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生活水平提高後,有車一族越來越多。互聯網的盛行,方便生活之餘,也方便了許多好學之人,接收到更多“知識”。瀚海的互聯網告訴我們,開車除了需要精湛的技術,也需要許多口口相傳的“秘籍”。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比如開車時,油門絕對不能踩到“十分”,為了保護髮動機不出現損傷甚至報廢的可能,最多踩“9分”。打方向盤一定要悠著點,切莫輕易打滿,不然影響方向機的壽命,甚至造成損壞。

每次加油後,記得記錄公里數,不能等到加油燈亮起,再想起去加油,這樣容易損傷供油泵,運氣不好也許就燒了。現在的汽車都配有微電腦(ECU),每次打開鑰匙,不要馬上點火,一定要記得等上幾秒甚至是十幾秒,等ECU自檢完畢再操作,太心急容易燒壞ECU。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這些用車知識是不是在網上很常見,甚至有人當作是老司機的用車寶典。每一條都說得很有道理,像那麼回事,也挑不出毛病。慢慢也演變成為用車過程中口口相傳的“秘籍”。

在此要告訴大家,不要再被這些“偽科學”給誤導了。從卡爾·佛里特立奇·奔馳發明第一輛汽車到現在,汽車工業發展了100多年,成熟的技術,怎麼可能留下如此“荒誕可笑”的缺陷。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深踩油門損傷發動機?

記得有次打專車,不論路上車多車少,甚至是空曠無人,駕駛員“悠然自得”的佛繫心態,作為乘客很是著急。出於職業習慣,問到“師傅,駕駛習慣不錯啊,如此謹慎小心”。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師傅也是聰明人,明白在“調侃”他速度慢。隨後得到個目瞪口呆的答案“油門踩太狠,發動機轉速高了會加速磨損,影響車的壽命”。一直以為這種忽悠的說法,不會有人相信,看來還是低估了網絡傳播的力量。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發動機由一堆金屬件構成,金屬互相摩擦會磨損損壞,想法沒毛病。但情況真是這樣嗎?拿活塞與缸體來說,因為機油的存在,彼此根本沒法親密粘合在一起。而且發動機內部,只要相互存在摩擦的金屬構件,它們都不太有可能真正意義上的接觸。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除非出廠前某個部件製造出現瑕疵,或者亂用質量太差的機油。不然發動機會因為磨損而損壞,都是一廂情願的“臆想”。生活中車已經開到報廢,發動機完好無損的例子不少見。沒有報廢制度的地區,跑了幾十年沒開過“缸”的車大把,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要磨損一個發動機有多難。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再說,假設油門踩到底容易磨損車,這種說法是真的。那不是車友需要擔心的問題,影響到品質的問題,汽車製造商更著急。想解決也很容易解決,在油門踏板底下裝個限位器,限制踩下去行程,問題完美解決。車商沒做出這種限制,說明踩到底是合理操作,你說呢?

掉頭轉彎不能打死方向?

液壓助力的年代,這個傳說由來已久。轉彎或者是原地掉頭,場地不夠操作,或者為了少打幾次,多數時候會選擇打死方向。此時,助力泵為得到更大力量,提高油壓,在泵的作用下,油壓全部集中在一側,造成局部壓力過大,這麼說經常打死可能真會造成傷害。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但是真實的情況,汽車只要是涉及到油壓的部件,都會加上洩壓閥保護。這玩意連機油濾都有,更別說使用率極高的助力泵。當然,那時有這想法,情有可原,畢竟不是每部車的設計都那麼完美,有些泵經常高壓工作,說不準還真就在打死方向的時候損壞了。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但這種情況僅限以前,現在的車早就不使用助力泵了,方向隨便轉,清一色的電子助力,不存在壓力太大的煩惱。所以這時還提方向不能打死的陳年爛事,純粹瞎扯。

加油燈亮起,容易損壞油泵?

加多少油合理,素來都有爭議。有種說法,不建議加滿,太滿會造成油箱壓力過大,影響到碳罐的工作能力,比如碳罐管路進了汽油,碳粉失效,有淹死火花塞的可能。還有種說法,只加一半油會影響到油泵的壽命,油泵高速運作時,需要浸泡在汽油中降溫,油量少會影響到油泵散熱。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簡單理解,油少會造成油泵長時間在高溫下運轉,時間久了降低壽命。加油燈亮起,按大神的說法,那更危險,顛簸的路上,可能因為油量少,油泵會出現無油覆蓋的時候,此時油泵空轉,會直接燒壞。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腦洞,想當然的思想近似無敵。國家早有強制規定,油泵和碳罐設計都改了幾代了,這些“臆想”害怕出現的問題早不存在,油想加多少隨你高興。唯一的可能油加滿了,車身重量增加,油耗提高忽略不計的少許。

開車用車過程中的“偽科學”,來看看你“中計”了沒

車只是一種交通工具,不能因為它具有一定價值,而過於神化,關注一些道聽途說“偽科學”,很多所謂的“秘籍”,其實都是想當然的忽悠,不可輕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