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孟菲斯美女号和他的成员们在最后一次出击前的合影,最后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返回了基地

《孟菲斯美女号》,描述了二战时10名飞行员驾驶B-17轰炸机飞越德军上空执行出生入死的轰炸任务的壮烈场面。“孟菲斯美女”号的机组成员已经完成了24次飞行任务,只要再飞一次他们就可以退役返乡了。然而战略轰炸的伤亡率惊人的高,每次出击都有可能是死亡之旅。在“孟菲斯美女”号的最后一次飞行中,机长戴尼斯和他的机组成员终于战胜恐惧,克服一切困难驾驶着重伤的飞机平安降落。他们是第一个活着执行完25次飞行任务的B-17机组!这部令人荡气回肠的战争片是根据史实拍摄的——二战中最著名的B-17“飞行堡垒”轰炸机就是“孟菲斯美女号”,它执行过25次飞越德境轰炸的任务,期间换了9个发动机、两侧主翼、两个垂尾、两侧主轮及其他更多部件。她是好莱坞电影、新闻片、报纸、书籍和教材里的明星。这架历史性的飞机由位于俄亥俄代顿附近赖特·彼得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博物馆细心看护。在这架飞机的背后凝聚了盟军飞行员所有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捍卫了自由的蓝天。而电影的主角就是“空中堡垒”B-17轰炸机。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美军有一条规定完成25次轰炸任务的机组就可以退役回家,孟菲斯美女号是第一个完成这个任务的机组


1934年5月,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了重型多发轰炸机计划。8月,波音开始制造原型机,公司型号Model299。1935年7月28日,Model299在西雅图首飞,试飞员是波音的莱斯利·R·陶尔。一个见过Model299试飞的记者在评论中使用了“飞行堡垒”这个词来描述这架外形庞大的家伙,于是“飞行倒垒”就流传了下来并成为B-17例正式绰号。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投弹手位于机头的最前方,这个位置视野最好,也最容易承受攻击


1939年6月27日波音制造了39架B-17B,它是飞行堡垒家族中第一个批量生产的成员。自B.17B开始,美国在军用飞机上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除此之外,B-17B的机鼻投弹舱内还安装了著名的诺顿投弹描准具。诺顿投弹描准器是一种陀螺稳定的瞄准具,它能够快速计算出飞机的前进速度和偏航率并为投弹作出修正。诺顿投弹描准具能够与自动驾驶仪相联,在飞向目标的最后阶段接管飞机控制,避免出现人为误差。在那时的新闻中,诺顿投弹描准具被描述成具有很高的精度以至于可以“把炸弹投入一个泡菜桶中”,以至于精确轰炸这个名词也被称之为“泡菜桶轰炸。诺顿投弹描准器被军方视为最高机密,规定只能在起飞前安装在飞机上,并且必须要被帆布包覆,着陆后必须立即拆除,这些拆装在宪兵监视下进行,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必须宣誓以生命来守护瞄准器的机密,在飞机迫降被俘前先破坏诺顿瞄准具。在整场战争期间,就连英国人这样亲密的盟友都没有得到这种技术的任何细节。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诺顿”投弹瞄准仪,其被特别保护,但从实战来看,其投弹效果一般


1939年,飞行堡垒的新改进型B-17C诞生。从B-17C起,飞行堡垒家族开始广泛使用球形机枪座。与早期B-17不同的是,B-17C安装的全部都是12.7毫米机枪,还增加了自封油箱和乘员防护装甲。

一批B-17通过租借法案被提供给英国,实事求是地讲,英国人在尝试使用B-17时遭受到了重大失败。B-17在飞行中频繁发生机械故障、高空飞行时机枪会被冻住、高空轰炸时也不能指望能击中任何目标。但是英国空军用血的教训换来了B-17的使用经验,那就是在行动中尽可能多地出动轰炸机并排列成紧密队形,以充分发挥自卫火力并互相支援,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日后美军千机编队的基础。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美军轰炸时多采用大机群,即所谓的“盒子阵型”


B-17E是飞行堡垒家族中第一个开始大量生产的型号。它是根据早期欧洲空战的经验教训进行改进的产物一一也就是说英国阵亡飞行员成了波音公司试验用的兔子,虽说这些兔子也是自愿的……从B-17E开始,飞行堡垒开始真正成长为令人生畏的轰炸机。第一架B-17E原型机在1941年9月5日进行了首飞,波音在飞机的尾部安装了尾炮塔以解决无法后射的问题;为了在投弹时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而尾的面增高了垂尾,并在前面还设置了长长的背储,另外还大幅增加垂尾的面积。在摈弃了早期的“鲨鱼鳍”垂尾后,飞行堡垒典型的垂尾式样从此出现,外观上看也不再“头重脚轻”了。自首架B-17E首飞成功后,波音的生产线立即全力转产B-17E。但波音一家公司的产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这里两家公司也参与了B-17的生产。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轰炸机最大的敌人除了战斗机就是密集的防空火炮,只要被命中一发一架四发重型轰炸机就会散架


通常情况下B-17E的机组编制为10名:正副飞行员、投弹手、导航员、机械师、无线电报员、尾炮手、机腹炮手、两个腰部炮手。机鼻位置的机枪可由投弹手或者导航员操作,当然是要在他们空的时候,背部的炮塔由机械师负责。由于炮塔内部的空间非常狭小,规定腹部炮塔的炮手必须是小个子。炮手通过炮塔背后的舱门出入,这也是发生故障时的紧急逃生口。炮塔转到面朝下的位置,舱门可以从飞机内部打开时,炮手可以从飞机内进入炮塔;炮塔转成水平位置,舱门完全露出机身外手,炮手也可以从地面进入炮塔。但是炮手只要从地面进入炮塔后,这就意味着在起飞过程中他只能呆在里面,飞机在地面时炮塔的离地间隙只有38.1厘米,是不可能将炮塔转成朝下位置的。在离地仅38.1厘米的地方体验起飞或降落的感觉绝对不美妙的,并且一旦起落架出故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多数的炮手都选择在飞机升空后从机身内部进入炮塔。由于机身两侧的机枪窗口大多数时间是敞开的,所以高空飞行时这个区域会变得非常寒冷,尤其是在冬天,所以给后部炮手都配备电热飞行服。全机最冷的地方是尾炮手的位置,螺旋桨的旋转气流在此处交汇。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B17的副驾驶位置


虽然到1941年为止,美国远东空军拥有的B-17E飞机并不多,但在日寇偷袭珍珠港时,刚好有12架从西海岸飞往菲律宾的B-17E转场珍珠港。由于这次转场,使珍珠港的雷达员将日本进攻机群误认为B-17而没有报警。B-17编队在第一攻击波结束时飞抵珍珠港,在混乱中它们被神经过敏的己方地面高炮部队击落击伤多架。

12月10日,第19轰炸机大队的5架B-17出击轰炸日军运输船队,这是二战中美国陆航的首次轰炸任务。就在这次出击中,柯林·P·凯利上尉成为美军第一个战争英雄:当他返回克拉克机场时被零式战斗机咬住一一其中之一由日军王牌坂井三郎驾驶。B-17很快被打得燃起大火,凯利命令机组人员跳伞,他自己则一直控制着飞机直至坠海。凯利的飞机是坂井三郎击落的第一架B-17轰炸机,这个老鬼子在日后的回忆录中提到B-17的机体坚固极难击落,并且速度很快,零式要加足马力才赶得上。生还的机组报告他们可能击沉了日本战列舰“榛名”号,于是凯利上尉因为英勇无畏的表现被罗斯福总结追授点械服役十字勋章。但当时“榛名”号并不在此海域,所以凯利上尉的战绩是虚假的。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他有一个独眼龙的传说


日本人将B-17视为顽强的对手,但是日本人很快就学会了利用B-17缺乏正后方的防御武器这个缺陷。随着新型B-17E开始补充部队,它的尾部机枪也让那些习惯从背后下手的鬼子飞行员大吃一惊。于是那些“不幸”驾驶早期型B-17的机组也在自己的飞机尾部插上两根棍子,希望日本人认为这是两挺机枪——还记得电影《珍珠港》里的情节吗?杜利特的B-25轰炸机也是这么干的,至于鬼子上不上当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对付重型轰炸机多采用追尾攻击和迎头攻击,以避开轰炸机两侧密集的自卫火力


到了1943年中期,大多数B-17都从太平洋战区撤出一一在欧洲战场损失了数量巨大的B-17,所以美军决定把所有的B-17都投入欧洲战场。在俾斯麦海战后不久,便再也没有B-17被派往太平洋战场了。此时的B-17已是欧洲战场的主力,在这里它以巨大的牺牲赢得声名—B-17担负了欧洲作战行动的98%。

以B-17E为主力的美国第八航空队自1942年8月17日开始对德国历时两年半的昼间战略轰炸,而后E型很快被F型代替。到了1942年底,该机的最后一种型号B-17G参战。B-17G的主要武器为13挺12.7毫米的勃朗宁机枪。当B-17以密集编队在空中飞行时,这些武器所发射的子弹在空中构成了一张恐怖的火网,对德军的进攻飞机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B-17承担了在欧洲轰炸的主力,排成密集队列进行轰炸以减小损失


1943年1月3日,第8轰炸机司令部引入先导机概念:轰炸机编队中设立一架先导机,编队中的所有投弹手必须跟随先导机投弹,这就改变了原先自由投弹的做法。通常先导机内安排有技术最精湛的投弹手,所以这种战术能达到较好的精度。1943年1月14日,盟军在卡萨布兰卡召开会议,确定了美英两国对德战略轰炸的总方针:英国皇家空军专事夜间轰炸,目标定为“不加限制”的德国城镇;美军以B-17轰炸机为主力机型的第8轰炸机司令部进行白天精确轰炸,目标是军事设施,并以摧毁德军潜艇的支援设施为首要目标,因为该潜艇直接威胁着盟军的大西洋运输线。在3月18日轰炸德国威格萨克的不来梅·伏尔康造船厂的行动中首次使用了自动飞控装置连接诺顿投弹描准器和自动驾驶仪,在投弹的最后阶段接管飞机控制。

4月17日,不来梅的福克·沃尔夫工厂遭到115架飞行堡垒的轰炸,德国空军竭力迎战,有16架B-17没有返回,创下了开战以来最高的战损率。从此战开始,德国战斗机的防御开始变得更加有效和协调,轰炸机的损失率经常超过10%。在研究了B-17的弱点后,德国战斗机开始采用迎头攻击的战术。这项战术是德国空军的欧根·梅耶中尉首创的,他注意到B-17的前向防御火力很薄弱,背部炮塔和机鼻机枪都存在着无法覆盖的盲区。此外,B-17被高射炮或加农炮弹击中后容易起火,这也是导致其惊人损失的重要原因。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一架机头被打烂的B-17,机头是B-17的火力盲区,德军大多采用对头的方式。后来的改型在机头下方安装了机枪


由于美军大量地使用B-17,相应的德国也就缴获了一些被迫降的B-17,他们成立了一个有大约40架B-17组成的绝密部队,除了用来训练己方战斗机飞行员之外,还用了执行一些特种作战任务。如美军有报告显示至少有一架俘获的B-17被德国空军用作诱饵:它会在美军B-17编队返航时接近,假装是一架受伤的掉队飞机,希望能引诱一架B-17脱离编队来为其提供掩护。一旦上当的B-17接近,诱饵机就会使用自己的机枪向它射击并呼叫德国战斗机前来解决。在受够了这种捉弄之后,美军轰炸机编队看到无法识别的掉队机接近后,就立即向其射击。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一架机头被打烂的B17


很快美军的对德空袭重心转为摧毁德国的航空工业。1943年8月17日,美军同时轰炸了施韦因福特的滚珠轴承厂和雷根斯堡的梅赛施密特工厂。这是开战以来最深入德国本土和出动B-17数量最多的行动,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空战。参加这次行动的376架轰炸机中有60架未归,战损率高达16%。就在这星期中美军损失了超过100架B-17,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下去,第8轰炸机司令部手下不久就会一架飞机都没有了。面对骇人的损失和可怜的战果,盟军被迫重新考虑继续白天轰炸是否值得。邱吉尔从未相信过白天精密轰炸,他建议美军跟英军一道开始夜袭。但美国陆航还是决定不顾一切损失继续轰炸德国工业设施——其实战略轰炸就是以本伤人的双刃剑,但美国人相信自己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扛得住这惊人的损失。直到1943年末,在大量装备了P-47和P-38战斗机后,B-17才有了有效的护航战斗机。结果,轰炸机的损失马上明显下降。1944年春出现的P-51D野马是最有效的护航战斗机,它能将飞行堡垒一直护送到柏林。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在欧洲执行轰炸任务的损失最大,德军比日军的科技水平更高,飞机性能和高炮性能也要强于日本人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作为重型轰炸机B17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存性,图为一架被德国战斗机撞击之后返航的B17,其机尾一道大大的裂痕


1944年2月20日,英美空军联合进行了对德国航空工业为期5天的持续轰炸,史称“BigWeek”.在20日这一天总共出动了一千架飞机,结果损失了244架重型轰炸机和33架战斗机。虽然盟军伤亡惨重,但此役后德国空军也元气大伤,他们再也不能组织起以前那种大规模的抵抗,只有在盟军轰炸重要目标时才会拼死一博。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一架迫降的B17


1944年3月4日,B-17首次轰炸了柏林,P-51战斗机进行了全程护航。3月6日,600架B-17重返柏林,德国空军倾巢出动共记击落了69架B-17和11架战斗机。1944年5月,美军将优先目标改为产油设施。这些轰炸造成德国燃料和润滑油供给突然极度短缺,通过破坏合成油生产中心也附带截断了用于生产炸药的氮和甲醇的供应。战后对战略轰炸的调查显示:对德国产油设施的轰炸对缩短战争最有助益。到了1945年初,德国已被盟军的战略轰炸所造成的燃料和供给短缺拖垮。尽管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重型轰炸机的机组人员仍日复一日地勇敢出击。在持续5年多的战略轰炸中,参战的盟军轰炸机从1942年的500余架,增加到1945年4月的14,000架。共出动轰炸机44.4万架次,战斗机268万次,总投弹量270万余吨,其中半数以上投到德国境内。德国空军损失飞机57,385架,德国平民死亡30余万人,伤78万人。盟军损失飞机约4万架,飞行人员损失15.8万。B-17作为战略轰炸的主力机中,为缩短战争时间,加快同盟国胜利速度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德国空军的催命符,坚不可摧的“空中堡垒”——B-17型轰炸机

德国空军拦截轰炸机编队,在前期的轰炸任务都是九死一生,在有了护航战斗机之后,这种情况大为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