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北宋这个朝代并不缺乏名将,北宋与西夏、辽国、金国经常打仗,涌现了许多名将,比如参加两次幽州战役并生擒辽国首领的李继隆,与西夏作战中披头散发、戴着面具、屡立战功的狄青,第一次汴京保卫战成功抗击金军的种师道,死前大呼"过河"的宗泽,被后人演绎成杨家将的主人公杨业等等。

即便拥有这么多统兵有方的将领和能征善战的军队,北宋依然败多胜少,这里面固然有游牧民族战斗力强悍的因素,但内因往往起决定作用,宋军内部相互扯皮和错综复杂的关系才是导致北宋最后灭亡的重要原因。本文选取北宋常胜军从坚决抗金,到最后被同伴逼得投降金人的例子,来分析当时北宋军事屡屡失败的原因。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1.常胜军的来历

常胜军原本不是宋朝的军队,而是辽国的军队。这支军队是当年辽国为了报复金国而建立的特殊军队,因而一开始的时候称为"怨军",士兵大都选自当时属于辽国的辽东地区,士兵素质高,战斗力强悍,是辽国的一支奇兵。可惜的是,这支军队在一开始的并没有展露出作战素质,反倒是在辽国腐朽的统治中奋起反抗,发动叛乱。

在叛乱中,怨军的一名将领郭药师帮助辽国皇帝平定了这场叛乱。叛乱结束后,辽国将这支军队一分为四,郭药师便是其中一支军队的统帅,此时怨军的名称也改成了常胜军。当时辽国和宋朝依旧处于长期对峙的状态,郭药师这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便被辽国派到了前线涿州与宋军对战。

萧太后上掌权后,辽国一改重用汉人的传统,对汉人采取全面防范的措施。作为汉人的郭药师感觉到了朝廷的压力,似乎时时都有眼睛盯着自己,随时会被朝廷做掉。在朝廷派遣大臣来到前线时,郭药师担心是朝廷要对自己动手,于是便向北宋投降。

用精兵强将来形容郭药师这支常胜军非常恰当,常胜军同金国、辽国叛军、宋朝军队长期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郭药师本人作战意志坚定,统帅有方,整个军队有八千精兵,骑兵五百,而且还有辽国易州的守将高凤一起投降,高凤的军队比郭药师少一些,但也有五千兵马。

对于北宋来说,郭药师投降是极大的惊喜,一方面白得一万四千余精兵悍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白得了燕云十六州中的涿州和易州,这对扩大北宋疆土、加强北方战线的防御意义重大。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2.常胜军的胜利与无奈

在得到涿州和易州之后,北宋决定收复燕京。当时燕京是辽国的统治中心,包括后周皇帝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在内的中原王朝都梦想有朝一日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有几次差点就成功了,却仿佛如天意一般功亏一篑。

此时的辽国早已不是当年威风凛凛的王者之师,腐朽的统治下四处动乱,最重要的是女真的强势崛起给辽国毁灭性的打击。为了消灭辽国,占领燕京等地,北宋决定与女真联合消灭辽国,却未曾想到引狼入室,灭了曾经的敌人辽国,却迎来更大的敌人金国,这是后话。

且说郭药师投降北宋之后,为了表现军队的战斗力,多立军功,在收复燕京一战中表现突出。如果按照郭药师的建议,北宋可以很轻松地收复燕京,也不至于在后来金人攻占燕京之后,还拿出巨额的赔偿来换回燕京,更不会暴露出北宋的诸多弱点,增加金人进攻的野心。

按照郭药师的设想,辽军在燕京的守卫部队并不多,在宋军大军压境之际,基本都出城与宋军对战,此时燕京城必然守备空虚,此时奇袭燕京城成功的几率非常大,再加上统帅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相互配合,燕京城几乎唾手可得。

实际行动中,燕京城也差点成为北宋的地盘。郭药师不愧是常胜军的将领,他带领军队一路杀进城去,战况十分激烈,但是只要刘光世的后援及时赶到,拿下燕京城毫无问题。可惜的是,刘延庆本身就没有坚定的作战意志,只想拿钱从金人手中赎回燕京,刘世光指挥更加平庸,宋军的后援未到,反倒是辽国的援军到了,虽然只有数千人,但是却冲垮了大宋数万人马,郭药师功亏一篑,只能撤退。

辽国军队乘胜追击,差点收复涿州,又让郭药师给打了回去,失地再次回到大宋。在这次收复燕京的战斗中,郭药师表现出色,可是宋朝的内部关系是郭药师这个纯军事家不能明白的,在这次战争失利中负首要责任的刘延庆只是暂时贬官,后来重新启用担任要职。在相互内耗中,北宋失去了收复燕京的最好机会,只能用巨款赎买燕京。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辽国虽然亡国,但是残辽势力不容小觑。公元1123年,残辽萧干一路攻占景州、蓟州等地,但是在郭药师常胜军的强力反击下,萧干大败,北宋收复失地。

在当时北宋屡屡战败的情况下,常胜军可以说是北宋最能打的一支军队,但是郭药师每次胜利之后面临的都是无奈。辽国大将张觉先是投降金国,后又反叛投降北宋,如果宋徽宗果断的话,不仅能够得到北方重地平州,还能得到张觉近十万兵马,别说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是把金人赶回东北老家也没有问题。

可是在宋徽宗的优柔寡断中,良机再次错失,最终北宋将张觉送给金人,被金人杀害。这对常胜军的刺激是非常大的,也是后来常胜军叛变的重要因素,因为在郭药师他们看来,投降宋朝最终结局会像张觉一样惨,还不如投降金人。事后证明,郭药师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赎回燕京之后,郭药师作为北宋的守将守卫燕京,但是金人的威胁随时存在,精心准备后再次向北宋发动军事打击,而北宋却仓皇应战。很快,金兵攻克了檀州、蓟州等地,并包围燕京。

为了防范郭药师的常胜军,宋军又派遣了张令徽和刘舜仁两支军队前来燕京,既是助战,也是监督。可是这两个人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太差,在与金人大战的时候,郭药师率军击退金人三十余里,可是由于张令徽和刘舜仁两支军队失败,郭药师可能会面临被包围的风险,因此只得带兵退回,失去了全歼金军的大好机会。

还是像以往一样,得胜的郭药师再次面临的是无奈,张令徽和刘舜仁战败,却把责任推到了郭药师头上,三个人争吵不休,不欢而散。深夜,失败的张令徽和刘舜仁决定投降金军,而且要拿郭药师的人头作为礼物送到金营。

得知消息的郭药师十分无奈,宋军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让自己无所适从,虽然投降两年来自己一直为大宋朝卖命,但是从宋徽宗到普通官员,始终对郭药师采取防范之心,尤其是张觉事件之后,郭药师更加心灰意冷。

这一次,郭药师忍无可忍,最终投降金人。投降之时,郭药师曾经痛哭流涕,表明自己是被恶人所逼迫,无奈之下才投降金人。郭药师是个令人佩服的汉子,在这两年间他带领常胜军为北宋打了很多胜仗,只是北宋不会用人,内部关系的相互牵制逼走了这员猛将。而燕京城,再次丢失,并且是一去不复返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3.常胜军投降带来的恶果让北宋苦不堪言

郭药师的投降,带给北宋的祸患是很深远的,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给金人长驱直入提供了机会,并且坚定了金军进攻汴京的决心

。金人对北宋的进攻,一般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军的重点目标是太原,失去了太原西路军可以长驱直入,而燕京则是东路军进攻的障碍,现在取了燕京,金军的东路军便可以长驱直入,直取北宋政治中心汴京。事实上,两次包围汴京,由于郭药师的带路,东路军都是先到汴京城下,给北宋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并最终与西路军合围东京,灭掉了北宋。

当时指挥东路军的是金兵统帅斡离不,对于北宋来说,斡离不指挥的东路军是幸运的,斡离不本身没有打过太多的仗,而且一直在想着能否和西路军会合,一路上还在犹豫是否要加快进程。如果北宋利用好这个就会,加紧备战抵抗,还是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郭药师的出现让斡离不坚定了决心。郭药师太了解北宋了,虽然他投降北宋才两年,但是对于北宋皇帝的昏庸和官场的相处扯皮看得一清二楚,熟知北宋的软肋。所以在郭药师的带领下,金人的东路军长驱直入,直扑汴京。

另一方面是让北宋丢失两万匹马的战略资源,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在与金人的对抗中,马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没有了马匹,单纯靠步兵很难与金人的骑兵对抗。对于北宋来说,两万匹皇家马匹至关重要,有了这些马匹,装备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绰绰有余,也不至于在后面与金人的对抗战一直处于被动。

不过由于郭药师的投敌,这些马匹便成了金军的战略物资。这些马匹在汴京城西北角的牟驼冈,是皇家御用的马厩,马匹膘肥体壮,饲料充足。因为郭药师曾经到过牟驼冈,对于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熟悉,对于牟驼冈的重要性十分清楚。在郭药师的带领下,金兵没费多大力便得到了两万匹马和私聊,进攻汴京的形势对金兵更加有利。

北宋常胜军屡屡获胜,却被同伴下绊子,统帅痛哭流涕:投降金军吧

结束语

如果宋徽宗明白事理,能够用好这支常胜军,也不至于出现后面金人长驱直入直接包围汴京、制造靖康之耻的后果。可惜的是,宋徽宗没有用好这支军队,制度的落后和内部的相互倾轧,将这支精兵拱手送给了金军,这支原本属于北宋的常胜军,在后来金兵进攻北宋的路上,给北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北宋这些致命的缺陷,最终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