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魏延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并不难,之后要面对的才是真的难

全文近3000字,阅读需要五分钟。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丞相诸葛亮为报先帝刘备恩德,在汉中写下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后,起兵北伐曹魏。

在蜀军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大将魏延提议率领五千精兵,携带少量补给,在十日之内穿过子午谷,奇袭长安。然后诸葛亮率领主力褒斜道跟进,如此一来,则长安以西的魏国领土可一举拿下。

在汉中与关中之间,横卧着秦岭山脉,这里山高水险,交通只能通过山谷间的栈道,极为难走。这些曲折的山谷主要有四条,从西往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魏延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并不难,之后要面对的才是真的难

秦岭通道

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最东面的子午道距离关中的中心长安,最为接近。

蜀军统帅诸葛亮认为太过凶险,没有同意。其后诸葛亮五出祁山,最终病死五丈原,季汉三兴的宏愿化作泡影,让人唏嘘不已。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因此而成为争论的焦点。

从当时的情况看,在刘备死后,曹魏内部认为蜀汉已无威胁,在关中地区的防备十分松懈,魏延的奇袭计划,成功的概率并不低。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魏延奇袭长安成功,诸葛亮大军跟进,驻守雍凉的魏军溃败,蜀军迅速占领关中与陇西。在这之后,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关中形胜

关中地区三面高山险阻,北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秦岭山脉,西面是陇山,东面毗邻黄河。因为是秦国故地,古人将这里称为百二秦川,意思是这一地区易守难攻,防守时能够以二敌百。

蜀军完成既定战略后,关中地区的的西面与南面是自家地盘,不用担心。北面是胡族杂居的地区,魏军鞭长莫及。毫无疑问,与曹魏接壤的东部将是两军决战的战场。

关中东面,黄河自北向南奔腾,在华阴突然拐了个九十度的弯,向东流向洛阳。潼关正好坐落在黄河拐角的地方,这里地形险要,与长安交通方便,是关中的东面屏障。潼关往东一百二十里,是已经废弃的秦代函谷关,关口北临黄河,南依崤山,道路狭窄,最窄处只容得下一驾马车。古人所谓崤函之固就是指这里。从函谷关再往东三百里,就到了魏国国都洛阳。从洛阳到潼关,需要沿着黄河南岸狭窄的谷地行走四百多里路程,这是关中连接中原的主干道。

魏延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并不难,之后要面对的才是真的难

关中东部示意图

关中东南面,还有一条狭窄通道,连接着南阳盆地。这里在三国时期叫做上洛郡,武关就坐落在这里。与潼关一样,武关依靠地势,易守难攻。

蜀军占领关中后,这两处关隘将是蜀汉防御魏军反扑的前沿阵地。

蜀军防御态势

从武关入关中,需要穿越秦岭腹地,道路艰险,中原势力进攻关中时,一般都是安排偏师从此路策应。

历史上带兵从武关攻入关中的主要有三次,分别是汉高祖刘邦、东晋的桓温和沈田子。刘邦是未能打通洛阳通往潼关的通道,转而进攻武关。沈田子是在晋军主力受阻于潼关的情况下,带领偏师攻入。这两次多少带有些运气成分,与守军的松懈有很大关系。桓温没有占据洛阳,只能从武关进入关中,但由于守军坚壁清野,补给困难,很快撤了出来。

从历史经验来看,武关不会是魏军的主攻方向,蜀军在这里的防御难度并不大。

潼关连接洛阳的黄河谷地虽然难走,但比翻越秦岭简单,自古也是中原进入关中的主道。加之距离国都洛阳只有数百里,这里将会成为魏军的主攻方向。

历史上,攻克潼关进入关中,最著名的要数安禄山。但安禄山并非强攻拿下潼关,他的叛军在潼关下浪费了几个月,然后捡了个漏。唐相杨国忠错误估计形势,强令防御潼关的大将哥舒翰主动出击,出关的唐军在狭长的谷地遭到叛军伏击,二十万唐军仅剩八千人,潼关跟着也丢了。

曹操在统一中原后,向关中地区发动进攻,也是走的潼关一线。当时防御潼关的是以马超、韩遂为代表的关西联军。曹军的实力远胜关西联军,但面对潼关毫无办法。从历史经验来看,单从防御潼关这一个点来说,并不困难,但将战线扩展到整个关中东线,情况就不一样了。

曹操在强攻潼关不成之后,秘密派徐晃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从蒲阪津再次渡过黄河,在关中河西地区扎营,随后曹操带领大军跟进。察觉不妙的关西联军沿黄河追赶,但被徐晃阻挡。曹操绕过潼关进入关中,最终击败关西联军。

曹操占领关中,是一次教科书式的进攻。这次进攻将关中东线防御的弱点暴露无遗。

黄河从黄土高原奔流而下,从龙门渡至华阴,长达两百多里的河道,将关中河西地区与山西盆地分割开。河道由北往南分布着龙门渡、蒲津渡和风陵渡三个渡口,给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

历史上,当关中地区与中原地区对立时,缺乏河东地区保护的关中势力都极为被动,反之亦然。

秦朝占有河东,能够以此为跳板,进攻山西腹地,利用补给线的优势,长平一战,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北周与北齐对立,由于北周缺乏对河东地区的控制,北齐军队可以渡过黄河,深入关中腹地,造成北周军事的极度被动。其后北周名将韦孝宽在河东修筑玉璧城,才阻挡住北齐军队渡过黄河的脚步,扳回劣势。

从晋初太康年间的天下户口数量来看。即便是蜀汉完全控制长安以西,其户口数也只占全国户口的18.9%,而曹魏即使失去雍凉地区,其户口数仍然占据全国的户口的50%以上,国力差距依然悬殊。

魏延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并不难,之后要面对的才是真的难

西晋太康年间诸州户口分布

这意味着,蜀汉占领关中陇右,却没有河东地区作为屏障,需要在南起武关北至龙门渡,长度五百里的防线上阻挡魏军进攻,而其可以动用的兵力只有魏军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难度可想而知。

子午谷奇谋看似能够在短时间内占领关中陇右,其实是给蜀军做了一个巨大的茧壳,使得蜀军自缚其中,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与魏军进行决战。

毛泽东:“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子午谷奇谋的历史应用

魏延的这种奇袭战术,历史上有两类军队喜欢干,其一是流寇,其二是北方游牧民族。这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钱不要地,出其不意攻下城池,劫掠一番,拍拍屁股就走人。

明末农民军领袖高迎祥向魏延学习,兵出子午谷,结果遭到明军伏击,全军覆没。高迎祥被押往北京,崇祯皇帝把他削成了片片鱼。

金朝将这一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越过北宋河北诸多军事重镇,直接攻破了北宋国都汴梁,导致北宋灭亡。靖康之耻,直到今日,依然被视作中华民族最大的耻辱之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思路

蜀汉第一次北伐,赵云带领偏师出褒斜道吸引魏军主力,诸葛亮率主力从祁山道上陇山,一举拿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占领了关中平原西部的陇山高地,已经达到了初步的战略目的。这一地区有天然的马场,也有农业基础,对关中呈居高临下之势,比汉中更适合作为进攻关中的根据地。

魏延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并不难,之后要面对的才是真的难

陇西地形

失去陇西的魏军为了防备蜀军下陇,必须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布防,为应付蜀军突袭疲于奔命。关中地区将成为消耗曹魏国力的无底洞,在这种情况下,蜀军有机会通过一两次大战,进而牢牢控制住关中地区。

但这些的前提是蜀军能够守住陇西。从关中翻越陇山进入陇右,番须道是必经之地,街亭位于番须道西口,是蜀汉防御陇右的关键。马谡丢失街亭,陇右门户洞开,打乱了蜀军的部署,诸葛亮不得已退回汉中。

试想蜀军连占尽地利的街亭都守不住,又怎能守住南北纵身两百里,无险可守的河西地区。

诸葛亮被后世评价如此极高,除去鞠躬尽瘁的精神加分之外,更主要是他宏大的战略眼光。

魏延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并不难,之后要面对的才是真的难

成都武侯祠

与之相比,魏延的战略眼光只能算是流寇水准。诸葛亮临死前将军权交给杨仪和姜维,并不是因为魏大将军脑后有反骨。而是他知道,那货的战略眼光,会让蜀军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