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家裡有兩歲幼兒是非常耗父母體力的一件事,這時候的孩子已經10幾公斤,卻可能一言不合就癱在地上像一坨爛泥一樣,讓你「拔都拔不起來」。可能這一秒還很高興,下一秒就大發脾氣。各式各樣的「不配合」、「唱反調」,挑戰父母的權威,讓爸媽天天都失去理智。光是從孩子起床到順利把他送出門到託嬰中心或是保母家,可能就讓爸媽有「去了一條老命」的感嘆!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以下為大家整理兩歲幼兒可能有的行為:


1.由「不要、不要」拉開序幕:兩歲的小孩口頭禪很多,最經典的一個就是「不要、不要」,他可能從睜開眼睛就跟父母唱反調,「我不要刷牙」、「我不要洗臉」、「我不要換布布」、「我不要上學」。甚至明明超愛「喝奶奶」,也會跟你說「我不要喝奶奶」。就這樣一路「不要、不要」到出門,甚至睡覺前。


2.我要自己來:兩歲的孩子喜歡證明自己的能力,且不喜歡被控制。所以他常常會跟父母說「我要自己來」,即使還做不好,也堅持要自己穿鞋、穿襪、自己洗臉等等,如果父母不讓就會立刻崩潰大哭。


3.越說越故意:

如果你跟兩歲的孩子說不要摸什麼,他會立刻去摸,甚至會得意地看你一眼。為什麼會「越說越故意」,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挑戰父母的權威,喜歡自己來,不喜歡服從,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所以常常讓父母理智斷線。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4.上廁所時間讓父母很尷尬:

很多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戒尿布」了,但他們雖然已可表達要上廁所的需求,卻常常讓父母「措手不及」,可能在外面時總在最後幾秒宣佈「我要尿尿了」,讓父母急得團團轉,最後只能在水溝讓男寶就地解決。或是在家裡玩玩具玩到捨不得離開,憋不住了直接尿在原地。


請不要因為寶寶來不及說就對他兇,這樣可能會讓他養成憋尿不敢講的習慣,如廁訓練並非一蹴而就,孩子需要好幾個月調整對膀胱的控制力,因此父母請多點耐心。


5.各式各樣的花式崩潰:兩歲孩子的崩潰點很奇妙,可能是「這個綠色的蠟筆為什麼畫出來不是黑色的?」可能是你給他畫了一個你昨天畫過他明明很喜歡的小狗,他卻突然大哭「我不要這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下一秒就翻臉大哭,生氣、摔東西、躺在地上打滾不起來,甚至可能打爸爸媽媽。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兩歲孩子的「不要」有原因


1.他想自己來:脫離一個吃喝拉撒都只能依賴大人的嬰兒時期,兩歲是一個以「我」為主的時期,孩子覺得東西都是他的,「這是我的」也是這時期的口頭禪之一。兩歲兒希望有自己作主的權利,因此他可能想「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拿傘」,他不想什麼都聽你的,但又很容易因為做不好惱羞成怒大發脾氣。


2.他不想被打斷順序:這段時間的孩子有時很固執,他有自己的一套順序,可能是先穿外套再穿鞋子這種小事,如果媽媽反著來他立刻崩潰大哭。也可能表現在電梯被人按了、門鈴被人按了、鑰匙不是由他插進鎖孔等小事。即使門已經被媽媽打開了,他也無法接受,一定要你重來,不然就一直大哭。如果是無傷大雅的,就依著他的秩序來吧!


3.你不懂我:兩歲的孩子雖然會說話了,但詞彙能力還是有限,有的時候他崩潰說「不要」,是因為父母誤解他的意思,或是大人不懂他要表達的。


4.就是叛逆:有時候兩歲兒的「不要」,背後真的沒啥原因,他就是想要跟大人唱反調,想要「為反對而反對」,藉此表達他是「獨立的個體」,挑戰權威,順便看看大人們會有什麼反應。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父母怎麼做?


1.堅持底線,口氣堅定但平和:如果他的「不要」是有危險,或不能答應的事情,例如他每天都不想刷牙,不要坐安全座椅。這種事情沒得商量,不能因孩子大哭就退讓,但要用堅定平和的口吻溝通。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也會學起來,下次崩潰會讓你更難招架。


2.給他選擇權:這個年紀的孩子很需要有自己作主的感覺,他如果說不要穿褲褲,可能是因為你只拿一件出來,多給他幾樣選擇,牛仔褲、吊帶褲、飛鼠褲,問他要哪一種試試看。


3.試著幫他說出他要表達的:如果他是因為表達不出自己想要說的,父母可觀察孩子究竟想表達什麼,試著幫他說出來並顯露自己的同理心,例如「你是不是還想玩這個車車,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但是我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好嗎?」


越說越故意,寶寶讓爸媽崩潰的五種行為


4.轉移注意力:這招是對付小小孩最好的招式之一,因為他們的專注力還不長,這時觀察周邊環境,利用他喜愛的東西,例如「垃圾車」、「警車」、「卡通物品」來暫停「盧小小」的行為。或是反問「晚上要吃飯還是面呢?」、「明天要穿什麼上學呢?」


5.欲擒故縱:有時候大人故意順著孩子說「好喔,那我們就不要…好了」,例如孩子明明很喜歡吃這樣東西,卻故意說「不要」時,大人順著他,他反而會著急的說「要!」


6.請求幫忙:這年紀的小孩很喜歡當「小雞婆」,能夠幫助大人並且被讚美,對他來說是自信來源,因此非常喜歡能幫上忙的感覺,這讓他覺得「自己長大了」,是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因此適時的請求幼兒幫忙,他可能會為了解決你的困難,暫時忘了他「不要」、「不想」做這件事。


原文鏈接:https://mamibuy.com.tw/talk/article/1382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