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雲霾龍蛇噬,不復辨渭涇。"這是元代作家倪瓚在《述懷》一詩中,對於當時元大都也就是今天北京的描寫。今天的人們一直飽受著霧霾的困擾,尤其是京津冀魯,四個地區的百姓。伸手不見五指,每個人都佩戴著防止PM2.5的口罩。霧霾中的塵埃極其細小,可以從鼻孔直接進入肺部。如果長期附著,會造成"塵肺"現象。

一、 古代首都非霧都

《元史》"元天曆年間,適逢臘月;霾籠大都,連天不見日光,門隱於風霾間"。"大哉乾元"之朝,立都於北京之後出現了大量關於霧霾的記載。在此之前,燕薊之地是很少有此類現象的記載。這與北京的地理位置以及山川分佈,是密不可分的。

1. 五朝古都,天子腳下

《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北京在國人心中的地位,猶如穆斯林眼中的麥加一般神聖。單論正式的歷史王朝而言,遼代;金國;元朝還有明朝以及滿清都曾定都於這片厚土。北京作為首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燕國。當然,

現下也仍然是中國的國都。

那麼北京這塊土地,能夠被如此多的帝王所青睞,必定是有著它自己的"過人之處"。首都的選址,必須要考慮的就是地勢和地形。因為首都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命脈,必須選擇一個可以易守難攻之地。同時,還必須要適應經濟的發展。所以北京的地理優勢,一定有得天獨厚之所在。

2.左環滄海,右擁群山

"北京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這句話在初中地理課本中,無數次的出現過。那張稔熟於心的北京地理圖,相信仍然有很多人歷歷在目。北京南部與華北平原相接壤,正所謂"面南而王"。帝王坐在龍椅上,可以望盡一望無際的平原。彷彿子民的生活景象,盡收眼底。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東部與渤海灣傍水相依,暖溼氣流豐沛。西部則是著名的太行山脈,西部的少數民族難以一馬平川的攻入首都。並且在此處,因地制宜的建造了許多關隘比如居庸關、紫荊關等等,是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

北京北部毗鄰東北地區,出了燕山山脈北可入蒙古;東可進遼寧。"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就坐落在此處。北京的戰略位置極其關鍵,一旦破城中原地區便岌岌可危。這也是為何契丹人,非得向北宋爭取燕雲十六州控制權的主要原因。

北京可謂是有山有水的福壽之所,也是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崇山峻嶺所構造的天然屏障,首都的一道道防線。後金的皇太極正是離間了袁崇煥與崇禎才得以拿下喜峰口;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大門才使得清軍入關。

如果這些關隘,能夠被好生利用則王朝定能立於不敗之地。就像"土木堡之變"後,皇帝被擄,群龍無首。萬夫莫開的關隘變成了擺設,也先的大軍才能一路揮師南下兵臨北京。

若不是于謙奮力一搏,可能大明國祚就毀於此役。

3.京城不利於霧霾形成

關於霾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的《詩經,氓風》之中。正所謂"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呂氏春秋》對"霾"的解釋為:颳大風時空中降下許多沙土,以致塵土飛揚。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這種現象的記載。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霧霾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氣溼度較大,然後地面人口活動攪動塵埃上浮。而秋冬季節又是霧霾的高發季,這是因為冬天冷空氣行動緩慢勢力較弱。霧霾在空中形成以後,季風並不能及時有效的將空氣中的這些微粒吹散。

而且冬季天空晴朗少雲,夜間輻射降溫速度快,容易凝結成霧。它們裹挾著空氣中的汙染物,升入空中這便形成了霧霾。可見,霧霾的形成與地形地勢還有季風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顯然,北京並不是霧霾形成的溫床。雖然北京毗鄰渤海灣但冬季風是陸地吹向海洋,並不會造成北京當地的潮溼。而且如果一旦霧霾產生,就會隨著洋流的影響一起向東進入了海洋。臨海地區冬季的風力往往遠高於內陸地區,所以元朝之前北京即使形成了霧霾也不會對當地產生太大的影響。

北京雖然在群山環抱之下,但卻並不似成都一樣處於盆地。北京東部和南部是遼闊無垠的平原和蔚藍深邃的大海。

只要霧霾一旦形成,強大的海洋冬季風就會將它們吹往它處。在冬天容易出現鍋蓋般的逆溫層,也就是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但北京西部山脈的海拔在一千到兩千米之間,而南部平原則在五十米以下,所以這種情況很難產生。

二、霧靄鎖京城

"每憶西山千丈秀,雲霾對面失空青。"進入元代以後,對於霧霾的記載多了起來。而且也出現了許多關於北京霧霾的描述。那麼燕雲之地,為何一夜之間陡然成為"東方霧都"而又是為何在此之前古都未曾出現過霧霾的記述?

1.城市規模急劇擴張

雖然在元朝之前,北京早就做過燕國和遼朝以及金朝的首都,但當時的城市規模都不大。燕國所處先秦時期,北京雖然是首都但當時人口稀少,也就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級城市的規模。而遼朝和金國時期,他們都設立了許多首都。北京是遼朝的南京,是金國的中都。並不能做到一家獨大。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而到了蒙元帝國,北京不僅僅是元朝這個國家的首都也是象徵性的蒙古帝國的首都。同時,元朝不同於前者的是它是一個真正大一統王朝。而且忽必烈實行的經濟政策非常寬鬆,所以北京近乎是一夜崛起。

北京城是根據《易經》中"天五地六"的格局建造而成,人口多了以後必然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霧霾產生以後,因為房屋建築過多就會附著在空氣中不易流通。而且人口越多所造成的灰塵也就越多,人們不停的活動捲起灰塵就會形成許多霧霾。

2. 地形優勢不敵人為因素

前邊已經贅述過北京的地形是不利於霧霾產生和發展的,但古代的生態環境是十分脆弱的。偌大的都城,承載著數以千萬計的人口。而人數的驟然增加,勢必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

就像北京北部的沙漠地區,雖然現在早已建起了防護林但元朝以前那片地區卻是水草茂盛的林地。人口一旦密集,會加劇對樹木的需求。失去了生態屏障的北京城,再加上汙染物的增加這就非常有利於霧霾的形成。

雖然北京毗鄰渤海,但畢竟不是直接相連,北京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沿海城市。冬季空氣流動速度慢,而霧霾形成的速度又遠高於季風行動的速度。所以,在元朝以後北京產生大量的霧霾則就不足為奇。

3、 霧霾的困擾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現代生活中,霧霾對人們的出行和身體安全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同樣,在古代也是如此。雖然當時的人們無法意識到霧霾對人體的威脅,但卻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及耕作都造成了諸多不利。

1. 明清時期的霧霾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霧霾出現的頻率也直線上升。《明憲宗實錄》

"成化六年冬,臘月初,京師霾遮日蔽;陰霾又起,乃半月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北京的糧草,是依靠水路運輸。

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熟知的京杭大運河,而當時因為持續近半月的霧霾導致南方的糧食遲遲無法入京,京城內的庫存連連告急。在清朝同樣也發生過這種情況,《清史稿》中記載乾隆年間,因為霧霾運河不能正常通航使得北京險些發生了饑荒。

2. 古代如何應對霧霾

在當時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而總是會過分解讀,認為這不是一種單純的氣象行為而是神靈降罪於斯。《清史稿》"咸豐三年,入冬而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故而帝於通惠河上,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而平民百姓,則也非常重視"霾災"。《北京氣象志》中,提到在清朝每逢霧霾出現且連日不散,人們都會去龍王廟中犧牲粢盛以求得神靈寬恕。《清史稿》

"京畿之農人"芸鋤時令苗稍疏,預防風霾。以期感動上蒼,賜下甘霖。" 

3. 無記載並不代表沒發生

左環滄海,右擁群山——“霧都”北京為何在元朝之前沒霧霾?

在元朝之前出現過許多其他地區霧霾現象的記錄,為什麼北京的沒有呢?首先京畿地區並不是在歷朝歷代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所以沒有必要每個朝代都專門對此做研究。其次,北宋以來燕雲地區一直在外族之手。就算有記錄,也早在戰火紛飛中丟失了。

再加上北京的人口當時並不是那麼稠密,並且一旦發生因為地形的原因也早就一吹而散。不會對當時的生產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所以在元朝之前才沒有霧霾。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但沒有產生嚴重的後果。所以,自然也無人願記。

結語:

古代所認為的霧霾是天降此難,其實也並不為過。因為它的形成,就是由於人們排放廢氣過多所誕生。而且,對於人體而言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這也算是大自然對於人類小小的懲戒,在它的面前芸芸眾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