r

昊昊小的時候,我帶他出去,看到有字的標識,我就讀給他。\r

\r

後來昊昊大了,出去也總喜歡問,這個怎麼讀,那個怎麼讀!\r

\r

我也會盡量去滿足他的要求,讀給他聽!\r

\r

2.繪本指讀\r

\r

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與孩子讀繪本開始。而想要讓孩子多識字,就從指讀繪本開始。\r

\r

我喜歡對著繪本標題讀一遍,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再給昊昊讀一遍,最後讓昊昊自己指讀一遍。\r

\r

繪本里的內容,我則是一段一段指讀給他,而每個繪本,小傢伙會要求我講很多次,我想一次次重複,無形中也會幫助他認識不少吧。\r

\r

而至於他從中真的認識了多少,我就不管了。\r

\r

3.言傳身教\r

\r

因為自己在學視覺筆記,所以,平時我在家裡會沒事練練字。\r

\r

練字時會我就會隨口問問他這是什麼字。\r

\r

我發現孩子很喜歡模仿,我畫畫寫字,他也在旁邊不閒著,有樣學樣,所以,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r

\r

4.善用記憶規律\r

\r

識字也屬於記憶範疇,所以也應該符合記憶的特點,而記憶,有趣有序可理解就很重要了。\r

\r

認字,如果能知道這個字的起源,不更有趣,更有利於理解。\r

\r

而且學習時可以多去聯想相似字,相近字,並對比看看他們的不同之處。\r

\r

最早認字時我會在白板上和他一起從一開始不斷加減筆畫,不斷衍生出其他的字,重複了幾次,小傢伙基本都認識了。\r

\r

其實,總的來說,識字且不以識字為學習目標。不要以認識多少去評價孩子。\r

\r

家長們要放輕鬆,多關注有用的點,多思考每項學習最終的目標究竟為何,才會讓學習效果最大化。\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