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张爱玲的《留情》就是叙说了一段“围城”内的故事。她生动描写了一对半路夫妻敦凤和米先生的生活片段。故事并不曲折,情节也不复杂。

男主人公米先生要去探望即将病逝的大太太,女主人公也就是现在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姨太太敦凤耍小性子去舅母家。米先生为了照顾敦凤的感受,先陪敦凤去舅母家。在去的路上,二人都各怀心事,想起各自以前的他或她。在舅母家,受舅母和表嫂的影响,两个人拉近了距离。期间,米先生一个人去大太太那里走了一趟,很快回来接敦凤。见到米先生回来,彷徨莫落的敦凤掩饰不住内心欢喜。然后,他们愉快地结伴而回。

张爱玲在《留情》中把婚姻比作鸟笼,结了婚的人就是笼中的鹦哥。不管你是山雀还是凤凰,也不管你是为了物质还是精神,进了同一个鸟笼,就牢牢地栓在一起,插翅难飞。所以说,走进婚姻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有人说,《留情》中米先生和敦凤这对半路夫妻的结合是一场交易。36岁的寡妇敦凤嫁给59岁的米先生,她图的是他的物质,他则看中了她的年轻美貌,他们在意的是物质与情色,没有爱情,注定不会长久。

然而,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他们遭遇了许多生活的困扰,但他们的相处时时书写着一个“情”字,敦凤为米先生留情,米先生为敦凤留情。

从许多细节上可以看出,她很关爱他,他也很体贴她。他们之间虽然没有年轻人那样轰轰烈烈外露的感情表现,但朴实中见真爱,是实实在在的感情。

那么他们能不能长久生活在一起呢?

张爱玲在小说一开头就给出了暗示,她说:“炭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的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的,第二个是暗红色的。火盆里有炭气,丢了一只红枣到里面,红枣燃烧起来,发出腊八粥的甜香。炭的轻微的爆炸,淅沥淅沥,如同冰屑。”

这里的“炭”暗是指米先生,米先生经历了万念俱灰的第一次失败的婚姻,就像死了一次。年事已高又和敦凤走进的第二次婚姻,他重燃起生活的激情。虽然有着轻微爆炸和淅沥冰屑的不和谐音,但却不改红红火火地燃烧着的本质,更何况还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这对都经历过不幸婚姻的米先生和敦凤两个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完美的完满结局。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他们看似不协调的婚姻,为什么能够走向完满的结局呢?

我想除了他们彼此“留情”之外,他们更懂得婚姻中的妥协,懂得彼此让步。对于这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第一,妥善安置婚姻中的嫉妒。

米先生去看病重的大太太,敦凤是嫉妒的。杨太太见了敦凤和米先生,满面春风,一身风骚,对米先生故意做作的避嫌,敦凤眼清目明,不由得想起来他们的过去,是嫉妒的。

敦凤虽嫉妒,但不像没有规矩的妇女一样大吵大闹。她是不动声色扭转形势,将嫉妒巧妙地转移,但拿捏地还能让米先生于无声无息中感觉到自己的不满。这是敦凤从小生活在姨太太们中学到的本领,不能不说,这也是做女人的一种智慧。

敦凤的嫉妒是爱米先生的表现。嫉妒是一种常有的情感,也是一个会咬人的怪兽,只要给它套上笼嘴加以约束就好。

第二,忍耐是化解婚姻危机最好的良药。

据史书记载,唐朝郓州有个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一口气写下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流传至今。

《留情》中,敦凤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杨老太太和米先生面前提起来前夫没完没了。米先生十分难堪,抿紧了嘴唇,很勉强地微笑着。我想看上去不动声色的米先生心里一定是万马奔腾,五味杂陈,但他忍住了,一言不语。

这是半路夫妻不可避免的尴尬吧!过去实实在在地存在过,谁都无法将自己的过去完全磨平,不留痕迹地割裂开去。

敦凤如此,米先生不也是一样吗?他不得不去看望病重的大太太,不能丢开跟大太太的孩子。

过去婚姻生活的影子是扯不断,理还乱,会时不时地蹦出来,突兀地暴露在面前。要想没有销烟地生活在一起,不管喜欢与否,都得无条件地接纳,要接纳就必须忍耐,忍耐,再忍耐。

这让我们明白了忍的重要性,也就理解了敦凤无言的嫉妒和米先生勉强的微笑。忍耐才是化解婚姻危机最好的良药。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第三,正确看待夫妻般配问题

敦凤一边享受着米先生带给她的物质满足和细心体贴的呵护,一边嫌弃他的老态不体面,让她在人前羞于承认是自己的丈夫。

米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矛盾呢?一面陶醉于她的青春美丽,享受着清福艳福,一面还得小心翼翼面对她,惧怕着她的小脾气,不得不听她陈芝麻烂谷子的琐屑唠叨。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般配的伴侣,但现实婚姻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般配啊?

迟子建在《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一文中,写道:

“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呢?

不穷不富,不胖不瘦,不凶暴又不过于缠绵,不酗酒又不吸烟,宽宏大度,讲究卫生,不乏浪漫情怀。

世界上有这样的男人吗?假使有的话,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他会娶持有这些想法的女人吗?

如果男人也反过来这样想女人,你就会觉得持有这些想法不无恶劣。那样双方都没有了活路。”

因此说,所谓的般配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罢了。

记得,杨绛先生在谈到钱钟书时说,一双老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个头不高,一点也算不上“风度翩翩”。还有钱钟书跟女儿钱媛小时候做出许多出了格的玩闹,闹出很多笑话。

经典爱情既然都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普普通通的人就不必太纠结了。擦亮眼睛可以看到:美满的婚姻不是本身多么完美,而是彼此留情,彼此妥协,彼此谦让,共同成就的美满。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在《留情》结尾处,张爱玲写道:“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

我真切地看到,敦凤表面嫌弃米先生,实际上她对米先生是爱着的。从她嫉妒米先生的大太太、嫉妒杨太太,再到她对米先生细小的关怀,足以说明她对他是爱着的。只是因为她的肤浅虚荣作怪,觉得他配不上她罢了。米先生亦是爱着敦凤的,要不怎么会一忍再忍敦凤的小脾气,瞎唠叨?怎么会去看大太太一眼,马上折回冒雨来接敦凤呢?

人这一生不容易,半路夫妻更不容易。《留情》是张爱玲作品中难得结局美好的一篇。读到文末,我为敦凤和米先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我还是不由得想起了作者张爱玲本人。她经历与胡兰成感情创伤后,心是悲凉的,对生活是质疑的,她的诸多文字的苍凉悲情力透纸背。但在《留情》这篇文章里却可以深切感受到她的温情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特别是文章最后出现的彩虹,显著地表明张爱玲对未来是心存美好期盼的。

写到此,我衷心地祝愿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份感情,不管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够不要较真,心存美好,珍惜拥有,善始善终。 

读懂了《留情》,就读懂了婚姻中妥协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