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书法入门学欧体可以吗?

高丽允


当然可以,欧体适合,现在学欧体的也比较多,找个书法老师,从基本笔划开始学习,多练习,不久就会看到进步,不过我也会推荐你从褚遂良的楷书学起,褚遂良楷书成就极高,在书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他初学虞世南,后又取法学王羲之,与欧阳询、薛稷,虞世南并称为“初唐四大家”,传世经典有《孟法师碑》,《阴符经》《雁塔圣教序》等。



褚体楷书结构活泼严谨,用笔灵动飘逸,非常潇洒漂亮,也比较适合初学者,诸体有些字牵丝连带,亦楷亦行,在多年学习后,向行书转化过渡时会非常容易上手,学习褚体楷书也一直为书坛主流所推崇,前几年中书协举办的楷书国展中,习褚体楷书入展者,获奖者众多,可见褚体楷书在专业评委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学习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评委,也不是为了参展,但褚体楷书的艺术性确实非常高,非常值得学习。


意见仅供参考,其实不论选欧体,还是褚体,还是其他古代名家字体,只要学好,学透,都能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都能把字练好,最后祝你书艺进步!


杉石


如果是小孩子,可以入门学欧,法度森严,学些规则。上了年纪的,有点阅历的,25左右。都可以不用从楷尤其是欧入手。

第一种,先小篆,练习线条。峄山碑,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去学必考项目。进了大学以后,依然一直练习。这个主要是练习线条功底。然后,隶书,楷书,行楷,草书。

第二种,先通临摹欧颜柳赵,再找自己适合的书体,开始每日一字,去攻克。不要认为草书很难,需要楷书写的很好才写。主要草书的感觉去写楷书,会很好。所以在写楷书期间,也要练习草书,推荐,孙过庭《书谱》。




科西嘉小强人


这个问题困扰了学习书法的人很久了,以前动不动就是学欧,学颜,学柳之类的,认为这才是正宗,才是基础。

以前受制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很难见到好的习字帖,想找名家的更是难上加难,就算是名家的字帖,也由于反复的拓印和临摹而变得走形,并不能真正体现原帖的面貌。只有少数达官贵人或有家学渊源的人才能对着真迹临写。

但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科技发达,影印质量高超,有些印刷品甚至比原作还清晰。在这种条件下想学啥体都可以。任何书法经典字帖都可以随时随地买到看到,这在以前,尤其是古人那里完全是不可能的。

说说赵孟頫的字,很多人说学他的字容易流俗,但不要忘了他是皇室出身,打小照着经典原帖学书法,怎么可能差。学他的字怎么会流俗,总比学不能体现原貌的诸家字帖好一些吧。

现在艺术界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习盗版的嘲笑学习真迹的,不会画画的嘲笑会画画的,这种现象也是值得玩味!


牧马天山


根据我个人的习字爱好,先入手欧楷还是很不错的,自古就有书法瘦硬方通神,欧体结构方正严谨,用笔直中求曲,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掌握。如先入手颜柳,一,笔法,勾点,较难掌握,容易打消初学者的兴趣。二,初学者稍有不甚以后写出的字很容易肉多骨少,很难写出字体的神韵。所以我认为还是先学欧楷比教合适。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看法,谨供书友们参考!!!


牧野匠人


学习书法是可以从欧体入门,不过,最好有一位资深的明师(明师指明白如何讲解书法的老师,不一定是当地很出名)细心教导。

第一,无论学习什么,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是有位老师在旁指点方便自己入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位明白的老师在身边可以解答你的许多问题,包括你用笔,怎么也写不像原贴。自己加以勤学好问,勤练勤思考,多领悟。这样才好入门。


第二,欧阳询的字特点:既欹偏险绝,又严谨工整。欹偏险绝中带有平整稳健,严谨工整中又有点宽博大气爽朗。所以,这样高深的书法理念,最好是资深的书法教师口传手授,亲身看到示范。如图,如有人亲自示范,内部的虚线就是老师的运笔轨迹。光看图可能不太理解,别人示范你就明白很多道理了。

第三,学习欧体字最好多交一些书友,多看看欧体字的字帖相关的文章如《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还有多准备几本欧体字的字帖如《九成宫醴泉铭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皇甫诞碑》等等碑帖多对比一下欧体字在不同碑帖里有什么不同。


总之,学习欧体是可以作为楷书的入门,但是最好方法是找到一位明白的好老师,多交书友。多与书友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到位之处希望谅解。


怀志书院


很多朋友喜欢唐代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可因为没有可靠的欧体楷书墨迹传世,使得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在学习欧楷的时候,走了弯路。古蓝这里有一点浅显的理解:如果没有明师指点,初学书法就从欧体碑刻入手,极容易出现欧体写不好不说,附带着对书法的认识也迟迟不能提高的情况。怎样学习欧楷才好呢?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在这里说说自己的看法。

(1)纸、笔的选择

学习欧楷,临帖和创作,都不要使用生宣纸。除非你是大师级的高人,已经对用笔、用墨有了很高的水准;并且你是在需要写特别大的字的时候,或者使用生宣也会有一番味道,至少不会耽误事儿了。临帖不用生宣的第一个原因是唐代的时候,生宣这种纸还没有发明,古人写字用的纸,一般都是性能类似现在毛边纸性能的纸,后来有叫“元书纸”的,不知道唐代是不是这种叫法。

我们临帖,尽量使所用工具靠近当时书家所用的工具,这样会事半功倍;第二个原因涉及具体技法,用生宣纸书写,初学者往往写不出欧楷原滋原味的折笔和各种钩法(指的是用传统笔法,而不是现代的描画用笔);第三个原因是初学者临帖,不容易写出欧体笔画应有清朗、爽利和内在的骨力。缺失了这些,写出来的字,就只能是空有字型,或者字迹变得过于温婉富丽,学不到欧体原有的清硬感。临帖时,欧楷用笔的选择,一般来说不要太大,笔毫锋长不超过3.5厘米,笔头粗端直径0.7到1.2厘米的兼毫毛笔,比较容易上手。

如果能买到仿造唐代毛笔外形而制作的那种短锋笔,也是可以的,也算是一种简化版的鸡距笔吧。如果你的控笔能力很强,那么笔的选择就不用那么谨慎,哪怕羊毫也无碍。不同的笔有不同的效果,只要技法对了,怎么写,呈现出来的都是欧体字。

(2)初学欧楷,临帖写多大字?

书圣大人曾说过“学书先从大字”,意思大概是说学书法,先练大字。于是乎,不少人写字,一上来就弄个12厘米的界格,写出来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这里面的关键是,古人说的大字是多大?

《兰亭序》里最大的字,不超过一寸;

唐代有些书家抄录的经文,每个字只有七、八毫米

欧阳询的《梦奠帖》里,大一点的字,也是不超过一寸的。

所以,所谓“先从大字”,也就是写到不超过四厘米的字就可以了。古人写大字,宋代书家黄庭坚,开大字行书先河;到了明、清两代时,才有比较大的字出现。当我们学会了古帖中的技法、明白大字和小字书写感觉的差异时,再写大字吧。


纯粹一凡


老赵曰:"用笔干古不易"(孟頫)

启先生:"结构第一"(启功)

咱就来个合二为一,从褚遂良学起,即得用笔又赚结构。

一读,二摹,三临,四意,五背,六用,如果是成年书法再加一味

坚持不懈的毅力。

到了能控笔的程度,可精研欧阳询,主要取决于你的个人选帖嗜好!








长安李唐文化领域创作


学习书法可以从欧体开始。首先,欧体《九成宫醴泉铭》包涵楷书的基本特征,点画规矩、结构严谨,是练习书法的基础;其次,欧体楷书是练习书法书体的基础,有此基础可向篆隶和行草书体方向发展;第三,欧体书法比较平正,和标准楷体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在掌握欧体特征后可向其他风格的书法发展。


风雨无阻123400108


欧楷形体美,初识妄自恋。一见钟情后,学过悔多年。这是我的亲身感受,不信拉倒。我相信帖缘+天分=挚爱,欧楷不适合所有人。

想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字体,从毛笔小楷入手,选择写经体、宫阁体或状元体之类作范本,如: 钟绍京、赵孟頫、文徵明、成亲王、郭尚先、毛树棠、徐元礼……小楷字帖都很好。

想练正宗的传统书法,掌握古法用笔技法,追求艺术个性。从魏碑当中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帖练。

如果,就是喜欢欧楷,那就直接学原帖,千万不要学当今流行的假冒伪劣的欧楷。先练几个月看看怎么样,不行赶紧换。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学书法学什么帖,全凭个人喜好,但有一条必须记清,一定学古代法帖,这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绝对不会错,一定,一定。千万不要学现代人的所谓某楷,否则,没有卖后悔药的。好的书法老师,一定是带领你和古人对话的 ,凡推销自己字的现代人,不管他炒作的多厉害,说的有多好,都是推销的伪劣产品。一定远离,能离多远就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