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二战的时候士兵在地上挖散兵坑来躲避炮弹有用吗?

isly_0925


首先要说明的是,不仅二战,就是以如今的战争环境来说,再来个三四五六战,散兵坑来躲避炮弹都是有用的。美国大兵现如今充当世界警察,打架的时候还会延续使用散兵坑。

士兵主动挖成的“散兵坑”就是一种单纯的士兵掩体,为了实现士兵在其中观察、射击、掩蔽,其散兵坑上并没有任何遮挡物。而且在战争中散兵坑可以有效的防护敌军的轻重火力、炮弹弹片、飞机的轰炸以及炮弹爆炸之后的冲击波。可以给单兵作战的士兵提供有效的防护。

其实在现代战争中,士兵主动挖掘散兵坑的情况非常常见,据了解,美军在世界各大战场上都会选择利用“散兵坑”给士兵提供有效的防护。所以总体来讲,像战场上出现的散兵坑都是差不多直径1-2米的大坑,待在里面还是相对安全的,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不仅是士兵主动挖的散兵坑,其实弹坑也是散兵坑的一种。据曾经参加过战争的士兵回忆说,很多情况都是利用弹坑来进行进攻和防守的。据了解,在战争中使用同一门火炮,相同批次的炮弹,装定在同一射击参数内,同一个炮手使用的同一种射击方式,连续会打出多发炮弹,对于发射的炮弹的着弹点就很难出现两发炮弹落在同一个落点的现象,而是分布在一定范围以内的,在力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射弹散布”。当然,如果这些火炮同时射击,在这样交叉的火力中,即便是再深的弹坑也很有可能被再次击中,但是如果是相对较深的弹坑,躲在其中还是能免于被炮弹冲击波击中的可能,毕竟炮弹落在同一个弹坑内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据了解,真正参加过战争的士兵,并不会在一个弹坑内待很久,因为弹坑是炮弹击中地面之后遗留下来的,在炮弹爆炸之后总会遗落一些炮弹的火药。

这样就很容易被之后战斗中爆发出来的火花引燃,以至于偶尔会在战场中出现士兵被火药灼伤的事情发生。所以在战争中士兵也同样会主动挖一些坑出来,这样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坑,分别就是“弹坑”和“散兵坑”。据调查之后显示,有一种“弹坑理论”,认为炮弹受到温度、风力、后坐力以及精度的影响,在概率上很难出现同一个弹坑被两发炮弹集中的可能,除非实在是太背了。

最后要说的是既然上了战场,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散兵弹坑只能相对降低伤亡的概率,并不能绝对保障战士的危险,所以,我们共同祝愿世界和平,华夏再无战事。


只有两把刷子


“新兵怕炮,老兵怕枪”。根据老兵讲述,在战场上一般死亡的,大多数都是刚上战场的新兵蛋子,而其之所以会死,主要是因为不会躲避炮弹,当敌人的炮弹打过来时,新兵只会怕的乱叫乱跑或是一动不动,即便是机灵的新兵也只是在他们喊趴下的时候,就地卧倒而已。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避免被携带强大杀伤力的武器染指。所以,多数时候,当敌人的炮弹轰炸几次后,大多数新兵都会成为一具尸体,只有少数新兵会存活下来。但老兵由于战斗经验丰富,一般都不会阵亡。其主要是因为,当敌人的炮弹轰过来时,他们会知道躲到哪里去。炮弹只会对一片区域简单轰炸的情况下,躲到散兵坑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因此,散兵坑被人们称为是战场上最安全的地方!

其实炮弹炸裂的时候伤人并不是像我们平时想象的那样把人炸成肉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这么“荣幸”地被炮弹直接命中的,而是炮弹的战斗部的触发或近炸引信(不少高射炮炮弹都有无线电近炸引信)被激发点火,引发战斗部的爆炸,通过爆炸产生的飞溅的碎片来伤人,达到消灭和削弱敌方有生力量的目的,而飞溅的碎片都是朝天上飞的,就好象我们把石头扔水里飞溅的水花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一样,从没听说过几块飞溅的破片能像穿甲弹一样深深钻入地下,所以说这个时候你跳在散兵坑里会躲过飞溅而起的破片,尽管未必能免受伤害,但事实上生存几率会比站在地面上高70%上。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上过战场但是我感觉挖散兵坑十分有用,他可以在对方炮弹洗地时极大地减少士兵的伤亡。但是如果离得太近就算没被弹片炸到也会被冲击波震死或者震伤。


神都醉仙美


这不光是二战啊,现代也有用啊

上边这个图是英国25磅榴弹炮(87.6mm)高爆弹的杀伤图,那个百分比是在这个区域内人员的死亡率。虽然图中没有显示散兵坑人员的伤亡率,但至少可以看到炮弹冲击波和破片都是斜上方散的。只要卧倒或者蹲在散兵坑里,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爆炸冲击和破片带来的伤害。

假设说战力情况下死亡率是100%,那么趴下则降低到了1/3,如果是站在堑壕中(开火姿势)则降低到了1/15-1/50,如果是蹲在堑壕中则降到了1/25-1/100。


所以,挖散兵坑无论是降低直射伤害还是破片伤害,都是个非常行之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疯狗的轻武


在国内或者国外的各种战争片之中,观众经常可以看到遭到一方阵地遭到猛烈的轰炸,士兵们躲在炮弹爆炸之后留下的弹坑里,最后在四处爆炸的火光里幸存下来的情景。那么,炮弹留下来的大坑是不是战场最安全的地方呢?其实荧屏之后的人物能够躲在炮弹坑里幸存的奥秘,多半是因为——他是主角。弹坑本身是否安全很难说的。



弹坑本身也许并不安全。在大量的炮弹从天而降时,落点的分布其实是在整个一片区域里的,或许准确地打击到指定位置,或许偏离一段距离,炮弹是否爆炸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换句话说,这是个玄学属性,是不确定的——与战场的环境和炮弹的种类有关。主要士兵们会有一种感觉,炮弹落过的地方不会再有炮弹落下,因此是安全的。如果有深深的壕沟和坚固的堡垒的话,还是乖乖待在里面吧。而到了现代,各种精确制导武器满天飞的时代,躲弹坑就非常的不明智了。在北方联盟联合美军攻打塔利班的时候,美军炸弹一落地,无知的塔利班们也觉得,落下了炸弹的地方不会再落下另外一发,然后就争先恐后的钻到弹坑里。然后,下一发炸弹就不偏不倚的砸进堆满了塔利班的弹坑里,把一群无脑的狂热分子一锅烩了。



如果是野外的平地,弹坑就相对要安全了。弹坑会使得这个位置比较低矮,可以躲避一部分破片和爆炸气浪的伤害。比如在二战的北非战场,一旦步兵进攻不顺利,那么他们要么暴露在沙漠上被射杀,要么冒着严寒挖一晚上的战壕,不然到天一亮密集的炮弹和子弹就会呼啸而至。在没有时间去挖属于自己的散兵坑的时候,弹坑还是可以“将就着用”的。


历史总结论


如果炮弹在坑外炸,弹片在地平线以上呈散射状向周围飞射伤人,这种情况散兵坑毫无疑问会保护坑内人员不受弹片伤害。如果炮弹落入散兵坑,那就一窝端了。


微之助


相当有用,从二战开始进攻中的步兵被炮弹的碎片击中的概率是被步枪击中的18倍,而散兵坑被炮弹直接击中的概率却是200分之一。


923老石油


散兵坑可躲避炮弾在散兵坑周边爆炸后的弹片杀伤.但炮弹正好落在坑里的话.那就哈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