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婆婆親媽輪番“看”孫子,只看不管惹怒媽媽:沒義務就別“咋呼”

家有一小,如有一寶”,孩子是上天賜給每一位父母的寶貝。寶寶的出生能夠帶給這個家庭無限歡樂和感動,他的成長會讓大家都欣喜不已。孩子是維繫一個家庭長久的紐帶,孩子發展好,父母才會高興。

但是孩子不是野地裡的小草,無人看管就可以自由長大。

且不說從小把孩子培養成”神童“的概率有多小,單單是讓寶寶健康長大就已經很耗人心神了。大多數年輕父母生了孩子以後根本沒時間親自撫養,因為家裡的吃穿住行、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他們必須面對的事情。

當父母們在外打拼的時候,寶寶的看管就落到了老人身上。不是女方的婆家就是孃家,亦或是四個老人“全方位守護”。很多媽媽們生寶寶之前就得到了老人的承諾,說孩子出生以後他們來看,生了孩子老人確實是在“看”,不過,有的老人卻因此惹怒了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呢?

婆婆親媽輪番“看”孫子,只看不管惹怒媽媽:沒義務就別“咋呼”

婆婆親媽輪番“看”孫子,只看不管惹怒媽媽:沒義務就別“咋呼”

閨蜜小月家最近有一場家庭大戰,導火索就是生育後家裡老人幫忙帶娃。小月一直是我們“姐妹團”特別羨慕的存在,婚後與丈夫恩愛非常,生娃後四個老人輪番來照料。我們老打趣她以後肯定是個“時尚辣媽”,養孩子的苦又不用她吃。

聽了我們的話以後,小月反駁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吐槽家裡的老人看似有情,實則無情。聽了她的話以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世上不僅有孩子“假學習”,還有老人“假帶娃”。

雖然她家四個老人都健在,而且身子骨很硬朗,看似對家裡這個寶貝乖孫很在乎,還商量著輪番帶娃,其實這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罷了。大家也知道,現在的孩子從小壓力就很大,時代要求他們不僅會書本上的知識

,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家長們從小就培養孩子各種技能,讓他們參加各種興趣班,最常見的就是英語口語班、舞蹈班以及鋼琴班。送孩子去學興趣課是好事兒,老人們也紛紛支持,他們還想逢年過節的時候讓乖孫給自己展示展示才藝。

小月提出送孩子學鋼琴的時候家裡老人一致通過,可是到交錢的時候,老人們卻說“自己沒這個義務”。婆婆更是過分,當著丈夫的面兒淡淡說了一句:“我這輩子,拉扯我兒子長大已經算是盡義務了。至於孫子,幫忙看著是情分,可不是我的本分,你別什麼都指望我們老兩口。”

婆婆親媽輪番“看”孫子,只看不管惹怒媽媽:沒義務就別“咋呼”

小月的父母雖然沒有明說,但也是這個態度。小月當場就火了,告訴老人“覺得沒義務就別咋呼,我也沒求著你們帶!”自此,孩子由小月和丈夫親自管教,四位老人各回各家,小月和丈夫只是逢年過節回去看望。

1)老人的“假裝”帶娃比不管更可恨

很多寶媽羨慕那些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媽媽們,有些老人是真心實意幫兒子女兒分擔辛苦,有些卻是在“演戲”,其實這種“假裝”帶娃的老人比不管更可恨!

2)只看孩子不出力

很多老人知道帶孩子的辛苦,所以在看孫子的時候就學會了“演戲”,出工不出力。孩子尿褲子了,老人只負責喊媽媽過來給寶寶換尿不溼,他們自己卻不動手;

孩子該吃飯了,老人既不做飯也不給孩子餵飯,就在一邊看著媽媽動手

這些老人看似陪伴在孩子左右,實則只是“看”,根本沒有出力。

3)媽媽要學會調整心態,自己帶娃更有利

關於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孩子的爭論好像從來沒有停止過,其實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各家有各家的情況,筆者個人認為:如果有能力獨立帶娃,就不要讓老人接管。

媽媽們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就是他們的義務,那應該叫互幫互助。晚輩們要支持老人享受他們的晚年生活,別把管教孩子的責任推到他們身上。

婆婆親媽輪番“看”孫子,只看不管惹怒媽媽:沒義務就別“咋呼”

換個角度想想,其實老人不幫忙帶孩子才是媽媽們的幸福

自己帶娃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1、增進母子感情

小孩子每天都會發生變化,如果媽媽們缺失了寶寶某個時間段的成長過程,以後一定會感到後悔。任何關係都需要用陪伴來維繫,親自帶大的孩子一定會和媽媽更親近。

2、避免婆媳矛盾

很多婆媳矛盾都是因為關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差異而產生的,老人和兒媳婦都有自己的一套,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摩擦。如果媽媽把孩子的教育問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老人們也就不能說什麼了,這樣能有效避免“婆媳大戰”。

3、考驗丈夫是否真的愛你

以前聽過這麼一句話:“生孩子的時候,才知道嫁的是人還是狗。”其實帶孩子的時候也可以看出來。如果他愛你,斷然不會將所有生活負擔壓在你的肩上,定要幫你分擔大半。

婆婆親媽輪番“看”孫子,只看不管惹怒媽媽:沒義務就別“咋呼”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由誰來看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或許老人能幫忙分擔責任,但如果父母有獨自養育孩子的能力,就不要假手他人,這樣可以讓家庭氛圍更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