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和清军相比,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如何?

Seveniny


由于太平天国各时期的武器装备有着巨大差别,而清军也不例外。为什么呢?别看太平天国起义持续时间只有13年,但这段时间正值近代中国武器装备快速更替的时期。故而关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成三个时间段(1851年至1852年、1853年至1859年、1860年至1864年)去看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相对清军而言到底如何。

首先看看1851年至1852年,这一时期也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当年洪秀全为了起兵可以说准备了多年,既然是准备多年,而这其中也包含了武器装备的筹备。而要组织庞大的起义,其武器装备不能去靠买,否则会被察觉。为了稳妥,洪秀全等人在广西等地都有自己的简易兵工厂,这些兵工厂为了不被当地清朝官员发现,他们白天就以制造农具和打铁伪装过去,当了深夜则悄悄制造兵器。而火器则只能在较为隐蔽的深山等地制造简易、老旧的火器(比如土炮、抬枪等)。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火器数量并不多,且质量参差不齐,这使刚起义时太平军手上以冷兵器为主,包括传统的长矛与大刀。不过即便是筹备已久,太平军装备的冷兵器也仍然不乏农具作为暂时之用,诸如锄头、镰刀之类的。而在起义之后,由于太平军行军作战左冲右打,位置变动十分频繁,这期间的武器装备的补充则主要依靠从清军手上缴获,这就更使太平军武器装备参差不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较之西方列强有明显的差距,但对于太平天国,清军的武器装备还是占有优势的(诚然,洪秀全等人为了起义,在武器装备上筹备了多年,但和经营了200多年的清军比还是差很多)。清朝拥有自己正规的兵工厂,而当时作为清军主要力量的八旗和绿营。火器方面,清朝多地的火器普及率在50%左右,其中装备着大量鸟枪、子母炮、威远炮等。冷兵器方面,有腰刀、排刀、长矛等。

接着我们再看看1853年至1859年,这一段时间里,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上游拥有了自己的一块大后方,不仅后勤有了些许保障,还通过夺取诸多战略要地缴获了大量武器,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也开始了制式化。当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后,太平军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结合战争形势进行了合理的编制。在天京等地也有了正规的兵工厂。就拿火器来说,太平天国有特别负责批量制造铳炮、铜炮的兵工厂(诸如兴国子药厂等等)。太平天国在武器装备发展上正式进入到了冷热兵器交替期。而且伴随着太平天国拥有了自己的水师,太平天国的水师也有自己的造船厂(诸如安庆的船炮厂)。有着一定数量的八桨快船和车轮船,当然更多战船都是在渔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清军在这一时期的武器装备上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相反由于在1853年以来败仗连连,有丢失了许多重要的兵工厂。此时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清军在武器装备上未必对太平军有多少优势可言。这一时期与太平军作战的湘军倒是在武器装备上购买了许多洋枪洋炮(这个时候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清朝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向西方列强购买武器装备),使湘军的武器要强于太平军,但唯一不足的是此时的湘军正处于起步和发展期,人数规模有限。而在冷兵器方面由于此时的冷兵器正在走向没落,双方在冷兵器上并无明显差距。

最后便是1860年至1864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清军和太平军的武器装备都得到了巨大改善,这主要是受西方列强的影响。后世历史爱好者们对于清军和太平军武器装备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这一阶段。不过冷兵器在这一阶段可以忽略掉了,因为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都在跟进时代发展更加注重热兵器。先说说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进入1860年,李秀成向江浙一带发展,由于这里离西方人的势力范围比较近,尽管英国人对太平天国有着武器上的禁令,但依然通过一些外国商人购买了许多精良的武器装备。特别是1861年太平军占领宁波后,与西方商人的军火贸易,火炮以三位数引进、枪械以四位数引进,而弹药则成吨购买。例如1862年4月,上海的一家洋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向太平军出售3000支枪械、近800门火炮,还有近2万发子弹和近500桶火药。此外太平天国在列强的租借地还有特别的秘密军火代理人,不仅如此,太平天国还拥有着许多“洋兄弟”,他们帮助太平军训练火器部队。1862年10月,当李秀成率部与围困天京的湘军进行交战时,刘秀成部拥有的洋枪数量达到了2万支,李秀成的卫队更是配备清一色的来复枪。

接着我们看看这个时候的清军武器装备。当1861年湘军攻克安庆后,清朝开启了洋务运动,清军的武器装备在此后得到了巨大改良,这不仅包含通过在各地建造军械所来装备新式的枪炮,也包括从海外购得的洋枪、洋炮。不过这一时期,清军有多股势力,这包括朝廷的八旗、绿营,地方的湘军、楚军、淮军等,各股力量的武器装备也都不同。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李鸿章建立的淮军。由于李鸿章非常看重近代化的装备与训练,他在建立淮军之初就淘汰了老旧的抬枪、劈山炮等旧式武器,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洋枪洋炮(这其中就有恩菲尔德1853、米尼1857等),还聘用了许多外国人作为教官。这使淮军在1862年后成为清军中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最强的一股势力。

综上所述,在1851年至1852年,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相比清军处于劣势;1853年至1859年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上甚至略优于清军;1860年至1864年太平军和清军在武器装备上则是各有千秋。


黎塞留的野望


大家好我是自由侠,早期太平军武器装备的缺点,一是不够制式化,尤其火器参差不齐,二是枪炮不多,炮的数量质量都不如清军,加上火药不足且质量差,三是后勤跟不上,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打仗时炮火稀稀落落,四是军队中技术骨干少,几千人上万人的一路人马中,善用火器的往往不过十几个或几十个人。



占领天京后装备有所改善,陆军开始编制马队,装备更多火器(《行军总要》说甲寅四年即1854年时,一个25人的最基本单位“两”,可以装备长隆(抬枪)两支,小枪(鸟枪)五杆,也就是说25人中有9人专门使用火器(抬枪是两个人用的),比对面清军虽有差距但已经缩小。


后期太平军的装备改善明显,最突出的是洋枪洋炮数量大增,天京城守军装备了大量洋枪,雨花台之役李秀成大军猛攻曾国荃大营时曾汇集各路援军的洋枪数千杆密集使用,苏州之役时他的精锐卫队三千人全部装备洋枪,而他的大将陈炳文投降时麾下有6000洋枪队,令湘军大将鲍超垂涎三尺,直到天京城被攻破后很多天,还有幸存的太平军将士藏身高房,居高临下用洋枪狙击清军。

但不论前期或后期,太平军武器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来路不正规,装备庞杂,质量参差不齐。


不自由的自由侠


整体上说,太平天国的实力落后于清军。

从人数上来说,太平天国人数少于清军,太平天国鼎盛时期人数五十多万,而清军有二百多万人,战时甚至能动员到四百多万人。

而从装备上来看,太平天国鼎盛时期的装备绝对比清军先进。在初期,太平军使用的是简易的刀枪;而在鼎盛时期,太平军使用的是洋人提供的洋枪和洋炮。

在太平天国初期,由于军队刚刚建成,制度也不完善,又加上武器装备也都是最简易的刀枪棍棒,所以,太平天国初期的力量非常薄弱。而慢慢发展到后期,制度装备完善了,又加上洋人的支持,所以军事实力迅速提升,一度打得清军节节败退。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的军事:

太平天国的军队号称太平军,是洪秀全在1850年7月建立的。

太平军按《太平军目》规定,在正副军师的统率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将领。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其中伍长统辖4人、军帅管13155人。

太平军纪律森严,按《定营条例》及《行营规矩》规定,必须遵守命令、爱护武器、保护人民利益、禁止私自藏匿金银物资等;作战号令按《行军总要》部署。前期执行甚严,后期日渐松弛。

太平天国在从广西转战到南京期间曾在军中推行男女隔离的制度,并将这一制度在首都天京推行了两年,其后全面废止。但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天国占领区,仅于1852年初一克武昌期间在武汉短暂推行过,其他地区并未将此制度推行民间。

太平天国失败后,一支太平军的余部远渡南美洲,还参加了南美太平洋战争。这支太平军队原先在中国早已身经百战,战法诡谲多变,搏杀凶悍凌厉。


口水杂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总体还是差了很多。

清军认为同太平军相比,他们占有三个优势,兵多,粮足,火器精良。

其中,火器精良 是拉平士气以及战术差距的唯一方法。

太平军很早就开始使用火器。

虽然金田起义时,太平军除了少量农村土火铳以外,都是冷兵器。

但随后一系列作战大败清军后,太平军缴获了不少火器。

太平军基本都是汉人,有着非常强的实用主义,不拘泥于什么洋人、奇巧淫技的观念。

只要能够打胜仗,洋枪洋炮一样使用。

随后太平洋连续攻占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又缴获大量火器,自己也设法制作了一些土造火器,战斗力有很大提高。

到了定都南京以后,太平军占领苏州,又打开了同洋人走私武器的通道。

当时太平军出巨资让唯利是图的洋人走私洋枪洋炮,也从腐败的清军将领手中购买武器。

当时李鸿章认为,太平军每攻陷江浙一座城市,缴获的一半金银都用于购买洋枪大炮。

所以,太平洋建立了很多洋枪洋炮部队,还重金聘请一些洋人教授武器使用和制造的方法。

比如上海某个洋行,走私给太平军三千支洋枪,800门大炮还有大量的火器和子弹。

而新加坡的洋行在1年内运到太平军控制区的大炮,就有3000门。

然而,太平军的火器虽不少,但相比清军还是差的。

当时除了太平军专业洋枪洋炮部队,普通军队10个人只有二个人配有火枪。

即便是主力部队,25人往往才有2支抬枪,5支火枪,一共才7支。其余战士都是用冷兵器作战,所以火力比较弱,不是清军的对手。

湘军不太重视火器,但火器和冷兵器可以达到1:1的比例,李鸿章的淮军就更高了。后期淮军已经很少装备冷兵器,主力部队多是拿着洋枪作战。

另外,太平军火炮虽多,但性能较差,在和华尔洋枪队和后来常胜军的交手中,洋人可以用先进火炮轻松压制太平军,双方火炮射程相差太远,太平军往往是光挨打不能还手,军队很容易崩溃。

另外缺少火器的表现,就是太平军长江水师的覆灭。曾经它有数千艘民船的规模,很快就被清军水师歼灭。

原因很简单,双方舰船火炮相差太远,清军船只上面都是洋炮或者仿造的洋炮,性能优秀。而太平军船只则都是土炮甚至火枪,射程近,威力弱,在长江炮战中根本不是清军对手。

原因也很简单,太平军其实只是割据几个省的军阀,就经济实力上不能和满清相比。洋枪大炮无论购买还是自造,都要大笔金钱,谁有钱自然谁厉害。


萨沙


1848年1月,在广西紫荆山传教的冯云山和卢六,被当地团练头目、恶霸地主王作新逮捕,后来经拜上帝教信徒营救,冯云山于10月出狱,然而卢六病死在了监狱中,从这一次被捕实践中,冯云山认识到,必须制造武器,进行反清武装斗争。

定都天京前的太平军武器装备情况

冯云山重返紫荆山,不久赶到金田村,部署韦昌辉秘密进行“开炉火打刀枪,共除妖魔”的准备工作,之后洪秀全又劝杨秀清“开炉铸军器”,并让胡以晃在平南县罗寿乡田垌心村上帝坪借旧有的两三座铁炉“铸造武器”。

金田起义时,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基本自制,十分落后,后来胡以晃说,太平军将士当时惨到以农具作为武器,用于作战。当时,太平军没有大炮,用松木制炮(不知道怎么造,疑惑中......),没有火药,“取河中石子用之”,在永安突围前,太平军的装备水平,都要远远落后于清军。

永安突围后,太平军攻打桂林,遗憾没有打下来,后来经过全州,冯云山被炮毙,过蓑衣渡,又被清军伏击,损失惨重,这一段历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武器装备太落后造成的。

太平军之后突入湘南,占领道州后,武器装备才逐渐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意识到武器装备的落后,太平军在道州展开了大规模的“修补战具,补益军目”的扩军备战活动,仅造炮一项,搜取道州城内的铜铁,造了大小炮三百多尊。

在攻打长沙未克后,太平军占领岳州(岳阳),在这个湖南湖北的咽喉要道上,太平军缴获了大量的清军军械火炮(主要是百十年前吴三桂反清遗留在这里的古董。)还有大量储存的火药,依靠这些军械的补充,太平军很快攻克了武汉三镇。值得一提的是,林凤祥同学一个人在岳州缴获大炮四尊,小炮十三尊,由此升任指挥。

攻克湖北重镇武汉后,太平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武昌就得到了大炮两百多尊,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粮草,依靠这些武器,太平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沿江而下,攻克了一座座长江重镇,缴获了更多的武器装备,迅速攻入了南京。

从金田起义到攻克南京,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来源,是自战争中的缴获,而此时从清军中缴获的仍主要是旧式火器、刀矛等冷兵器。而且,这一时期,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与清军比起来来,依然处于劣势。,陈徽言曾在《武昌纪事》中对太平军的战术、装备等曾这样总结:

“贼善侦探 ,善设伏 ,善结营 ,善致死于我 ,善据险要地势 ,善诈为我军状 ,善为奇正抄合之术。其所短在器械不精备 , 不善用铳炮 ,马匹瘠疒音 ,临阵多颠蹶”

定都天京后的武器装备发展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鉴于前期作战中因装备低劣带来的重大损失,(冯云山、萧朝贵都死于炮毙),开始着手改善军队武器装备,主要措施是开始采用西方近代化武器,而来源主要如下:

其一,主要是通过外商和各种渠道大量购买西方军火器械。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外国军火商看到中国内战有利可图,先后从香港、新加坡等地将大量军火用轮船装运到上海,再转运到天京、镇江等太平军占领区进行销售。

从1853年开始,太平军的军火交易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到了1860年李秀成战略苏州后,由于苏州距离上海近,且与上海之间水网密布,众多河湖交叉极利于军火走私,由此很快苏州就成为了太平天国境内新的军火贸易中心。

在占领宁波后,太平军的军火贸易开始走向半公开化,整个太平天国时期,宁波市太平军占领的唯一出海口岸,在它被太平军占领的5个月中,太平军获取了大量的西方近代化武器。

其二,通过作战缴获敌方大量近代化武器


太平军能够从外国军火商中买到近代化武器,清军也一样能够买到,甚至交易规模更大。而通过与清军作战,太平军缴获的近代化武器数量也很庞大,而太平军缴获敌方近代化武器,始于同湘军作战。

但实际上湘军本身也没有多少近代化武器,缴获数量有限,太平军大量缴获地方近代化武器,当始于同华尔的洋枪队交战。、

1860年6月2日,就在太平军攻占苏州的同一天,华尔洋枪队在上海成立,从华尔洋枪队成立,再到后来华尔浙江慈溪被击毙,以及后来清军与英法侵略军组成的“常胜军”,在2年时光里,太平军缴获了大量的西方近代化武器。

其三,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以外,还有特殊办法获得近代化武器。

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得到了列强的支持,开始对太平军占领地区实施封锁、武器禁运政策。这一时期,太平军的军火贸易规模日益萎缩,不得不采用其他特殊办法。

首先是战俘交换,比如1862年6月,太平军在青浦俘虏了“常胜军”副领队法尔思德,经过双方协商,华尔以“一百万发弹药、二百套武器以及十箱鸦片”的高昂代价,赎回了法尔思德。

其次是投诚人进贡,太平军准清军占领区的军民(民主要指的是地主士绅)投诚,是要交钱的,而其中要求了进贡近代化武器。

同时,太平军还派人去敌占区活动,俘获近代化武器。比如,李秀成曾派同情、支持太平军的英国人呤口利等去上海活动,于1863年11月俘获了敌方“飞而复来”号轮船,这搜轮船上有一门很好的三十二磅旋转炮,船尾还有一门十二磅榴弹炮,船中军火弹药充足。

当然,太平军也设厂补充近代化军火不足,早在1856年的时候,太平军就在镇江请了四位洋兄弟开厂造炮,之后又在油车汇、苏州、昆山、湖州等地创办军火工厂,主要伸长开花弹、大炮、大西炮架等西方军火器械。

可以说,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席卷东南,坚持14年的战斗,与他们获取大量的近代化武器是分不开的,但总体上而言,他们的近代化军火与清军相比依然处于劣势,毕竟到了太平天国后期,西方列强站在清政府一边,导致了其军火贸易的衰减,而自家的军工厂,显然产能有限,质量上也有很大问题。


江畔初见月


整体上说,太平天国的实力落后于清军。

从人数上来说,太平天国人数少于清军,太平天国鼎盛时期人数五十多万,而清军有二百多万人,战时甚至能动员到四百多万。 而从装备上来看,太平天国鼎盛时期的装备绝对比清军先进。在初期,太平军使用的是简易的刀枪;而在鼎盛时期,太平军使用的是洋人提供的洋枪和洋炮。

在太平天国初期,由于军队刚刚建成,制度也不完善,又加上武器装备也都是最简易的刀枪棍棒,所以,太平天国初期的力量非常薄弱。而慢慢发展到后期,制度装备完善了,又加上洋人的支持,所以军事实力迅速提升,一度打得清军节节败退。



晓忆史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之前看过一部历史纪录片,在历史记录片当中,太平天国的军团有着5000多位火枪火炮的大将军,而清王朝只有800多位拿着大刀长矛的清军双方在一起厮杀,最终的结果是太平天国的军队完虐清王朝的军队。

那么真实的历史情况是如何的?与清军相比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又如何呢?双方能否站在同一个维度上进行抗衡呢?

事件回顾

最开始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的主要装备为刀矛等冷兵器,除了这些冷兵器之外,最常见的就是农家工具,比如锄头,木棍,以及甘蔗棍等能够采取的一切最为常见的武器都可以当做兵器,甚至还有石头将军,所谓的石头将军是用两根铁线掺住两块巨石,然后通过巨石向外扫去来击溃敌军。

这就是太平天国最开始的军队,而这样的军队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战胜了清王朝的精锐之师,据统计清王朝最开始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队,基本上属于全副武装,包括铁骑、战甲、弓、枪、箭、弩一样不差,甚至还有一些西方的大炮。

最开始的战役就已经出乎意料了,太平天国的军队极具有作战性,他们的样子看起来和蔼可亲,甚至都有可能是街边的田园大爷,而且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力气,可一旦打起仗来都不要命一般的往上冲,凭借着自己的肉身以及石头木棍等极其低劣的装备,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城拔地,战胜了清王朝。

当太平天国自己的势力逐渐壮大时,太平军已经不满足目前的状态了,毕竟自己好坏也算是半个正规军了,每天拿着两个土坷垃或者两个石块去打仗,实在是有点丢人现眼,当太平天国的军队顺利攻占武汉,南京的过程中就已经设置了诸多类似于造工厂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帮助太平天国的军团,为他们量身打造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

而当太平天国的军队定都南京之后,通过与外国企业、公司或者帝国谈判,来收购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极其先进甚至完全超越了清王朝的主力军队。当然因为太平天国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农民起义看透物质的难度,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平天国前中期的武器极其落后,后期的武器却极其先进。

没错,这就是事实

为什么呢?为什么太平天国的武器几乎在刹那之间就改变了原有的模样,形成了一股极其庞大的力量。甚至在太平天国发展中期,清王朝已经没有办法与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相对比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太平军一直对西方的先进武器有着某种癖好,而这种癖好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在太平军刚有了立足之地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邀请西方使臣、西方大型公司来进行商业谈判,企图通过用大量的金钱银两,来为太平军源源不断的构筑属于自己的武器装备。


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数不清的洋枪大炮开始源源不断的入驻华夏,只不过他们并不是为了向清王朝进贡或者与清王朝妥协谈判,而是将武器装备丢进了太平军的口袋里面。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金田起义时太平军主要兵器是刀矛和旧式枪炮。韦昌辉家曾经是太平军打造兵器的地点,为了掩盖打铁声韦昌辉养了很多鹅,建国后曾在韦昌辉宅后的池塘里找到很多旧铁渣。

桂平金田村韦昌辉故居,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在这里大量打造铁质冷兵器


太平军的铁制冷兵器主要有刀(长刀为中国旧式朴刀型,称云中雪,短刀为仿西式双柄马刀型,称顺子),矛,三指叉,四指叉等,因为铁兵器数量不足,还大量使用竹矛,称“竹军装”,因为起自广西,太平军很善于使用藤牌,尤其善于把藤牌和枪炮混编。

收藏在金华侍王府博物馆内的太平天国藤牌


太平军在金田时期起就铸造旧式前膛铜铁炮,1851年初清军已在战场上缴获过带“太平左右军“铭文的炮,显然是太平军自己铸造的。除了火炮,太平军还制造抬枪(称抬炮或长隆)、鸟枪(称“小枪”),以及土造前膛手枪,还有喷筒、火球、炸弹等旧式土造火器,除了自造,很多也依靠缴获。

太平军自制的火器质量不高,火炮炮管含杂质较多,设计也比较粗糙,容易炸膛,准确性也不高,因此虽然从品种上和同期清军差不多,但质量则相差很远,后者在鸦片战争后更强调制式化,火器品质较为规范平均。

除此之外,清军后勤搞得比较好,火药、弹丸供应充足,质量较好,而太平军自制的火药“有硝无磺”,且硝也是自制的土硝,因此爆炸、燃烧性尚好但发射性能很差,结果就是同样的枪炮,太平军比清军的射程要近得多,穿透力则差很多(阜城战役中太平军名将吉文元就因此在和清将比枪时吃亏,两人同时开枪但子弹先击中了吉文元)。正因为土炮、土药质量太差,因此1852年底在岳州无意中获得清初吴三桂窖藏火炮、火药后太平军居然如获至宝,而清军也登时感到对手战斗力大增,。

南京太平天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太平军武器


定都天京后双方都开始使用洋枪洋炮,湘军1854年在靖港之役中已能识别出太平军悬挂白洋呢旗帜的船为“洋炮船”,同年底在九江、湖口之役中太平军黄文金部已使用洋枪,这个进程和清军大抵相当。

太平军这一时期控制长江若干个港口,又一度占领宁波,加上许多中外商人、外国军舰甚至清朝兵痞为牟利冒险走私,因此获得了许多西式新武器,包括洋枪、洋炮和军刀等。

这一时期太平军对新式枪炮的称呼和清军差不多,将用西式反射炉制铁法铸造的前膛炮称作“洋庄”,西式后膛加农炮称“大炮”,西式后膛榴弹炮称“炸炮”,后二种通称“洋炮”,西式滑膛枪、双管枪、线膛枪称“洋枪”,带弹仓的洋枪称“连珠枪”,手枪、左轮手枪称“短洋炮”……

1863年太平军嘉兴守将廖发寿铸造的铜炮,属于旧式前膛炮


这一时期太平军火器装备数量非常多,《行军总要》叙述的是1854年前后的情况,说一个“两”装备抬枪两支,鸟枪5支,一个“两”编制只有25人,实际上一般不满编,这样的装备密度和同期清军差不多。后期太平军中洋枪洋炮极多,李秀成部有多达三千人的直属洋枪队,而他的部将陈炳文在最后期居然有多达七千人的洋枪队,级别略低于陈炳文的邓光明,洋枪队数量也达四千人之多。这个密度已超过淮军以外所有清方正规军(常胜军等和洋人合办的雇佣军例外)。

但实战中太平军很少能在枪炮火力上占上风,除了前面说到的“制式化不足”、“火药质量不过关”外,还有弹丸不行(土制枪炮有用回收弹丸、卵石、铜钱甚至萝卜当炮弹子弹的,洋枪则用熔点低的锡代替铅弹,炸炮经常因为没有开花弹而发挥不了全部效力),以及走私等渠道来源的枪炮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是滥竽充数骗钱的劣质货(英国舰长吴士礼、何伯,翻译富礼赐、外交官密迪乐,以及曾为太平军服役的英国人呤唎、美国人白聚文等都吐槽过“不法洋人”和“奸商”兜售的劣质枪炮如何误事),这些劣质枪炮听上去挺响,但根本达不到合格枪炮的杀伤力。

除了陆军,太平军水师前期曾经很有威势,但因为大量使用民船,且缺乏优秀水师将领,经常把大小船混编作战,加上损失后难以补充,中后期就只能靠小船小艇凑合,太平军自制的水簰、龟船和八桨快船,以及仿制湘军的快蟹、长龙、三板,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对方,火力差距更大。后期太平军曾靠缴获或投奔洋人携带,获得过几艘武装轮船,如“高桥”号和“飞而复来”号等,但数量太少,难以改变大局,李秀成尝到武装轮船甜头后曾让俘获“飞而复来”号的呤唎等人设法再去上海“采办”(其实就是抢),结果未能得手。

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采用的插图,描绘的是太平军“飞而复来”号轮船在太湖击败清军水师


李厚何


太平天国初期的武器装备和清军根本没法比,中后期两者就差不多了。不过,太平军能打许多胜仗、动摇了清朝根基凭的不是武器,而是精神。

太平天国是在1851年建立的,清朝当时是咸丰帝在位。

早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对抗英国侵略者时清军用的也并不全是大刀长枪,还有许多从明朝继承的老式火器,原理和样式都和英军的差不多,只是制造工艺不如英国的好,具有射程近、射速慢、射击范围小、射击精度差、炮弹威力弱的缺点。

但不管怎样,和太平天国的武器比起来还是要好上很多。

何况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廷认识到近现代武器的重要性,往国外购置了许多回来。

而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是农民起义,大家都穷,根本无力购买武器,都是自己制造的。

根据清军《平贼纪略》的记载,在广西金田、白沙、紫荆山区等地有很多小型兵工厂,主要是制作冷兵器;在深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则暗中制作土制铳枪,甚至还能制造火炮。

也就是说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以冷兵器为主,粗制枪炮为辅——其实当时的清军也是这种套路,只是在质量上要比太平军的好。

不过等到中后期,太平军的武器就不比清军差了,因为从清军那里缴获了大量的新式武器。

总之,太平天国能建立不是因为武器比清军的好,被灭亡也不是因为武器比清军的差。主要在于人而不是武器!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与清军相比太平天国当时所装备的武器简直差的一塌糊涂,首先清军手中拥有大炮和先进的西洋火枪,可太平天国这边绝大多数都是大刀与长矛,还有一些简陋的土枪土炮,甚至还有拿着农具上战场的。

可是为什么太平天国的武器装备那么差,清军依旧是打不过呢?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从明朝开始便一直都是重文轻武,而到了清朝接班虽然开始的八旗部队作战很勇猛,但等入了关之后逐渐与松懈起来了。原来的八旗部队拿钱不出力,到了打仗的时候现抓壮丁扩充军队,再加上指挥系统的臃肿和后勤系统的落后,自然要被士气高涨的太平天国打的屁滚尿流。

但是随着曾国藩与一些官员自己掏钱组织团练(也就是清朝那会儿私人军队的叫法),士兵的战斗素养被一点点的提高,等到在打仗的时候就能看出双方实力的不同,再加上后期清政府大量购买更加先进的武器来投入到镇压叛乱的战斗当中,太平天国的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