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洪承畴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为何被乾隆骂为“贰臣甲等”?

可爱365


如果洪承畴泉下有知,肯定肠子都悔青了:自被庄妃劝降后,自己一心一意地为皇太极卖命,帮大清打下了半壁江山,可到头来竟被乾隆爷定了个“贰臣甲等”。

乾隆三十一年,国史馆为大臣们编传记之时,关于明代的降将是否可以被编入列传之中,究竟哪些可以编入列传之中进行了一番商讨。乾隆皇帝认为,这些大臣最初是明朝的大将,他们反明投清,虽然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从他们的本性上来说,不值得被肯定。所以便设立了贰臣传和逆臣传。

一、乾隆制定贰臣传与逆臣传的标准

所谓的贰臣,就是身任明清两代的大臣。在明清之际,因明朝在与后金的交战过程中屡次战败,所以大量的将领投降清朝。

在这部分投降的人中,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不战而降的,如范文程当时是因为辽宁地区的被后金所控制,范文程顺其自然便被努尔哈赤所俘,并为其出谋划策。这类人被编入了名臣传之中。

一部分是经管激战后投降的,在战后失败被俘而降的人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投降后就一直为清朝效力的,就像洪承畴这样的,为清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另一类是投降清朝后,并没有一心为清朝效力,但又首鼠两端,如钱谦益这类的人。

前者便被编入了贰臣甲等,后者编入贰臣乙等。此外,至于吴三桂此类直接意图推翻清朝统治的便被编入了逆臣传之中。

在乾隆看来,就罪过而言,贰臣甲等是优于贰臣乙等的,贰臣由优于逆臣。了解了以上乾隆对明清大将的分类,接下来需要探讨洪承畴为什么会被编入贰臣甲等。

二、乾隆将洪承畴编入贰臣甲等的理由

洪承畴,福建泉州人,明末曾任蓟辽总督,在松锦之战中,因明兵没有派人支援,以致洪承畴孤军困守,最终被俘。最初洪承畴十分有气节,并不投降清朝,皇太极通过礼贤下士,感化了洪承畴,使得洪承畴为清朝效力了大半生。

清军进关,洪承畴曾出谋划策。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洪承畴还经略湖广云贵等地区,为南方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洪承畴当时也是受到了很多恩遇。然而,洪承畴万万没想到的是,至乾隆之时,对他的评价却完全不同。乾隆皇帝曾说这些贰臣:

“在明俱曾跻显秩,入本朝仍忝为阁臣。……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幸生,靦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以上就是乾隆对于贰臣的看法。在他看来,这些人既在明朝之时受过恩惠,遇到明清交替之时,又投降清朝,为清朝的大臣,受清朝之恩,简直就是没有气节。而且在他看来,这些投降的大臣只能为清朝卖命,为清朝统一而做出贡献是他们的本分,但事过之后,对他们就应该有另一番评价了,这完全就是典型的“兔死狗烹”式的想法了。

而洪承畴之所以被列为贰臣,且与范文程这样的名臣不同,主要是因为洪承畴之前曾顽强地抵抗清朝,而在清朝统一过程中,虽然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具体的统一西南过程中,遇到畏难,也多番请求解任,对清朝表面上称臣,实际上并未全力以赴,乾隆也是看到了洪承畴的这一特点,所以才将他列入了贰臣传。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看来,洪承畴算是贰臣中较为忠心的人,所以才列为甲等,至于混日子的,甚至叛变的,就被列为贰臣乙等和逆臣传之中了。

国史馆对于大臣的划分,实际上反映的是统治者对这些臣子的看法。乾隆之所以将洪承畴列入贰臣传中,实际上还有一个现实的需要,当时清朝承平日久,为了维护统治,所以将这些身仕两朝的编入贰臣传中,以警醒当时的朝中大臣,让他们誓死为清朝效忠。这应该是乾隆编贰臣传最根本的目的了。


史海烂柯人


1644年清军入关打天下,1776年乾隆编撰《贰臣传》,时间已经相隔100多年。洪承畴的价值也在发生巨大转变……

洪承畴有才华,清朝初期是问鼎中原的大辅臣,被爱新觉罗氏视为珍宝;洪承畴是降臣,他带有不忠不义的色彩,乾隆皇帝贬低他也是政治需要。

乾隆的《贰臣传》,收录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故意让他们上榜。尽管乾隆表面上对这些降臣做出“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的评判,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弘扬忠孝,爱新觉罗家可不想自己的臣子学这些明朝贰臣的样子。

如果说洪承畴为爱新觉罗家打明朝江山是第1次贡献的话,那么洪承畴上《贰臣传》就是为爱新觉罗家的思想领域宣传做第2次贡献,君权至上的时代,消费一下臣子根本就不算什么。

洪承畴投降清朝,或许是投机的“识时务者”,但称不上是“良禽择木而栖”,毕竟大明的崇祯皇帝可不是1个品德败坏的皇帝。暴虐君主治下的大臣,投降敌人尚有被理解的理由,背叛奋发图强的崇祯帝,那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

按照儒家的观点,洪承畴就是弃国弃民,他比后来南明降清的将领在道德上更加遭人鄙视。大清自认承继大明的正朔,要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优势,像洪承畴这样的降臣是万万不可褒扬的。

至于洪承畴,道德问题也一直困扰他,他死心塌地效忠新王朝,妄想用“忠勇”来给自己洗洗白。

顺治即位,洪承畴是力主进取中原的干将,多尔衮在他影响下挥兵入关。后来,洪承畴更是顺治的心腹大臣,率领清兵经略江南地,无数抗清人士死于他的屠刀下,像黄道周、金正希、陈子龙、夏完淳……

他的老母亲更是被气得发抖,对天发下狠话:逆子洪承畴,生不许进家门,死不许进祖坟。到这份上,洪承畴也只能1条道走到黑,甚至不惜以60岁高龄经略西南,招降孙可望、灭南明势力。

洪承畴处心积虑要树立好形象,但他的当初投降的选择,已经注定任何努力是徒劳。他的功劳不可为不大,然而清朝只给他位列“公侯伯子男”之下的“三等轻车都尉”。

相比较,崇祯皇帝死后,打着为“先帝复仇”旗号的吴三桂就比他好很多,投降清朝被封为“平西王”。洪承畴死后2年,清朝才发下御制碑文,碑文丝毫不见溢美褒奖之词,贬低的意思到很明显。

总而言之,乾隆皇帝把洪承畴列入“贰臣甲等”,意思很直接:各位王公大臣,千万别学洪承畴,这种卖国求荣的人永世要受折辱!


子屠龙


首先要纠正一下作者的错误,洪承畴被编入的是《贰臣传·甲编》,不仅不是在骂他,而是对他的“赞许”和“肯定”。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命令正式编撰《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并且根据其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发展以及在一统天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分为了甲乙两编。

对于那些对清朝赤胆忠心,功勋卓著之人,乾隆皇帝将其编入甲编。

洪承畴本是明朝姿东北地区最高的军事长官,自松锦大战被俘后投降了皇太极,至此成为大清王朝朝堂之上最为重要的汉族官员之一,也成为了明朝降臣降将的重要代表,并且为大清王朝挥师入关、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对大清王朝有功之人,因而被编入了甲编。

同样被编入甲编的还有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等这些为立下赫赫战功之人,能够编入甲编,实际上就是对他们功绩的肯定。

而对于那些毫无建树的降臣降将,则编入乙编,诸如钱谦益、孙可望、冯栓等投机分子,就编入了其中。

所以,并不是编入甲编,就被定义为“甲等贰臣”,而是在优先肯定他们做出功绩的同时,对其投降的气节进行一定程度的批判,根本没有唾骂的意思。


乾隆皇帝编纂《贰臣传》,其初衷在于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缓和矛盾,而不是为了“翻旧账”、“做清算”。

《贰臣传》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式编撰,当时满清入关已经一百多年,大清王朝正处在“乾隆盛世”的巅峰,内部统治稳固,此时的乾隆皇帝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满汉之间的团结,同时瓦解汉族的反清情绪,进一步统一思想,并且巩固自身统治,所以下旨编纂了《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用以警示世人。

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

“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所以乾隆皇帝在一起开始,就没有任何责怪与唾弃的想法和意思,他已经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归结到了明朝的君主上,并不是借着《贰臣传》对这些功勋之臣和降臣降将们进行批判。因而,不管是编入甲编,还是编入乙编,都不存在这样的意思。


乾隆皇帝真正唾弃和批判之人,全部被收录在了《逆臣传》之中。

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皇帝下旨用《贰臣传》例编纂《逆臣传》,收录了包括发起三藩之乱的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人在内的众多反臣判将。

对于这些人,乾隆皇帝则是充满了批判之意,而在对于他们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是发挥警示世人及后人的作用,也是强化自己思想统治的一部分。

而从归根结底上来说,不管是编入到《贰臣传》还是《逆臣传》,是非功过都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他们都只是乾隆皇帝加强思控制,稳定统治根基的工具而已。


雍亲王府


洪承畴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为何被乾隆骂为“贰臣甲等”?

  《贰臣传》是乾隆四十一年时即1776年按照某些要求修的,列了不少原明朝臣子后为清朝出力的“人才”,以达到某些特殊目的。1665年去世的洪承畴赫然在甲篇。乾隆在开馆时,重点强调范文程,李光地是“纯一无疵者”,而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则是妥妥的贰臣,必须圈起来。

  乾隆曾经就这些贰臣给过评价,他说:“洪承畴以经略表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是比于人类矣。”这么评价,相当不客气。

  洪承畴于明朝而言,是大大的汉奸,于清朝而言,则是了不起的“忠臣”。洪承畴曾经是崇祯的希望寄托,可是,松山之战后,他降了清。清军入关,洪承畴南下,扫平东南和华中各地区的抗清势力,扬州十日等惨案,都有洪承畴的影子,不夸张地说,洪承畴为满清一统,建立了“最卓越”的贡献。

  可是洪承畴死也不会想到,活着时的待遇不高也就忍了,轻车都尉好歹不算太难看,可是他死后两年才给御制碑文,康熙给他刻的两行字是:“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谁都看得出来,洪受到的“礼遇”。估计洪承畴听见了,棺材板要压不住了——不过没办法,起不来。这还不算狠,他无论如何也算不到,一百年后,不但被汉人骂为汉奸,他的满清主子乾隆,竟然把他列入遗臭万年的《贰臣传》。

  为什么乾隆要这么做?因为没太大的利用价值了。

  皇太极时代招降洪承畴,是因为洪有利用价值,当时洪承畴是蓟辽总督,还有文官参政的经验,是皇太极非常需要的有代表意义的文臣典型,所以皇太极招降他,并委以重任,拉拢其他汉臣,搞定汉人士大夫,对于洪来说,效忠于那个已没有前途的明朝,不是什么有利的事情,而后金政权,却大有可为,所以,他“识时务”地投降,并卖力地打拼。

  可对于乾隆来说,洪承畴们效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满清入关,已一百多年了,政权早就稳定了下来,进入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必须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正统。满清到了乾隆中期,汉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儒家思想在太平盛世得到了相当多的宣传,而食明之禄却不守节的洪承畴们自然被打压,乾降在树立伟大光明正面的形象如史可法等人的同时,表态必须严厉打击负面形象,洪承畴被划成了重点,也就正常得很了。本来嘛,还有吴三桂等人可以挡一挡,可是吴三桂临了来了个反清复明,得在逆臣里面等着,只好委屈洪承畴等一百多人进《贰臣传》遗臭万年了。

  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在他开创的和平盛世里,他向士大夫和老百姓们推行新人设,那就是咱满清也是崇尚君子的。你们啊,都要忠君爱国,要有气节,不要做卖主求荣的汉奸——虽然咱们是满清,但咱也是忠孝节义的信奉者,咱也知礼义廉耻,如你们所深恶的这些个汉奸们,我也和你们一样,是要把他们打入《贰臣传》的,你们啊,要谨记啊,不能做贰臣刁民啊,会臭名昭著哇——好好地做大清的子民,万一有人造反,要效忠,要象史可法一样,死战不降!嗯,御笔一挥,大臣们开工炮制一部部煌煌巨著,就酱。(文/宛如清扬 图/网络)


宛如清扬


洪承畴本是崇祯朝的大将,深受崇祯皇帝朱由检赏识。朱由检万万想不到这位深受国之大恩的名将会最后变节。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清朝平定四方,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乾隆命人编纂《明季贰臣传》,将洪承畴说成贰臣甲等。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其一,满汉有别。从清朝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再到乾隆皇帝。他们个个标榜满汉平等一家。真正做到了吗?没有,清朝配享太庙的大臣中,26个功臣中只有一个汉臣张廷玉。诸如范文程、周培公、刘墉、纪晓岚这些汉族名臣一个也没有,他们也只是清朝皇帝驾驭万方的棋子而已。再看民间,满清宗亲贵族侵占汉人田地,掠夺欺压汉人比比皆是。在清朝满汉根本不可能平等,更何况是一个变节投降的洪承畴。

其二,气节问题。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朝历代都以儒家为统治思想。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的重要思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文死谏,武死战。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些都是统治者教化臣民的,臣民则需要谨记而行,才能受君父认可。崇祯都准备以王候规制祭奠洪承畴了,结果发现洪承畴没死,变节投降了。这对帝王来说,不论是崇祯还是乾隆,都是不认同的,是没有气节的。

其三,乾隆性格决定。乾隆登基后,威加海内,万邦来朝,遂有"康乾盛世"。乾隆自以为天朝上国,自己又是登峰造极,他连雍正的重臣三朝元老张廷玉都瞧不上,更何况一个变节投降的洪承畴。将洪承畴设为贰臣甲等,在乾隆眼里已经是洪天大的福分,已经算是够给面子了。

洪承畴进《贰臣传》原因如此,各位看官以为如何呢?欢迎分享。


风雪梦不逝


说到洪承畴,大家都会骂他是个奸臣,不能坚守对明朝的忠贞,面对着清朝的威逼利诱倒向了清朝,忘记了自己的明臣身份。可洪承畴也里外不是人,他为清朝辛辛苦苦打下了半壁江山,可到乾隆帝的时候,乾隆帝让人编了一本《贰臣传》,里面就有洪承畴的大名。


乾隆帝编这本书的目的,无非就是树立范例,让大家都看到叛臣的例子,以此来加强大家的忠君观念,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之所以把洪承畴列入《贰臣传》,乾隆帝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洪承畴“实能忠于本朝”,对清朝的建立有一定的贡献,大家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对洪承畴有一定的谅解,可从根本上说洪承畴还是大节有亏,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正如乾隆所说:“今事后凭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乾隆嫌弃他们不能为主临危受命,反倒在危急时刻卖主求荣。乾隆这说法也是种既让人当婊子又要为给人立牌坊的行为,一边抬高这些降臣,一边又指责他们的行为,归根到底,还是乾隆要用他们向天下人传播忠君思想。

洪承畴被列入《贰臣传》,就是乾隆帝的政治工具,他想通过一本《贰臣传》传播忠君思想。而那些降臣也没有想到清朝会这样对待他们,拿他们当反面例子。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说洪承畴为清朝打下半壁江山,有些过了。我估计清朝的统治者(包括当时及之后)是不会认的。

至于被乾隆皇帝骂为“贰臣甲等”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政治需要和立场。借用清宫剧的台词,属于“贱人就是矫情”。时势变化,之后相似际遇的施琅,则功成名就,当然也是却留争议三百年。康熙给洪承畴的谥号是文襄,看重的是其文;给施琅的谥号是襄壮,看重的是其武。此外,洪承畴被乾隆皇帝评为“贰臣甲等”跟洪承畴死的不是时候也有很大关系。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对他有所防范,不受重用。受到重用和建功的,主要是多尔衮和顺治主政时期。如果洪承畴死于顺治驾崩之前,其死后政治待遇肯定会更高,受此影响,乾隆皇帝可能难以将洪承畴列入“贰臣”。

洪承畴是明清之际的一个重要而复杂人物,功过是非争议始终很大。我认为,分析评价洪承畴应当分三个阶段:

第一段:仕明之时,当得起救亡之臣的称号。从崇祯元年开始,洪承畴历任陕西督粮参政、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之后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改杨鹤的“边剿边抚”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全力围剿流寇,效果显著。崇祯十一年,与孙传庭率军入卫京师;崇祯十二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崇祯十四年,与清兵会战于松锦。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被清军截断明军松、杏联系及切断粮道之后,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集议背山突围。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洪承畴被俘。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如果不是被调入卫京师,围剿流寇可能就成功了,那之后明亡的结局可能就会改写。关键在于,洪承畴仕明之时,一直都是忠心王事,听从调遣,没有异心(从行为上看,袁崇焕、毛文龙等人肯定是起了异心的),最后也没有主动叛明投降,而是被俘后投降。

第二段:仕清之时,安定南方、献计建制有大功。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与围剿流寇时相反),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洪承畴主张汉化和完善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献计甚多,大多被顺治采纳,加以推行。

第三段:后世评价之时,功过毁誉集于一身。许多政治家和史学家,对洪承畴评价不一,争议巨大。有针对气节的,视为汉奸、贰臣;有针对促使清朝统一、缓和民族矛盾的,认为于国家于民族有益。孙中山:“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评价(《洪承畴传》):“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洪承畴之所以成为明朝的重臣,是从镇压农民起义军发家的,不值得称颂;而他降清以后,成为清初的开国功臣,在促使清朝统一、缓和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是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是应该肯定的。”这是什么“历史主义的观点”? “洪承畴之所以成为明朝的重臣,是从镇压农民起义军发家的,不值得称颂”,莫名其妙!在改革开放之前,这样说说可以理解,现在还这样说,是什么道理?难道还要鼓励支持起义造反?国家大臣奉命围剿流寇还有错,难道要支持加入农民起义军才值得称颂?岂有此理!

我的观点是,评价洪承畴,仕明之时与投清之后,应当一分为二分开评价;建功于清朝与保护汉族之实,也应当一分为二分开评价。本就是复杂人物,就应当复杂点来评价。


花开时节思春秋


明朝松山一战,洪承畴被清军活捉,当时洪承畴是抱定必死之心的。或许一些原因没能自尽,传说跟清朝的孝庄太后有莫大关系。

可以说洪承畴投降后,为满清统一全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他比谁都知道明朝官僚士绅的述求,他对江南士绅的威压和笼络帮助满清完整的接收了江南财赋重地,为后来满清和南明的长期拉锯战中奠定了物质基础。差点割据福建的郑芝龙也是他劝降的,所以他被称为“开清第一功”确实不为过。

洪承畴的确是能臣,但很显然他不是忠臣。洪承畴是被列入《贰臣传》甲编的官员,符合乾隆帝的编书体制。他是原明朝官员,在明朝时先后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等职。洪承畴是有将帅之才的明朝官员,否则也不会受到如此重用,将明朝的军权赋予之。洪承畴是镇压明朝农民起义、抵抗清朝入侵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洪承畴是属于虽然有才,但最后关头没有坚守气节的人。在被俘后降清,因为其卓越的才能被满清重用,先后担任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等职务,为清朝的建立立下卓越功勋。

乾隆意在褒扬忠义,以正视听。靠儒家的思想统治天下。许多明朝誓死抵抗清朝遇难的官员,因此在身后也受到清朝皇帝的褒奖。乾隆帝正确地评价他,将他列为《贰臣传》甲编人员,这是对他合理的盖棺论定。无论哪个朝代都不喜欢变节的能臣,朝代兴替需要的是臣子的绝对忠心。





博陵牛仔


讲个和著名贰臣洪承畴有关的吧。 众所周知,洪承畴战败被俘后,崇祯他们是以为洪战死沙场的。于是办了个追悼会。这搞了个乌龙。 这里得说明,洪在清做的是经略,在明做的是督师。 后来洪领清兵打南明。当时南明大臣史可法是对抗清朝的中坚力量。 洪承畴有个老相识叫孙兆奎,孙也是南明的抵抗力量,此时旧友成了手下败将。洪为了确认史可法在扬州之战中是否死了,便问孙,你可知道那史可法死了,还是没死? 孙答道,经略你从北边来,可知道之前那松山的督师洪公死了,还是没死? 然后便死了。 这个神回复可把命搭进去了。 发布于 2017-02-12・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霸天黄 但求死而已,参见夏完淳。有的人死了,芳名留青史。有些人虽然活着,进了贰臣传。 小猫猫 唉,在他心中,曾经的旧友已经死了,这个眼前的清朝大臣,不是他。故有此一问。


就是那个千小煜


洪承畴本是大明蓟辽总督,但在松山兵败被俘后,好色的他,被皇太极、范文程和孝庄一顿忽悠,终于背叛了明朝。洪承畴的加入,对满清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清军入关的作战计划,多由他来参与制订。

然而,可悲的是,满人对这个大功臣,一直心怀戒心。他居功至伟,却一直没有什么封赏,直到康熙继位,才给了他一个轻车都尉的爵位。 而在他死后了一百年后,如果知道乾隆是怎么评价他的,估计棺材板都会气得翘起来!


为何,因为乾隆认为洪承畴“大节有亏”,是一个不忠的“贰臣”,而且他还是一个“甲等贰臣”,意思是最大的叛徒!不知道生前为满清鞍前马后、劳苦功高的洪承畴,知道自己受此奇耻大辱,该作何感想呢? 乾隆为何会如此贬低洪承畴?

从根本上说,满人一直没把这个降将当成自己人,而只是充分利用他对明朝轻车熟路的优势。所以,在洪承畴生前,满清只是最大化的利用他,但决不封他做大官,也不给他兵权。 从乾隆的用意来讲,洪承畴又是一个可怜虫、躺枪者。

为何这么说呢?

乾隆将洪承畴定为“贰臣”,是在乾隆四十一年。这个时候,大清早已是江山稳固、国泰民安。像这种时候,乾隆更需要的是忠臣,哪怕是明朝的忠臣,也都能被乾隆树为标杆和典范。

这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

乾隆贬低判臣,就是给天下臣子一个榜样,要做就要做忠臣,而不能做洪承畴这样的叛徒。 所以,洪承畴尽管对清朝做了大量贡献,但在现实利益面前,也只能委屈他,当个“贰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