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最近有朋友對我說,自己家的孩子,喊他名字喊了多少聲都沒有回應,最終都是要用“喊”才會得到孩子的回應。其實他說的這個問題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體現,而像我朋友這樣惱火的家長也不在少數。可是孩子為什麼會十喊九不應呢?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孩子為什麼“十喊九不應”?

1、家長打擾到了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會非常的專注,家長這個時候的呼叫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打擾,孩子便非常有可能不願意回饋家長。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2、孩子進入“逆反期”

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處於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非常強,不願意聽從家長的指令,有反抗心理,所以孩子出現這種現象家長不用擔心和焦急,這其實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確實聽到了家長的呼叫和命令,但是因為常常是自我意識佔了上風,所以孩子常常會一動不動,你喊的聲音越大,孩子越不回應,完全裝作聽不到。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3、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差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也會引起“十喊九不應”的現象,面對自己十分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打遊戲、看動畫片、玩玩具時,家長在呼叫的時候,孩子也不會理會,結果到了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的正確引導,孩子就這樣養成了不願意回應家長得壞習慣。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1、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總是出現“十喊九不應”的現象時,家長應當及時的告訴孩子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以後爸爸媽媽,或者是別人在叫你的時候,尤其是家裡的長輩,應當及時的做出回應,這是對人的尊重。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除此之外,家長也應當告訴孩子,即便是自己此時此刻並不想被打擾,也應該跟父母有溝通,而不是坐視不理。應當讓孩子知道自己有錯,並且給出指點,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方向。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2、如果做不到就要接受懲罰

讓孩子知道回應是基本的禮貌,並且跟孩子約法三章,立規矩,爸爸媽媽的呼叫,一定要回應,即便是覺得自己並不方便,也應作出解釋而不是一聲不吭。這次爸爸媽媽可以好好地給你講道理,但是下次再犯這樣的錯誤,就要接受懲罰,懲罰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定的緊迫感。幫助孩子改掉裝作聽不見的壞習慣。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3、和孩子做“你喊我答”的遊戲

這一遊戲就是為了讓孩子習慣“你喊我答”,媽媽和孩子用躲貓貓的形式,其中一個人藏起來,另一人大聲地喊對方的名字,再叫另一方回應。比方說媽媽喊孩子的名字:“媽媽你在哪?”這時候媽媽應當回應孩子:“哎,媽媽在這裡!”或者是

給對方起新的名字,來增加遊戲的新鮮感

孩子會覺得這種和“躲貓貓”類似的遊戲很有趣,家長也可以以此來培養孩子大聲回應的好習慣。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孩子在2歲時會出現人生第一次的叛逆期,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做出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這套

《陪你長大》會在多方面的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人處事的正確方式、以及一些科學小知識。可以說是從性格、習慣、知識全方位對孩子進行培養,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導師”。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先別急著“發火”,試試這3招更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