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從哲學的角度看“時間”,這下懵了......

從哲學的角度看“時間”,這下懵了...... | 社會科學報

從哲學的角度看“時間”,這下懵了...... | 社會科學報

當代時間被分為生命時間和物理時間,而這兩者之間又存在衝突與悖論。深圳大學哲學系朱銳教授在山東大學發表的演講中指出,為了解決物理時間和生命時間的悖論,我們必須從生命認知入手。

原文 :《如何解決生命時間和物理時間的悖論》

作者 |深圳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朱銳

圖片 |網絡

時間問題的悖論

當代時間問題可以被分為兩類:一是如何從科學特別是物理科學上說明時間為何不重要,或甚至不存在;二是如何從生命科學、特別是從生命科學的哲學上去說明生命體為何有強烈的時間感受。即使我們都接受物理學家們的一般時間觀,即時間不重要或不存在,時間的生命意義卻應該不受影響。人還是會用時間去安排生活,憑時間去體驗生命。這正如蓋爾頓(Galton)強調的“時間穿越(the transience of time)是生命體驗中本質性的、明顯不可還原的特徵”。

於是,我們有這樣的悖論,一是要說明時間為什麼不重要,二是要說明為什麼時間卻如此重要。第一個命題的真會增加第二個問題的分量和意義:在何種意義上,生命和生命體體驗在本質上帶有虛幻性、甚至自我欺騙的成分?如何對待這種截然相反的物理現實和生命經驗就成了一個相對急迫的理論問題。用大哲學家塞拉斯(Sellars)的話說,這涉及關於世界的“科學圖像”(the scientific image)和“在世之人的昭顯圖像” (the manifest image of man-in-the-world)的衝突。在他看來,說明和處理這種衝突構成了現代哲學的基本任務。

生命時間有什麼特徵

生命的時間圖像較為複雜,本身並不具有系統性和內在一致性,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時間概念,怎樣計算時間更是一種人為的決定。但一般說來,生命時間至少應有三個重要特徵,分別代表時間的現在主義、連續流動和非對稱性。

人假設有一種基本時間,即現在或者當下(now);而現在或當下又有普遍同一性。然而,儘管當下或者現在的感覺似乎強烈,現在本身卻沒有任何經驗證據。現在性不是能以經驗得到的物體性質。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这下懵了...... | 社会科学报

梅樂(Mellor)曾這樣來說明這個道理:透過望遠鏡觀察星星,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看不到過去和現在。“時態”沒法看到。一顆閃耀的星星也許很久以前已經死於超新星,但看不出它和周圍任何物體在時態上有什麼兩樣。同樣道理,假設我們能夠時間旅行,時間旅行之自我認知是不可能的。因為所見所聞,沒有什麼東西能說明我們在時間旅行。也就是說,從經驗角度看,沒有證據能肯定或者否定所見所聞的現在性。

除了現在性以外,人類生命的另一個強烈感受就是所謂的逝者如斯夫,時間不斷地流動又消逝。實際上,流動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時間是獨立於事件變化的絕對變化。每一時刻都是正在消失的此刻,被新出現的時刻所取代,中間沒有間斷;二是時間不可逆。現在成為過去,而過去不會成為現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这下懵了...... | 社会科学报

有人認為流動來自兩個印象,一方面,人們覺得世界只有一個現在,另一方面,人們覺得作為現在的時間在不斷變化。流動是這兩個印象的結合(Leininger, 2015)。流動涉及過去和現在的關係,甚至還涉及歷史循環問題。

除了現在性和流動不可逆,生命時間還有非對稱性。從現在的角度看,將來是開放的,而過去已經被封閉。將來還有希望被改變,而過去是鐵的事實。過去和將來相反的模態地位是充滿意義和哲理的生命符號。從自由和決策的角度看,將來是可能的,而過去不可能。

然而,這種未來和過去的非對稱性又不是絕對的。盧克萊修說,人死後的時間和死前的時間有對稱性。從這個層面上看,死後的未來和生命的過去同樣都是封閉體。所以,未來和過去的非對稱只是相對於個體生命而言。為了避免混淆,我們應該區分三種不同的不對稱概念:存在不對稱、秩序不對稱和因果不對稱。存在不對稱就是現在主義,即只有現在存在。秩序不對稱就是流動不可逆,代表先後不能顛倒。秩序和因果觀念是密切相關的。秩序不對稱導致因果不對稱的假設。而這裡所說的過去和未來的非對稱,是第四種不對稱。從生命的角度看,之所以有第四種非對稱,不單單是由於過去和未來的存在地位或者其他考慮,而是未來的原因。在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其原因去改變未來。相反,過去不僅自己不存在,而且它的原因也不存在。所以不能改變過去。

總之,因果和先後,先後和時間位置(過去、現在、將來),時間位置和存在地位,它們之間不是同一類的關係。因果可以有同樣的存在地位(都存在或者都不存在),但不等於它們之間沒有先後。先後本身也不等於不同的時間位置。先後是量的關係(metric order),猶如數字之大小。而時間位置是一種絕對性質。先者未必先成過去,後者未必後於先者而去。

與生命時間相對的物理時間

與生命時間相對,物理科學上的時間理論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相對保留時間概念,代表是所謂“因果集合論”(causal set theory);另一種乾脆廢除時間,把世界設為靜止。按照因果集合論,時間有顆粒性(granular)而沒有連續流動性。

為了便於介紹,我們忽略不同物理學理論之間的細微差別,而把物理時間總結為:

1

第一,時間沒有生命時間所說的“現在”。物理時間只是當地時間。物理學最多隻承認超微觀意義上的當地(local)時間,而否認參照系之間的普遍或者全局(global)時間。也就是說,宏觀或者微觀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同時性概念,在物理學看來最多隻是一種大概說法(approximation)。物理學對同時性的否定也等於否定了現在性。因為生命時間的“現在”(now)本質上是同時性的衍生概念,它代表一種普遍時間。

2

第二,物理時間是顆粒的,而不是連續的。在時間流動性方面,儘管物理學並不絕對否定事件的先後秩序,但否定有所謂獨立的時間秩序以及由這種秩序所構成的不間斷流動。為了避免混淆,我們需要區分事件的先後(sequence of events)和時間本身的先後(sequence of time)。也就是說,離開了事件,時間本身的先後秩序是沒有意義的。

3

第三,時間沒有不可逆性。物理學對時間不可逆的否定,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科學圖像”不包含任何實質性的時間描述。物理用數學公式來描繪世界,而數學公式只揭示事件之間的規律(pattern),不包含任何因果性和不可逆假設。從純數學的角度看,物理規律無所謂時間性,因此是可逆的。

從生命認知入手

為了要解決物理時間和生命時間的悖論,我們必須從生命認知入手。時間也許是生命詮釋物理世界的一種認知模式。從這個角度看,時間也許是幻相,但卻不是單純的錯誤。它是人生命把握世界不可或缺也不可逾越的模式和藩籬。

從認知的角度看,時間體驗包含多種概念和維度,而不具有單一的性質。由於生命的各種功能,包括記憶、感知、運動、學習、行為等,都涉及和自己功能相關的時間,相應的時間意識和人腦機制也因此互有差別。時間體驗包括計時(timing)、持續性(duration)、次序(sequence)、時間位置(location on timeline)等層次。

計時是對象體驗,和對象性質密切相關。它涉及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距離。時間信號表現為量化的時間區域。計量單位有秒、分、小時、白天黑夜,甚至更長或者更短。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这下懵了...... | 社会科学报

秩序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追蹤對象特性。海馬體的“時間細胞”(time cells)會在事件發生過程中像多米諾牌一樣連續釋放信號。在研究者看來,這種單個細胞之間活動配合實際上就是秩序編碼。現在的觀點是,海馬體的細胞群組織和建立主體體驗的時空框架。秩序意識不全甚至主要不依賴於事件性質,而更取決於主觀體驗。秩序不要求精確的量化時間(metric time),而只是在性質上標誌事件發生的先後。挪威學者曹(Tsao, 2019)的研究顯示,秩序依賴於事件變化。缺少變化的事件在主觀體驗上會產生較少的時間信號,而相應的情境時間和秩序記憶也就不會形成。

同前兩種時間意識相比較,位置意識的主觀性就更加明顯。它假設一個雙向無限延長的時間直線,而所有事件都屬於線段上的某一點或者區域。並且,它也以“現在”為原點,把時間分成過去和將來。位置意識沒有事件相對性。任何兩個事件都可以進行位置比較,排列時間先後。這和同一個參照系下的事件先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代表時間先後的位置意識又通常叫做日曆時間(calendar time)。

總之,時間意識的複雜性也說明時間的複雜性。而時間的複雜性又表現在時間神經機制的複雜性。引用帕頓和布額農馬儂(Paton & Buonomano, 2018)的說法,大腦利用其自然細胞和網絡動力學來解決各種時間計算……許多回路靠動態地改變神經活動模式(即所謂的時鐘群)來編碼時間的流逝。時間處理包含各種不同的計算。正如空間計算包含不同迴路和機制一樣,不同的迴路和機制支持時間分辨和時間模式的生成。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这下懵了...... | 社会科学报

時間是意識的產物。一般說來,神經學研究支持這一說法。然而,這本身不等於時間是單純的幻相。即使是幻相,它也是生命的真實幻相。像計時和基本的秩序意識,其客觀性較強,即使是物理學也不否認它們的意義。而科學圖像對生命圖像的否定,主要還是在於否定同時性、現在主義、時間流動不可逆和非對稱等特殊的圖像特徵。不是所有的時間概念都是需要被科學否定的。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89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这下懵了...... | 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