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珠三角房产第一资讯

2019-07-29

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跨城通勤大数据告诉你

王越,金诗程,李永森,陈洋,阚长城

本报告由百度地图慧眼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发布,双方发挥各自的资源、技术优势,形成一系列具有行业前瞻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双方联合研究的领域包括:城镇化发展动态监控与预测、城市空间诊断、评估与模拟、人工智能与城市智慧管理、城市空间决策支持与业务咨询、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等。

导读

继去年解读了广佛肇清都市圈跨城职住新生态以来,我们持续聚焦于跨城群体,尝试以此独特视角探究深莞惠都市圈的融合发展态势。深莞惠作为珠三角三大都市圈之一,属于典型的形态连绵先于功能互动的地区,经过三地政府近十年的努力,在警务协作、公积金贷款等方面已实现平台共建和互动互联,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区域融合的一个缩影,高频的跨城通勤互动使得深莞惠之间的行政界线进一步模糊化,同时从人本尺度对都市圈提出了新的需求。

课题组基于深莞惠都市圈的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通过多尺度定量统计和多维度对比分析,深入剖析了深莞惠跨城通勤现状特征,旨在科学研判都市圈发展阶段和瓶颈桎梏,为因地制宜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显示,2018年7月末,深莞惠三市实际容纳了3827.51万居住人口,其中,每天往返于双城之间的跨城候鸟有62.09万,相比同期的广佛肇清候鸟规模较小。跨城群体占居住人口的1.62%,男女比例约为3:1。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备注:为方便描述,定义“莞深通勤(跨城)”为在东莞居住、在深圳就业的通勤模式;“莞深之间(跨城)”为在东莞或深圳居住的跨城通勤,包含“莞深通勤”和“深莞通勤”两种模式。其他城市之间的表述亦以此为标准,不再赘述。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备注:居住人口指通过百度大数据计算得到在调查时间段内,居住在目标城市的人口数量。三市2018年7月居住人口分别为:深圳1793.99万、东莞1414.84万、惠州618.74万。

01

跨城通勤总体特征

城市规模:核心圈莞深对流强度均衡,穗莞深一体化程度显著

莞深跨城体量上平起平坐

以跨城通勤的视角来看,深圳对东莞和惠州的辐射影响呈现明显的梯度分级:从体量来看,莞深对流强度较为均衡,而且与以往人们认知不同,居住在深圳,去往东莞工作的人群体量更大;惠州仍扮演外围腹地的角色,以承接深圳人口外溢为主,同时与东莞发展出了体量较小的弱对流圈。

同为临深城市,东莞北靠广州,南接深圳,地处珠三角两大都市圈交融渗透之处,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充分吸收核心城市的正向溢出效应,隐隐彰显出区域次中心的态势,而相比之下,深惠协同发展程度则较为落后。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穗莞深形成珠三角都市圈主纽带

课题组进一步以东莞居住-珠三角各市就业的角度切入,发现穗莞深之间人口跨城流动最密切,一体化程度最高:整体来看,东莞与珠三角8市之间的跨城联系表现为三级梯度分布,第一梯队是穗莞深之间,凭借空间连绵的先天优势和共建广深科创走廊的契机,穗莞深一体化程度最高,已成为珠三角两大都市圈的主纽带;第二梯队为惠州、佛山、中山等外围城市,体量超过一万人次;第三梯队则扩散至距离较远的江门、肇庆和珠海,5000人次左右。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人群特征:主力军为学历偏低收入中等的中青年

通过归纳梳理百度地图慧眼人群画像数据,发现深莞惠都市圈内主要是中青年群体跨城通勤,该人群整体学历偏低,以中低收入为主,消费水平分化不显著。其中,18-44岁人群占比达91.2%;高中及以下学历比重高达60.5%,高学历人群仅占8.2%;各等级消费水平人群占比接近。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职住分布:带状聚集于行政交界处,深圳主城区辐射力不足

深莞惠都市圈内的跨城职住区域表现出沿行政边界线带状聚集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遵循空间距离衰减性。跨城人口过度集中于深圳外围与莞惠临深地区,深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的联动极其微弱,与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强联系相比,深莞惠都市圈核心凝聚辐射力不足。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02

跨城通勤城际流动

莞深之间:跨城对流强度均等,一体化程度高

从镇街层面的职住流向来看,莞深之间的跨城居住区主要聚集在城市交界线附近,对流互动强度较高且均衡,深圳外围的辐射范围较广。莞深通勤的人群,居住区主要集中在东莞凤岗镇(3.19万人)、长安镇(2.82万人)等;深莞通勤主要居住街道的人群规模较为接近。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从跨城通勤起讫区来看,莞深之间跨城通勤具有明显的空间临近性,且对流强度和方向较为一致。例如,在东莞凤岗镇居住的人群,主要就业区为深圳市龙岗区和龙华区;在深圳宝安区居住的人群,主要就业区为临近的东莞市长安镇等。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备注:考虑到东莞32个镇街不便全部展示,课题组主要以体量规模较大的镇街为例制图,下同。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深惠之间:体量不及莞深,沿边界线聚集分布

深惠之间跨城通勤人群体量明显少于莞深之间,约17.97万人,仅占三市跨城总数的28.9%,居住区主要集中在紧邻深惠交界线的街道。另外,凭借发达的城际高速和高铁线路,深惠通勤已经延伸至距离惠州较远的光明区公明街道和宝安区西乡街道,目前已有近6000人每日跨城至惠州工作。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从区县层面来看,深惠之间跨城职住高频流动主要发生于城市交界处的坪山区、龙岗区和惠阳区之间,具有明显的趋近性。另外,深圳市宝安区也分布有1.39万人跨城至惠州工作,主要就业区为惠州市惠阳区和惠城区。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莞惠之间:对流体量小而均衡,分布较为分散

莞惠同为深圳的发展腹地,二者之间也形成了体量较小的跨城通勤圈(约11.14万人)。

从镇街尺度来看,东莞对惠州的辐射主要集中于二者边界线附近镇街,而惠州对东莞的辐射则较为分散且体量接近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从跨城通勤起讫区来看,莞惠之间跨城通勤显示出明显的空间临近性,如居住在东莞北部石龙镇和石排镇的跨城人群,主要就业地为隔江而望的惠州市博罗县;而居住在惠州惠城区的跨城人群,工作主要去往邻近的东莞市谢岗镇。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03

跨城通勤重点区域

城际居住板块主要依赖产业人群同城化

除了从市-区-街道三种分析尺度,课题组还筛选出跨城居住人数超过10000人的街道,根据其空间聚集状态定义为深莞惠都市圈城际居住板块。深莞惠城际居住板块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产业人群的同城化,而非商务或居住人群自发形成的同城化,在跨城生活普及程度上明显低于广佛都市圈。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东莞滨海板块共承接约4.13万跨城居住人口,该板块内的长安镇与深圳的松岗街道、沙井街道在东宝河流域接壤,2017年跨东宝河新安大桥的正式通车,使两地车程比以前缩短了至少40分钟,极大地方便了人口的流动;东莞临深板块共承接约5.54万跨城居住人口,一方面,该板块与深圳在产业结构、产业链条等方面互补性强;另一方面,该区域以其价格洼地优势吸引众多深圳市民置业居住。

深圳宝安板块共承接6.18万跨城居住人口,体量位居六大板块之首。松沙长地区形成体量较为接近的跨城强对流;深圳龙岗板块则承接了主要来自都市圈中部和东部的4.37万跨城居住人口。其中,坪地街道与惠州新圩镇、东莞清溪镇正大力推进“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三镇处于半小时交通圈内,跨城通勤便利;坑梓街道东连惠州大亚湾,西近深圳龙岗中心城,能够充分利用交通枢纽位置快速通向深圳、东莞、广州等地。

惠州惠湾板块承接了5.18万跨城居住人口,其中仅大亚湾西区街道跨城人群占比超过一半。从街道尺度来看,惠湾板块居住的跨城群体中,44.4%的人工作去往临近的深圳坪山区坑梓街道,龙岗区龙城街道、龙岗街道等;惠州石湾板块的石湾镇背靠环境优美的罗浮山,与东莞的石龙镇在东江南北隔岸相邻,该地区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除了满足本地需求外,也吸引了东莞居民置业。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通过对比板块间跨城人群的学历、收入和消费能力发现,不同的板块承接的跨城人群各有特色:

临深板块和惠湾板块内居住的跨城群体高学历、高收入和高消费特征突出,而滨海板块和石湾板块该类人群占比偏低。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外地人小区数量少,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进一步从小区层面来看,深莞惠都市圈内的62.09万跨城人口,仅19.8%的人居住在商品房小区。三个城市的小区居住比排名:深圳(23.6%)>惠州(20.2%)>东莞(15.1%;从城际间来看,深莞通勤人群居住在商品房小区的比例最高(24.4%),莞惠通勤的人群小区居住比例最低(8.4%)。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深莞惠都市圈内识别出13个外地人小区,普遍分布于莞惠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的地区。其中,跨城居住人数最多的小区及跨城居住人数占小区总人数比例最高的小区均位于惠州境内。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备注:课题组利用百度大数据,识别出每个商品住房小区内现居住人数和跨城通勤人数,将跨城通勤人数大于500人的定义为“外地人小区”。

最新成果|深莞惠“宜业宜居”如何选,百度地图大数据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