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在“灵魂关系”的路途上,我们不单是在寻觅爱情,还是在寻找一种能让我们一再陷入热恋的经验。——《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01、“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同在屋檐下,谁都不说话

朋友瑶瑶跟我抱怨:“晚上把孩子送到奶奶家,跟老公一起吃海底捞,他却挂个耳机,不说话,也不听我说话,后来发现他在听小说!还不如我自己吃,对面放个玩偶,至少它还能一直看着我!”

瑶瑶的事情,不是一个偶然,我经常在餐厅里看见夫妻二人吃饭,只是在点餐的时候互相交流一下,其余时间都低头玩儿手机,各自偶尔会因为看到搞笑的内容,开心地笑一下,但是却从不分享。

这种情况每见一次,都让我心生悲凉。明明两个人一起吃饭、逛街、睡觉、却从不分享内心的感受,表面上相亲相爱,却以一种无形的安全距离保持界限感 ,这种夫妻关系的叫“假性亲密关系”。

心理学上对于假性亲密关系的定义是,这是一种很浅层的、不做作的关系状态。比如,两个人可能因为关系维持不得不在同一屋檐下,不得不产生交集,其实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感情,这是一种不真实的亲密关系。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人类是群居型的动物,假性亲密关系使我们与身边最亲密的人产生了疏远与隔阂,导致产生负面的情绪:倦怠与孤独。

《2019Q1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离异人群表示婚姻倦怠期为2年,其次为3年(23%)、8年(20%)。

七年之痒已经升级为两年之痒,婚内倦怠成了普遍现象。

“明明是两个人同床共枕,心里却比一个人睡时更寒冷”,这样的感受并不罕见。

婚姻进入某个阶段之后,之前积累的问题会以“孤独”这种感受爆发出来。

不吵架,不说话,不理解。白天看一眼,夜里各入眠,仿佛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02、“假性亲密”关系产生的原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说:爱情是一种病,婚姻是治疗这个病的药。

重点是,我们的病好了之后,你一辈子还要吃这种药。

1、“经营”心态丧失:天下没有不努力而美满的婚姻

结婚时我们都被问过:你是否愿望与他结婚,无论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

那一刻我们信誓旦旦地说:我愿意。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事实上,大部分的婚姻生活中,没有明显的大富大贵,也很少会贫困和患病。都是在日复一日地平淡生活中消耗着激情与爱,婚姻给了夫妻归属感,却带走了新鲜感。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都停留在“王子与公主结婚了,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童话没有告诉我们的,也是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能在婚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自古有一句老话叫: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婚姻就像我们的情感“江山”,如何“守”得住,才是最需要学习和努力的。

所谓创业成功,不是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成立了品牌、找到了投资人就是成功,如何经营与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在事业上,我们不断培训、学习,提高个人能力,最后升职加薪或自己当老板,我们认为一切付出理所当然,但是在婚姻里,却放任自流,不再感受和经营。

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说过:每一桩幸福婚姻的背后,都离不开两个人对彼此的包容和忍耐,也离不开两人的共同努力和成长。

2、固化“角色扮演”:认为对方所有的付出都是角色应尽的义务

由于人类的进化与演变过程中,男性被赋予的责任是:工作、养家;女性则是:持家、育儿。这样的责任划分,会让进入婚姻状态的双方不自觉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来,以“角色”视角看待对方。

约翰·贝曼博士说:

大部分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后,角色发生了变化。“丈夫”变成了“爸爸”,“妻子”变更成了“妈妈”,作为夫妻的互动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夫妻就像两条平行线,丈夫忙着工作,没时间陪伴家人;妻子忙着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没精力和丈夫交流。虽然两条线都向同一个地方延伸,但是彼此之间却没什么连接和互动。

我们经常见过这样的争吵:

老公说:我赚钱养家已经够辛苦了!你还要求我什么?

妻子说:这是你应该做的!我还天天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你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的付出?

老公说:这也是你应该做的!

最终结果是,激烈争吵,然后不欢而散。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致命女人》里的家庭主妇 Beth,为了挽回出轨的丈夫,买新裙子、做美甲,花心思打扮自己。她对下班的丈夫深情告白,丈夫只淡淡问了一句,饭做好了吗?

在丈夫的眼里,看不到她的任何努力,只是将她定义为:做饭的妻子。

固化的“角色”概念,使双方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产生“我已经尽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并且做得很好!”的心理状态,因为自我满足而看不到对方的任何付出,更可怕地是认为对方所有的付出,都是“角色”内应尽的义务,没有必要心存感激。

3、婚内孤独:将责任划给对方,无论与谁结伴终将孤独终老

“假性亲密关系”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两人很少吵架,或只要争吵就一发不可收拾,直指离婚而去。

争吵,是婚姻中的呼救,“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听不见对方的呼救或者根本不像对方发出呼救。用“沟通不了”来解释自己的沉默。

所谓沟通不了,很多人的意思是:“你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沟通”,很多夫妻都不是平等交流而是“被迫妥协”。

我的感受比你的重要,所以听我的;

我的父母比你的父母重要,所以要先关注我的父母;

我的工作比你的重要,所以要舍弃你的......

做出妥协的一方,会很不甘心:“凭什么呢?”。于是, 双方宁愿沉默、回避,或者根本不想沟通,以此换来短暂的家庭安宁。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由于没有良性的沟通方式,导致两人越来越疏远,甚至连争吵都没有了。在婚姻当中的两个人便产生了“孤独感”。也就是常说的:婚内孤独。

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婚内孤独”的夫妻会认为:我的孤独源自我选择了错误的人和错误的婚姻,如果换个伴侣就好多

但是事实上:“当你把孤独感指向对方,无论与谁结伴,你都会孤独终老。”

当婚姻中的两个人产生了“假性亲密关系”后,“不关心、不交流、不理解”的状态会让人产生认知失调:相爱不会产生这样的状态。为了平衡自己的认知,个体会将“假性亲密关系”归因为:对方不爱我或我不爱他(她)。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而事实上,“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并非不相爱,也并非不能真的亲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03、如何化解“假性亲密关系”

1、提升共情能力:将“你”、“我”,变成“我们”

沈可尚导演花7年时间拍下了8对夫妻,记录了他们从相恋到结婚生子的故事,最终呈现了纪录片《幸福定格》。

纪录片中有一对夫妻,一起剖析了婚姻生活:他们因为兴趣爱好的吸引在一起,生活的压力却步步紧逼。

在一次因为生活琐事而激烈地争吵时,丈夫摔椅子来宣泄情绪。那一刻妻子感受到了丈夫的情绪积累,她甚至理解到:他摔东西是向我发出求助地呼救。

他需要被了解,需要被安抚,需要被爱。进而理解到:他需要我。

在这里,妻子没有因为丈夫的行为强加指责,而是静下心来,从他的角度去思考,感受他所面临的困境,理解他的难处,共同承担此刻丈夫糟糕的情绪。

这在心理学中,叫共情。

共情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共情"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

如果妻子心情低落,认知共情能让丈夫察觉到妻子心情低落了,情绪共情能让丈夫对低落的妻子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以个体姿态生存于社会中,但是工作关系、亲子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是要以团体状态共同面。在婚姻关系中,如果都以这是“我”的情绪,那是“你”的状态来划分,问题得不到解决,应该提升共情的能力,对待生活中的所有困难都以“我们”的姿态,当对方产生情绪时,及时、合理地产生共情能力,增进彼此的理解,建立良好的亲密沟通。

2、共同成长:一起柴米油盐,一起高谈阔论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一段美好的婚姻里,一定是爱情和友情都具备,双方是爱人,也是朋友。

马伊琍在解析《我的前半生》这部剧中罗子君这个角色时说:“我觉得在家相夫教子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失去自我,这也是最重要的。夫妻之间一定要共同进步,要有共同话题,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没有脱节。”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我曾经有一段有老公非常愉快地共同成长经历,因为看了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这本书,我突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地兴趣,我主动邀请他一起看了纪录片《丝绸之路》,这让我们对“河西走廊”有了深刻的了解。随后我们共同安排了一次“丝绸之路”的旅行,让我们从中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也有了更多的共同感受与回忆,每次聊起这段旅行我们都有很多话题,产生了共鸣。

一些情感指导会告诉女人:在婚姻里要自己去学画画、学插花、学古典音乐……提升自己并无不好,但是只是自己成长,而与对方毫无交集,这样的成长于婚姻中的亲密关系并没有意义。

婚姻中共同成长应该是,两个人要一起向同一个方向努力,相互带动,彼此交流,相辅相成。找到共同的爱好及目标,一起提高。

3、感受爱赋予爱:真心地为对方的付出表示感激

被誉为“婚姻教皇”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 40 年内追踪研究了近 700 对夫妻后,揭露婚姻的残酷真相:

“ 80% 的离异男女认为,他们婚姻的破碎是因为彼此逐渐疏远,丧失了亲密感,或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爱与欣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情绪智力专家珍妮·西格尔博士在《感受爱》这本书中说:

感受爱的能力太重要了,缺乏对爱的感受力会造成很多的不幸;拥有愉悦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给人带来幸福。

爱发生在当下,爱来自面对面的时刻;你没有被爱的感觉,你也很少会能给别人带来被爱的感觉;想要获得爱的感觉,永远都不迟。

郎朗与吉娜这对夫妻在《幸福三重奏》里,有很多互相表达爱意和感激的细节。

有次,郎朗要出席一个晚会,要到夜里 12 点半才回来。吉娜一个人在家里,独守空房。当郎朗回家的时候,她第一时间,给他一个拥抱,主动亲吻他。

甚至,还不忘对郎朗提前回家的惊喜,进行赞美:“太棒了!”。

当郎朗吃吉娜做的菜时,每一次都非常享受,并且称赞和感谢她。


3步化解“假性亲密关系”:让夫妻越过越爱的方法


在日本纪录片《人生的果实》中,90岁的修一先生,与87岁的太太英子,生活在自建的老屋里,屋外种着70种蔬菜和50种果子。

耕种、收获、料理,日复一日,不紧不慢。他们彼此长情陪伴,共度余生。

英子奶奶每天变得花样给修一爷爷做好吃的,修一爷爷每次都会拿着木勺十分享受地说:“真好吃”,此时两人都会露出开心地笑。

不管两人彼此共同生活多少年,不要计较在经济、生活和父母孩子身上谁付出了更多,上缴的奖金不是责任使然,是信任;丰富的晚餐也不是理所当然,是关爱;不要将对方的付出,消磨在熟视无睹中,夫妻两人都用心地去感受对方,真心地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

莎士比亚曾经说: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如,幸福无比。

事实上,婚姻中是否如意、幸福,更多的在于双方积极地经营和不断地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