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每一位家长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够百分百听话,但是现实总是与理想有所差别。

一言不合就哭闹、偏食挑食、照顾一日三餐就消耗了自己所有精力;

看似聪明,却坐不住专注力不好,好动不安;

在家胆子很大出门后却胆小害羞粘人;

什么都懂,但两岁了还不能开口讲话;

容易摔跤,安全意识不够;

到陌生的场合或人多的地方不久,就要求离开或者自己跑掉;

不喜欢洗头洗澡,不喜欢被别人触碰。

你是否也面临上面养育孩子的烦恼,甚至感到深深的无力感进而怀疑自己的教育能力?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为什么家里的孩子不管怎么教就是不听话呢?除去医学方面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些感统失调的原因。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1、问题对照,是否在这些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

首先得明白感统是什么。

感统,全称为感觉统合,是人的七种基本感觉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这些感觉信息输入组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的反应。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感统在人类遗传基因中,都有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每个宝宝生下来,就拥有此能力。但是这种本能必须在婴幼儿时期和环境的互动中,在大脑中身体不断地顺应反应下才能高度健全地发展。

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人类从婴幼儿时代到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感觉统合的过程。如果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输入信息的统合能力不足,身体感官与大脑的学习便会协调不佳,造成混乱,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弄懂了感统,家长还需了解什么叫成长敏感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翻六坐七爬等。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会经历所谓三翻六坐七爬,这是生命本能,这个本能就是为了发展我们未来的能力,所以我们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自然感觉统合会发展的好。


成长敏感期和感觉统合是一里一外,所谓一里一外是指因为你内在神经系统的需求,满足感觉统合的发展,外在的行为去寻找刺激,在某一段时间内,重复某一个行为来寻求满足这个刺激,满足好了你的脑网络连接充分,能力建立好了,这个敏感期的需求就会停止,开始下一个敏感。


问题解析:孩子挑食偏食,一顿饭吃一个多小时。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

口腔敏感期:三个月左右的孩子都会吃手,会吃到六个月,有些人会吃到一周岁,但是它的频率一定会慢慢减少。他为什么会吃手?


因为那个年龄他的口腔比他的手更敏锐。一来他可以通过吃来了解什么东西是什么感觉,二来也可以满足他口腔内部的神经刺激,这样就会连接到我们的脑功能区,这中间就形成了感觉通路。


如果家长用各种方法不让他吃手,导致小时候吃手吃的不够,长大了很多人都会挑食偏食,会咬指甲。这件事情是不可控的,因为是你的生理需要。


问题解析:做作业拖拉、坐姿东倒西歪、老是把笔弄断,或者把纸戳破等。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

抓握敏感期:在六个月左右,孩子有一个现象,拿到东西就扔。有的家长就以为孩子喜新厌旧,是坏习惯。其实这个是成长敏感期,家长错怪孩子,这是地球人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第一、孩子扔东西下去跟空间有互动,眼睛要追踪嘛;再一个,孩子锻炼抓握力,小肌肉能得到发展。


如果家长不让孩子扔东西,未来拿笔写字手腕没有力气,写得很慢或者用力不当,写字的时候很容易把笔弄断,或者把纸戳破。孩子的这个行为,没有人理解叫自我弥补,人家会说你有破坏欲、破坏倾向,孩子真的很可怜。


问题解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叫半天都不带回应的,做作业常常漏行漏字、跳读等。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

爬行敏感期:爬行很重要,爬行是生命当中第一次负重训练,通过爬行,他的肌肉跟骨骼才会变得强壮;第二,在爬行的时候,孩子视角比较低,通过爬行,眼球肌肉就被锻炼得很有力气,日后他有聚焦能力;再一个,在爬行的时候是在向外面的空间做探索,所以孩子整个视觉空间感会出来。


同时,爬行的时候刚好是我们大脑功能区在分化的时候,爬呀爬到一岁的时候,刚好左右脑功能区就分开。


如果爬行不够的话呢,孩子容易骨骼脆弱、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理解力和智力发展都可能不足。


……


儿童整个成长敏感期经过这种三翻六坐七爬,全部都是生命的本能,全部都在建立未来的能力,全部都在开发身体这个学习工具。


开发好,未来做什么事进去得很快,理解很快,处理信息也很快,反应也很快,所以成长敏感期就是感觉统合进行发展的外在表现。


简单来讲,感觉统合的意思就是感觉输入——大脑整合——决策——下达指令——身体再作反应,这样子不断地循环。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2、感统失调有哪些表现


三到十二个月婴儿时期:

1、常吐奶或容易呛奶、变换姿势时容易哭、难入睡却容易醒、吹风晒太阳容易哭、不明原因严重哭闹;

2、常握拳、不会咿咿呀呀讲话、眼球转动不灵活、不会翻身、不会丢掷、不会爬或不喜欢爬、坐不稳;

3、特别黏人、一岁不会讲叠字、容易受惊吓、姿势僵硬;

4、特别爱被强烈摇晃、 踮脚尖站立或行走、 不当用力。


触觉方面:

1、讨厌被碰触或抚摸、讨厌洗脸、洗头或理发、天热也穿长袖衣服;

2、对他人不经意的碰触,情绪反应很大或攻击对方;

3、洁癖,手或身体避免接触他认为脏乱的东西,如颜料、泥土等;

4、手过分喜欢东摸西碰各类东西。


前庭觉方面:

1、不喜欢被举高、怕跨越水沟、爬高、搭乘电动扶梯;

2、一再反复攀爬、跳跃、自高处跃下;

3、不喜欢骑木马、荡秋千、玩跷跷板;

4、一再玩旋转的活动,如自己转圈、云霄飞车、不觉晕眩。


粗动作方面:

1、动作缓慢、笨拙、容易被绊倒;

2、学习骑木马、脚踏车、爬架子很慢,动作不利落;

3、容易喊累、疲倦;

4、双脚跳、单脚跳、远跳、跳高等做不好、动作笨重。


精细动作方面:

1、力量使用不当,容易把玩具、东西弄坏、打翻东西;

2、拿汤勺、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剪刀学得慢或做不好;

3、握笔不正确、写字慢、过度用力、不会用力;

4、填色会超出范围,书画线条扭曲、写字歪斜、字丑。


触觉发展不好影响情绪,前庭发展不好影响智力,这两个是最大的基本系统,这两个系统如果不好的话呢,没有发展足够的话呢?后面所有的问题都来了。


如果失调比较严重或偏向比较深层的话,注意力就开始被影响。然后之后学习表现的能力也一样:不是语文差,就是数学差,秩序感也会不好,然后慢慢地从生理就会影响到心理。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一个小孩子,别人都会跑,跑得很快,自己每次跑都会摔跤,他就不会有自信。因为他身体告诉他,你不行。即使爱他的爸爸妈妈和老师说“你很棒”,他还是会知道他自己不行的,因为身体的经验实实在在,那么深刻。


所以身体的感觉统合开发和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3、基础感统功能没打好,学习力大大受影响


感统失调对人的影响深远,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打好基础,孩子的一生可能都要吃感统失调的苦。


因此,在孩子12岁之前,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玩,尤其是要走出家门,在户外广阔的天地中攀、爬、滚、蹦、跳,站、卧、行、走、立,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过于保护,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同意,该爬的时候没爬、该摔的时候没摔,阻挡各种刺激,导致孩子感统失调越来越多。


但是十二岁之前,孩子有很强的生理优势,有的放矢做针对性的训练,这完全是可以调整的。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与妈妈的过分矫正有关


由于每个孩子的问题表现、身体发育情况、家庭养育环境各不相同,想要得到有效的感统训练,还需进行一个感统测评,才能得到孩子全面的发育测评报告,从而对症下药,让家长了解孩子各个行为背后的秘密,为今后针对性训练及育儿指明思路及方法。


育儿的路上从没有捷径

有的只有家长不断的学习

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