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我的一個朋家的女兒已經四歲了,孩子的性格十分的溫和。在跟其他的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總是被欺負的那一個小孩,在被別人欺負的時候也是不懂得還手的。

朋友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不能隨便在外面隨便受欺負的,因此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她總是要求孩子打回去,但是孩子膽子太小了,只敢站在旁邊不斷的哭。她的小夥伴看見她不敢打回去下次跟他一起玩的時候下次會打得更加的過分。

朋友看見孩子不願意打回去,心裡又氣又急,於是打算給孩子出面,但是她還沒有說話,跟女兒一起玩的孩子就哭了起來。

這讓她感到十分的無奈。你說她吧,又顯得朋友在欺負小孩。不說他吧,她下次還是會打自己的孩子。

相信大多數父母在看到自己家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都會感到十分的憤怒的。有一部分家長會要求孩子們打回去,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在無緣無故下被其他人欺負。另一部分家長則會認為這是孩子們之間的小吵小鬧,他們會希望孩子們默默的忍受,儘量的小事化了,不要傷害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第二個方法我是不贊同的,但是第一個方法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讓孩子們盲目的打回去對孩子們來說也不是解決事情最好的方法。

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們覺得解決問題的時候只能用武力,會讓他們以後解決事情的時候以暴制暴。當孩子們的武力值低於跟自己對抗的那個人的時候,孩子們生理上和心理上受到的傷害會更加的深。

孩子們被欺負的時候我們讓孩子們打回去是沒有用的。我們應該先學會分清"攻擊類型"的孩子們。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什麼是攻擊性行為?

攻擊行為有許多種,不過最主要的是人身攻擊。人身攻擊就是某人或者某些人因主觀意願針對他人及他人的身體以無差別的文字,言論對他人進行攻擊。攻擊性行為還包括關係攻擊以及言語攻擊。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主要分為以下的兩種攻擊性行為。一種是工具式攻擊性行為以及敵對式攻擊。

工具式攻擊性行為就是孩子們在攻擊別人的時候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或者是某種慾望。

敵對式攻擊性行為就是孩子們由於自己本身所帶的負面情緒故意的傷害別人。

那麼我們不禁就想了,孩子們這麼小,為什麼會出現攻擊性行為呢?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攻擊類型大不同,家長要會分清

工具式攻擊性行為

孩子們之所以會出現工具式攻擊性行為是因為孩子們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於是他們企圖通過一些極端的方式來獲取別人的注意或者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

比如孩子們沒有在和別人的玩耍當中沒有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對自己的小夥伴進行推搡,希望能夠以此來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

敵對性攻擊性行為

相較於工具式攻擊性行為來說,敵對性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比較多。

其中的因素之一就是家庭對於孩子們的影響。當我們在家中給孩子們樹立了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形象的時候,孩子們就會無意識的學習我們的行為,然後在跟外界的交流中表現出來。

另一個對於孩子們來說影響較深的因素就是孩子們接觸的媒介是不健康的。如果說孩子們經常看暴力的節目或者是玩暴力的遊戲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被這些暴力的行為所影響。

我們現在既然知道孩子們的攻擊性行為分為兩個類型了,當孩子們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我們應該處理孩子們不同類型的敵對性行為?

工具式攻擊性行為

當孩子們出現工具式的攻擊性行為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去責怪孩子們,我們應該立刻制止住孩子們的行為並且告訴告訴孩子們他們的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

當孩子們在跟其他的孩子玩耍的時候打別人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們在思考的同時也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們如果他們想要什麼的話應該直接的跟其他的小朋友進行溝通,而不是依靠蠻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在孩子們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我們也採取暴力的方式讓孩子們停止這種行為的話,孩子們就會感到十分的疑惑,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自己可以做但是卻不讓孩子們做。

敵對式攻擊性行為

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他們的行為是有意識的。因此我們在處理這些孩子的行為的時候要通過改變孩子們的想法從而去改變孩子們的行為。

我們可以從小就教育孩子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到底是什麼,自己現在的行為對於完成自己的目標有什麼幫助嗎?如果自己這樣做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由於孩子們的年紀比較小,因此他們對於外界信息的辨別力度是比較差的。我們身為父母,在孩子們所能接觸到的信息方面要做好把關,我們可以跟孩子們一起閱讀故事書或者影視作品,在出現暴力行為的時候幫助孩子們辯解並且告訴孩子們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在上面我們說了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們,那麼當我們的孩子們被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們欺負了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孩子被欺負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

1.正確的分清孩子們之間的打鬧以及欺負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的愛護孩子們,對於孩子們之間一點輕微的身體接觸我們都會覺得孩子是受欺負了,然後不讓孩子們跟其他的孩子們玩耍,以此來限制孩子們的交友範圍。

我們這樣做的話會影響孩子們對於社會的認知,對於孩子們的各種技能體能來說也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相反的有時候當孩子們受欺負的時候,有些家長會認為是小題大做。他們覺得不過是孩子們之間的打打鬧鬧,這會讓孩子們的內心感到十分的傷害。當孩子們在下一次面對別人的傷害的時候,孩子們是不敢反抗的,因為父母沒有給予孩子們足夠的底氣。

因此當孩子們受到欺負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忽略孩子們的感受。當我們明顯的感受到孩子們的情緒不對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的制止另一個孩子的行為,並且對被傷害到的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2、不輕易的代勞孩子們去解決問題

我們在發現孩子們受傷害的時候總是會不由分說的就介入到孩子們中間,企圖用大人的權威去解決事情。

孩子們小的時候他們是不懂得掌握分寸的,因此他們的動作有時候是會不小心傷害到的。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讓孩子們互相道歉就可以了,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咄咄逼人的話孩子們就會對於社交感到恐懼。

如果孩子們開始出現一些攻擊性行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試著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因為孩子們的傷害程度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麼嚴重。

因此我們可以讓孩子們試著通過非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樣如果我們不在身邊的話孩子們也是能夠獨立的解決事情的。

3、教育孩子們學會表達自己

我們要告訴孩子們如果跟別人產生衝突的時候要積極的表達自己,不能再在交談的時候由於自己的表現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好欺負。

當我們身上被貼上來很好欺負的標籤的時候,擁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們就會針對這些孩子們。在遇到其他人對自己進行挑釁的時候,要學會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能讓攻擊者覺得有機可乘。

孩子被欺負,讓孩子打回去沒用,家長要學會分清“攻擊類型”

我是小F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