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升麻有哪些功效?

本草世界


早在《名醫別錄》就有關於升麻的記載:“升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曬乾。” 陶弘景也曾說:“舊出寧州者第之雞骨升麻……落新婦亦解毒,取葉作小兒浴湯,主驚忤。”

升麻是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乾燥根莖。生長於林下、山坡草叢中。主要產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別名龍眼根、周麻等。在春、秋季採挖,除去地上莖苗和泥土,曬至鬚根干時,除去鬚根,曬乾。以體大質堅、外皮黑褐色、斷面黃綠色、無根鬚者為佳。

李時珍曾說,升麻“其葉似麻,其性上升,故名”。那麼升麻有何功效呢?中醫認為,升麻性味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疏散退熱、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等功效。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能升散,有發表退熱的功效。治療風熱表證、溫病初起,表現有發熱、頭痛等症狀,可以與薄荷、連翹、桑葉、菊花等疏散風熱藥一起使用。治療風寒表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咳嗽者,常常與麻黃、白芷、紫蘇、川芎等發散風寒藥一起使用。如果是外感風熱夾溼的頭額作痛、嘔逆、心煩痞滿者,可以與蒼朮、葛根、鮮荷葉等散風除溼藥一同使用。

升麻能辛散發表、透發麻疹,用於治療麻疹初起、透發不暢,比如《閻氏小兒方論》中的升麻葛根湯,與葛根等解表透疹藥一起使用。如果是麻疹欲出不出、身熱無汗、咳嗽咽痛、煩渴尿赤者,常常與薄荷、牛蒡子、葛根、荊芥等解表透疹藥物一同使用。

升麻以清熱解毒功效見長,是清熱解毒的良藥,可以用來治療熱毒所導致的多種病證。因為尤其擅長於清解陽明熱毒,所以胃火熾盛成毒導致的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腫喉痛及瘡瘍腫痛等症狀多為使用,常與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藥物一同使用。如果是治療牙齦腫痛、口舌生瘡,比如《蘭室秘藏》中的清胃散,與生石膏、黃連等一起使用。治療風熱疫毒上攻導致的大頭瘟、頭面紅腫、咽喉腫痛,比如《東垣試效方》中的普濟消毒飲,與黃芩、黃連、板藍根、玄參等藥一起使用。治療痄腮腫痛,可以與黃連、牛蒡子、連翹等藥一起使用。用於治療溫毒發班,常常與生石膏、紫草、大青葉等一起使用。

升麻入脾胃經,善於引脾胃清陽之氣上升,其升提的功效比柴胡要強。所以常用於治療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導致的脘腹重墜作脹、食少倦怠、久洩脫肛及胃下垂、子宮下垂、腎下垂等臟器脫垂,比如《脾胃論》中的補中益氣湯,與黃芪、人參、柴胡等補氣昇陽藥物一起使用。治療氣虛下陷,月經量多或崩漏者,比如《景嶽全書》中的舉元煎,與人參、黃芪、白朮等益氣健脾攝血藥物一起使用。

升麻雖然能透發麻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麻疹如果已經透發或陰虛火旺及陰虛陽亢的人,應當忌用。


本草世界


你好!升麻性寒,清胃花,解熱毒。可以用於治療氣虛下陷引起的脫肛或子宮脫垂;還可以用於治療,胃火熱引起的咽喉腫痛,舌瘡口瘡和牙痛。

臨床應用:用於治療氣虛下陷所致的脫肛,子宮下垂等,常與補氣的黃芪、黨參和柴胡同用,增強補氣,昇陽舉陷之功效。用於治療火毒瘡腫,屬於牙齦腫爛,口舌生瘡的患者,多與黃連、生石膏、生地同用。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常與桔梗、牛蒡子、元參同用。

使用注意:升麻升發力強,凡陰虛火旺,肝陽上亢以及氣逆不降等,忌用





U樹先生


升麻一直以來都很少作為主要藥物出現在方劑當中,其更多的身份還是以佐使的身份出現在方劑當中。所以在臨床上應用並不是非常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升麻這個藥吧。

升麻的功效作用

升麻為毛莨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乾燥根莖。在我國主要分佈於四川、 青海、甘肅、陝西、秦嶺的南北坡, 山西, 雲南, 河南西部和西藏等地。

升麻首載於《神農本草經》, 其言:“味甘, 辛。主解百毒, 殺百老物殃鬼, 闢溫疾、障邪、毒蠱。久服不夭。

中醫認為升麻味辛、微甘, 性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

具有發表透疹, 清熱解毒, 升舉陽氣的作用。現代臨床主要用於風熱頭痛, 齒痛, 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升麻的藥理作用

主要化學成分有酚酸類, 包括咖啡酸、阿魏酸及異阿魏酸;色原酮類,包括升麻素,滷阿米素等,三萜及其苷類。

現代藥理發現升麻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抗腫瘤及降血糖作用。

歷代以來對升麻功效的認識變化

升麻最終的功效被定義為發表透疹, 清熱解毒, 升舉陽氣其實也經歷了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 唐宋時期,《新修本草》記載升麻可用於治療傷寒,中惡、驚協、喉痺痛口瘡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2. 金元時期, 張元素《醫學啟源》引《主治秘要》, 謂升麻“性溫味辛, 氣味俱薄, 浮而升, 陽也,有昇陽舉氣之效

3. 明代《本草綱目》李時珍曰“其葉似麻,其性上升,故名” ,“用治陽氣鬱遏, 及元氣下陷諸病, 時行赤眼, 每有殊效,故引經藥,重升提,昇陽舉陷。

4. 清代重升提,輕涼血。

升麻劑量與功效的關係

在不斷的臨床實踐中, 許多醫家提出了升麻的功用隨劑量的多少發生變化。總結起來有以下的幾種觀點:

1.大劑量 (15g) 有清熱解毒之功, 此時其升發作用反不明顯, 但不可單味使用。

2.小劑量 (3~6g) 有昇陽舉陷、發表透疹之

總體而言升麻若用二三錢, 能去散肌表。若少用二三分, 能升提下陷, 是為引經之妙用。

更多中醫藥知識,請關注作者!


藥師子漁


升麻,處方用名還有綠升麻、制升麻。

其味甘、辛,性微寒。歸脾、胃、肺、大腸經。

功能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臨床用治風熱頭痛,麻疹不透:本品甘辛微寒,輕浮上行,以升散發表透疹為功。用治風熱上攻,陽明頭痛,可配生石膏、黃芩、白芷、菊花等同用;若外感風熱挾溼的頭面顛頂痛甚的雷頭風證,本品當與蒼朮、薄荷配伍,以疏散風熱,燥溼止痛,如清震湯。本品升散發表,宣毒透疹,還可用治麻疹初期,透發不暢,常與葛根、白芍、甘草同用,如升麻葛根湯;若熱毒較甚者,可配合蘆根、紫草、大青葉、牛蒡子等同用。

用治齒痛口瘡,咽喉腫痛:本品甘寒,洩熱解毒,尤善清解陽明熱毒。故常用治胃火頭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多與石膏、黃連、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還可用治咽喉腫痛、痄腮丹毒,可與黃芩、黃連、玄參、板藍根配伍,如普濟消毒飲;用治外感疫癘,陽毒發斑,咽痛面赤,吐膿血者,可與鱉甲、當歸、雄黃等同用,如升麻鱉甲湯;用治溫毒發斑,可與石膏、大青葉、犀牛角等同用。

又治氣虛下陷,久瀉脫肛:本品入脾胃經,善引清陽之氣上升,而有昇陽舉陷之功,常可用治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等症,多與人參、黃芪、柴胡等同用,共收培中舉陷之功,如補中益氣丸湯。又用治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吸的升陷湯,既由本品配柴胡、黃芪、桔梗、知母同用;再有用治氣虛脫漏下血的舉元煎,也是以本品配人參、黃芪、白朮、甘草同用,以固氣昇陽攝血,故升麻為昇陽舉陷的要藥。

臨床每用3~10克。發表透疹解毒宜生用,昇陽舉陷固脫宜制用。

本品升散力強,一般風熱感冒,麻疹已透,以及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者均當忌用。

現代研究,升麻對結核桿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降壓,鎮痛,抑制心肌,減慢心律的作用,有解熱發汗,緩解頭痛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