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一代英主柴榮病逝,趙匡胤策劃兵變過程中鮮為人知的陰謀

自從回到京城之後,柴榮的病情急劇惡化。對於現在的柴榮來說,什麼遠大理想都已經成了過往雲煙。唯一考慮的事情就是,他死後自己年幼的兒子該怎麼辦?此時他最大的兒子只有七歲,柴榮原本總共有七個兒子,郭威當年起兵造反時,柴榮的妻子與三個兒子身在京城,也因此慘遭殺戮。現在柴榮最大的兒子是柴宗訓,柴榮看著這位自己最年長的兒子,決定把整個大周帝國交到他弱小的肩膀上。柴榮意識到當務之急是要為這個七歲的孩子再找一個母親,需要一個皇后來為他的兒子處理政務。柴榮點名要找他前任皇后的妹妹來接任後位,因為他的前任皇后苻氏出身名門,符氏家族的家主,柴榮的兩任國丈,正是苻彥卿,時任天雄軍節度使。柴榮娶了符家兩個女兒,其目的無非是想借助苻氏集團的強大地方勢力,來維護中央的統治地位。

一代英主柴榮病逝,趙匡胤策劃兵變過程中鮮為人知的陰謀


顯德6年6月,柴宗訓被封為梁王,正式成為大周帝國的儲君。柴榮為保萬無一失,還要親自為他的兒子挑選文臣武將來輔佐他。柴榮挑選了三個人作為他的顧命大臣,他們分別是宰相範質,宰相王溥,樞密使魏仁浦。範質,此人是兩朝元老,非常能幹,以廉潔自居,不交狐朋狗友。柴榮最看重範質的,其實是他不會搞人際關係這一點。王溥,此人是郭威臨死之前一手提拔起來的,柴榮在位六年來,他一直盡心盡力侍奉柴榮,遇事獻計獻策,忠心耿耿。最後一位魏仁浦可謂忠仁義孝樣樣齊全。事實證明,柴榮任命的三個顧命大臣中,也只有魏仁浦,真正做到了仁至義盡,忠心耿耿。對於武將的安排主要在中央軍隊——禁軍。首先他升任趙匡胤為殿前司的殿前都點檢,掌握殿前司的軍隊大權。然後為了防止南唐趁機打過來,他又派李重進外出鎮守揚州。最後,他把自己的嫡系部隊侍衛司的大權交給了韓通。韓通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沒腦子,但是柴榮還把調兵權交予了他,顯然,是想讓韓通來牽制擁有領兵權的趙匡胤。佈置完一切之後,他感覺到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顯德6年6月19日,柴榮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終年39歲。

一代英主柴榮病逝,趙匡胤策劃兵變過程中鮮為人知的陰謀

七歲的柴宗訓憑藉柴榮遺詔繼位,成為後周的第三位皇帝,史稱周恭帝。由於柴宗訓年幼,所以苻太后垂簾聽政,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位託孤大臣輔政。新皇登基,為了顯示隆恩浩蕩,要給朝中的文武百官加官進爵。這次加官進爵使得禁軍殿前司和侍衛司的高層將領中,九個有七個都是趙匡胤的結義兄弟或者好朋友。柴榮自以為佈置的面面俱到,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韓橐駝看出了這個致命的漏洞,他決定向父親建議殺掉趙匡胤,用處永除後患。無奈韓通固執己見,怎麼也不聽兒子的話。事實證明,趙匡胤後來果然反了。而且韓家因此滿門受戮,成為趙匡胤奪位中發生的唯一流血事件。這怎麼能不讓人感覺可悲而又可笑呢?

一代英主柴榮病逝,趙匡胤策劃兵變過程中鮮為人知的陰謀

時機已經越來越成熟。皇權歷來是天下間權力的巔峰,有多少人為了他拋棄信念、道德、廉恥之心。可以說,沒有郭威、柴榮兩代英主的知遇提拔,就沒有趙匡胤的現在。而且在郭威和柴榮身邊,他學到了不少東西,讓他不斷充實自我,走上人生巔峰。所以對於郭威和柴榮,他必須感恩戴德。但是現在,他有一個可怕而又可恥的想法,那就是用非法的手段奪取郭威和柴榮含辛茹苦所創造的大周帝國,這種行為從道德層面上講無疑是卑鄙無恥的。所以這也成了趙匡胤最大的心理障礙。但自古幹大事者不拘小節,趙匡胤又怎會因為道德廉恥而阻擋自己登上權力巔峰之路。就這樣,趙匡胤即刻召集了他禁軍人際網中所有的謀士武將,秘密召開會議,商討如何奪取後周江山。京城局勢複雜,他已經等不及時機的到來,大人物都是善於自己製造時機的。

柴榮死後半年,趙匡胤決定複製當年郭威的軍變。顯德七年正月初一,趙匡胤開始實施他計劃的第一步。正月初一這天,北方傳來戰報,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消息傳來,朝廷震驚。當時皇帝年幼,宰相範質考慮讓誰前去抵禦。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趙匡胤,他以為趙匡胤年紀小,資歷尚淺,把軍隊交給他,不會擔心他謀反。事實證明,他錯了。趙匡胤自己心裡清楚,只有通過戰爭,他才能領到兵權,才能掌握軍隊進而搞兵變。於是宋朝歷史上傳奇一幕發生了,趙匡胤派人假傳軍情,以此掌握了軍隊。關於遼國入侵的真假,歷史上存在著重大疑慮。據比較可靠的《遼史》記載,遼穆宗耶律璟9年12月,遼國正發生內亂。可見,遼國當時並沒有閒心侵犯內陸,因此也證明了趙匡胤確實是讓人假傳了軍情。

一代英主柴榮病逝,趙匡胤策劃兵變過程中鮮為人知的陰謀

下面,趙匡胤開始了他計劃的第二步。他令慕容延釗做先鋒,率領前軍先行出發。這時候京城裡突然爆發了一股流言,說出兵那天,將會擁立點檢作天子。流言傳得非常快,立即傳遍了開封城的大街小巷。開封城中的富商和百姓們紛紛搬家,因為改朝換代,新天子繼位,往往會造成重大流血事件。一時間,京城的人口流動率急劇攀升。這時,趙匡胤比那些老百姓心裡更急。因為一旦某反之事提前敗露,自己將萬劫不復。但是更為奇蹟的事情發生了,儘管開封城的大街小巷都已經得知了趙匡胤要當皇帝的消息,但是宮廷裡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趙匡胤命令在開封城裡做內應的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及時地封鎖了消息,沒有打掃驚蛇。現在他最怕也是他最大的阻礙,就是韓通。正月初二這天晚上,趙匡胤趁夜來到了韓通家中。韓通見到趙匡胤登門來訪,非常高興,馬上叫人置辦酒席招待趙匡胤。趙匡胤知道自己還沒有陷入險境,但是他仍然不放心。於是他開始運用他人際交往的能力,旁敲側擊,最終他終於摸清了,亨通其實已經聽到了流言,但是卻沒有相信。這次趙匡胤算是徹底放心了,他匆匆向韓通辭行。臨走時還說了一番豪言壯語,一定要將遼國和北漢侵略者打敗。顯然,韓通將是最後一次與趙匡胤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