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華為、BAT三巨頭年終裁員,30歲以上先走,為什麼?

東震木


進入華為和bat等著名公司的基本上是985/211裡面的top學校的優秀人才。他們在經過幾年的鍛鍊,強大的工作壓力之下,能夠堅持下來的就比較少了。所以他們經過千錘百煉之後業務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增長,有點甚至進入管理層,對項目管理都有了足夠的成長和積累。而企業家辦企業的同時也是需要回報社會的,所以在他們工作滿十來年之後,成為技術或者是項目管理的精英,對數字經濟和通信系統都有了足夠的修煉,這時候向社會輸出華為和bat的精英,這是回報社會,他們就應該進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學校、職業教育等行業,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行業人才,這是企業家回報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的好方法。



夢曉君


認識的華為員工比較多,今年不續簽的大多40歲左右吧,這部分員工華為會給到幾十萬的賠償,身邊工作10年以上拿賠償的有20多萬的也有30多萬的。

華為目前平均員工年齡29歲,據說目標是優化到27歲,年輕人更有戰鬥力。

但是也有不少40歲左右的在華為上班的朋友還是能續簽。

作為小微企業老闆,從老闆的角度來看我會裁哪些人:

1、年紀大並且能力不提升的。

2、為企業貢獻的價值,接近或小於企業付出的人力成本。

3、工作不盡全力,還影響其他人的。

4、上班時間幹私活的。

5、利用公司資源賺自己錢的。

6、工作目標和公司目標偏差太大的。

7、不認可公司企業文化的。

8、遇到問題只會抱怨,不找解決辦法的。

9、到處說公司問題的。

10、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

11、工資嚴重大於自身能力的。

所以建議職場人士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和行業人脈,提升自身價值,這才是鐵飯碗!


鄧冠衛


華為、BAT三巨頭年終裁員,30歲的人上的先走,這樣的企業是不可持續的。追逐名利不致於將如日中天的年輕人裁掉,象類似的企業還不如外企。我兒子在美國航空企業工作17年了,在該公司幹了10年以後,連勞動合同都免簽了。他們注重對企業的忠誠度,而今41歲的兒子繼續在該公司並將一直幹下去。

外企非常人性化,所以留得住人才。


笑口常開66076651


30歲以上,一般來說有社會經驗了,有了一定的抗洗腦能力,不是白紙一張特別好騙了;30歲以上體力出現滑坡;30歲以上有家庭了,或者即將有家庭了;30歲以上工資應該會高一些,甚至到了管理層了;簡單來說,30歲以上就耽誤公司賺錢和榨取剩餘價值了。一切以利益為衡量標準,答案就是明擺著的。


追逐夢想25941371


因為,所有的巨頭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未來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的想法、做法,決定了公司是否擁有新鮮的血液,唯有擁有新鮮的血液,你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舉個例子,阿里的馬老師絕對是偉大的戰略家,如風清揚一般武功高強,高瞻遠矚,國內國外但凡有好的創意項目,阿里都如同伺機而動的獵手,迅速發起衝擊,將它併入阿里系圈養,既是壯大,也是防禦。


儘管如此,還是出現了TMD三家公司(頭條、美團、滴滴),當然,後兩家公司都是有二馬的入股的,算是二馬體系的,頭條卻不屬於。三家公司的創始人除了王興是79年出生的外,其餘都是83年的,充分說明了年輕人看好的項目,第一梯隊的創始人未必看得到,或者說未必看好,對他們的玩法未必看得懂,否則的話,像今日頭條、拼多多這樣的平臺,早就被圍剿了,還能夠存活到今天?!


我想,我們可以基本肯定的是,顛覆BAT三巨頭的人或公司,應該不會是比二馬和李彥宏更早的創業者,多數會出現在年輕一代的創業者中。


換做是您,您會怎麼做呢?


我肯定是要將他們網絡過來,你如果有好的項目,好的策略,我會大力支持,讓你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價值,比如,蔣凡。


對於一個年過30的老員工,應該在阿里工作了六七年吧,六七年的時間,如果你真的有好的創意,好的想法,很有能力,你要麼已經冒尖了,比如蔣凡,要麼就出去單幹了,現如今的創業環境比馬老師當年要好太多了,錢、人、環境都不缺。


那些留下的,或許真的是老了,無論在思維上還是在精力上。


互聯網的變化日新月異,若不能迅速的更換血液,哪裡會有未來呢?並非企業無情,商業殘酷,那是他們生存的必備條件。


我的回答到此結束,希望能夠幫到您。


我是何天衢(qu),創業實戰達人!


關注我,每天分享最新創業項目,操作邏輯和實戰覆盤等乾貨。


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寫在留言區,我們一起探討。


何天衢


你們都想多了,被行業巨頭裁員不一定是件壞事。

1.大公司規範,敢賠錢。我一哥們從華為走,外環房子立馬換成中環。

2.換工作薪資漲20-30%,而且大家都知道你是被裁員的,新公司面試時候不會盯著問你是為啥離開的。

3.只要不是大裁員浪潮出來,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很多公司搶著要,尤其那些經驗相對不足的,也希望華為的過來補足短板。華為較bat要好很多,後面三個都是互聯網公司,同時裁調很多人,就業市場競爭會比較大。

關於為什麼要裁掉30歲以上的。主要原因絕對不是薪水問題,覺得他們幾家會缺錢嗎?對於人才絕不吝嗇,只要你敢幹,老闆就敢給,還是玩命給。一個團隊要保持創新力,就要年輕化,只有年輕人是靠創造力辦事,年輕人感想敢幹。老員工是靠經驗辦事的,他有很多試錯的經驗,經驗會告訴他這個問題怎麼解決,而往往會缺乏創新。比亞迪也是這樣的,他們的技術團隊都很年輕。

還有一個原因也相當關鍵,就是避免職場小白走上領導崗位。這對發展10年以上公司尤為重要。小白指的是人畜無害,但是又沒什麼能力的人。這些人跳槽風險高,因為沒人要,所以賴著不走。久而久之,與他同期來的都走光了,在這會部門裡對業務最瞭解的人就是他,很容易提拔成領導。這種人成為部門領導,破壞力極其驚人。精英比較高傲,不願意根小白一起玩,尤其這個小白是自己領導。入職不久就會走,長期以往,這個部門都是小白。小白怕犯錯,壓制創新。任何奇思妙想在他那裡都是不行的,因為萬一試錯,他就要擔責任。做事推脫沒有肩膀來擔當,在他那裡做得多錯的多,是他行為準則,這是心裡因素的懈怠。再加上沒有能力,不知道如何利用資源推動一個項目快速前進。又因為沒能力,所以迫切期待自己被肯定,一旦有拍馬屁的出現,正中下懷,認為這人才是知音。如果你進入一個部門,發現所以人都在拍一個領導馬屁,那沒錯了,就是一個大小白領著一群小小白自娛自樂,聽我的趕緊走,除非你也是小白。大小白會在馬屁聲中迷失自我,喪失正常人類該有的基本認知。我待過一家公司,是業務經理,我的領導居然問我為什麼要跑客戶。我知道稍微有點常識的人是不會這麼問的,一定是小小白的糖衣炮彈給他洗腦了,認為業務就是不應該跑客戶的,我跑了就是我的錯。長期以往,公司會被這群人拖垮。

這也是為什麼行業巨頭要先清理30歲以上的,而且還是定期清理的,裁員每年都有的。如果一個人在30歲之前還沒走上重要的領導崗位,側面說明能力跟其他同齡人來比是平庸的,就可能被貼上小白標籤被清理掉。如果足夠優秀,像餘承東這種,能幹到退休。


溫度測試磚家


還別說,我這邊就有一個很真實的案例,是百度的一位員工。

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在百度上班,前不久才離職,不是被辭退,而是自動離職。

這位朋友今年剛好三十出頭,用他的話來說之所以要離職完全是為未來的職業規劃作打算。因為在近期的裁員風波上,確實是年齡大的人士先離職,裁員的時候最先考慮的也是年齡較大的成員。

原本以為單位可以養老,但事實上,裁員風波讓他真正的明白了沒有任何一家用人單位適合養老,除非你真的有本事,所從事的崗位比較特殊,有能力,不然就只能做一個過客。到了一定年齡,自然會被人替代,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無法避免也不可避免。

其實不僅僅是BAT在裁員之時會先考慮裁年齡大的成員,據我所知,任何一家用人單位都是如此。他們在裁員之時,最先考慮的同樣是年齡大的成員,為什麼?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年齡越大,本能會退化

毋庸置疑,年齡越大之人,他在各方面能力上都會有所蛻化,比如學習能力,比如記憶力。

而對於用人單位來講,他們需要的是一批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隊伍。不僅要你個人工作能力比較強,還得要你接收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這就得涉及學習力了,年齡越大,即便你學習能力再強,也會有所減退。

時代在發展,各行各業要想進步,要想不被淘汰,有一件事必須做,那就是學習以及創新。這裡就得涉及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那麼就不得不涉及新生代。

新生代的出現恰恰就能很好的替代企業上了年齡之人,在各方面思想上基本不會與時脫軌,相比年齡大的人來說,他們的思想則更前衛。

二、用人單位需要注入新的人才

對於任何一家用人單位來說,如果不注入新的人才實際上是對用人單位最大的損失。

原班人馬儘管能力再強,在思想上難免會滯留,尤其是年齡偏大的員工,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接觸的與東西與新生代接觸的東西不一定一樣。

同新生代相比,他們的思想可能更為保守,接觸的東西可能更為成就。

即便再大的用人單位也要創新,也要跟得上同行業甚至超越同行業發展的節奏,不然就會被淘汰掉。因此,用人單位需要新鮮的人才才實現這方面的蛻變。

三、年輕更有戰鬥力,更有激情

眾所周知,大多數人在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個年齡階段更有戰鬥力,更有激情。

這個年齡階段恰恰是很多人奮鬥的最佳階段,因此,企業換新人實際上也是在給自身增加戰鬥力,增加綜合實力。

一群年輕人更有戰鬥力,更有激情,自然而然,用人單位發展也就更快,更穩,更能跟得上時代發展潮流。

老人不走,新人沒機會,實際上也就是互相成就。


肖軍說職場


從來沒聽說華為裁30歲以上的人,這都是從哪兒來的謬論,無論你是本科還是研究生畢業30歲對華為而言正是年富力強的主力軍,剛畢業的人不可能得以重用,有3年左右的培訓適應期,30如果無論年齡,心智,技術都是最成熟得時期,華為傻啊拱手讓人,不要胡說八道,嫌天下還不夠亂嗎?


aassddffgg1122334455


感謝您的閱讀!

30歲就已經沒有競爭力了?可是,博士,碩士畢業幾乎都小30歲了。華為,BAT的年終裁員果然都清新脫俗。馬雲將裁員說的最清新脫俗——未來每年將會向社會輸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目前,

  • 華為說:放棄平庸員工;
  • 騰訊說:結構性優化;
  • 百度說:狼性文化,淘汰小資;
  • 蔚來說:局部優化,提高運營效率;
  • 科大訊飛說:提前吃飯的員工需要被優化;
  • 京東說:淘汰掉因身體原因不能拼搏的員工。

看看,現在的一些科技類公司,為什麼將裁員說的真的有文化。如今,有些竟然將30歲進行優先裁員,這說明了,這些所謂的裁員,其實說是優化結構,其實並非優化結構,而是在保持成本。

我在某企業工作,但是我們發現,都喜歡招收才大學畢業的本科生,結果有6個月的實習期,而對於老員工,一旦提出申請辭職,人力資源部立馬催促著我們去辦理離職手續。

其實,科技類公司更在意年輕人,一方面創造力更強,另一方面也在於成本低,我們可以看到在下圖華為的13級到22級的工資。


才入職的員工,月薪只有6500元,可是你如果是十年以上的高層,可能達到了22A,月薪為27.9萬元了。可是,不僅僅如此,你要知道這裡面還有分紅,股票等等,有華為人分享,十年的工資達到了100萬。

所以,辭退30歲以上,這是一種對企業負責,可是對員工很殘酷的事情。30歲正直事業發展期,這時候將人才進行辭退,足以說明了競爭。但是,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並不大,30歲剛剛好是員工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裁員,這是在給企業進行成本維護?還是在給企業長期發展上眼藥?


LeoGo科技


關於裁員的問題是大家討論的熱點問題,最終的規律還是離不開優勝劣汰的法則早期的程序員只需要懂點編程語法就能輕鬆的入行,但放在今天來看連起碼的就職就是問題,所以華為,BAT對於職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順利成章的事情,不要覺得不以為然,本身就是大自然在規律在人類的江湖市場上照樣行得通,而且在很多行業內年齡就是限制繼續發展的一個很大的瓶頸,特別是在一些需要熱情衝擊的行業,編程技術類行業首當其衝。

而且華為公司幾乎都是作為正向裁員主要力量,很多企業在裁員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的提到華為公司,每家企業都有不同的文化,國內做到像華為這樣每年拿出大量的資金來分享給員工的企業不是很多,而且很多企業在提出狼性文化但只是讓吃草不吃肉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狼性文化,華為高強度的工作是和對應的薪水以及收入直接掛鉤的,並且在裁員以及優勝劣汰上做的會更加的直接,而且大家即使知道這樣很殘酷還是爭著加入華為公司,畢竟從國內收入來看即使在華為公司做了幾年最後被淘汰了,也能在華為公司積攢不少資金,很多時候在別的企業一樣做的非常累但未必能夠掙得很多,所以還是很多人想進華為這種企業。

對於科技公司年輕還是存在一定的優勢,畢竟年輕在加班加點以及工作激情上都會好很多,同時能夠促進整體的新陳代謝,對於企業整體發展還是有力的,在互聯網企業年齡優勢會顯得更加明顯,不像傳統的企業可能在企業裡面熬出名堂來了,就可以慢悠悠去工作了,但在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加班加點已經是家常便飯,像阿里巴巴這種企業加班加點已經是常態存在,從技術崗位的角度出發應該講在年齡大了經驗應該會更加豐富了,但從人性的本質上講天生就是懶惰的,在軟件行業存在這麼一種現象開始入行階段的技術人員都有一種很強的求生欲,所以這個時間段無論是對基礎的補強還是基本編程套路的學習都會非常的積極,這種階段一般持續兩年多的時間一旦找到感覺之後就會慢下來,保持這種慢節奏很快就能達到被淘汰的邊緣,技術類的職業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技能庫,不斷的提升自我的編程技能,在編程思想上還要通過實踐不斷的構建軟件框架。

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技能庫,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編程技能,即使年齡一直在增長也不妨礙繼續在公司的重要地位,混職場關鍵除了維護關鍵的人事關係,關鍵還是技術能力的提升進入到這種境界也沒有必要在乎年齡方面的問題,在軟件領域還有個定海神針的稱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感覺,其實說的是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企業就需要這種人的存在,所以這種技術的類型才是企業所需要的,也是個人所需要的追求的。

所謂的年齡大的先走人,關鍵在於個人後期對自己要求放鬆了,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如果從企業要求的角度出發,要求的高一些受到的衝擊會大一些,如果是企業要求送一些還能堅持混日子,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如果覺得自己不適應這個企業或者這個企業很多文化自己接受不了可以選擇換公司嘛,也不用愁著找不到下家,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